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
B: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地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C: 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D: 本刊将洗心革面 , 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项是( )
A: 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我们应该考虑怎样才能让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讨论,怎样才能使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更有效?
B: 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先还是归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C: 根据财政部统计,近几年来,每年直接由行政费支付的会议经费达十亿多元,(有关方面认为实际耗资远大于此)且有与日俱增之势。
D: 红经带——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标识,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关心,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教育家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B: 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
C: 陶行知之所以发出创造宣言的原因,是很多人缺乏创造精神,以种种理由推脱,说自己不能创造。
D: 通过学习《创造宣言》,我们树立了“处处”“天天”“人人”皆可创造的理念。
4、

作家、作品、朝代或者国籍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罗贯中——《智取生辰纲》————元末明初
B: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英国
C: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朝
D: 莫泊桑— 《我的叔叔于勒》——— 法国
5、下列文常明显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花十九年时间主编而成,它与《史记》合称中国的“史学双璧”。
B: 《黄河颂》一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骇浪”“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C: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的悲痛与愤慨,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D: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了神话色彩。
6、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是学生能否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B: 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
C: 我们要预防眼睛不近视。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7、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A: 雨打芭蕉 勃然大怒 风吹乍篷 天伦之乐
B: 呱呱坠地 两肋插刀 大摆酒筵 如坐针毡
C: 芒刺在背 提心掉胆 莺啼燕啭 断壁残垣
D: 滑稽可笑 咬文嚼字 腰缠万罐 栖聚之地
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语文的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________________

①在这些美味的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③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喜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途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 ⑤①④⑥②③
B: ⑥②③⑤①④
C: ⑥③②⑤①④
D: ⑤①⑥③②④
9、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 )

A: 温故知新 杞人忧天 毛遂自荐
B: 门庭若市 舍生取义 刻舟求剑
C: 守株待兔 完璧归赵 豁然开朗
D: 闻鸡起舞 破釜沉舟 三顾茅庐
10、

选出说法有错误的一项( )

A: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王安石,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C: 《最后一课》是都德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创作的短篇小说,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是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
D: 《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鲁迅的作品,分别收入小说集《呐喊》和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虞美人·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注】①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②忒(tuī):太。

( 1 )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丝丝杨柳丝丝雨”一句写春雨的连绵不绝与杨柳的婀娜柔美。
B: “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乡愁之浓重。
C: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写人远离家乡,乡愁情切。
D: “海棠红近绿阑干”一句写海棠红艳,春意浓重,以哀景衬乐情,突出离乡之人的孤独和思乡之苦。
( 2 )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丝丝杨柳丝丝雨”“海棠红近绿阑干”可见描绘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致。
B: “楼儿忒小不藏愁。”是心理描写,“藏”字表现词人对朝廷的期盼。
C: “天怜”,点明题旨,把客愁乡思表现得更加突出。
D: 词的最后一句以环境的清冷,映衬词人的心境。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

(节选自《世说新语》)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 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 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节选自《世说新语》)

①太丘舍________

②相而去________

③下车之________

与诸小儿游________

⑤取之然________

⑥大人问其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诸儿竞走取(代“李子”)
B: 取信然(代“李树”)
C: 人问(代“王戎”)
D: 由是宗族奇(代“孔融”)
( 3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B: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C: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D: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②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 5 )元方和杨氏子性格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关于“数学滚出高考”的主题阅读

【相关新闻】

继北京英语分数从150分降到100分后,数学也“躺枪”,“数学滚出高考”的话题成为微博热门话题之一。数学该不该“滚出高考”?参与调查的网友中,超过七成把票投给了“赞成”。在网友的吐槽中,几乎都说到数学学了那么多年,不在数学界工作,在生活中只用到小学里学的加减乘除,在买东西的时候能够数钱就足够了。

【报刊时文】

如果数学只为数钱(节选)

古希腊学者认为数学是“学问的基础”,当时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更是直言“万物皆数”。到了现代,数学是整个科学体系的基础,每一次数学的重大突破,几乎都带来科学的重大突破。甚至可以说,在我们理解宇宙的诸多途径中,数学是最接近于真理的捷径之一。

人们认为数学“无用”,可能由于中小学阶段所教授的代数、几何等等,都属于基础数学,而不是说明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数学。基础数学撇开了事物的具体内容,仅以纯粹的数理形式来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所以表面上看起来 “无用”。

但即使“无用之学”也分两种,一种是关乎技能的“无用之学”,另一种是关乎素质的“无用之学”。对于前者大可不必学习,因为世界上的技术技能林林总总,人们只学习自己需要的部分即可,其他的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全部学习掌握。比如一辈子都不可能开飞机的人,就不必去学习飞机驾驶,木匠也不必去学习电焊。但对于后者,却是多多益善。比如哲学、文学、历史、美学等等学科,对很多人来说也是“无用之学”,既看不到直接的功能,也无法收获直接的效用,但它们是国民素质的基本内涵。

同样,“数学是大脑的体操”,数学严密的逻辑性、严谨的精准性,对于历来相信直觉、力求大概的国人而言,恰恰是非常宝贵、非常缺少的思维训练。数学思维的训练,是民族走向科学化、理性化,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个缺乏数学思维训练的民族,往往只能徘徊在前现代的思维状态之中。

【专家话语】

不必要的必要(节选)

应该说,如果只以最低限度的生存界定,那么生活中将充斥着无数的“不必要”:不需要为了屏幕大一吋、分辨率多几个dpi每两年换一次手机;不需要研究DM,规划“双11”该如何抢购化妆品;你不需要《甄嬛传》,“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看云也是一种娱乐;几头家禽、一块田、一条能生饮的小溪(在现代这倒是很高难度的要求)就能生活。

正因为累积了许多派不上用场的事情,我们才能过着有趣、便利、存不了钱的生活。从这个层面来说,它们是必要的。比起其他“不重要但必要”的产品,数学还有下列优点:数学很便宜,只要从书本下载到一百年后依然是最强大的主机——人脑里就永远是你的了。

数学可以培养逻辑能力。人们普遍有“数学好的人等于聪明”这样逻辑上的误解,但逻辑好的数学人可以选择不指正这项错误。

数学不像101大楼那样矗立在人们面前,它是地下水,在事物背后静静流过。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老夫子提过,阅读《诗经》可以培养我们的各种能力。事实上,数学也是可以阅读的,它不只是乏味的符号与公式,不只是冗长的错了就要扣分的计算过程,它藏在生活的各个细节里,但它绝对不等于魔鬼。

只要你愿意蹲下来,花点时间阅读,你得到的不会比阅读《诗经》少,不见得会比看《海贼王》无趣。

【海外之声】

斯坦福大学博士石毓智说:“在世界上,中国人赌博的历史最悠久,人数最多,也最疯狂。然而从赌博中产生的两门学科——概率论与统计学,却与中国人无缘,是欧美人的首创。”

知名华人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曾在杭州与一群取得好成绩的数学尖子见面。结果却让他颇为失望:“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根本没有清晰的概念,对定理不甚了了,只是做习题的机器。这样的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出什么数学人才。”

( 1 )针对数学是否需要“滚出高考”的问题,每则选文中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请分点概括。
( 2 )综合阅读《如果数学只为数钱》和《不必要的必要》,说说其中哪些说法是相同的,并说明其表明观点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 3 )下面是对各选文中的句子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一中的“躺枪”是网络流行语,结合上下文看,相当于成语中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 选文二最后一段“数学是大脑的体操”,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数学对于大脑的重要性。
C: 选文三中“它藏在生活的各个细节里,但它绝对不等于魔鬼”,表明数学无处不在的,同时希望害怕数学的人改变自己的成见。
D: 选文四中博士石毓智的话,从一个侧面突出了中国数学教育只重视“技巧”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数学理念的提高和数学思维的训练。
( 4 )如何解决“海外之声”中两位学者提出的问题,结合选文的内容,概括说说大家有哪些重要的建议。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①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空前繁荣,海洋运输业发展迅猛。与之结伴而来的海上溢油污染愈演愈烈,一次又一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由船舶引起的油污染成为关注的焦点。
②海洋油污染发生的次数约占所有海洋污染次数的80%!据有关资料统计,过去40年,全世界大型油轮搁浅漏油事件共有45次,最大的一次是1997年“大西洋皇后号”油轮在新西兰出事,最小的一次也漏油28吨。2003年底发生在西班牙海域的“威望号”油轮断裂事件,导致7.7万桶燃油泄漏,为此,仅西班牙一国为清理“威望号”漏油污染就已耗资10亿美元。这些事故,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海洋油污染绝大部分来自人类活动,其中以船舶运输、海上油气开采,以及沿岸工业排污为主。由于石油产地与消费地分布不均,因此,世界年产石油的一半以上是通过油轮在海上运输的,这就给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带来了油污染的威胁,特别是油轮相撞、海洋油田泄漏等突发性石油污染,更是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④多达几十万吨的溢油,一旦进入海洋将形成大片油膜,这层油膜将大气与海水隔开,减弱了海面的风浪,妨碍空气中的氧溶解到海水中,使水中的氧减少,同时有相当部分的原油,将被海洋微生物消化分解成无机物,或者由海水中的氧进行氧化分解,这样,海水中的氧被大量消耗,使鱼类和其它生物难以生存。同时,燃油溶解的过程极易产生多种有毒化合物质。致命的是,海面浮油内的一些有毒物质会进入海洋生物的食物链。一方面毒害海洋生物本身,另一方面通过食物链最终富集在人体内,从而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最后剩下的油膜凝聚以后的残余物,包括海面漂浮的焦油球以及在沉积物中的残余物,虽然短期内不会对海洋生物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却破坏了海洋环境的自然景观。
⑤目前,我国海上石油运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专家认为,我国海洋溢油的潜在威胁正日益增大。如何将海洋溢油造成的浪费和污染减少到最小,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 1 )第③段指出“海洋油污染绝大部分来自人类活动”,结合上下文说出三条依据。

( 2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分析“蓬莱漏油事件”对我国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

【材料】美国康菲石油有限公司与中方合作,开发中国海上最大油田之一——蓬莱油田。今年6月连续发生溢油事故,截至9月中旬,溢油事故累计造成5500多平方公里海水污染。对此,康菲石油公司负责人却在媒体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漏油事件对环境影响如何尚未可知。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淡忘那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