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岳王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是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
B: 《蜡烛》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写的一篇战地通讯,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C: 余秋雨写的《信客》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忠厚老实、善良诚信、任劳任怨的信客形象,表达了对诚信的赞美。
D: 杨绛在《老王》这篇文章中表达了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2、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由于总统查韦斯逝世,在国际社会引起了不小的波动,使委内瑞拉国内形势成为焦点。
B: 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斩获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C: 刘翔、李娜、孙杨等,这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在原本难觅中国人身影的领奖台上大放异彩。
D: 公款大吃大喝现象越来越隐秘的根本原因,是党内某些同志心中没有百姓利益造成的。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陈胜、吴广喜,无与为乐者
B: 今亦死 暮而果大其财
C: 扶苏数谏故 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
D: 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中力拉崩倒之声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我们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虽然经济实力较弱,但物产资源十分丰富。
B: 齐白石经过“不教一日闲过”的努力才成为国画大师,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C: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学习围棋如果只看棋谱,不与高手交流,棋艺就很难达到较高水平。
D: 面对各路强手,17岁小将龙清泉初生牛犊不怕虎 , 顽强拼搏,勇夺奥运举重金牌。
5、

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乡愁打动观众心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舌尖2》)开播后,在网络和电视上创造了收视奇迹,并跃居微博话题榜首位。许多观众说,喜欢《舌尖2》就是因为它不仅拍摄了美食,更讲述了做美食的人和事。其中浓浓的乡情更让不少背井离乡打拼的人留下了眼泪。也有网友说,看到人们为准备食材付出的艰辛,让我们在体味美食的同时,学会感恩。

A: 温情催人双泪垂
B: 体味美食学感恩
C: 佳片掀起收视潮
D: 新作追求国际化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说明文中的空间顺序一般有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边等,多用于介绍建筑物或物品,比如《苏州园林》。
B: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C: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D: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儒家“五经”之一。
7、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 雳(pì) 存(xù) 钝(nú) 休(jìn)
B: 戍(dí) 白(pín) 贵(zhòu) 利害关(yōu)
C: (shǒu)猎 水(miǎn) 弓(xuán) 然作色(fú)
D: 舴艋(zé měng) 忿(huì) 蕲以东(xún) 咨善道(zōu)
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陈康肃公/善射
B: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C: 尔/安敢轻吾射
D: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9、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宽(shù) 酝(niàng) 头晕目(xuàn)
B: 收(jiǎn) 地(jiào) 春秋实(huá)
C: 运(è) 卖(lòng) 一间(shùn)
D: 枯(hé) 梦(mèi) 忍俊不(jìn)
10、下列对《出师表》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 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 文章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 作者在文中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北宋】晏殊

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①槛(jiàn):栏杆。②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③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谙:熟悉,精通。④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

( 1 )词的上片从哪里可以看出写的是什么时间的景物特征?

( 2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被大学者王国维称之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第一境界。”结合本词及自己实际生活,谈谈你对这一境界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项王: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②舣:使船靠岸。③赐:赠。④面之:指吕马童转过脸来,面对项王。⑤吾为若德:我送你个人情。意为让你得到我的头,好去讨封赏。

( 1 )请用“/”给下面去掉标点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今 独 臣 有 船 汉 军 至 无 以 渡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于是项王欲东渡乌江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B: 一日行千里 未识书具
C: 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D: 天之我,我何渡为 今亦死,举大计亦死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②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 4 )李清照《夏日绝句》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杜牧《题乌江亭》又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士重来未可知。”你对项羽乌江自刎的行为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如何给地球降温

龙学峰
①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5℃~6℃,海平面将升高154.5厘米,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给地球降温?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②美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去死以前曹有过设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按照他的计算,向空中抛洒100万吨铝硫粉末,可以使日照减少1 %,从而起到降温作用。特勒提出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1991年,波及范围达数百万千米的皮纳图博火山灰使地球气温下降了0.4lC,而且持续时间达好几个星期。特勒设想:可以用飞行于13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火山灰”。但生物化学家们却给这种主张泼冷水,他们认为,散布于空中的这些硫和铝的微粒,很可能会严重干扰同温层。特勒还与人合作研究过其他使地球降温的方法: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③除了特勒以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在苦苦思索,希望能找到奇妙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有一个同特勒的设想一样离奇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即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径为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他认为,这面巨大的滤光镜不但能减少温室效应,而且能充当地球的空调器:改变滤光镜的倾斜度,以增加或减少透过它的太阳辐射量。但谁来支付超过1000亿美元的巨额费用呢?此外,这面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而且还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紫外线具有清理太空的功效)。
④有科学家从加强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的角度,探索给地球降温:将数以十亿计的白色聚苯乙烯高尔夫球投向海洋;将地球上的所有房屋的房顶都涂成白色。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了一项更具有诗意的方案:将数千平方公里的阴云“染白”。通过向阴云喷一些微粒,使微小的雨滴数至少增加10%。这样,由于光学作用,层积云就会被照亮变白,就会反射更多的太阳光。
⑤还有人提出用深埋二氧化碳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和欧盟已拨巨款来研究在海洋和地层中埋藏二氧化碳的办法。从理论上讲,海洋和地层可以贮藏人类在几千年间生产的二氧化碳。研究人员要验证的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是否会干扰海底生物的生存,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水后,会使海水酸化。

( 1 )文中第①段运用列数据和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什么?

( 2 )科学家特勒为了给地球降温,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

( 3 )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设想给地球降温的离奇计划是什么?被采用了吗?为什么?

( 4 )文中第②段划线词语“按照他的计算”能去掉吗?为什么?

( 5 )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感受到了地球变暖的迹象。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科学知识,想出一种给地球降温的办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坚定是生命的黄金

韩青

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随声附和,走着别人的路,重复着别人的生活,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独立思考、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缺少人之为人的那份坚定。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

②坚定,需要独立思考和独立精神,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坚定,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五灯会元》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法常和尚是大师马祖道一的徒弟,学成后就长住大梅山,并在那里传法。马祖道一听说后,就叫自己的一位学僧前去问法常:“你在马祖那里学习,都悟到了些什么啊?”他回答道:“‘即心是佛’,所以,我就来这里讲解佛法了。”学僧说:“可是,最近大师讲‘非心非佛’。”他听了,微微一笑,说:“这老汉还在迷惑扰乱人。他说他的,我讲我的就是了。”学僧回去一一报告给大师,大师听了,拊掌大声称赞说:“大梅山的梅子熟了啊。”正是坚定,使他赢得了声誉,否则,他可能会成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③坚定,要依据事实,要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分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容斋随笔》中就提到这样一件事,当年,隋文帝进攻陈朝,大军已经来到江边,而陈朝的都官尚书孔范对陈后主说:“长江是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分隔南北方,今天敌军难道能够飞渡吗?”陈后主以为他说得正确,也就没有严加防范,结果兵败亡国,孔范也流落到偏远地方。孔范的错误,就在于脱离事实,自以为是,盲目坚定。可见,对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要随意判断,轻易下结论。盲目的坚定,只能害人害己。

④坚定,需要独立的人格,在该坚定的事情上,必须坚定。当年,林肯竞选总统时,几个朋友从某个会场给他发来电报,告诉他当总统还差两票,但只要他在当选总统后给他们两个人在国会中谋个位置,那么票数即可额满。他回答道:“这不是交易,我绝不许可。”如果没有这样的坚定,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总统,他的名字也不会在美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⑤如果在该坚定的事上,不能做到坚定,那么这样的人就变得不再完整。也许有人会说,管他完整不完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损失就行了。这种利益至上的人,十之八九都是一些名利之徒,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什么真理,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说实话,这样随意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底线的人,他们早已游离在真、善、美的世界之外,甚至已经游离在人的意义之外,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境界了。

⑥著名作家张炜说:“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坚定也是这样,源于心灵,听从心灵,更是对真理和世间美好的捍卫。有了这样的坚定,不管是怎样的私心杂念还是五彩缤纷的诱惑,都不能改变它,因为它当关,万夫莫开。

⑦由此可见,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有了它,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美好,更高贵,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选文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梅山的梅子熟了”这句话含意丰富,表面上是说梅子成熟了,实际上是说法常已经悟道并有了独立的见解。
B: 第③段引用孔范的事例,论证了要多做有把握的事情,对没有把握的事情要正确理解、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估的观点。
C: ④段举出林肯竞选总统的事例,在明在应该坚定的事情上,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保持独立的人格。
D: 利益至上的人大多是名利之徒,为了利益,可以随意改变做人的原则,是游离在真善美之外的没有境界的人。
( 2 )下列与文中“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这个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战国时期的屈原,能够在浑浊的世道中不随波逐流,“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其人格和行为的真实写照。
B: 《我最好的老师》中的怀特森老师曾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C: 文天祥被俘后,抵制各种诱惑,在《正气歌》中写下“是气所旁薄,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的句子,以表明心志。
D: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坚持刻苦研习,正如他自己所说:“务斯道,废寝忘餐。”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 3 )文章第⑦段,作者为什么说“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请结合全文回答。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同学们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作文。
(1)让 走进心灵
要求: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善良”,“勇敢”,“快乐”,“感恩”,“谅解”,“春天”,“音乐”,“明月春风”,“崇高的精神”,“灿烂的阳光”等(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不少于600字。
(2)幼时、儿时、少年时……一个个透明的日子,永远象一块块透明湛蓝的宝石,凝缩着每一滴欢笑的泪水,映现着我们笑脸上那每一抹纯真,洁白的纸上涂上了梦想的色彩,也记录下我们成长的足迹……
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文体不限,感情真挚。
(3)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学会了感谢,他就成熟了。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有很多人,很多事,都给了我们帮助、教育和启迪。
请以“感谢”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②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爱的付出∞让伤来回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