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温州瑞安市第五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bì)益 浩(miăo) 雕(lù) 美不(shèn)收
B: (bèng )溅 静(mì) 积(zuăn) 茅(sè)顿开
C: (lǚ )历 撺(duō) (xuàn)丽 (qiè)而不舍
D: 黄(yún) 卷(zhì) (tī)防 (zhī)孜不倦
2、

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内容赏析有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篇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 “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连那南飞的衡阳雁也掠空而过,不愿作片刻的停留。
C: 这首诗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D: 词中的“长烟落日”,与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都是描写了塞外壮阔苍茫的奇异风光。
3、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B: 月下的松树林里不时传来怪鸟的哀啼,令人不寒而栗
C: 指出,当今世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要把握国际形势,未雨绸缪 , 妥善应对。
D: 在第六届“乡村好校长论坛”研讨会上,12年未见的老同学王萍和刘莉萍水相逢 , 感慨良多。
4、给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1 )其言兹若人之乎?( )
A: chóu
B: shòu
( 2 )山下兰芽短溪( )
A: qǐn
B: jìn
( 3 )干寥落四周星( )
A: gē
B: fá
( 4 )谁道人生无再( )
A: shǎo
B: shào
( 5 )不戚于富贵( )
A: qī
B: qì
( 6 )堕而伤其( )
A: bǐ
B: bì
( 7 )尔黄烟四起( )
A: shū
B: shù
( 8 )尔远逝( )
A: shū
B: chù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中记载的许多策士故事中的一个,它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被后人作为写人记事的典范。
B: 《隆中对》写了诸葛亮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做的回答策略。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所以称它为“隆中对”。人们常说的“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
C: 《渔家傲·秋思》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象。“衡阳雁去”,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四面边声连角起”,这种“边声”是中原没有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D: 《出师表》是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文,因情真意切感动过无数读者。苏轼曾称赞它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6、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浑身解数 张惶失措 翻来覆去 更胜一愁
B: 妇孺皆知 义愤填鹰 鳞次栉比 睡眼惺松
C: 有列可援 周道如底 天伦之乐 吹毛求疵
D: 怒不可遏 一视同仁 不言而喻 囊萤映雪
7、

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络绎不绝 挑拨离间 人声顶沸 生活拮据
B: 锋芒必露 潜滋暗长 姹紫嫣红 不辍劳作
C: 乐此不疲 惟妙惟肖 故弄悬虚 不屑置辩
D: 正襟危坐 异想天开 骇人听闻 心旷神怡
8、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文采 滞留 红装素裹 心无旁鹜
B: 陨落 萧索 黎明百姓 恪尽职守
C: 既然 嘻闹 重蹈覆辙 无与伦比
D: 汲取 矫情 恃才放旷 味同嚼蜡
9、

下列文言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一犬坐于前。 译: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B: 高可二黍许。 译: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C: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译: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表示感谢。
D: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10、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修 葺 琐屑 心无大志 前扑后继
B: 宽 恕 嬉闹 根深蒂固 因地制宜
C: 睿 智 揩油 味同嚼蜡 温声细雨
D: 震 憾 赃物 不言而喻 眼花燎乱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怎样的特点?

( 2 )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

( 3 )就表达方式而言,这首词上片运用了________,下片运用了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完成文后题目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
导读 :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注释:①管仲、隰(xí )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挖。

( 1 )解释划线的词
春往而冬 迷惑失

( 2 )翻译 :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 3 )文中故事是成语___ 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 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两角钱

肖复兴

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莱。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未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就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地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是在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子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吗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到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 1 )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2 )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任选其中两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 3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透明”的含义。
( 4 )“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
( 5 )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
( 6 )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活动三:知人论世】

记傅雷

杨绛

抗战末期、胜利前夕,钱锺书和我在宋淇先生家初次会见傅雷和朱梅馥夫妇。我们和傅雷家住得很近,晚饭后经常到他家去夜谈。那时候知识分子在沦陷的上海,日子不好过,真不知“长夜漫漫何时旦”。但我们还年轻,有的是希望和信心,只待熬过黎明前的黑暗,就想看到云开日出。我们和其他朋友聚在傅雷家朴素幽雅的客厅里各抒己见,也好比开开窗子,通通空气,破一破日常生活里的沉闷苦恼。到如今,每回顾那一段灰黯的岁月,就会记起傅雷家的夜谈。

说起傅雷,总不免说到他的严肃。其实他并不是一味板着脸的人。我闭上眼,最先浮现在眼前的,却是个含笑的傅雷。他两手捧着个烟斗,待要放到嘴里去抽,又拿出来,眼里是笑,嘴边是笑,满脸是笑。这也许因为我在他家客厅里、坐在他对面的时候,他听着锺书说话,经常是这副笑容。傅雷只是不轻易笑;可是他笑的时候,好像在品尝自己的笑,觉得津津有味。

傅雷的严肃确是严肃到十分,表现了一个地道的傅雷。他自己可以笑,他的笑脸只许朋友看。在他的孩子面前,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严父。阿聪、阿敏那时候还是一对小顽童,只想赖在客厅里听大人说话。大人说的话,也许孩子不宜听,因为他们的理解不同,傅雷严格禁止他们旁听。有一次,客厅里谈得热闹,阵阵笑声,傅雷自己也正笑得高兴。忽然他灵机一动,蹑足走到通往楼梯的门旁,把门一开,只见门后哥哥弟弟背着脸并坐在门槛后面的台阶上,正缩着脖子笑呢。傅雷一声呵斥,两个孩子在登登一阵凌乱的脚步声里逃跑上楼。梅馥忙也赶了上去。在傅雷前,她是抢先去责骂儿子;在儿子前,她却是挡了爸爸的盛怒,自己温言告诫。

等他们俩回来,客厅里濒渐回复了当初的气氛。但过了一会儿,在笑声中,傅雷又突然过去开那扇门,阿聪、阿敏依然鬼头鬼脑并坐原处偷听。这回傅雷可冒火了,梅馥也起不了中和作用。只听得傅雷厉声喝,夹杂着梅馥的调解和责怪;一个孩子想是哭了,另一个还想为自己辩白。我们谁也不敢劝一声,只装作不闻不知,坐着扯淡。傅雷回客厅来,脸都气青了。梅馥抱歉地为客人换上热茶,大家又坐了一会儿,辞出,不免叹口气:“唉,傅雷就是这样!”

有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傅雷却不止一次在锺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是否因为莫洛阿曾把服尔德比作“一头躲在窟中的野兔”呢?傅雷的自比,乍听未免滑稽。但傅雷这话不是矫情,也不是谦虚。他满头棱角,动不动会触犯人;又加脾气急躁,止不住要冲撞人。他知道自己不善在世途上圆转周旋,他可以安身的“洞穴”,只是自己的书斋。他也像老鼠那样,只在洞口窥望外面的大世界。他并不像天上的鹤,翘首云外,不屑顾视地下的泥淖。傅雷对国计民生念念不忘,可是他也许遵循《刚第特》的教训吧?只潜身书斋,作他的翻译工作。

傅雷的认真,也和他的严肃一样,常表现出一个十足地道的傅雷。傅雷对于翻译工作无限认真,不懈地虚心求进。只要看他翻译的这传记五种,一部胜似一部。《夏洛外传》是最早的一部。《贝多芬传》虽然动笔最早,却是十年后重译的,译笔和初译显然不同。他经常写信和我们讲究翻译上的问题,具体问题都用红笔清清楚楚录下原文。这许多信可惜都已毁了。傅雷从不自满——对工作认真,对自己就感到不满。他从没有自以为达到了他所悬的翻译标准。他曾自苦译笔呆滞,问我们怎样使译文生动活泼。他说熟读了老舍的小说,还是未能解决问题。我们以为熟读一家还不够,建议再多读几家。傅雷怅然,叹恨没许多时间看书。有人爱说他狂傲,他们实在是没见到他虚心的一面。

傅雷翻译这几部传记的时候,是在“阴霾遮蔽整个天空的时期”。他要借伟人克服苦难的壮烈悲剧,帮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他要宣扬坚忍奋斗,敢于向神明挑战的大勇主义。现在这五部传记的重版,又标志着一种新的胜利吧?读者也许会得到更新的启示与鼓励。傅雷已作古人,人死不能复生,可是被遗忘的、被埋没的,还会重新被人记忆起来,发掘出来。

1980年11月(文章有删减)

( 1 )【知人】【杨绛眼中的傅雷】

杨绛眼中的傅雷个性鲜明,结合文章内容,参照示例,补充鱼骨图。

① ________② ________③________

( 2 )【傅雷眼中的自己】

根据杨绛的回忆,傅雷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

( 3 )【杨绛笔下的梅馥】

对于教育孩子,傅雷妻子梅馥是怎样的做法,你更认同谁的教育方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并写明理由。

( 4 )【赏文·杨绛笔法】

结合选文内容,揣摩下列语句并完成相应任务。

①他两手捧着个烟斗,待要放到嘴里去抽,又拿出来,眼里是笑,嘴边是笑,满脸是笑。

①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②他也像老鼠那样,只在洞口窥望外面的大世界。他并不像天上的鹤,翘首云外,不屑顾视地下的泥淖。

②请根据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5 )文章结尾处“阴霾遮蔽整个天空的时期”是指1966年被反革命集团利用而错误进行的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由此,请你根据最后一段谈谈作者的感悟,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文题:最疼爱我的人是您

作文要求:①除诗歌外,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④不少于7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无休无止”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