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吉林市朝鲜族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选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日雾霾加重,全国25个省份100多个城市空气质量下降,许多重污染区已经连成片。
B: 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C: 她工作能力强,担任初三(2)班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两个重要岗位,多次组织学校大型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
D: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包括食品用加工助剂、胶母糖基础剂和食用品香料等2314个品种。
2、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解说:这一句冒号使用正确。
B: 这道理听起来不错,可是你应该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解说: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C: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解说:划线的依次是形容词和数量词。
D: 星光灿烂 眷恋祖国 心情放松 都市精灵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3、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 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 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 《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4、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收入分配体系的不合理,不仅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拉大,而且大大减轻了中低收入人群的福利水平,削弱了多数人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
B: 尽管我国早在1990年就颁布了《残疾人保护法》,然而有些人对于法律的敬畏感荡然无存,甚至堂而皇之地把智障人士当作奴隶使用。
C: 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感谢警方迅速破获展品被盗案,而那面写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的锦旗,引起网友质疑。
D: 中国戏曲艺术之所以能够传承和发展,在世界三大艺术体系中独树一帜,就是因为它不固守传统,并且能够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5、

选出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骗(kuānɡ) 杀(mǒ) 前后继(pú)
B: 虚(xuán) 蔑(wū) 求神拜(fó)
C: 粉(zhī) 麻(zhuì) 状元相(zǎi)
D: 悟(xǐnɡ) 梁(jí) 身求法(shě)
6、下列有关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写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一段经历,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
B: 《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父亲的病》这两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父亲复杂的感情,其中有儿时对父亲的依恋,也有对病重的父亲的心疼。
C: 《水浒传》讲述的是农民起义的悲剧故事,故事背景是北宋末年。
D: 保尔·柯察金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执着追求理想,不畏艰难的忠诚、无私的革命者。
7、对下列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句话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B: 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 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句中“宿儒”的意思是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
D: 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是谢太傅的女儿谢道韫说出来的)
8、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融融泄(yì) (jiǎn)劣 叫(xiāo) 引(kàng)
B: 抽(yī) (quán)曲 (yì)日 凝(móu)
C: 络(yì)不绝 (zhān)子 (qǐ)丽 丰(yú)
D: (míng)顽 (jùn)逸 窥(sì) (wěi)鄙
9、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 )
A: 居无松
B: 居无竹
C: 居无梅
D: 居无菊
10、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B: 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
C: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D: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刘攽的《新晴》,完成小题。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 1 )根据诗中的具体意象,说说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
( 2 )简析第四句中的“偷”字的表达效果。
( 3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黄鹤楼》,完成下列小题。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州城西南 ________ ②遂以楼________

③高标巃嵸 ________ ④观耸构巍峨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 3 )历史上,人们将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在江西南昌,岳阳楼在湖南岳阳,请你根据“荆吴形胜之最”指出黄鹤楼修建的大致地点?

( 4 )“费祎登仙”本属虚无,但作者却旁征博引《神仙传》《述异记》证明事实不虚,请说明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 5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两文都提到“仙人乘鹤”这个美丽的传说,但抒发的情结却不同,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非凡皆自“愚处”起

尉承栋

①有位画家用四年工夫画出一幅作品,引起轰动。一位青年人向他请教:“我能一天画一幅画,可卖出它却要一年的时间。”画家对青年说:“你可以试着换一下,用一年时间去画一幅画,看能不能在一天内卖出去。”

②好作品出自反复打磨,凡事亦需拼一番笨功夫。习武之人常说“入门先站三年桩”,如果不能打牢站桩的功底,到头来学到的不过是花拳绣腿。做人做事莫不如此稳扎稳打,耐心付出,成功才会有可能。如果急于求成,偷懒耍滑,到头来只会一事无成。

③“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非凡皆从“愚处”起。不少古人“尚拙”,更在“拙”处建功。清人曾国藩学习上讲求“读书立志,须以困勉之功”,其行事风格被同僚讥笑为“迂拙”。然而在他看来,“凡奇谋至计,总在平实处”。客观说来,“笨拙”的好处在于,不投机取巧,虚心以待事,耐心以经事,遇到困难和矛盾只知扛过去,而决不会绕着走、躲着跑。如此“笨拙”,反而更能打牢基础,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④想起一位大学老师的话:“今天的问题,不是知识不够多,而是知识太多;不是不够聪明,而是过于聪明,缺少从愚处做起的踏实精神。”细细想来,但凡各个领域的名家大师,哪个不是靠着守愚尚拙的精神成功的?于敏院士为研究氢弹,甘愿隐姓埋名28年;一代代航天人创造中国载人航天的奇迹,秘诀在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为研制防治疟疾的药方,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药方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获得青蒿素样品。

⑤不可否认,时代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我们确实需要创新求变、弯道超越。也不是说我们凡事只能使“笨劲”,不能用“巧力”。但必须懂得,走捷径并不等于投机取巧。捷径的获取,靠的是日积月累的能力,而不是挖空心思的妄想;捷径的完成,靠的是持续不断的拼搏奋斗,而不是一劳永逸、一步登天。很多人“一举成名”的背后,是“十年寒窗”的苦功。天底下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也没有天上掉馅饼的机会,真正的捷径,其实只有苦干这一条。

⑥华罗庚在诗中写道:“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硬要把“伪聪明”当作真聪明,不过是真愚夫的做法。做事情,总还是要拿出那么一点“愚劲”、那么几分“拙气”的。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2日)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第③段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 3 )联系文章内容,说出标题中的“愚处”指什么。
( 4 )感悟作品,联系实际,谈谈文章对你的启发。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问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 1 )概括节选文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
( 2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中的两个分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 3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说明________;“这一声”指________;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是________。
( 4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中的“那时那地”具体指________;联系全文,“我的意见”是指________;“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表现了鲁迅 ________的精神。
( 5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中的“中国人”指________。
( 6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表达方式。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总是在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中成长的,有时需要战胜懒惰;有时需要战胜自私;有时需要战胜挫折;有时需要战胜自满;有时需要战胜平庸;有时需要战胜自卑……
战胜自己的过程可以使一个人成长起来,战胜自己的过程可以使一个人发觉自己身上的无限潜能,战胜自己的过程可以使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重要……
请以“战胜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你好色彩”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