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说连北方的一些城市,"广货"也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A: 广东生意人的精明是全国有名的   
B: 广东人的经商手法是全国有名的 
C: 广东产品的优势是全国有名的  
D: 广东的市场经济是全国有名的
2、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⑤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 ④⑤①③②
B: ④⑤③①②
C: ⑤③②①④
D: ⑤④②①③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专家分析总结,政府部门提前防控,区域内企业严格落实是能否缓解和改善重污染天气的关键所在。
B: 《通知》旨在积极发挥各级体育部门服务全民健身的职能,着力解决广场舞健身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C: 中国科学家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已开发出一种新型相变材料,有望将电子产品的存储速度提高约70倍左右。
D: 各地教育部门网站公告显示,目前,北京、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已经结束网上报名工作。
4、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B: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文:祭祀用的牛、羊、猪和玉、丝织品等祭品,我不敢加大数量,一定按照实情报告。
C: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D: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5、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
B: 面对“生物入侵者”每年造成的两千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C: 何满子也真是聪慧灵秀,脑瓜儿记性好,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
D: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冠冕堂皇的博物馆。
6、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B: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C: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7、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请愚兄你别拿着比我高的成绩,还跟敝人说没有考好啊!
B: 家父常教育我,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C: 我至今还惠存着您送我的“翰墨书香,家国天下”这幅书法作品。
D: 学生我认真读过老师您的拙作,对您在文章中的一些高见十分佩服。
8、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守(zhé) 衣(cuì) 忧畏讥(chān)
B: 偻(yǔ) 楼(qióng) 波不惊(lán)
C: 金(zūn) 夫(jiē) 林尤美(hè)
D: 宫(què) 野(sù) 筹交错(gōng)
9、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今天,文房四宝并没有因为现代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 , 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B: 政府大力打造莲花湖湿地公园,使得这一块原本荒凉偏僻的区域变得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仿佛一夜之间,周边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鳞次栉比
C: 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庄稼都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精神气。
D: 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
10、

给下列新闻拟标题,最适合的一项是 ( )

4月29日从无锡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了解到,我市见义勇为基金规模逐年增长。目前,全市包括江阴、宜兴在内的基金总量已超6000万元,比2009年增长一倍多,今年有望突破8000万元。
去年,全市所有基层派出所及交巡警大队成立见义勇为工作站161个。成立以来,通过基层各工作站上报信息受到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已有79人,颁发奖金10.4万元。下半年,市区见义勇为基金会将举办“10年来我最感动的见义勇为英雄”活动。

A: 我市见义勇为基金规模逐年增长
B: 无锡市见义勇为基金有望突破8000万
C: 去年,全市成立见义勇为工作站161个
D: 已有79人受到无锡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表彰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阅读

【甲】忆江南(其二)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乙】梦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注释】兰烬:香油灯结的灯花。

【甲】【乙】两首词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江南景物,【甲】词写的是______季,【乙】词写的是春末夏初。【甲】词直接抒发了对江南的怀念之情,而【乙】词则通过“兰烬落”“______”“______”等内容抒发了______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鹰击于殿上(通“苍”,青色 )
B: 天下缟素(穿丧服)
C: 长跪而之(道谢)
D: 寡人矣(明白)
( 2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臣未闻也 趋百里外
B: 祲降于天 行者于树
C: 先生寂然
D: 亦免冠以有先生也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雎有胆有识,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B: 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方法吞并安陵,由此引出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C: 秦王的欺骗没有得逞,于是企图以“天子之怒”来恫吓唐雎。
D: 面对秦王的恫吓,唐雎起初有些心慌,但最终还是驳斥了秦王,维护了安陵国的利益。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做人要做“正常人”

方鸿儒

①当下的网络世界几乎天天有“戾悍、怪异”之徒抛头露面。譬如今早一上网,便见有什么“高铁座霸”啦、“公式相声博士”啦,抢占“头条”,很是夺人眼球。

朱熹先生说:“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做人而已。”“做人”的确是门大学问。丰子恺先生赞誉他的老师弘一法师是个“十分像人的人”。“十分像人的人”,在笔者以为就是“正常人”。

③做人要做“正常人”。“正”者,“中”也。“正常人”立身处世不偏不倚,待人接物不亢不卑,言语举止不左不右。处处拿捏分寸,时时注意适度。

④“常”者,“平”也。“正常人”平平常常,像君子却又不是君子,也有七情六欲;普普通通,似大众却又胜似大众,也食人间烟火。

⑤“正常人”最可责的品质在“自知之明”。他对自己的才能才华,兴趣特长,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深知自己内心之所思所想,他遵循自我意愿而绝不轻易从众随俗。他认为:生命是自己的,做自己喜欢且能做的事,乃生命价值之真正所在!

⑥“如果你不能成为山巅的劲松,就做一棵山谷中的小树吧!但务必要做一棵溪边最好的小树……成败不在于大小,只要你做最好的自己。”(美国诗人道格拉斯·马洛奇诗句)“正常人”的人生追求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而不好高鹜远,自吹自擂。

⑦世人皆好责人而非责己。在“异常人”的眼中:别人都是豆腐渣,唯有自己是一朵花。“正常则不然。他宽以待人,严于律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常人”敢于解剖自己,善于反省自己。他做人的信条是:只有敢于袒露自己心声的人,才值得信赖,也才有资格评判他人!

⑧“正常人”十分爱惜自己的羽毛,顾惜自己的尊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他做人的不二信仰。正常人”对人生的感悟是:生命的本质,是“时光”和“自由”。

⑨他不说假话、空话、违心话,只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正”者,“真”也。“正常人”就是“真丈夫“而非伪君子。做“真人”才有人性、人味!

⑩有种处世法叫“放弃”。“合”者,即“放弃”也。毋庸讳言,“情与钱”的矛盾在当下社会已演变为一切冲安的导火索。“金钱有价,亲情无价”。在这个“宁要雪花银,不要手足情”的社会,“正常人”重情取义而轻钱含利。珍惜亲情,戒除贪心,放弃财产,换取安宁,在“正常人”看来,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⑪“正常人”做人行事有一定之规。“正常人”做人的底线是:有违良心的话不说,有背善心的事不做,不可告人之事断然不为!互联网世界舆情沸反盈天,他依然秉持一贯的清醒与理性,绝不人云亦云。他相信“世界自有其原则”,事实总归胜于雄辩,真相早晚大白于天下。

⑫明末散文家张岱以为:“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正常人”比较随性率直,也有脾气,癖好。三五好友相聚,言语交锋间“正常人”亦可能得罪朋友,但他绝无坏友之心。⑬“正常人”是个性之人,坦荡之人,真诚之人,重情之人,理性之人,有癖之人,可交之人,是身心健康、心智健全之人!

⑭做人要做“正常人”。上梁者“正常”,下梁者自然不歪;为人父母者“正常”,孩子自然快乐健康;芸芸众生,倘若皆为“正常人”,社会自然风清气顺,一派祥和!

(选自《杂文月刊》,2018年11期)

(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批评网络现象起笔,用名言引出文章的论题继而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做人要做“正常人“。
B: 文中的“正常人”,是指时时处处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大众化的人。
C: 在作者看来,“正常人”就是真实的、懂得取舍的、有做人底线的最好的自己。
D: 文章结尾强调做“正常人”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 2 )下列不能用来证明文章“做人要做‘正常人’”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杨荫杭做官时,一显赫军阀打了胜仗入京,一些官员和土绅联名在报纸上刊登欢迎词,并未征得杨荫杭同意就将其名字列入,他知晓后立即发报声明他并没有欢迎之意。
B: 在兰考县委书记任上,焦裕禄曾起草过一个《干部十不准》,这既是焦裕禄坚持原则、廉洁自律的生动写照,也是他为干部规定的行为“底线”。
C: 爱迪生从小爱问为什么,她的母亲耐心培养和引导,鼓励他进行科学实验,他虽然只在学校读了几年书,但却做出许多伟大的发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D: 贾平凹当年被下放农村劳动割猪草,别人松松垮垮装一筐交任务,他却对自己要求高,不让别人说自己不实在,每次装一会儿草就用脚踩一踩,好让筐里的草更瓷实。
( 3 )结合选文,谈谈如何成为文中所说的“正常人”。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郧阳皮纸: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

①历史上,郧阳曾经遍布造纸作坊,以生产工艺较简单的草纸、火纸为主。造纸规模比较庞大、生产工艺最繁琐、技术难度最高的一批皮纸作坊,集中在汉江以南的郧县鲍峡镇和胡家营镇交界的石门沟和两河口,郧阳造纸术,特别是郧阳皮纸术,最初的起源已经无法考证。但工艺特征与历史所记载的东汉蔡伦造纸术一致,可以确定是蔡伦造纸术的继承。

②郧阳其他纸品的生产原料一般是稻草、麦秸或者山竹等,和它们不同的是皮纸的原料是韧性好的桑树皮、苎麻、檀树皮和构树皮。在当地有一句谚语:“先桑后檀,构皮没有好几年”,反映的是他们祖先寻找造纸原料的艰辛过程。苎麻虽然在郧阳分布很广,田边地头随处可见,但产量十分有限。桑树皮和檀树皮都是上好的皮纸生产原料,但它们生长都十分缓慢,一般不会大面积成林,所以一般也不使用。构树皮是被皮纸匠看好的一种造约原料。构树在郧阳分布广,数量大,生长速度快,对环境适应性特别强。虽然构树皮比桑、檀皮的纤维韧性略差,但仍然不失为皮纸生产的高级原料。作为一种高档纸,皮纸除广泛用于中上层家庭生活使用外,还大量用于包装食糖、果品,更是民间契约的合格用纸。

③郧阳皮纸术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一是。郧阳皮纸的生产工艺流程是十分原始和传统的,这些与《东观汉记》、《后汉书•蔡伦传》等历史资料的记载完全一致。二是,自古至今,郧阳皮纸生产一直保持着纯粹的手工技艺。即使在电力充足的今天,像碾皮、打碓这样的工序,也拒绝使用现代机械和电力。三是。郧阳皮纸生产始终以家庭作坊为主。皮纸生产工艺极其繁琐,从原料料制作到生产出成品有72道工序,需要家庭所有成员上阵亲力亲为。虽然在20世纪下半叶曾经有过20余年的集体生产方式,但仍然没有脱离作坊生产的性质。

④郧阳皮纸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研价值和使用价值。造纸术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在现代工业化造纸完全取代了手工造纸的今天,郧阳皮纸术还完整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工艺特征,十分难得。郧阳皮纸术不只是一门手艺,更是一份文化传承,它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继承和延续,是我国传统造纸术遗留下来的一件“活化石”,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另外,郧阳皮纸到目前为止,仍在医疗和丧葬方面有一定的销售市场。

⑤但是目前,郧阳皮纸术已经处在高度濒危状态。全郧县现在只有六家皮纸生产作坊,其中两家作坊已经三年没有生产一张皮纸,还有四家在2011年也没有再生产。如今的老纸匠,均已年迈体衰,年轻人认为造纸的活太重太辛苦,且皮纸销路很窄,这些都是导致郧阳皮纸术濒危的原因。抢救郧阳皮纸术已是刻不容缓!

(选自《十堰日报》有改动)

( 1 )请结合第③段内容,在三处横线上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第①段“可以确定是蔡伦造纸术的继承”一句中划线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 3 )选文第②段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说明方法:________ , 作用:________

( 4 )你对抢救郧阳皮纸术这类濒危的民间工艺有哪些具体可行的建议?(至少写出两点)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一:成语“甘之如饴”,出自《诗经·大雅·绵》,意为感到像糖一样甜,比喻心甘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的工作,甘愿承受艰难和痛苦。
请你以“甘之如饴”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要求: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字数在 600-800 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俄说暂且路过”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