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B: 在事实面前,日本宣称没有进行人体细菌实验的谎言不攻自破。 C: 封建迷信思想在某些人心中还是根深蒂固的,要改变这个现状还需更多时日。 D: 作者在文章的末尾硬加上一段不必要的议论,这就是画龙点睛 , 多此一举。 |
2、 | 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琐屑(xiè) 贮蓄(zhù) 祈祷(qǐ ) 鲜为人知(xiǎn)B: 气氛(fēn) 执拗(niù) 粗犷(guǎng) 悄无声息(qiǎo) C: 胆怯(qiè) 迸发(bèng) 深邃(suì) 辛苦恣睢(zī) D: 襁褓(qiáng) 忌妒(jì) 喧嚣(xiāo) 吹毛求疵(cī ) |
3、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是我国元末明初时期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主席的名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壮丽的山河;下片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 C: 鲁迅在小说《故乡》中通过塑造闰土这一生活在重压下的纯朴善良的贫苦者的形象,寄予了对农村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D: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著名文学家。小说透过“我”的眼光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虚伪、爱慕虚荣的形象。 |
4、 | 下面划线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箪食壶浆(用箪盛) 楚人怜之(可怜)B: 陟罚臧否(善) 以头抢地耳(撞) C: 由是感激(激动) 将军宜枉驾顾之(拜访) D: 长跪而谢之(道歉) 咨诹善道(询问) |
5、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每到收获时节,看到满山粲然开放的菊花,人们就格外想念在这里牺牲的那个女红军。 B: 读时你的表情一定要自然,脸色一定要镇静,不能随着情节的跌宕而变化,更不能随着人物的喜怒而哀乐。 C: 马斯克曾宣称,送上太空的特斯拉跑车将在太空“待个10亿年”,有专家认为,马斯克并非异想天开。 D: 初夏时节,沙坪坝景区百花争艳。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趋之若鹜。 |
6、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童年的朋友》作者高尔基,苏联作家。本文通过几件具体事情的记叙,表现了外祖母乐观、坚毅的性格,抒发了“我”对外祖母的热爱、感激之情。B: 《松鼠》是法国作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说明文,本文用细致的描述,文艺的笔调,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表现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动物。 C: 《三个太阳》是一篇以表现一位向往南极的女画家和我国南极考察队员的生活为内容,以女画家的切身感受这一强烈感情为线索,以歌颂“南极精神”为主题的文艺通讯。 D: 《木兰诗》选自宋朝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一首南北朝时南朝的民歌,叙述的是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使无数篮球迷无须紧盯屏幕也能欣赏到NBA比赛。B: 距中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初三学子当务之急的事就是回归课本,抓好基础。 C: Windowsxp正式宣告隐退,将冲击我国约2亿用户,危及他们的财产和信息安全。 D: 党员干部只有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能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各级人大代表审议和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B: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 C: 浙江省是洪涝灾害频发的省份,近年来,我省增强洪涝灾害防御、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力度,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D: 通过大家的努力,使香积素食文化和灵隐腊八节习俗成功入选第六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9、 |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B: 聊起最近读什么书或喜欢什么作品时,很少有人提到《聊斋志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文学经典,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C: 嫦娥奔月、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传说,诉说着对深邃而神秘太空的向往。 D: 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般的感情,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尚、精练的感情,还是要流于庸俗。 |
10、 | 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B: 我国政府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有效的防范,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切实维护新疆团结稳定的大局。 C: 今年,“端午”恰逢“六一”,幸福的假日属于孩子,加上天气晴好阳光明媚,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游”成为旅客出游的主流。 D: 美食片做成了社会纪录片,这是《舌尖2》引发的最大争议所在的地方,对网友“口水与泪水比例失调”的吐槽,引起了导演组的思考。 |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①,广袤丰杀②,一称心力。涧北户,来阴风,防徂暑③也;敞南薨④,纳阳日,虞祁寒⑤也。木斫⑥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砌阶用石,幂⑦窗用纸,竹帘纻帏,率称是焉。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两三卷。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至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⑧,不知其然而然。 (节选自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注】①牖:窗。②广袤:土地的长和宽,这里指面积大小。丰杀:增减。③防徂暑:盛暑。④敞南甍:把南屋造得很亮敞。甍,屋脊,⑤祁寒:严寒。⑥斫:砍削。⑦幂:覆盖。⑧嗒然:物我两忘之貌。 ( 1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阅金经 阅十余岁 B: 无丝竹之乱耳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 往来无白丁 无他,但手熟尔 D: 之何之有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2 )请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3 )语段【甲】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 4 )阅读语段【甲】【乙】,刘禹锡和白居易一居“陋室”,一在“草堂”,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人生志趣? |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问题。 A: 有所广益 斟酌损益 B: 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宜开张圣听 D: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平明: ②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论: ③性行淑均 淑: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 ②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翻译: ( 4 )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概括诸葛亮建议刘禅怎样做才能兴复汉室? |
2000岁海水的前世今生
李方恩
①在北太平洋某处,洋面以下约2000米有一个区域,这个区域被澳大利亚的海洋学家卡斯米尔·德拉维尼称为“阴影区域”。他表示,此处的海水已经有1000至2000岁的年龄了。而且,令科学家着迷的是,这个“阴影区域”的海水在漫长的时间里和其他部分的海水几乎没有交换过。
②如同人一样,海水也有年龄,海洋学家通常用碳一14年代测定法来测定海水的年龄。所谓碳一14年代测定法,是一种科学测定年代的方法,其原理是根据碳一14衰变的程度来计算出样品的大概年代。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地球不是从诞生之日起就有海洋吗?为什么现在测得的海水年龄最古老的也只有2000岁?地球上应该有45亿年之前的海水啊。然而,这么古老的海水至今没有被找到。迄今为止所测得的各种水体中,北大西洋中层水为600年,北大西洋深层水为700年,北大西洋底层水为900年,南太平洋深层水在650年至900年之间,而北太平洋深处的海水则有2000年以上。究竟45亿岁以上的海水跑到哪里去了,目前还不得而知。
③北太平洋某处的这片海水最令人着迷的是,2000年以来,它与外界的水体交换非常少,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古老的海水几乎就像时间静止一样,原封不动地保存着。所以,这片水体才荣膺“最古老海水”的称号。卡斯米尔·德拉维尼表示:“根据我们的观测,可以确定这里在十几个世纪中,海水大体维持不动。直到目前,我们还在尝试解释这一现象。”
④的确如此,水是流体,所以保持这么长的时间与其他水体没有大规模的交换,这是非常独特的。科学家们对此展开了研究,希望从中找出答案。近日,澳大利亚的一个科研团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该团队的成员之一里安·洪莫斯对澳大利亚的一家媒体介绍说:“我们对这一现象展开了深入研究。目前,我们有了初步的结论,即这片海水之所以不动,是这片海水所处的区域和海底的形状造成的。”
⑤这一科研小组运用深海洋流和海底地形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这个2000多岁的水体形成的原因。他们在研究报告中写道:“这个区域处在一个很有趣的位置,它离海洋表面太远,所以受上层海洋洋流的影响非常小,这片区域同样离可以产生地热的海底很远,不会受到这些热量的影响。此外,这个区域下方的海床地形起伏较为明显,成功地阻止了这片海水受到海洋底部的洋流影响。结果,这个区域的海水就一直保持着停滞,或许就是这样保持了2000年。”也就是说,这个深水域由于处在非常独特的区域,所以不会到达海平面。
⑥科研小组认为,由于这个区域的海水从来没有机会到达海平面,所以其中的氧气浓度非常低,但并不代表这片海水中没有某种生命形式。这片停滞的海水就像是一个时间胶囊,为我们展示并揭示2000年前的海水是什么样子。同时,通过这项研究,也为我们了解海洋如何储存碳和热提供了新的途径。
⑦海洋在地球的碳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吸收人类产生的碳,大大减缓全球变暖的步伐。然而,随着人类碳排放量的增加,海洋吸收的碳越来越有限。这项研究为人类了解过去碳排放量的状况提供了可对比的参照物,这或许是这片古老海水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知识窗》2019年1期)
( 1 )结合第②段内容给“碳一14年代测定法”下个定义。这个“阴影区域”的海水在漫长的时间里和其他部分的海水几乎没有交换过。
( 3 )第⑥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这片停滞的海水就像是一个时间胶囊,为我们展示并揭示2000年前的海水是什么样子。
( 4 )“最古老海水”与外界的水体交换非常少的原因是什么?并具体说明。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爬上窗台的绿色
①窗台在二楼,那晌午里散着泥土糙香、夜晚嚼着寒露沁凉的绿色就顺着我家的门铃线义无返顾地爬了上来。不知不觉间,一线的绿色和点缀其间的串串白花便搭在了小院上空,并在窗台前探头探脑,使劲摇曳着深秋的阳光,映照出一户庭院的温馨与恬静。
②望着这线积极蓬勃的生命,真让人心情爽快并急于俯向贴面的绿色。也许,这正是绿色爬上窗台的唯一心愿吧。
③确切地说,这束绿色来自一株黄瓜和一株莓豆。早在夏天它们就兄弟样并肩挽手攀援于小院南侧,在这个无风无雨的夏季艰辛地生长着,暑气和干旱丝毫没有抵消它们坚强向上的意志,它们的信念,永远是忠诚于脚下这片临时堆砌的菜园和我那朝夕呵护的妻子。除了寒冬,已经没有什么能让这群绿色在小院中消失,尤其在秋天,远离了燥夏的绿色反而越加显现出遮掩不住的郁葱,在院落、窗台无声地抖动着朗朗秋波。
④这时爬上窗台的绿色犹如举向天空的思想和灵感,带着大地和秋天独有的体温,干脆利落地扑向你,让人觉得这绿色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在这里等着你,让你怦然心动,让你热血奔涌。
⑤仰望天空,仰望这线执著的绿色,总令我心旷神怡,思绪万端,无以言说的沟通感拓展着我也分解着我。它与我们一样,也向往自由,追逐光明,真心热爱脚下的一方水土和苦乐生活呀。有谁能说自然是冷漠的、无情的?江水奔流不息,倾诉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挺拔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________,________。而我只相信在宇宙规律的作用下,世间万物都有生命有情感有思维,你无法评说谁更伟大谁更渺小谁更补益于对方。就像今晚,秋空如洗,夜凉如水,银河横波,一盘银月垂至天幕中央,说不出是欲升欲沉还是欲远欲近,最主要的是我无法忽略窗台前的这线绿色,它笼在迷人的夜色里,梯次排开的豆荚和瓜纽如同披上了一身轻纱,轮廓分明地在秋风下回忆曾经汗流浃背的夏天的火热,算计着丰硕的收成,说不定一声秋虫的低吟浅唱就成全了豆荚们瓜纽们酝酿了整夏的爱情,刚刚坠入甜蜜的小生命于是急不可待地探出绿色的小手敲打窗子,要把一肚子的幸福与快乐说给你听。
⑥若是在晌午呢,秋天的阳光并不火辣,只是响脆脆地跌在这线绿色上,那些叶呀花呀瓜呀豆呀的心情和爱情虽被一夜寒露湿透,却能在顷刻间还你会飞的欢笑与娇媚。就在不远处,建筑工地上不知歇息的轰鸣,也因了这绿色的宁静抚慰而富有节奏感。绿色,就这样以生的迫切、力量和宁静,同时给了我们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动愉悦。
⑦终于爬上窗台了,为实现这个简洁纯真的心愿,黄瓜和莓豆共同托举着绿色,克服了来自韭菜、芹菜、油菜等园内其它蔬菜的嫉妒嘲讽,选择唯一向上的道路来到我的窗前,让绿阴、生机、果实、清新悄然挤进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它相信有爱的地方就应该有绿色,有家的地方就该布满生机。这时候,绿色的内心便会感到不虚此行,并以芬芳的花蕾和沉实的种子重新构思着盎然的激情。
( 1 )根据对文意的理解,第②段和第⑦段划线的两句中“唯一心愿”和“简洁纯真的心愿”分别指什么?( 2 )细读第⑤段,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①请结合对文意的理解,仿照横线前面句子的形式,再写一个句子。
江水奔流不息,倾诉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挺拔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
②作者写“江水”“树木”等是为了说明什么?请用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
( 3 )文章赞美的绿色来自黄瓜和莓豆,在最后一段又写到“韭菜、芹菜、油菜”,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 )绿色给人以愉悦,绿色给人以想象,绿色给人以启迪。请联系本文回答问题。①从全文看,“爬上窗台的绿色”中的“绿色”具有哪些方面的精神品质?
②“绿色”一词在生活中还被赋予许多新的内涵,如“绿色通道”中的“绿色”主要指安全、畅通而不受任何阻碍。
请你再举一例说说它的另一种内涵。
( 5 )这篇散文的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多处运用拟人、比喻来丰富“绿色”的内涵,来揭示“绿色”的精神。请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上面题目涉及的语句除外),作一点具体分析。请寻找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东西,以“ 也是一种养料”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校名;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要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