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写雁的词句,出于咏雁词的是( ) A: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B: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C: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D: 雁不到,书成谁与 |
2、 | 对《钱塘湖春行》颔联内容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B: 具有动态感。一个“争”字,一个“啄”字,把飞鸟的灵动与欢快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C: 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几处”?“谁家”?妙在说不清,让读者放飞想象。 D: 给人丰富的生活知识。拓展了读者的视野,了解了“早莺”和“新燕”的生活习性。 |
3、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你也许有困惑,而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 B: 元宵以后,节日的气氛渐渐淡了下来,周而复始 , 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 C: 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江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 D: 人与人之间应相互理解,和睦相处,不应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
4、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太行山深处。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我们到此,真有点儿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B: 在一次大型电视诗歌朗诵会上,殷之光先生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C: 灾后的四川甘孜地区,重建工作千头万绪,百废俱兴。 D: 虽然目前困难重重,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定会迎来柳暗花明的一天。 |
5、 |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改变交通拥堵的现象,我校组织部分老师担任交通疏导员,拥堵现象便戛然而止了。 B: 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到了,我校师生欢聚一堂,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歌舞晚会,大家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C: 如果我们不会自行减压,学习效率往往会事半功倍。 D: 班会课上他口若悬河 , 出众的口才让大家都很佩服。 |
6、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寒噤(jìn) 驰骋(chénɡ) 潺潺成溪(chán) B: 霎时(shà) 雾霭(ǎi) 怒不可遏(è) C: 告诫(jiè) 漩涡(xuán) 雾气弥漫(ní) D: 出轧(zhá) 彩虹(hónɡ) 汩汩如泉(ɡū) |
7、 | 下列语序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清明”一词,古籍上说,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 ②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节日,也是一个弘扬孝道的古老节日。 ③由此可见,清明代表着万木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来到了。 ④清明节与其他传统节日不同,它在每年的时间并不固定。 ⑤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按阴历,它是在二月末三月初。 A: ①②⑤④③ B: ②④⑤①③ C: ③①②⑤④ D: ④⑤①③② |
8、 | 选出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B: 他不能自已地扬起手往桌子一拍,霍地站了起来。 C: 教室里太吵太闹,难得心清如水都不行。 D: 班会上,班主任表扬了拾金不昧的李明同学。 |
9、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霎时(shà) 嫩芽(nèn) 树杈(chà) 祷告(dǎo) B: 劝慰(wèi) 膝上(xī) 截然(jié) 搓捻(niǎn) C: 威慑(shè) 榆钱(yú) 须臾(yú) 离谱(pǔ) D: 偌大(nuò) 发髻(jì) 蜷曲(juǎn) 枯涸(hé) |
10、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是古典诗词,“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B: “鸟”是诗人常用的意象。如“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子规”指的是杜鹃鸟。 C: “乡愁”是中国诗歌中最发达的主题,很多优秀作品流传至今。 D: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四月”正处于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 |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御街行 【宋】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真珠②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③,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①香砌:花坛。 ②真珠:珍珠。 ③欹(qī):倾斜。 ( 1 )上阙词人从多个角度描写秋夜景象,请从任何一角度举例简要分析。( 2 )本词下阙以“愁”为核心,请分析词人的愁绪表现在那些地方。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轮扁斫轮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①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②,疾则苦而不入③,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选自《庄子》 【注】①轮扁:制造车轮的人。②甘而不固:滑动而不牢固。指轮孔太大车辐条松动。甘,滑。③苦而不入:滞涩而难进入。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 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是以先帝称之曰能 B: 轮人安得议乎/衣食所安 C: 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受之天也 D: 释椎凿而上/爱不释手 ( 2 )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 3 )你从轮扁说的这番话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日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成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俺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一)中国竹,意无穷
①青青翠竹,挺拔劲秀。竹,无华丽之姿,却有丹、青之貌;无脂粉之态,却有凌云之志。自古以来,竹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②我国竹类资源丰富,素有“竹子王国”之称。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竹现有37属约500种,属数和种数约占世界的二分之一。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现有28属220种,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
③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④在日常生活中,竹密切地联系着衣、食、住、行、用五大方面。如穿有竹衣、竹鞋;食物有竹笋、竹米;住有竹楼、竹屋;行有竹车、竹筏;用有竹篮、竹筷。随着时代的发展,竹又有了一些富有创意的新用途,如用竹纤维制成衣物,用竹炭制作空气清新剂和除湿剂等。
⑤从生活环境看,竹也发挥了其特殊的作用。竹的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广泛的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和为其它生物资源提供生存环境等,从古至今人们都利用它保护和美化生活环境,人们漫步于幽静的“竹海”之中,心旷神怡,难怪我国自古即有“无园不竹”之说。
⑥竹在人们生活中所做出的物质贡献举不胜举,在文化上所赋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更是无法估量。
⑦在仰韶文化时期,我国就有了对竹利用的确切记载。竹自竹简、珠笔到竹纸,在保存和传播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以竹为题材的诗词歌赋,用竹编织和雕刻的艺术品,竹制的笙管笛箫奏出的音乐,无不给人类美的享受。
⑧在我国文化史上,竹蕴含着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价值。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的生物特征逐渐升华为一种做人的美德。竹四季常青,不畏逆境,和松、梅并誉为“岁寒三友”;竹中空外直,虚怀若谷,和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⑨无论是魏晋嵇康、向秀等“竹林七贤”,还是唐朝李白、韩准等“竹溪六逸”,莫不对竹有一份执着和憧憬,清代郑板桥,与竹为邻,以竹为友,爱竹、写竹、画竹、赞竹。“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正是他坚忍不拔、超凡脱俗的人格写照。
( 1 )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竹的。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之一 , 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现有28属220种,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
( 3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如穿有竹衣、竹鞋;食物有竹笋、竹米;住有竹楼、竹屋;行有竹车、竹筏;用有竹篮、竹筷
( 4 )文章第⑥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作文内容积极向上。③字数在600-800之间。④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