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淄博市博山区石门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桑之未落,其叶若沃。”出自 ( )
A: 《王风·黍离》
B: 《小雅·鹿鸣》
C: 《小雅·采薇》
D: 《卫风·氓》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败笔 蔓延 玲珑 盘屈嶙峋
B: 堆叠 闲适 映衬 自出心材
C: 明艳 阅历 彩绘 因地治宜
D: 鉴赏 工细 雷同 俯仰生姿
3、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qiè)意 欺(wǔ) 流水潺(chán) (jīng)若寒蝉
B: (cuán)集 脚(kē) 五(háng)八卦 (shè)级而上
C: (chán)于 (tiào)米 暴戾恣(suī) (qiáo)首以待
D: (hāo)菜 隐(huì) (chì)之以鼻 探(lí)得珠
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关羽
B: 《红楼梦》中的王熙风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如以阴险狡诈的方法逼死尤二姐;也有爽朗利落的一面,如在刘姥姥来求助的时候予以援手。
C: 《骆驼祥子》通过描写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最终堕落的悲惨遭遇,揭露了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表达了对底层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D: 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卷帘大将,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
5、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B: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 常言道,独木不成林 , 一花难成春。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
D: 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发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的人生之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经历了许多惊涛骇浪。
B: 与此同时,还应该提高对美术的修养,使自己的理想更进一步。
C: 我们的思想是开放的,但思想开放了,那大胆的人却更少了。
D: 作者在回忆中,仿佛母亲的爱依旧弥漫在那儿时的家中。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每当站在中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
B: 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暑假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C: 语文素质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D: 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李先生,令爱这次获得儿童全国大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感谢您!
B: 我年轻识浅,说话办事考虑不周,可能对您有所冒犯,望您海涵
C: 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 , 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D: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9、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巾帼 磅礴 幽然自得 锋芒毕露
B: 疏懒 和谐 热泪赢眶 妇儒皆知
C: 隽永 澎湃 来势凶凶 沥尽心血
D: 鼎沸 丛生 高山之巅 大肆渲染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一项是( )
A: 《猫》选自《郑振铎选集》,是郑振铎于1925年创作的一篇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从“我”的视角记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
B: 《动物笑谈》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作者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
C: 《狼》出自明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作品《聊斋志异》,原文共三则,这篇是第二则。
D: 《走一步,再走一步》美国作家莫顿.亨特通过童年的经历感悟到: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艰难险阻时要勇于面对,敢于将大困难化小,最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全诗,根据已有内容,补全批注。

夜宿七盘岭

(唐)沈俭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首联破题,说自己将作远游,此刻夜宿七盘岭。“独游”显示出无限失意的情绪。

①颔联即写夜宿所见的远景,生动地表现出高卧的情趣,通过诗句“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______。

颈联是写夜宿的节物观感,纤巧地抒发了“独游”的愁思。

②“空”字平淡中蕴含深意,结合全诗,可作这样的赏析:______。

【注】①这首诗作于作者被流放途中,夜宿七盘岭之时。七盘岭在今四川广元东北。②平仲:银杏的别称。③褒城:地名,在今陕西汉中北。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太牢:古代祭祀对牛、羊、豕三具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词。

定州________ ②大军回次柳城________

太牢 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 3 )文中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君王?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石头里的春暖花开

葛 闪

①洛宁十一岁,是云南山区的一名小学生,皮肤微黑,身形孱弱,沉默寡言,喜欢独处,是同学们眼中最“怪”的同学,平时课堂内外,谁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同样,他也是我到偏远山区支教以来,见过的最不合群的学生。

②几个月前,洛宁上学的时候,背上背负的,除了一个书包,凭空多了一个口袋。口袋里面,不知道装着什么东西,鼓鼓囊囊的,看来颇有重量。要不然,洛宁背着的时候,脸上怎会有吃力的表情?

③上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轻轻放在课桌下面。下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背上,在小小的操场上转圈。到底是什么东西,居然能让洛宁整天将它负在背上?班上的学生都想打破这个砂锅,揭开谜底。

④也有同学去摸过,硬梆梆的,有棱有角,从手感上判断像是石头。但是,洛宁总不会傻到把石头当作宝贝整天背着吧。不管是学生们,还是做老师的我,每当向洛宁问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洛宁总是不发言语,只是低着头耸着被冻得红彤彤的鼻子。其实,有同学曾经试过去打开口袋,但平时很老实的洛宁,就会像是一头发怒了的小狮子,让大家不得不罢手。

⑤又过了一段时间,时值严寒,洛宁的口袋也变大了,里面的东西也装得更多了。似乎口袋里面的东西,是遵循着一定的时间规律而变大变多的。

⑥洛宁口袋里的秘密,终究没有敌得过同学们的好奇心。那次,洛宁没有拗得过好几个同学的强行“合力”,被按在了桌上。口袋被打开时,滚落出的一块又一块冰冷坚硬的石头,让同学们都惊呆在原地——任是谁也没有想到,洛宁整天背负着的口袋里,装的居然真是石头?

⑦眼前这个瘦弱到让人心疼的孩子背后,却有着任是谁听了也会落泪的背景:6岁那年,洛宁的父亲患病离世,这对本就贫困的家庭无异是雪上加霜。天塌了,洛宁母亲就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她每天上山砍柴到集市上去卖,还要替别人做挣不了几个钱的手工活,还要割猪草喂养唯一的一头猪,还要洗衣做饭。洛宁很懂事,只要从学校回家,就争着为母亲打理一切。日子本来可以这样即使贫苦却也不失幸福地度过,但命运就这么无情残酷——去年的一天,洛宁的母亲遭遇车祸:命是捡了回来,人却瘫痪了。

⑧几天后,我买了点东西,趁着上午没课的空当,独自来到了洛宁的家里。一来,看望一下洛宁的母亲;二来,我更想从他的母亲口中得知,到底是什么原因,竟然会让洛宁整天背着石头上学?

⑨我告诉她洛宁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近来的情况。当我向她提及洛宁背石头上学的奇怪之举,她的眼泪顿时簌簌落了下来:原来,自从她瘫痪后,洛宁除了在学校,其余的时间都在家中服侍母亲。小伙伴喊他去河边看老黄牛,他没有时间;邀他去田野里放风筝里,他抽不开身。因为他要接替母亲的“工作”——砍柴,烧水,做饭,洗衣服,喂猪……一天,她因为渴急了,把手伸向离床头不远的热水瓶,结果却烫伤了自己。洛宁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的母亲,心像被无数把刀狠狠地剜了一般,痛入骨髓。他怕在以后的日子里,若是自己不在家,母亲不知道还会发生其他什么事情。于是,洛宁当即便决定:以后的每一天,他都要背着母亲上学。尽管母亲再怎么劝阻,洛宁还是坚定自己的想法。从那时起,他便开始背着石头上学了。

⑩我的心里陡然被濡湿了。但我同时亦很奇怪,洛宁想背着母亲上学来照顾她,但他的背上,却怎么永远是一袋石头?

⑪洛宁母亲看出我心中的疑惑,止住了泪水,哽咽着告诉了一个任是谁都想不到的爱的秘密:洛宁母亲体重八十六斤,洛宁瘦小的身躯又如何负重?但他却想出了一个方法,起初,背着少量的石头,随着对重量的适应,然后再不断地添加石头。直到,他能适应超过八十六斤的重量为止。

⑫八十六斤,是洛宁母亲的体重,亦是爱的重量!

⑬回来的山路上,我任由泪水肆意奔流。我在想,那口袋里的石头,冰冷坚硬的棱角,定然是无数次碰疼了洛宁的后背、压痛洛宁孱弱的肩膀了吧。我仿佛看到这样一幕画面……

⑭只因为,他后背上的那一袋石头并不冰冷坚硬,而是因了一份爱,时时春暖花开!

( 1 )细读第⑦节,洛宁命运的“无情残酷”表现在哪里?
( 2 )第⑪节中洛宁的母亲“哽咽着告诉了一个任是谁都想不到的爱的秘密”,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爱的秘密”是什么?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字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品析。

①当我向她提及洛宁背石头上学的奇怪之举,她的眼泪顿时簌簌落了下来。

②洛宁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的母亲,心像被无数把刀狠狠地了一般,痛入骨髓。

( 4 )第⑬中“我”从洛宁家出来,任由泪水肆意奔流,“我”仿佛看到这样一幕画面……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将这幅画面描写出来。(不少于50字)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把“不简单”做到“简单”

赵畅

上世纪初,一家外国制造企业的车间电机出现问题,工厂陷入停顿,请来的检修工和专家都找不到问题。后来请到一位著名电机专家,他在一番检查后用粉笔在电机外壳画了一条线,“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故障得以排除,经理问他需要多少酬金,他开了个清单:画线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9999美元。

简简单单画了一条线,就要价1万美元,这似乎是太贵了。要知道,当时一般人月薪只有5美元。然而,简单动作背后,是“知道在哪儿画线”这样不简单的能力,最终决定了画线的价值。世上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在人们看来似乎都很简单,可换作自己去做,才知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容易。原因就在于,有无数不简单的辛苦付出,凝结在最后的“简单”之中。

有的人看别人在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以为只要多读些书、积累点素材就可以了。可真轮到自己上场,结果却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殊不知,演讲是一门艺术,演讲者不仅要有多种知识的积淀,还要有各种演讲技巧的修养。有位知名演说家,其左耳上有一层厚茧,他告诉人家:“我刚开始演讲时,没名气,于是我一天到晚给人打电话,每天至少打100多个,讨教演讲技巧,联系演讲业务,请求别人给我机会。”“耳朵上的‘厚茧’”,恰恰是其精彩演讲背后“不简单”的生动注脚。

庖丁解牛,何以能做到“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卖油翁,何以能做到“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用现在的话说,就在于“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达成“专一行”的成就,靠的是日复一日对专业技能的细心钻研,从简单掌握转而游刃有余,再从驾轻就熟实现“目无全牛”。

如果说“简单”是结果,那么“不简单”便是动因;如果说“简单”是精华的高度浓缩、瞬间的精彩呈现,那么“不简单”便是心血与汗水的交融、智慧与创造的互动。从“不简单”到“简单”的过程,是一个从被动到能动而不断追求一流、追求极致的过程。它既是对我们干事创业规律的总结,也是我们实现人生华章的导引。

有人说:“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不断地重复做。”这话并不全然正确。成功不只需要不断坚持,还需要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需要苦心钻研被忽视的细节,需要量变积累带来质的飞跃。用哲人的话讲,就是“简单是终极的复杂”。那些倒在成功门槛前的人,往往夸夸其谈、眼高手低,轻易瞧不上看起来简单的工作,“简单”工作简单应付,不愿意多付出一丁点的努力;或者只懂得在简单重复上下“憨力”,不去用心钻研乃至奋力创新。殊不知,事业之路是靠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唯不舍微末、沉潜蓄势者,最终能抵达梦想的高峰。

“最伟大的真理最简单;同样,最简单的人也最伟大。”我们干事创业、改革创新,正需要把“不简单”做到“简单”的精神,一心一意地研究,持之以恒地实干。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文章前两段讲述一家外国制造业检修电机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 3 )文章题目中所说的“简单”和“不简单”分别指的是什么?
( 4 )文章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5 )从本文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一个背影,融注了深深的父爱;甜甜的泥土,蕴含着和暖的春晖;人琴俱亡,展现了兄弟的手足情,生活中,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至爱的亲情或友情,让我们活得更温馨,更精彩。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应该学会感谢他们。请以“谢谢你,我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可以填上“爸爸、妈妈、哥、姐、朋友……”② 书写工整,600字以上。③回忆生活中的点滴关爱,能写出真情实感会得很高分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关键是我”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