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韶关浈江区田螺冲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为下面这段话选配题目最恰当的一项是( )
5月9日晚,音乐人高晓松驾车在京发生交通事故。经酒精检测,高晓松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243.04毫克,已构成醉酒驾车行为。按照5月1日开始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规定,机动车驾驶员醉酒驾车的,将被处以拘役的刑事处罚,并吊销驾驶执照,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因此,高晓松可能成为“醉驾入刑”后第一位中招明星。

A: 高晓松驾车在京发生交通事故。
B: 高晓松酒驾获刑。
C: 高晓松或成首个醉驾入刑明星。
D: 高晓松或成第一位中招明星。
2、

下列加线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持火炀之。(动词,接近、靠拢)
B: 第二已。(准备好,齐备)
C: 互用之。(交替,轮换)
D: 瞬息可。(成就)
3、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等待已久的春天终于来了,田里栽上了绿油油的秧苗,哑的小溪开始唱出清亮的歌声,鸟儿息在可喜的草丛间游戏,星星在天绒布似的天空中动。天地间都充满着新鲜的生机和欢愉的活力。

A: bǔ yīn xī chàn
B: pǔ ān xī zhàn
C: pǔ yīn qī chàn
D: bǔ ān qī zhàn
4、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juǎn)缩 红(guì) (yùn)怒 受益浅(fěi)
B: (lòu)空 (xī)跷 (jūn)裂 退避三(shè)
C: 愚(méng) 关(ài) 女(hóng) 自自足(jǐ)
D: (zhuàn)写 歉(jiù) (chéng)罚 如火如(tú)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仪式,是国家对待历史应持的正确态度。
B: 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 通过阅读名著,使我的语文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D: 能否培育文明家风,可以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增强中国人骨气。
6、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欣赏着瘦西湖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解说:这句话末尾的标点使用正确。
B: 木 本 采 沐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法相同。
C: 繁花嫩叶 流水潺潺 爱好文学 赞叹不已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D: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韩盘虬卧龙般的枝干。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瀑布遮住枝干”。
7、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悴(qiáo) 并(tì) 蔽(yìn) 啬(lìng)
B: 一(shà)时 贮(zhù) 浴(mù) 落(zháo)
C: 弄(shì) 分(qí) 笑(nì) 徘(huái)
D: 临(lì) 粼粼(líng) 告(dǎo) 妹(zhǐ)
8、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托尔斯泰眼睛表情的丰富,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B: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做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这两个句子都是疑问句,但前者是设问句,后者是反问句。
C: “老师对父母远在他乡打工的我的关怀,如润物春雨。”解说:“老师如春雨”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D: 表达要得体,就要注意恰当使用礼貌用语。比如到别人家做客,应用“拜访”;宾客到自己家,应用“光临”。以书面形式提意见和建议时,应说“我的这些看法并不成熟,请批评指正。”
9、

选出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B: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C: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D: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
10、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不仅我们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B: 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左右的花粉。
C: 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D: 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9000万元。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乡 色 酒

舒兰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林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 1 )全篇写望月思乡,运用对照手法。请具体说明一下诗歌对照手法的运用,并简述其作用。

( 2 )诗歌第二节为什么把月比为“一杯乡色酒”?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舜于畎亩之中________ ②其筋骨________

③入则无法家士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一开始连续用了六个比喻句,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事实来证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
B: 作者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等能增加个人才能,而国家走向灭亡则因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 文章先从正面论述生于忧患,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长才的重要性,然后从反面论述死于安乐,由个人推及国家的存亡。
D: 孟子的说理散文善用排比修辞,句式比较灵活,形式多样。这样的句式选择给文章增添了气势,又寄寓了深刻的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做父亲

丰子恺

楼窗下的弄里远远地传来一片声音,“咿哟,咿哟”渐近渐响起来。

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

我刚扶起他们所带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滚下去的铅笔,听见大门口一片呐喊:“买小鸡!买小鸡!”其中又混着哭声。连忙下楼一看,原来元草因为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跤,跌痛了膝盖不能再跑,恐怕小鸡被哥哥姐姐们买完了轮不着他,所以激烈地哭着。我扶了他走出大门口,他且跳且喊:“买小鸡!买小鸡!”泪珠跟了他的一跳一跳而从脸上滴到地上。

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他们仿佛想把这些音蓄入我的身体中,希望由我的口上开出来。独有元草直接拉住了担子的绳而狂喊。

我全无养小鸡的兴趣;而且想起了以后的种种麻烦,觉得可怕。但乡居寂寥,强迫一群孩子在看惯的几间屋子里隐居这一个星期日,似也有些残忍。我就招呼挑担的,叫他把小鸡给我们看看。

他停下担子,揭开前面的一笼。“咿哟,咿哟”的声音忽然放大。但见一个细网的下面,蠕动着无数可爱的小鸡,好像许多活的雪球。五六个孩子蹲集在笼子的四周,一齐倾情地叫着“好来!好来!”许多小手伸入笼中,指向一只纯白的小鸡,有的几乎要隔网捉住它。挑担的忙把盖子无情地盖上,许多“咿哟,咿哟”的雪球和一群“好来,好来”的孩子,便隔着咫尺天涯了。孩子们怅望笼子的盖,依附在我的身边,有的伸手摸我的口袋。我就向挑担的人说话:

“小鸡卖几钱一只?”“一块洋钱四只。”“这样小的,要卖二角半钱一只?可以便宜些么?”“便宜勿得,二角半钱最少了。”

他说完,挑起担子就走。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挑担的越走得快,他们喊得越响。我摇手止住孩子们的喊声,再向挑担的问:

“一角半钱一只卖不卖?给你六角钱买四只吧!”“没有还价!”

他并不停步,但略微旋转头来说了这一句话,就赶紧向前面跑。“咿哟,咿哟”的声音渐渐地远起来了。

元草的喊声就变成哭声。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我用手掩住了元草的口,再向挑担人远远地招呼:

“二角大洋一只,卖了吧!”“没有还价!”

他说过便昂然前行,悠长地叫出一声“卖——小——鸡!——”其背影便在弄口的转角上消失了。我这里只留着一个嚎啕大哭的孩子。

我硬拉了哭着的孩子回进门来。别的孩子也懒洋洋地跟了进来。庭中柳树正在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新巢上低徊软语。我们这个刁巧的挑担者和痛哭的孩子,在这一片和平美丽的春景中很不调和啊!

关上大门,我一面为元草揩拭眼泪,一面对孩子们说:“你们大家说‘好来!好来!’‘要买!要买!’那人便不肯让价了!”

小的孩子听不懂我的话,继续抽噎着;大的孩子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我继续抚慰他们:“我们等一会再来买罢,隔壁大妈会喊我们的。但你们下次……”

我不说下去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倘再进一步,就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容藏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

(有删改)

( 1 )理解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

①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②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这句话运用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 2 )作者在第14段描写春景有什么用意?
( 3 )文章主要写孩子们想要小鸡,却没有买成小鸡,为什么作者以“做父亲”为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善用人生“无球期”

刘元通

①回味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视线总被跳跃的足球吸引,射门那几秒的精彩尤其令人喝目。然而,看球也讲门道,无球人的穿插策应、往返奔跑,也是球赛精妙绝伦的一部分。正如一位教练所说,“衡量一支球队,最应该看他们无球状态下的跑位”。

②一场普通足球比赛的有效时间不过80多分钟,平均算来,每人持球很难超过4分钟。这短短4分钟很重要,也绝对值得全力一搏,但更重的胜利砝码,潜藏在另外80多分钟的无球时间之中。有人曾问一位著名足球运动员,“为什么你控球射门的机会总是比别人多?”得到的回答是:“你只看到了我控球,却没看到我的无球跑动。跑到位,球就自然到你脚下。”

③无球与有球,状态都很关键。不仅是绿菌场,在各个领域、各项事业中,同样如此。比如,一纸红头文件分量不轻,但决策之前扎实的调查研究可不敢有丝毫马虎;航天飞机上天只需几分钟,但之前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漫长研制、设计、运输、维护等过程,急不得一分、少不得一秒。人生亦如是,万众瞩目的射门总是少有,得球盘带的机会也属难得,更寻常的状态是人在镜头之外、球在他人脚下。

④不会“无球跑位”,就会远离“有球机会”。初入职场,做一些复印打字跑腿之类的工作,就觉得自己不被看好,认为所做工作无足轻重,从而虚度光阴,放弃学习;面对改革重任,凡事奔着“球”去,短期内出政绩的、吸引眼球的抢着做,利于整体长远但于己无“进球之功”的则躲着不愿做;斤斤计较于帽子和名分,脚下无球,就抱着事不关己的消极心态,成为实干赛场的旁观者、场边人。不会前后穿括、从旁策应,甚或脚下使绊、暗中拆台,这种“拼搏人生”的心理姿势不仅很难看,也会让自己惹上红牌黄牌,更会导致所在队伍的整体失利。

⑤能否以积极进取态度对待“无球期”,决定了人生赛场的攻守态势。正如国画中的留白、散文中的闲笔,猛一看感觉不到它的作用,其实正是为人生的下一笔铺垫蓄势、深埋伏笔。

⑥如果说持球、进球是人生的高光时刻,那么,之前的用心跑位就是最给力的蓄能。人不能总幻想在聚光灯下长途奔袭、一球成名,完成这一切,前提条件就是做好无球时刻的沉潜与力量积蓄。从这个意义上说,“脚下没有球”的日子,更值得珍惜、努力和奋斗。多一些无球时洞察形势的大局观,跳脱出凡事奔着球去的思维局限,学会盯着球的未来落点拼命奔跑,在“镜头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用功努力,才能更多接获命运的“传球”,洞穿人生的“胜利之门”。

(选自2018年8月1日《人民日报》)

( 1 )议论·观点

下列句子中最能概括全文观点的一项是( )

A: 衡量一支球队,最应该看他们无球状态下的跑位。
B: 不会“无球跑位”,就会远离“有球机会”。
C: 能否以积极进取态度对待“无球期”,决定了人生赛场的攻守态势。
D: “脚下没有球”的日子,更值得珍惜、努力和奋斗。
( 2 )议论·论证

请概述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 3 )议论·论据

下面两则材料是否能作为本文的论据?联系内容,简要评述。

(材料一)越王勾践被吴王打败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一雪前耻,成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佳话。

(材料二)颜回出身贫寒,住在陋巷,过着箪食孤饮的生活,但他刻苦学习,自得其乐,是孔子赞赏的得意门生。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生活中,我们应该心存感谢。感谢朋友的帮助,感谢家人的关心,感谢老师的教导……

请围绕文字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不少于500字;③不透露个人真实信息;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是你幸福的温存”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