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
B: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C: 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堪称完美。
D: 浩瀚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2、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呐喊》。
B: 苏轼,宋代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黄廷坚被誉为唐宋八大家。
C: 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D: 《黄鹤楼》这首诗既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3、《水浒传》中大闹忠义堂的人是( )。
A: 吴用
B: 杨志
C: 武松
D: 李逵
4、

读《我的叔叔于勒》,作者在小说结构上安排了旅行这一转笔。对此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情节发展舒缓下来。
B: 使情节发展有所起伏。
C: 为后面遇见于勒的情景作铺垫。
D: 为便于插入景物描写以丰富表达方式。
5、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浅 荷 日西山
B: 心 勾 锐不可
C: 枕 丢三
D: 走 边 穿 棋高一
6、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皱(zhě) 日(yù) 裂(ɡuī) 挑拨离(jiān)
B: 归(shěnɡ) 然(qiānɡ) 雾(ǎi) 暴风雨(chòu)
C: 旋(wò) 级(shí) 蛮(hénɡ) 怒不可(è)
D: 绊(jī) 峻(chán) 撺(duo) 裳羽衣(ní)
7、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全班同学都去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了,只有我没有去。
B: 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终于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涵。
C: 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D: 假期里,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8、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国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少数干部仍然漠不关心贫困群众的做法使我们不能容忍。
B: 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国人民都期待在建国七十周年阅兵仪式上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耀武扬威
C: 今年年初以来,大蒜、绿豆等农产品大幅涨价,疯涨速度令人叹为观止 , 由此也催生出“蒜你狠”“逗你玩”“玉米疯”等一系列网络新词。
D: 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鬓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吸引住了。
9、

依序填入下面横线中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

满目________痍、内心________痛、________海一粟、________促之间、________翠欲滴

A: 怆、疮、苍、仓、沧
B: 疮、怆、苍、仓、沧
C: 疮、怆、沧、仓、苍
D: 怆、疮、苍、仓、苍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B: 爸爸笑着对明明说:“我出差这阵子,你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这真是让我刮目相待啊!”
C: 女登山者麦子在连续两年攀登珠峰遇挫后,义愤填膺 , 痴心不改,终于在今年5月20日成功登顶。
D: 见到自己的孩子到处惹事不学好,惹得四邻投诉,张先深恶痛绝 , 深感对不起去世妻子的嘱托。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帏急看紫晚岩。

【注释】①褰(qián)帏:掀起帘子。

( 1 )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________”一字相呼应,写出了________ 。

( 2 )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释盗遗布

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俄闻自投地,伏罪。寔曰:“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人/伏梁上
B: 呼其子/训之曰
C: 梁上/君子是矣
D: 观君形状/非恶人
( 2 )解释文中划线的字。

①训________ ②遗________

( 3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 4 )陈寔发现房梁上的小偷,“呼其子训之”有什么目的?
( 5 )请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

独爱藕花深处

①浮云在平静的小湖里打量着自己有些单调的身影,湖里也只有三两只鸭子在几竿残荷的枯茎中穿梭。小湖最落寞的便是秋冬季节,只怪那时“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如果有荷,小湖便多了几番风韵,浮云的倒影也不会如此孤单冷清了。

②想那时一声春雷,一场春雨,江南的湖泊、池塘都生机勃勃起来。它们渐渐舒展开身子,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世界:湖堤上的草什么时候发芽了?围埂上的烟柳什么时候吐绿了?更奇怪的是谁将一支毛笔插在水中?笔尖的清香引来一只蜻蜓站在上面,抖着翅膀仿佛在为小荷歌唱。蜻蜓哪里知道,看风景的它早就走进了杨万里的诗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只需几天工夫,东一支,西一支,赶集似的从水里冒了出来。它们又像紧握的拳头慢慢地打开了,成了手掌,再后来一个又一个地或如碧绿的盘子铺在湖面,或如撑开的绿伞宛立在水中央

③六月来临,湖里就热闹起来了。如果是雨后,这种感觉更为鲜明,几只青蛙蹲在圆盘上高声唱和,一阵风过,伞面上的珍珠儿,左右滚动,一不小心便滑落水中。六月天气燥热,最美的事便是独自站在湖边烟柳浓阴之下,看荷叶田田,赏映日荷花,轻轻吟诵“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眼前好像出现了一群红男绿女,荡舟采莲的画面,“荷叶罗裙一色栽,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是乱花迷眼,还是人之自迷,碧叶共罗裙一色,芙蓉与人面难分。

④我没有夜渡荷塘的经历,但我也曾采过莲蓬。生于江南水乡,没有采莲的经历是难以令人置信的。

⑤划一小船行至藕花深处,也就驶进了属于水乡孩子的乐园!水根曾是我们中游泳的高手,我们经常结伴到湖中采莲。一竿撑过,密密匝匝的荷叶向两边分开,船一驶过,便又摇摇摆摆地并排在了一处,不是船在行,荷在动,岸上的人是难以发现我们的。有时候水根搞起恶作剧,故意晃动小船,同行的女孩子吓得抓紧船舷,尖叫声,笑骂声便在荷叶间飘荡。天热了,摘一片荷叶顶在头上,那是天然的伞;口渴了,用荷叶舀一汪水,喝在嘴里,甜在心扉。摘一个莲蓬,剥掉外衣,饱满的籽粒就露出来了,去了外面的青皮,美美地品尝着白嫩的莲子。吃够了,船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一个又一个的莲蓬就落进了我们的船里。多少来,莲叶间的清香,小伙伴的嬉戏一次又一次地甜蜜了我的梦乡。

⑥江南多有池塘、湖泊,人们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种植莲藕。据说莲藕的功用多着呢,妈妈曾叮嘱我回家给奶奶买东西,只要买点藕粉就行了,其它的东西她都不怎么爱吃,独有这藕粉例外。

⑦爱莲,同予者何人?宋朝的周敦颐常独自叹息。其实,爱莲者众矣,我们乡下叫莲的、叫荷的、叫芙蓉的女孩子多着呢!爱美之心,高洁之好,人皆有之,岂止周公一人呢?

( 1 )文章第②段和第③段按照________顺序,描绘了不同季节里因为有荷“小湖便多了几番风韵”。其中,第二段通过写荷来展现小湖的“________”;第③段通过大量的引用和化用诗句,展现了因为有荷小湖变得“ ________”起来的画面。(后两空用原文词语填空)
( 2 )本文的行文思路十分清晰。第④段在结构上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内容上表达了作者________。
( 3 )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它们又像紧握的拳头慢慢地打开了,成了手掌,再后来一个又一个地或如碧绿的盘子铺在湖面,或如撑开的绿伞宛立在水中央。

( 4 )“莲叶间的清香”和“小伙伴的嬉戏”一次次甜蜜了作者的梦想。你的成长经历中是否也有一些事或物令自己魂牵梦萦,难以忘怀?请任选其一,具体地说一说。

阅读议论文《幸福没有榜样》,完成题。
幸福没有榜样
①有时,我们总是感到自己的生活不够幸福,不如人家的日子过得那样滋润甜美,还常常拿别人家的幸福作榜样,去寻找自己的幸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是,到头来,我们会发现,唯独这人追人寻、人见人爱的幸福,没有榜样,常常是求而不得,甚至徒生烦恼。
②幸福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答案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但是,同样的“境遇和生活”,不同人却有不同的感觉。乞丐得到一顿饱饭,心情会很舒畅,感到幸福的降临;不说一顿饱饭,就是一桌山珍海味,在大款大腕那里,大概也激不起一点快乐的心情吧。作家史铁生的境遇,很让我们同情,他不幸患有尿毒症,但他说:“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并说:“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我们身体还算健康的人,能体验到不发烧也是一种幸福吗?会把幸福的底线放得这样低吗?
③其实,词典给出的幸福答案是不大准确的。即使同一境遇,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生活在大体相似的环境里,一百个人眼中的幸福观,或许还不止一百呢,有时同一个人,不同的时期就有不同的幸福观。幸福观的模糊,对幸福理解的个性化,这大概也告诉我们:幸福,没有模式;幸福,没有榜样。
④幸福,没有榜样。梁实秋也这样说,“幸福与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一位远房的侄女,日子本来过得很快活。一次同学聚会,看一位当处长的同学,居有豪宅,出有宝马,很是羡慕人家的幸福生活,抱怨自己的男人只会教书,不会捞钱。原有的快乐也因寻找幸福的榜样,而逃之夭夭。
⑤还有,我们眼中的别人的幸福,有时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常常喜欢用世俗的眼光看别人的幸福,常常认为有权势,有财富,有显赫的名声,有骄人的业绩,就会有幸福,有舒心的日子。其实,幸福有时恰恰与权势、与财富离得很远,与名声、与业绩也并不怎么亲近。侄女那个同学,近日,婚外恋闹得沸沸扬扬,幸福显然并不在她家。孟德斯鸠好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仅仅希冀幸福,这不难做到;但期望像别人那样幸福,这总是难以做到,因为我们认为别人会比实际更幸福。“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然而,每个人对幸福的感悟又各有各的不同。这大概与人们的不同追求有关。勇敢的人,追求刺激,冒着生命危险或是攀登高山,或是漂游湍流,感到是种幸福;沉静的人,喜欢安闲,甘愿生活寂寞,或是一部《庄子》,或是一首古曲,也会心中溢满快乐。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把人生的追求归结为:“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如何去干?”幸福大概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行风行风,能行雨行雨;能运筹帷幄,可当经理;有一身力气,蹬起三轮车也有歌声相伴。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自己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感到活着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你感觉到了,你便拥有幸福,这和他人的评论毫不相干。
⑥幸福,完全在于自己。自己有个真实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尽力了、负责了,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家人,就是充实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心存快乐,就是幸福。
⑦幸福,在自己的心中;幸福,没有榜样,也无需榜样。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2 )文章告诉我们,幸福没有榜样,其中“榜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 3 )文中所说的“幸福观不一致”的原因有哪些?

( 4 )文章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 5 )文中说“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请简要谈一谈。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目送》一文红遍东南亚,在美国影响也很大。基于生活经验的不同,网友对本文所寄托的情感的领悟和评价也各不相同。请你参考这些说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题为“送别”的记叙文。

网友一: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父母心!——《目送》真实!

网友二:该走就走,又不是小孩子,有什么好送的。——《目送》矫情!

网友三:没办法的事,对谁都一样,走就走吧。——《目送》超脱!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2)文中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你喜欢、站在那窗台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