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 A: 转基因食品利大还是弊大,大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B: 时刻孜孜不倦地盯着手机屏幕,低头族的视力因此而明显下降啊 C: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 在北大演讲“国学的传播”时,于丹教授引经据典 , 分析透彻,见解独到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B: 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C: 经过这次有趣的实验,我更喜欢物理课了。 D: 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B: 爸爸经常反复地告诉我,上课要注意听讲。 C: 成语之所以受到人们长期的喜爱,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 D: 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 |
4、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愠怒(yùn) 祈祷(qǐ) 蜷曲(quán) 万籁俱寂(lài)B: 惩罚(chěng) 愠怒(yùn) 逶迤(wēi) 循循善诱(xún) C: 打颤(chàn) 踉跄(liàng) 吮吸(shǔn) 愕然一怔(zhèng) D: 风靡(mǐ) 蹊跷(qiāo) 蓦地(mò) 精致匀称(chèn) |
5、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A: 你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对一位老奶奶说:“看到你老95岁高龄还这样硬朗,我们从心里高兴。祝您长命百岁!” B: 学生在考场外紧张等待考试,带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 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念念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 王强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
6、 | 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 一株株幼小的禾苗,只知道向着蓝天生长,希翼着能与白云做伴。B: 他连络了一些人,办了一个读书会。 C: 她通过舞蹈表现出的顽强乐观精神,深深振撼了每一位观众。 D: 我认为同情心作为一种真诚的动机之存在是无可置疑的。 |
7、 |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去掉“由于”或者“使”)B: 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 C: 北京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在“举办”前加“宣布”) D: 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 |
8、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B: 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 能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衡量语文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D: 为了防止恶性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加大了监管力度。 |
9、 | 下列有关《水浒传》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道:“......今日林教头护我做山寨之主,吴学究做军师,B同掌兵权,林教头等共管山寨。汝等众人,各依旧职,管领山前山后事务,守备寨删滩头,休教有失。各人务要竭力同心,共聚大义。”再叫收拾两边房屋,安顿了阮家老小,便教取出打劫得的C---金珠宝贝,并自家庄上过活的金银财帛,就当厅赏赐众小头目并众多……庆贺重新聚义。 A是 (人物) B是 (人物) C是 A: 晁盖 公孙胜 生辰纲 B: 晁盖 刘唐 生辰纲 C: 宋江 柴进 祝家庄 D: 宋江 朱武 祝家庄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各行各业要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B: 用生动的故事,抓住了国外听众的兴趣点,启开强烈的共鸣。 C: 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D: 在浙江乌镇开幕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就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中国方案”。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春尽 (宋)郑獬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颈联描写出山势陡峭的特点,请结合这两句中的加点词语加以简析。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②策之不以其道( )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④执策而临之( )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3 )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人才和对统治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在作者看来,“千里马”和“伯乐”谁更重要?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桑葚熟了
①多年前,朋友赠了我一瓶自酿的美酒,醇香扑鼻,饮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经请教后方知是由桑葚酿造而成。
②于是,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偶见街中有叫卖桑葚的村姑,便会买一小盆尝尝鲜,重圆一回儿时的梦。心底下总想着有一天能加入到采摘桑葚的队伍中去。
③今年五月外出开会,回来时在朋友的指引下,特意到农家乐山庄停留,在这个处处飘散着桑葚味道的庄园,我终于圆了我的采桑梦。
④跨过一条小溪,进入到一片原生态的桑林后,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大家一齐兴奋地扎入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个大、肉厚、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去,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科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就这样,我们一边尽情地采摘,一边忘情地海吃,那是一种绝美的享受。
⑤桑林中鸟雀成群,叽叽喳喳,它们也在分享着这难得的美味,受惊吓飞离时,弹起树枝,那熟透的桑葚如同一阵紫雨,纷纷坠落,砸到人身上,落入泥土中,立刻留下一个个紫黑的印记,大家只能叹惜一回,继续有说有笑,挑肥拣瘦,边摘边往前走,不一会儿竹篮中已平添了许多桑果。
⑥看着这微微颤动的桑葚,听着那啾啾鸟鸣,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悄然远逝却忆之犹甜的童年时光。那时物资匮乏、零食奇缺,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老桑树结满了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了解馋的机会。放学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三五成群地来到了村边桑田,个个身手敏捷,猴子似的爬上桑树,低矮枝头的桑葚早已寥寥无几,高枝处的桑葚往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找根竹竿去敲打,桑葚娇嫩,落地即惨不忍睹,但大家都不管那血肉模糊的样子,也不管其是否沾上了泥土,一时间大家满地找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了,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自己吃够了以后,有时也不忘给父母兜带一些回去,虽然没能做到古人那样的“拾葚供亲”——“以异器盛之,黑者奉母,赤者自食”,但母亲也每每被我的孝心所感动,那满身的脏相自然也就逃过一劫,不再追究了……
⑦一晃数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小孩都已过着衣食无虑的生活,没有了我们儿时的那副馋样,恐怕也已很少见到桑葚了,都市里没有桑树,也没有人养蚕,更不会有采摘桑葚的乐趣了。
⑧面对这成片的桑林,我一时思绪万千,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分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
①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
②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一时间大家满地找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了,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
( 4 )作者在第⑦段中写到“更不会有采摘桑葚的乐趣了”,《社戏》的结尾也写到“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他们怀念的仅仅是桑葚或罗汉豆吗?说说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故乡红叶
凸凹
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院校,适逢红叶盛季,满山皆红遍,同伴便惊叹不迭。
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远遥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命运便很阔达了。
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栌满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檀木沟伏……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
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
庄稼的秸秆被村人铡碎了,厚厚地铺到猪厩中去,再取山上的表土覆盖,以期在来年沤①出一些好肥料来。所以,未上冻前,村人的第一宗要事,便是背土垫圈。而后,有余力的,要在地堰的边上,砍一垛垛的干柴杂草,烧一堆一堆的草木灰。撒上草木灰的土地,蔓菁憋得大,土豆长得足,谷穗也结得沉。
此时,山上的红叶正红得烂漫呢。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所以,山里人并未想到,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自己正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一番。红就让其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那时,我并没有一丝悲哀,因为身在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
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②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我便回到故乡去,探抚那故乡的红叶。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
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衬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
沉默的父亲,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他要多烧几堆木灰啊。于是,观赏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兀然就生出一丝羞耻,便踅③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
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
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么?!”
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但我终究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作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
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
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父亲么?!
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④:“崽呀,知道你要回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我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
从此,每到秋深,我皆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
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很执著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
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依如山里的人们。
(本文有改动)
【注】①沤(ò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②惆怅:伤感,失意。③踅(xué):中途折回。④雄自酿:一种自家酿造的酒。
( 1 )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在一、二两段中要写“香山红叶”?( 2 )指出下列句子中作者“惆怅”的具体原因。①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
②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 3 )分析“故乡红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 4 )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及“我”对“父亲”的思想情感作赏析。有一些事,经过了,忘记了;有一些事,经过了,记住了。有一些事,以为记住了,却淡忘了;有一些事,以为忘记了,却又重新浮现。留在心底的人,留在心底的事,留在心底的早晨、黄昏,留在心底的一句话、一个微笑。那么,留在你心底的是什么?
请以“留在心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