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划线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检索 收敛 勤俭节约 B: 枢纽 老妪 呕心沥血 C: 陡峭 消失 销声匿迹 D: 崛起 挖掘 性格倔强 |
2、 | 下列加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周敦颐笔下,莲是虽出淤泥却一尘不染的谦谦君子。B: 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这一计划,国人感到义愤填膺 , 表示强烈抗议。 C: 那火烧夫家的情节便渐渐被人们从记忆中删除了,那十里红妆的典故讲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 D: 上周末,掀起全民朗读热潮的“朗读亭”流动到深圳图书馆,图书馆外深圳爱书之人络绎不绝 , 很多人纷纷前去体验。 |
3、 |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写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车迟国和慧骃国的旅行经历,反映了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B: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当上了船长,出外航海。他的手下图谋不轨,关押他并弃他在一块不知名的陆地上,这块陆地就是他后来游历的慧骃国。 C: 《范爱农》一文中的范爱农和鲁迅是同乡,都在日本留过学,但他们在对徐锡麟等人被杀要不要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时持不同意见。 D: 《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酝酿(niàng) 侍弄(sì) 棱镜(léng) 咄咄逼人(duó) B: 分歧(qí) 嗔怪(zhēn) 虐待(nuè) 混为一谈(hùn) C: 绽开(zhàn) 干涸(hé) 称职(chèn) 哄堂大笑(hōng) D: 狭隘(yì) 确凿(záo) 惩戒(chěng) 杞人忧天(qǐ) |
5、 | 对《天净沙·秋思》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小令,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B: “小桥流水”风景幽美,而“人家”安居其间,显得非常安逸、悠闲,读来令人倍感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C: “古道西风瘦马”一句中的“古道”“西风”是最有特征性的景物,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D: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此句烘托了“离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 |
6、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沉缅 萧条 方程式 秩序井然 斩钉截铁 B: 闪烁 洗涤 闭门梗 心旷神怡 炙手可热 C: 干躁 踊跃 关联词 鞭辟入里 坚持不懈 D: 帷幕 云霄 座右铭 断章取义 乳臭未干 |
7、 | 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实践,要靠理论来指导;理论,要靠实践来证明。 B: “……唔……阳春面……一碗……可以吗?”那女人怯怯地问。 C: 虽是冬季,但这里牡丹、月季、茶花……等应有尽有。 D: 一个光秃秃的地方有一块石碣,指明是“孔子小天下处”。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B: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 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D: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
9、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六义”中,赋、比、兴指的是诗的内容,风、雅、颂指的是诗的表现手法。 B: 在我国古代,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做阳。比如“河阳”,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 C: 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荷叶·母亲》就是现代作家冰心所写的一首母爱的颂歌。 D: 《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篇讽刺小说,它既带给了我们笑声也令我们深思。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科学家对北极开展了多学科科学考察,为科学推进“冰上丝绸之路”奠定了知识。 B: 倘若一个人心中没有国家和民族,那他还能找不到灵魂归宿,肩负不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吗? C: 这场青少年视力健康“保卫战”能否坚持打下去,决定着我国青少年近视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D: 根据实时遥测数据监视判断,嫦娥四号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近月制动获得圆满成功。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 1 )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 2 )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B: 客之美我者 环而攻之而不胜 C: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及鲁肃过寻阳 D: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愿为市鞍马 ( 2 )把“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翻译成现代汉语。(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都是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B: 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设喻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 C: 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成效。 D: 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
材料一:新农人形象
材料二:
与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不同,“新农人”徐庆的火龙果基地中60%的产品是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的,20%供消费者进行果园采摘,20%用于加工成火龙果果酒。“电商平台极大地扩大了我们的市场,体验式的果园采摘伴随着越来越火的乡村游也逐渐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徐庆介绍,“多渠道的销售模式为我们将来扩大种植规模奠定了基础,发展加工延伸了农产品产业链,走出了打造品牌的第一步。”
(摘编自李家鼎潘俊强《新农人,的确能》)
材料三:
新农人大多出身于农村,在城市中有几年的工作经验。他们选择回乡创业,专注于某项农产品,被称为新农人。区别于祖辈的农民,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整合资源,把农产品重新包装,贴上品牌,放到网上,有可能就把农产品卖出好价钱。更为重要的是,新农人用新的思维,把农村中的土地、剩余劳动力等经济要素,用不一样的方式连接、盘活。这与以往任何一场改革都不一样,与其说这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在折腾,不如说是新一场围绕农村问题的改革试验。
(摘编自章正《新农人是农村中最活跃的经济力量》)
(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野马嘴里有清泉
王宗仁
跋涉在青藏高原上,你最希望看到蓝天上的太阳。阳光给雪山、冰河、草地铺上一层柔软的锦缎,让你找不着季节的地段,分不清阴山和阳坡,满眼的灿烂!可是有一个地方例外:走在沙漠里,你最怕的是悬挂在头顶的太阳。
那天,我和作家王鹏随一支测绘队到柴达木盆地深处,去完成一次采访任务。盛夏的中午,天空无云,只有太阳像一盆燃旺的炭火,暴烤得每颗沙粒都在狂跳,甚至发出吱吱的脆响声。望不到边的沙漠像一口烧红的铁锅,仿佛可以把人蒸熟,我们被烈日烤得脊背流油,喉咙冒烟,口渴得要命。一壶水倒进嘴里,根本不管用,谁都巴不得有一条河或一眼泉出现在面前,美美地喝他个饱。大多数人的水壶干得可以当锣敲了。同志们忍着干渴赶路,每隔一会儿,便有人举起水壶摇一摇,让大家听听壶底那一点点水稀里哗啦的响声,进行一番“精神安慰”。可是,这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大家的嘴唇干得像撒了一层盐粉,上面裂开了一道道细缝,渗着血迹。
哪里有水?水在哪里呢?
和我们一起进沙漠的蒙古族老人巴图,是个“老高原”,别人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呢,没事一样,不紧不慢地说:“咱们找向导吧,它会把我们领到泉边去的。”
“向导?谁啊?”我发问。
“它终年在沙漠里生活,能不知道哪里有水吗?”
“可是他到底是谁呀?您认识吗?”
巴图大爷捻了捻胡子,又松开手,说:“是野马。”
我们一听泄气了。野马,我当然见过,它不比一般的马大多少,但奔跑起来飞快,像一辆小汽车。
“野马能当向导么?”
“怎么不能?!”巴图大爷认真地说,“野马离开水能活吗?哪里有野马,那里必定有水。”停了停他又说:“碰不上野马,能见到野牦牛、野驴或藏羚羊也行呀。它们都能给我们帮忙。野马嘴里有清泉!”
说得有理。于是,我们十多个人散开去找“向导”。沙丘连绵起伏,热气在晃晃悠悠地升腾着,漠风在不停地扑面而来,我们跑了不少地方,连一片草叶也没有,哪里会有野生动物?
“性急的人总是翻不过雪山的。耐着性子吧,雪莲花是属于爱花的人!”喜欢唱民歌的巴图大爷像在念歌词。
大家轮流抿了一口水壶底的那点水,一边在沙海里勘测,一边继续寻找着野马。
终于,我们看见前面的洼地有一群黑影在晃动。大家像看到了希望,加快步伐走去。看清了:腿细,尾短,粗脖子,鬃毛特别长……啊,是野马!它们正扎着头喝水哩。像一幅油画,一幅又一幅,丰沛在干渴的沙漠上。大家似乎听见了吱噜的喝水声,多么诱人的声音呀!还有一只叫不上名字的鸟站在一匹马的背上,它好自在!
野马发现了我们,长嘶一声,一尥蹄子,没影儿了。那只鸟飞向了天空。
我们立即去追。可是,每个人疲劳加干渴,腿脚没有一点劲了。“同志们追呀,要得到前面的清泉水,只能靠我们自己!”巴图大爷傲然像一位将军,下了命令。说也怪,我们浑身忽地长出一股力气,跑步追了上去。野马没有追上,却在它们刚才停留的地方发现一池清凌凌的水。池子很小,只有洗脸盆那么大。水池周围,那湿漉漉的泥土上,长着丛丛小草,还开放着朵朵小花,美极了。真想不到,茫茫沙漠里还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有水,有草,有花。水池边上留着各种形状的蹄印,显然那些野生动物常来这里喝水。
我们的心儿早就润吱吱了。我却有点舍不得张开口喝这水了,便用手指蘸了一滴水,滴溜溜转亮晶晶的一滴水。它将以强大的抗干渴的力量进入我们的体内,变成汪洋大海征服征途上一切干渴!巴图老人嘹亮地喊了一声:“开始!”大家便同时趴在地上,将嘴伸进水池--瞧,这个喝水法,够“野”了吧!
喝足水以后,我们在一起合计了一下,给这个泉起了个名字:望柳池。
我们都希望不久的将来,这儿柳树成荫,乌语花香。之后,我们又把轻便的帐篷撑起来,这儿就成了测绘队的大本营--供水站。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可喜的是,没有多日,当我们告别“望柳池”继续往沙漠深处跋涉后,在别处一群野马的带领下,又找到一眼泉水,大家爱给它起名叫“珍珠水”,它成了我们的第二个水站。
有野马这样的好向导,我们在戈壁滩工作就不愁没水喝了!
(选自2016年第3期《小小说选刊》)
( 1 )请概括选文主要内容。(不超过35字)( 2 )阅读下列句子,简析划线词语反映的人物心理。①水池周围,那湿漉漉的泥土上,长着丛丛小草,还开放着朵朵小花,美极了。
②大家便同时趴在地上,将嘴伸进水池--瞧,这个喝水法,够“野”了吧!
( 3 )请联系全文分析画线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4 )巴图大爷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要求:①补充题目,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