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平泉县惠民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病句诊所)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阳光教育”为学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菜单”,涌现出大批优秀的阳光少年。
B: 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C: “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市中小学中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D: 我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们更加热爱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鄙夷 孺养 间不容发 抽丝剥茧
B: 摇曳 杜绝 李代桃僵 如雷贯耳
C: 旁骛 嘶哑 扭捏作态 骄揉造作
D: 惊骇 缦游 相得益章 鸠占鹊巢
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sǎn)步 很(lèi) 信(fú) 脚(huái)
B: (lèn)芽 (pū)着 煎(áo) 水(pào)
C: 分(qí) (huán)小 (chāi)散 (dūn)下
D: (shà)时 鱼(táng) (wěn)当 水波(lín)粼
4、

下列作品的作者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 )
(1)《春望》 (2)《夜雨寄北》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醉翁亭记》
(5)《爱莲说》 (6)《小石潭记》 (7)《过零丁洋》 (8)《行路难》

A: (2)(3)(6)(8)
B: (3)(4)(7)(8)
C: (1)(4)(6)(7)
D: (1)(2)(5)(8)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________气质。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________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________,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 ________。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


A: 高贵低俗淡泊平静
B: 高雅低俗淡然平静
C: 高贵浊俗淡然平和
D: 高雅浊俗淡泊平和
6、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存恤 豢养 根深蒂固 不功自破
B: 箴言 诓骗 走投无路 矫揉造作
C: 帝喾 潦逗 伛偻提携 李代桃疆
D: 惘然 广袤 形销骨立 鸠占雀巢
7、填入下列横线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西藏高原上的树,常抱成团地生长,有的依傍着,有的缠绕着,很少见到独自兀立的树。 。它们是无数次风雪雷雨后的幸存者!

①如果不是阵阵袭来的高原反应,还以为身在南方

②有的体无完肤,伤口摞着伤口,却摇曳着一片新绿

③从贡嘎机场到拉萨,路边绿树成行

④但稍加注意就会发现,那些树干奋力地伸向天空

A: ①④②③
B: ③①④②
C: ③②①④
D: ①③②④
8、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端午日》节选自《沈从文小说选·边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B: 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很高的学位,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C: 日本在钓鱼岛海域对中方海监飞机进行干扰和拦截,本身就是非法的,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D: 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9、

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中宋江在浔阳楼上题反诗,戴宗替宋江把信送到梁山,因此蔡九下令将二人斩首,最终梁山好汉劫法场二人被救。
B: 保尔在他伤寒病愈后,来到埋葬瓦丽亚等烈士的公墓前悼念战友,在沉思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C: 《变色龙》《最后一课》《威尼斯商人》《范进中举》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都德,英国的莎士比亚和我国清代的吴敬梓。
D: 《曹刿论战》《隆中对》《三峡》《狼》分别选自《战国策》《三国志》《水经注》《聊斋志异》。
10、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
A: 狗猫鼠
B: 五猖会
C: 二十四孝图
D: 琐记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 1 )两首诗均提及“寒江钓雪”,柳诗通过“独钓寒江雪”表达了作者内心________的感受,孙诗则表明了对“好作寒江钓雪图”的“画家”________的态度。

( 2 )《渔家》前两句是怎样表现“渔家苦”的?请作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含作庐江郡①,贪浊狼藉②。王敦护其兄,故与众坐③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④,充晏然神意自若。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注释】①作庐江郡:担任庐江郡的行政长官。②狼藉:散乱不整饬的样子。此指行为不检点,名声极坏。③众坐:大庭广众。④反侧:不安。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

①王敦其兄________ ②庐江人士称之________

③庐江人士咸之________ ④曾不寸________

( 2 )选出划线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色:在坐正曰 普颜不变《赵普》
B: 之:庐江人士咸称 更造崩山音《列子》一则
C: 其:王敦护兄 普又以人奏《赵普》
D: 为:时何充敦主簿 而能以天下事己任《赵普》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列子》一则)

②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赵普》)

③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

( 4 )读了本段文字,你认为文中的何充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海燕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恨恨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看吧,它飞舞着,象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象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象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1 )指出下列事物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①海燕:________ ; ②大海:________ 。

( 2 )除了海燕,课文为何还描写了海鸥、海鸭、和企鹅在暴风雨来临前的表现?

( 3 )对下面句子的划线部分进行简要的赏析。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 , 在高傲地飞翔。

( 4 )文章结尾“——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两次大声疾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在劳动中淬炼成长

张凡

①炒一份“余老师同款蛋炒饭”,以“抗疫加油”为主题进行一场水果拼盘大比拼,养护一盆绿植作为特殊的开学礼物,制作一个手工包送给妈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学生们经历了一段特殊的成长时光,这也成为进行劳动教育的一个机会。一些学校开展“厨艺云课堂”“线上手工课”等活动,引导学生们参与形式多样的家务劳动。一份份特别的“作业”,让居家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让学生们在一菜一饭、一针一线中体会劳动的滋味。

②“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至今依然能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要让学生在劳动中淬炼成长。

《尚书》有云:“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谚’通‘修’,粗俗,鲁莽)。”的确,没有挥洒过劳动的汗水,没有体会过劳动的艰辛,就很难真正理解劳动的内涵、珍视劳动的价值。环顾我们周边,青少年“不识稼穑”的现象,并不罕见。因为“课业忙”“不重视”等原因,他们少有机会走进“实践的课堂”,难以对现实中的劳动有更多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劳动教育淡化、弱化的现实。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让他们在劳动中提升生活技能,才能不断夯实成长的基础。

④劳动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来说,不仅意味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育。从农耕社会“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到现代社会“劳动创造幸福”的箴言,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但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劳动,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有的意见》,对于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⑤今天,我们大力提倡劳动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真正走进生活的课堂、走进劳动的现场,在扎根大地的劳动中,展现风采、感受快乐、实现成长。

(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选文③④段的顺序可否调换?为什么?
( 4 )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读了本文后你得到的启示。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一:

百草园,鲁迅曾经走过,留下了童年的快乐记忆;井房,海伦•凯勒曾经走过,唤醒了她求知的欲望;北海公园,史铁生曾经走过,激发了他生命的烂漫绽放……

有很多地方,你也曾经走过,那人、那事、那景,触动了你的心弦,带给你人生的启迪,请以“这里,我曾经走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要求: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②若选题二,请重新拟定题目。③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幸福太奢侈”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