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很想知道你从哪里来。 B: 一年一度的“黑五”(11月的第四个星期五)网购高潮,被称为“跨界版双11”。 C: 《关于散文<白鹭>》选自《散文家喜欢的散文》(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D: 靖江籍著名运动员:朱敏、朱亚运、黄妍等人为靖江市第五届运动会的开幕送来祝福。 |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雄垮 映衬 一无所知 B: 败笔 蔷薇 重峦叠障 C: 雕镂 隧道 摩肩接踵 D: 簇拥 城廓 长虹卧波 |
3、 |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早期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保尔·柯察金的作品。 B: 《水浒传》中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情节都与鲁智深有关。 C: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其中范进、周进是腐儒的典型。 D: 简·爱是一个自尊、自爱、追求平等与人格独立、敢爱敢恨、坦率真诚的女性形象。 |
4、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臧克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B: 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C: 邓稼先,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1999年国家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D: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
5、 | 选出下列各组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项。 ( 1 )( ) A: 踱步(duó) B: 地窖(jiào) C: 摩挲(suō) D: 恣情(zī) ( 2 )( ) A: 颓唐(tuí) B: 抚摩(fǔ) C: 揩油(kǎi) D: 踌躇(chóu chú) ( 3 )( ) A: 莽撞(mǎng) B: 虐待(niè) C: 清晰(xī) D: 嵌着(qiàn) ( 4 )( ) A: 嗤啦(chì) B: 抖擞(sǒu) C: 赫然(hè) D: 窘相(jiǒng) |
6、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松鼠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B: 虽然我们掌握了金龟子发音的原理,它为什么而歌唱却仍是个谜? C: 国王兴高采烈地说:“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刚说完,又连忙补充一句:“一定要好好照料小宝贝!” D: 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 |
7、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诚然,再得意的人生有时也难免会深陷负面情绪,所谓情郁于中 , 自然要发之于外。 B: 今天无意中在角落里发现了没见的那支钢笔,真是妙手偶得啊! C: 他走进家门,看着满院杂草,触目伤怀 , 默默地流着泪。 D: 我们的小县城也有了坦荡如砥的大道,鳞次栉比的高楼,灿如繁星的灯火…… |
8、 |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 )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宇到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宴到情感的滋润。 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②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③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A: ④③①②B: ②③①④ C: ④③②① D: ②④③① |
9、 | 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女娲(guō) 寂寞(mó) 蓬(péng)勃 莽(máng)莽 B: 澄(dèng)澈 崛(jué)起 掺(cān)合 揉(ròu)团 C: 气概(gài) 幽(yōu)光 藤(téng)条 不堪(kàn) D: 溅(jiàn)落 挥洒(sǎ) 泥潭(tán) 省(shěng)事 |
10、 |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有错的一组是( ) A: 沉浸(jìn) 炽热(chì) 滞笨(zhì) 戛然而止(jiá)B: 顷刻(qǐng) 陨落(yǔn) 挑衅(xìn) 怏怏不乐(yàng) C: 戏谑(xuè) 蜷伏(quán) 锃亮(zèng) 忧心忡忡(chōng) D: 讪笑(shàn) 泥泞(níng) 哂笑(shěn) 鳞次栉比(zhì) |
欣赏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列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①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②落尽子规③啼,闻道龙标过五溪④。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⑤西。 (选自语文七年级上) 【注】①左迁:贬官降职;②杨花,柳絮;③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④五溪:指雄溪、蒲溪、酉溪、沅溪、辰溪,其流域在今湖南西、贵州东;⑤夜郎,这里指湖南省黔阳县。 ( 1 )“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为什么要写“杨花落”“子规啼”?( 2 )诗歌后两句语言凝练,内涵丰富,你从中读出了哪三层意思(选答两层)? |
文言文阅读 贞观十二年,太宗东巡狩,将入洛,次于显仁宫,宫苑官司①多被责罚。侍中魏征进言曰:“陛下今幸②洛州,为是旧征行处③,庶其安定,故欲加恩故老。城郭之民未蒙德惠,官司苑监多及罪辜,或以供奉之物不精,又以不为献食。此则不思止足,志在奢靡,既乖行幸本心④,何以副百姓所望?隋主先命在下⑤多作献食,献食不多,则有威罚。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载籍⑥所闻,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当战战栗栗,每事省约,参踪前列,昭训子孙,奈何今日欲在人之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万倍于此,亦不足也。”太宗大惊曰:“非公,朕不闻此言。自今已后,庶几无如此事。” 【注释】①官司:待从,待卫,②幸:临幸,到。③为是旧征行处:因这里是以前征战之地(百姓遭了罪)。④乖行幸本心:违背了巡游的初衷。⑤在下:下人。⑥载籍;史书。⑦不啻(chì):不止,不仅仅。 ( 1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次于显仁宫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 故欲加恩故老 桓侯故使人问之 C: 隋主先命在下多作献食 一食或尽栗一石 D: 陛下若以为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 ( 2 )下列各项中的“以”与”或以供秦之物不精”中的“以”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徐以杓酌油沥之 B: 此独以跛之故 C: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 何以战 ( 3 )翻译句子。 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 ( 4 )魏徵举隋主之例是为了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中秋赏月
每逢中秋来临,赏月玩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为何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呢?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祭月的日子最终就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此时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徐凝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这里指富贵人家专门搭台),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连坐至晓”。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上供,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洁净之莲
张佐香
①莲是一种有灵性的植物,是我挚爱的意象。在我居住的水乡,有水的地方就有莲的倩影,我爱的是莲的优美和慧心。
②一湾碧水澹澹,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 (A)那水的绿哟,绿得蓬勃,绿得纯正,绿得深湛,绿得温柔,绿得恬雅,绿得醉人。—绿锦缎似的水面之上,洁净的莲亭亭如盖。碧波有幸,能照它的影;鱼儿有幸,能吻它的足。莲与碧水结下不解之缘,涟漪了整个夏季。
③整个莲塘像一块绿色的陆地,一层层地远去。其间,有一支支或白或粉或嫣红的花,在翡翠般油绿发亮的叶间隐现。莲的身上不曾沾染一星尘埃,瘦长的腰身娉娉婷婷,在风中款摆,韵致绝佳。红莲穿破碧波,擎着炽烈的火焰,逼出明丽的色调。白莲冰肌玉肤,素巾缟袂,一派清远的风度。每朵莲花都仰着脸,专注而矜持,每张脸都不重复。偶尔微风拜访,举起一张张阔大圆滑的绿叶,漾起无边的清凉。莲的芬芳,香气盘桓,久久不肯逸去。那摇曳着交叠的红、白、绿,荡漾起袅袅的更加动人魂魄的娇媚,染满我的心壁。
④我尤爱月光下的白莲,我疑心那白荷的皎洁晶莹是由月华浸染而成的。(B)我仿佛看见莲瓣怯生生地伸出手掌,收集羞四周的露水的月光,给了田园生活一个精致的点缀。碧水之下,是污浊的泥沼,一枝枝莲花挤破浓浓的黑夜,从污泥中绽放出一个个美丽的音符。
⑤莲塘流动着令人心神摇荡的优美。走过莲塘的人,谁都无法拒绝,无法躲避,只有沉浸其中。莲也盛开在古今中外的诗文与画幅中,透露洁净清爽之意。
⑥丈人墨客用无比倾慕的眼神和姿态为莲写诗作词,王维有“莲动下渔舟”的闲适情怀,李白有“清水出芙蓉”的审美雅趣……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莲的清香,诠释了莲的品格与精神。
⑦垂暮之年的印象派画家莫奈,把清淡素雅的莲作为他追求至美的理想主题,他用颜料把莲塘上众多的瞬间和形象永久地凝固在画布上。终于倒在了莲池旁,躺在了他心爱的莲的怀抱,混沌散开,污浊逸去,心中的莲瓣缓缓展开,亘古与莲相伴。
⑧莲的精魂,如一帧写意水墨画,在馥郁的莲的气息中,我渐静、渐净,心扉突然洞开,心渐渐空出来。它以菩提树的身影摇曳出我心中的清凉,它√以晨钟暮鼓,击出清风竹韵;他似圣洁之水,涤净尘间的污浊。莲是一面心灵的镜子,只有纯正的心灵才能看得见心灵的纯正,被纯正所感染。愿一切爱莲之人以莲为镜,拥有莲的慧心,做洁净的人。
( 1 )文章“洁净之莲”中莲的“洁净”体现在哪两个方面?请具体说明。( 2 )第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 )文中有A,B两处画线的句子,请选择其中一处作简要赏析。( 4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灵开出“洁净之莲”?作文: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今天才懂你
(2)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去。小马正准备过河,小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过一个他的同伴。小马没了主意,回去问妈妈。妈妈叫他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盖。
要求:①选择第2个题目要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