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淄博市博山区第九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奥秘 美不胜收 花团紧簇 器宇轩昂
B: 朝廷 琼楼玉宇 箪瓢屡空 油光可签
C: 仓惶 笑容可掬 诚惶诚恐 张皇失措
D: 陷阱 翻来覆去 正襟危坐 期期艾艾
2、

对下面文段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也,告之于帝。帝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无陇断焉。

A: 已:停止
B: 感:被……感动
C: 厝:座
D: 阴:水之南
3、

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
B: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出叶先生的精神风貌。
C: 《黄河颂》一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骇浪”“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D: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明了阿长不懂文化,体现了鲁迅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
4、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 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B: 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C: 《汤姆索亚历险记》《竞选州长》的作者都是美国的马克·吐温。
D: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端午节的习俗很多,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的无限生活的向往。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深地感到只学习好还是远远不够的。
C: 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D: 王晓峰刚到我们班才几天,许多人还不认得。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是形容词的一项是( )
A: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
B: 这一会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C: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
D: 想不到你瞧上去这样年轻 , 见识却这么老练。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宋代大儒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表达自己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深情回顾了鲁迅童年无忧而快乐的时光,读来倍感温暖。
C: 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塑造了一个不完美的甚至有点平庸的父亲形象,然而正因为其不完美而平庸,反而更具真实感人的力量。
D: 奥楚蔑洛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短篇小说《变色龙》里的主人公,是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一类人物的典型代表。
8、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B: 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
C: 麻城的杜鹃花海,织就了大地斑斓的锦嶂,黄梅的戏曲,婉转了世间动人的情感,武穴的酥糖,甜蜜了心头美丽的梦想。
D: 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9、对下列诗句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书何处达。(家信怎样寄给故乡的亲人呢?)
B: 最是一年春好处。(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好去处。)
C: 黑云压城城欲摧。(敌军似乌云压境,危城摇摇欲坠。)
D: 断肠人在天涯。(我这个浪迹天涯的旅人,思乡思亲之情油然而生,简直要肝肠寸断了。)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篇课文读一遍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左右。
B: 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
C: 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 这篇文章多么深刻的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鉴赏诗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1 )诗歌首页中的一个“僵”字,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________。

( 2 )诗歌第三句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________。全诗抒发了强烈的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牺牲玉帛,弗敢

________

②公将

________

③虽千里不敢

________

④今日

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
A: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小信未孚,神弗福
B: 以君为长 , 故不错意也肉食鄙,未能远谋
C: 衣食所 , 弗敢专也能辨我是雄雌
D: 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怀民亦未寝,相与步庭中
( 3 )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庸夫/之怒也
B: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C: 臣未/尝闻也
D: 下视/其辙
(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君逆毒人者,轻寡人与?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5 )这两篇文章都记叙了弱国和强国之间的斗争情况,运用相同的方法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了以弱胜强的原因。认真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填写下面表格。

人物

人物性格特点

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曹刿

________

________

唐雎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核桃压枝低

王建

①又是一年丰收季,又见核桃压枝低。

②这几天,只要你来到商洛,步入农村,往往不等你开口,就会有村夫农妇,或老叟稚童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欣慰地夸耀:“今年核桃结得繁。”

③放眼望去,整个商山洛水间,那一株株、一片片、一凹凹、一坡坡的核桃树,在秋日金色阳光下,自在地摇曳,煞是美丽。信步林间,一位饱经风霜、满脸慈祥的大爷,正用木杆支撑似要被一颗颗、一簇簇核桃压折的树枝;一个满脸稚气、活泼阳光的男童,不知从哪窜来,径直爬核桃树,兴奋地表演起摘果、支皮、取仁的杂耍来。大爷一脸幸福地看着孙辈,也不喝斥,任由孩子在树上与我们一行几人捉迷藏。我问道:“大爷,你这核桃林今年收成怎样?”大爷干着手中的活,也不看我,如数家珍地说开来:“我房前、地里、山上共有二十株核桃,算两亩吧,今年少说也能收一千斤。”“能收多少钱?”“前几天有人来买,一出口一斤十块钱,我嫌采青糟蹋东西,没卖。到中秋节后成熟期再卖,少说也能卖一万三千元。”“你家几口人?”我继续问道。“我两口,我小儿子三口,一年的零花钱,家中大的开支补贴就看这核桃呢。核桃丰收了,心里就踏实了。”与大爷一样,商洛大约有80%的农民拥有核桃树,核桃收入占到农民纯收入的15%,人均近500元。我不由得感叹:这核桃可真是商洛农民的摇钱树啊!

④早就听说秦岭无闲草,商山有仙果,这仙果就是核桃。之所以称核桃为仙果,是因为核桃果仁的开关如缩小了的人脑,一分为二的果仁,是典型的两叶肺的外观,一分为四的果仁,是肾的轮廓。难怪人们常说多吃核桃,强身益脑。

⑤当年刚到商洛工作,但见秦岭深处,层林叠翠,绿浪一波接着一波推向远山;小溪欢歌,清泉一股连着一股汇成激流。水色山魂呈美景,秦风楚韵溢华章。当家乡人问我对商洛的第一印象时,我脱口而出:“山清水秀,经济落后。”孰料这话当即受到商洛同仁的挞伐:“仓颉造字、商鞅封地、四皓隐居、闯王屯兵,商洛历史文化厚重,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后来居上待有时。”

⑥是呀,商洛位置独特,是唯一的被秦岭全覆盖的地区,而秦岭又地处长江黄河分水岭、南北自然分界线,是我国乃至世界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商洛自然会得秦岭之灵韵底气,以其无尽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资源享誉全国。

⑦如今,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领之下,商洛的各种资源得以开发利用,特别是经济类作物,核桃、板栗、柿子等全国有名。可以说,商洛核桃独步华夏。核桃树那笔直的树干,庞大的树冠,浓密的树阴,姣美的树形,给人一种挺拔伟岸之感;浓绿的阔叶给人一种厚重沉稳之感;枝间繁密的果子给人一种幸福喜悦之感。它的身上有我们取之不尽的东西,蕴含着无穷的魅力。作为生态林木,它从不挑地形,不争地劲,在敝的房前屋后,山坡沟旁,枝繁叶茂地尽情生长,固土护绿,有的是担当;作为经济林木,它五年成木挂果,年复一年为人们提供长寿果,且与低秆作物和睦相处,农民务林种地两不误,生财聚宝,有的是奉献;作为用材林木,它木质坚韧,纹理美观,质地顺平,为上乘木材,家居日用,有的是用场;作为观赏林木,它上得了野岭,进得了园林,经济效益极佳,有的是市场。

⑧离开商洛时,我深深地感到:丰收季节,商洛呈现给人的除了无尽的核桃压枝的景致,还有在累累的硕果间,大人们忙碌的身影和孩子们嬉闹的场面。那荡漾在人们脸上的笑容和那压低枝头的核桃构成了一幅安逸、和谐、幸福的农家丰收图。我相信这幅图景会在人们的描绘中更美……

(选文有改动)

( 1 )结合语境,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含意。

①可以说,商洛核桃独步华夏。

②枝间繁密的果子给人一种幸福喜悦之感。

( 2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 3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发展经历了哪些变化?
( 4 )赏析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 5 )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突出了商洛核桃树的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好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 1 )作者为什么“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又是为什么?

( 2 )对“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你是怎样理解的?

( 3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本体是什么?为什么把“紫藤萝”比作“瀑布”?这种比喻有什么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在一次班会课上,老师让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从教室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

第一个是捧着书走过去的,第二个是唱着歌走过去的,第三个是笑着走过去的,然后越来越五花八门:跳着走的,侧着走的,斜着走的,摔跤了爬起来走的……

最后,每位同学都愉快地从老师那里得到了奖赏。

其实,走过去就是一种经历,人生正是由无数次经历组成的,每一次经历,都会有别样的收获。

请以“经历是一种收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原來、心會痛”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