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划线词语后句意不变的一项是( ) A: 金庸先生写的武侠小说,情节跌宕起伏 , 吸引了广大读者。(抑扬顿挫) B: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诲人不倦)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不我待 , 青年一代要勇立时代潮头,只争朝夕,在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识时达变) D: 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平天山上的雾凇景观美不胜收。(目不暇接)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政府工作就要互帮互助,决不能各行其是。B: 李警官在办案过程中十分细心,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真可谓明察秋毫。 C: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不要因为自己的不足而盲目悲观。 D: 经过认真的准备,张亮终于在演讲比赛中拔得头筹,真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3、 |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B: 人格的高洁,灵魂的纯净,思想的深邃,都可以在淡泊中孕育。 C: 支付宝对余额宝还提供了被盗金额补偿的保障,确保资金万无一失。余额宝转入及转出都无需手续费,支持实时转出,及时到账支付宝账户余额中。 D: 古装剧《芈月传》以星光四射的主创阵容、超级大脑和超级平台组合打造的大剧营销模式、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的切入时机,最终不孚众望 , 荣登年度“剧王”宝座。 |
4、 | 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书法 ,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书法以美的点画、字形和章法传达了书写者的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研习、欣赏书法作品, 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 能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培养 的审美情趣。 A: 独具匠心 虽然 但 精致 B: 博大精深 不管 也 优美 C: 博学多识 既然 就 典雅 D: 源远流长 不仅 还 高雅 |
5、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的“垂髫”代指童年;我们常说的“豆蔻年华”指十七八岁的妙龄女子。 B: 《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回忆性散文。社,土地神;社戏,是旧时某些农村中迎神赛会时演的戏。 C: 风骚,原指屈原的《离骚》,后把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把诗人叫“骚人”。“迁客骚人”则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 D: 古人将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汉阴”即汉水的南面。 |
6、 | 下列这首小令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B: “小桥流水”风景幽静,而“人家”安居其间,显得非常安逸、悠闲。 C: “古道西风瘦马”是说在冷飕飕的西风中,在凄凉的古道上,诗人独自一人骑着一匹瘦马旅行。 D: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思是说天晚了,远在天边的妻子想念着游人,想得肝肠寸断。 |
7、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这篇文章让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 B: 他自信这一席话委婉得体,尤其最后那一段接得天衣无缝。 C: 大家磕磕碰碰,转弯抹角 , 走了半天,才找到了要才采访的那户人家。 D: 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处处别有用心 , 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
8、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风骚(sāo) 娉婷(pīnɡ) 孜孜不倦(zī) B: 纶巾(ɡuān) 箴言(zhēn) 相得益彰(zhānɡ) C: 栈桥(zhàn) 豢养(huàn) 前仆后继(pū) D: 广袤(mào) 摇曳(zhuài) 俯拾即是(shí) |
9、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系列活动。 B: 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情寄语深圳人民,明确提出了新时代要继续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C: 部编语文教材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选文突出经典性,注重文质兼美,兼顾时代性。 D: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
10、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须臾(yú) 攲斜(jī) 嫩芽(nèn) 匿笑(nì) B: 屏息(píng) 绽开(zhàn) 威慑(niè) 占卜(bǔ) C: 蝉蜕(tuì) 荫蔽(yīn) 一霎时(shà) 憔悴(cuì) D: 搓捻(niǎn) 菡萏(hàn) 静谧(mì) 尴尬(gà) |
细读全诗,品析画线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吊扶苏 (宋)孔武仲 天下精兵掌握间,便宜长啸入秦关。 奈何指剑区区死,不辨从来赵李奸。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建康贫者 建康①府城之东郊坛门外,尝有一人,不言姓名,于此面野水构小屋而居,才可庇身,屋中唯什器一两事②,余无他物。日日入城去乞丐,亦不历街巷市井,但入寺逍遥游观而已。人颇知之,巡使以白上③,上令寻迹其出处,而问其所欲。及问之,亦无所求。时盛寒,官方施贫者衲衣④,见其剧单,以一衲衣与之,辞不受。强与之,乃转以与人,益怪之。因逐之,使移所居,且观其所向。乃毁屋,移于玄武湖西南内臣张谋果园,多荒秽,亦有野水,复于水际构屋居之。时大雪数日,园人不见其出入,意其冻死。观之,见屋已坏,曰:“果死矣。”遂白官司。既发屋视之,则方熟寝于雪中,惊起,了无寒色。乃去,不知所之。 ——(《江淮异人录》宋吴淑撰) 【注】①建康:今南京。②一两事:一二件,极言家具之少。③白上:此指向上司汇报。④衲衣:经缝补的旧衣,亦为僧衣的代称。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①才可庇身________ ②辞不受________ ③因逐之________ ④意其冻死________ (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划线字的解释。①上令寻迹其出处 , 而问其所欲。 ②乃去 , 不知所之。 ( 3 )“建康贫者”其行为怎样怪异?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回答。 |
钓不到鱼,就去够苹果
◇朱成玉
那是我人生中苦不堪言的一年,高考落榜的痛苦,让我一度想到了自杀。我辜负了家人对我的期望,那些日子,我溺在负疚的潮水里,不能自拔。我抱怨上天的不公,自己多年来的寒窗苦读,却得不到一点回报。
为了让我散心,父亲特意请了假,让我陪他去钓鱼。我还不知道父亲会钓鱼呢,我们来到郊区,看到广阔无边的原野,看到一簇簇野花尽情地绽放,舞动着城市里没有的妖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大自然的清新暂时吹散我心头的阴翳。
钓鱼的地方有一棵果树,上面结满了苹果。但那棵果树很高,那些高高在上的苹果,令我只有仰望的份儿。
看我蹲在那里望身后的苹果树,父亲知道我是馋那树上的苹果了。就递给我一根树枝,对我说,蹲着是永远吃不到苹果的,为什么不站起来去试试?
我犹豫了一下,但终究还是站了起来,走到那棵树下,拿那根树枝使劲地去够树上的苹果。费了半天劲,终于被我够下来一个又大又圆的苹果。我捧着它,兴奋地向父亲跑去。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父亲看似漫不经心地说,“但首先是,你要站直了,只有挺起了腰身,才能摘到树上的苹果。”
父亲的话,让我顿开茅塞。是啊,活着,人生就会有种种不容易,正是因为这份不容易,阳光才显得格外耀眼,绿叶才衬得格外鲜嫩。那些不容易,是命运赐给我们的苦难的盐,它可以为我们补充坚强的钙质。
偶尔会有阴天,或者大雨滂沱。但太阳终会露出和蔼可亲的笑脸。一个合格的人,要像那棵顽强的向日葵那样,不能因为太阳的短暂缺席,就低下仰望的头颅。
我听明白了父亲的话,也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我和父亲说了想重读一年的打算,在心底发誓,来年的这个时候,一定会让自己人生的树上,结出一颗闪光耀眼的苹果。
“这才是我的儿子。”父亲如释重负,高兴地拍着我的肩膀。那天,我们父子俩谈了很多,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霞光满天,我们收拾好行囊准备回城,这个时候我才发现,父亲一条鱼都没有钓到。我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不会吧,你钓鱼的技术不会这么差吧?看回家妈妈怎么笑话你!”
父亲挠挠头,不好意思起来。“其实我压根就不会钓鱼,就是想找个借口和你谈谈心。这套渔具是我跟同事借的,也就是来装装样子。你看,早上匆忙,连鱼饵都没带。”
我大声地笑着,“爸爸,你告诉了我,要站直了才能摘到树上的苹果。那我也告诉你,要挂上鱼饵才能钓到鱼!”
“没关系,钓不到鱼,就去够苹果。” 父亲也忍不住大声爽朗地笑着。
在晚霞的照耀下,这个一条鱼都没有钓到的“笨蛋老爸”,竟是如此可爱!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城,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的1/7000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塘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大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地面安装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没有污染,又可以“随身携带”。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的造福于人类。
(选文有改动)
( 1 )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有哪几种形式?①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________
②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________
( 4 )开发人体生物能源有哪些好处?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两个观光团到伊豆半岛旅游,一路路况很差,到处都是坑洞。一个导游皱着眉头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说:“我们现在走的正是伊豆赫赫有名,迷人的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