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秋夜》的作者是鲁迅,选自《鲁迅全集》。B: 《对岸》的作者是泰国的著名诗人泰戈尔。 C: 在《海燕》一文中,作者运用了象征手法,海燕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D: 《叶笛》中作者通过对家乡叶笛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比热爱。 |
2、 | 对《安塞腰鼓》写作特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 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D: 文章采用了平实叙述的方式,没有使用修辞方法。 |
3、 | 下列各组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 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 这张面孔对洪老师很熟悉,但是他记不起对方的名字。 D: 交警战士经常深入校园,为同学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
4、 | 以下诗句中,依次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同景色的一组是( ) ①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⑤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A: ①⑤⑥③ B: ②③①⑥ C: ⑥③①④ D: ⑤③⑥① |
5、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天学校组织我们去郊外春游,那青青的碧草、潺潺的小溪和山间的小花,无不让我们流连忘返。B: 为了我们的伟大的、亲爱的祖国,纵是粉身碎骨 , 我也甘心。 C: 中央电视台蛇年春晚,众多重量级明星纷纷粉墨登场。郭德纲接棒赵本山,携手于谦调侃表哥。相声中围绕公款吃喝表达的反腐态度,更是引得现场掌声一片。 D: 两人到山脚下一看,只见新叶嫩碧,土地金黄,野草开着些红红白白的小花,真是连看看也赏心悦目。 |
6、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B: 试从第三人称的角度讲述这个故事,然后比较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 C: 分藏于大陆和台湾的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首次在台湾“合璧”展出。 D: “怎么对珍珍说呢”?路上,我低着头,掂着漂亮的折叠伞,心里一阵犹豫…… |
7、 | 某展室的墙壁上贴有不同书体书写的“科学”一词,按书体演变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 A: ⑤③②④① B: ⑤②①④③ C: ③⑤②④① D: ③②⑤①④ |
8、 | 下列语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些神经衰弱的失眠症患者还会去购买专门的白噪声发生器,以帮助入眠。②白噪声是天然的安眠曲。③不同于其他噪音,白噪声会使人感到平静,更易入睡。④人在特别安静与特别嘈杂的环境下都会睡不着,但是在相对舒缓、有规律的声音环境下会很容易入睡,比如雨声、落叶声等。⑤白噪声是指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域内均匀分布的噪声。 B: ②⑤③④① C: ⑤③④①② D: ③②④⑤① |
9、 | 传统文化知识。 七年级学生李睿想建一个微信群,与志趣相投的同龄学友共同探讨国学问题,若有以下四个国学爱好者微信群名,他选哪个最合适? ( ) A: 而立岁月 B: 不惑之家 C: 耳顺一族 D: 豆蔻年华 |
10、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这两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宋代的文学家。 B: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故乡》《社戏》等。 C: “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庄子》《孟子》。 D: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1 )词中“胜”的意思是________;作者用“胜”突出了江花色彩的________。( 2 )这首词的结尾句,起到了什么作用?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闻者咸叹异之 ②不服绵纩 ③孝绪度之必至颠覆 ④亲而不党 ( 2 )下列句子中的“其”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 屡至其门 B: 故人不独亲其亲 C: 安陵君其许寡人 D: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 4 )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 |
老爸种花老妈种菜
肖世群
①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们兄妹三人都参加了工作。操劳了大半輩子的父母,终于可以好好歇歇了。(yōu)闲中的父亲,在楼房顶层的阳台上种起了花草。
②母亲也不甘寂寞,买来好几个大花盆,种上葱、蒜、生姜、辣椒、紫苏等。从那以后,我家基本上就没买过这些调味蔬菜.
③有一天夜晚,一个邻居阿姨来到我家,说:“我们老家来亲成了,烧鱼的时候发现没有生姜.能不能借一点?”
④“烧鱼不放姜怎么行啊?”母亲很慷慨地答应下来。看到自家种的菜解了邻居的燃眉之急,母亲有种莫大的成就感,(她有些得意地时父亲说:“你看.我种莱可比你种那些无用的花草好吧?实用、实惠,还能解人急呢。")
⑤母亲在花盆里种菜得到邻居的肯定后,受到极大的鼓岸。她一鼓作气买了20多个大花盆,并把家里废弃的澡盆、脸盆以及只要能盛土保水的器具都用上了。即使这样,母亲还觉得不够,居然把父亲的花草给扯掉,"征用”父亲的花盆来种菜。父亲气得好几天没有理睬母亲。
⑥父亲除了摇头叹气,无可奈何。在我们兄妹心眼里,读书出身的父亲从来就没赢过母亲。这次他照样败下阵来.并成为母亲种菜的得力助手,经常帮助母亲培土、施肥、浇水。
⑦母亲的“莱园"在鼎盛时期,莱的品种几乎涵盖本地能种植的所有蔬菜,我家吃不完,母亲就拿来送人,还动员邻居随时去摘取。.
⑧有一次,我帮母亲培土时,意外地发现土里有两枚一元的硬币.我猜想,可能是某位邻居给母亲的菜钱,被母亲拒绝后,心里过意不去,只好使用此方法。母亲感叹道:“太见外了,多好的邻居啊!”
⑨父亲的退休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晨送3个孙子上学,上午和以前的老同事玩牌下棋、散散步、聊聊天,下午接孙子们回家后,再帮着母亲提水浇菜。
⑩有一年,母亲种的大蒜出苗了。大清早,(母亲对父亲说:“今天你送完孙子后.去割些草来。这么毒辣的太阳,蒜苗不用草覆盖的话,会被晒死的。")
⑪父亲遵命,背着竹筐,拿着镰刀,到家对面的山坡上去割草。78岁的父亲老眼昏花,一脚踏空,从几米高的坡上栽下来,不省人事。送到医院抢救,检查后被诊断为:颅内出血,病危。
⑫经医院全力抢救和治疗,父亲的病情才得到了有效控制。清醒后的父亲趁母亲出去的间隙,把我们几个子女叫到他跟前,低声说:“千万不要再提起我摔倒的原因。你们的妈妈已经很内疚,她的心脏病严重,别再让她受刺激。”
⑬父亲在医院里一躺就是20多天,母亲一直坚持自己陪护、照顾父亲,不允许儿女接替她。
⑭母亲的理由是:“你们的爸爸这辈子身体一直很好,难得住一次院,我也难得有机会何候他一次,你们就别跟我抢了。"她嘴上没有承认自己在父亲摔伤这件事上的过错,脸上却写满自责。
⑮父亲出院后,(母亲又买了几个花盆,用商量的口气对父亲说:“现.在菜价跌得凶.这菜种起来没意思。干脆,菜就不种了,改种花吧?”)
⑯父亲说:“还是种菜吧。”
⑰母亲说:“还是种花吧。”
( 1 )看拼音写汉字:(yōu)闲________
◆林清玄
①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这阕词,写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篙、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所以能深记这阕词,主要是爱极了最后的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②那么,“清欢”是什么呢?
③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也不同于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的落寞遗憾 。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
④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领略过千百种人生。可是,享受“清欢”就难了!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
⑤我们想在路边好好地散个步,可是人声车声不断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没有纯然安静的一刻。
⑥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不可得。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菜最大的特色。
⑦我们有时只想和朋友啜一盅茶,饮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约会的地方,即便是山中或海边。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秽和杂乱。
⑧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厅去乱唱一气,是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是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
⑨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⑩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一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明,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一分高雅。”此言极是。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注】因命题需要,本试卷所选文段均有删改,特此说明。
( 1 )请从文中选择适当的词语或句子为本文命题。备选名词:A.身 B.鼻 C.耳 D.舌
句 子: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________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________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________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________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
( 4 )请用“清”组成三个不同的双音节词,来分别解释作者在第⑤⑥⑦段中所向往的“清欢”具体指什么。“清欢”在第⑤段中具体指________ , 在第⑥段中具体指________ , 在第⑦段中具体指________。如果我的祝福
能够让你不再感到孤独
这属于春天的音符
我最美的祝福
是送给你成长的礼物
如果我的付出
能够让不再傍惶无助
我愿将所有的希望
化成亮丽的阳光
照亮你心灵最深处
……
擦亮你心窗 抹去尘埃
喔……你将会看见
窗外依然有蓝天!
窗外依然有蓝天!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书写规范。③不得抄袭④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