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浙江省苍南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拈轻怕重 , 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B: 秋高气爽的山顶,清风徐徐,令人心旷神怡
C: 自然保护区中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 , 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D: “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个学校因地制宜 ,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萦绕 湎怀 招摇撞骗 自圆其说
B: 恐怖 屠杀 平易进人 孺子可教
C: 奠定 绚丽 光明正大 阳奉阴纬
D: 湛蓝 污蔑 卑鄙无耻 风口浪尖
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全球,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极大挑战。疫情面前,越来越多的人以前所未有的直观方式,切身感受到人类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关系,认识到只有团结合作、 ,才能最终 疫情。


A: 肆虐 同病相怜 制服
B: 席卷 同舟共济 制服
C: 肆虐 同舟共济 战胜
D: 席卷 同病相怜 战胜
4、

下面能正确表达厂长本意的一项是( )
小王一天没来上班,厂里有人说小王要跳槽。到晚上,厂长到小王家与小王谈了很久,很晚才从小王家出来。厂长对送出门来的小王说了一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呀!”

A: 月亮都出来了,天色太晚了,你就不要送我了。
B: 我到现在才登门造访,你看月亮都在怪我,你不要放在心上。
C: 月光照在哪里都是亮的,祝你新的事业取得辉煌。
D: 我十分想挽留你,可是你另有打算,我也没办法了。
5、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重峦叠嶂 转弯抹角 天衣无缝 物竞天择
B: 荡然无存 因地治宜 长途跋涉 巧妙绝伦
C: 草长鹰飞 相安无事 穷愁缭倒 微不足道
D: 雅俗之别 五彩斑澜 气息奄奄 哀草连天
6、下列划线字注意有误的一项是( )
A: 赏(jiàn) 监(dū) 然开朗(huò)
B: 拥(cù) 落(zháo) 不一顾(xuè)
C: 恼(ào) 玲(lóng) 隐天日(bì)
D: 登(pān) 心(xù) 一代天(jiāo)
7、下列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之花,娇艳动人, ;夏之树,枝叶婆娑, ;秋之果,缀满枝头, ;冬之雪,漫天飞舞, 。梦想是永恒的微笑,梦想是飞翔的翅膀。

①梦想是生机勃勃的向往 ②梦想是沉甸甸的收获

③梦想是含苞欲放的渴望 ④梦想是银装素裹的妖娆


A: ③①②④
B: ④②①③
C: ③②④①
D: ②④③①
8、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已经过去了多年,但她在信中又提及此事,仍然耿耿于怀
B: 调查显示,广西一所小学学生的近视患病率高到25%,这真是危言耸听
C: 遇到复杂的问题,他总是泰然处之 , 沉着应付。
D: 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
9、

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B: 我们认真倾听了他那慈祥的面容和感人的报告。
C: 参加这次义务劳动的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学生、妇女和小孩。
D: 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都在仔细地检查天气的变化。
10、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选聘 深宵 至死不懈 契而不舍
B: 调羹 绞肉 马革裹尸 妇儒皆知
C: 谣言 昼夜 慷慨淋漓 目不窥园
D: 小楷 吩咐 一反即往 深恶痛绝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欣赏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练习。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1 )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亲友相见的无奈。
B: “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 “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亲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 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 2 )诗中的“涨”字用得好,请体会“涨”字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钱乙字仲阳,父颖善医,然嗜酒喜游,东之海上不反。乙方三岁,母前死姑嫁吕氏哀而收养之长诲之医乃告以家世。即泣,请往迹寻,凡八九反。积数岁,遂迎父以归,时已三十年矣。其事吕如事父,吕没无嗣,为收葬行服。

乙始以《颅囟方》著名,授翰林医学。皇子病瘈疭,乙进黄土汤而愈。神宗召问黄土所以愈疾状,对曰:“以土胜水,水得其平,则风自止。”帝悦,擢太医丞。广亲宗子病,诊之曰:“此可毋药而愈。”其幼在傍,指之曰:“是且暴疾惊人,后三日过午,可无恙。”其家恚,不答。明日,幼果发痫甚急,召乙治之,三日愈。

乙本有羸疾,每自以意治之,而后甚,叹曰:“此所谓周痹也。入藏者死,吾其已夫。”既而曰:“吾能移之使在末。”因自制药,日夜饮之。左手足忽挛不能用,喜曰:“可矣!”以病免归,不复出。乙为方博达,于书无不窥,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诸书,辨正阙误。末年挛痹浸剧,知不可为,召亲戚诀别,易衣待尽,遂卒,年八十二。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二十一方技》,有删改)

【注释】①瘈疭:指手足不由自主地时缩时伸,抽动不止的表现。②痫:疾病名称,俗称羊癫疯、羊角风。

(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吕无嗣 没:死亡
B: 太医丞 擢:晋升
C: 其幼在 傍:旁边
D: 以病归 免:治愈
(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母前死姑嫁吕氏哀而收养之长诲之医乃告以家世。

A: 母前死/姑嫁吕氏/哀而收养之/长诲之医/乃告以家世。
B: 母前死/姑嫁吕氏哀/而收养之/长诲之/医乃告以家世。
C: 母前死/姑嫁吕氏/哀而收养之长/诲之医/乃告以家世。
D: 母前死/姑嫁吕氏哀/而收养之长/诲之医/乃告以家世。
(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钱乙的父亲善长医术,嗜酒而喜欢出游,钱乙幼年时,他父亲往东海游学,三十年后才回来。
B: 钱乙长大后,他姑姑教导他学医,他是因为《颅囟方》著名,朝廷授给他翰林医学的官职。
C: 钱乙治病有法,用黄土汤治愈皇子的惊风病,神宗高兴,提升他为太医丞。
D: 钱乙本来就有身体瘦弱的毛病,常常用心治疗自己,后来病重,他感觉自己大概要完了。
( 4 )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乙为方博达,于书无不窥,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诸书,辨正阙误。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读书与人生
①书,读而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可育德行,可导人生。
②谁能用读书来充实自己,谁就会十分聪明;就会站得高,看得开,走得远,行得顺;就更能经历伤痛,承受苦难,获得成功,取得成就;就能更加幸福快乐并活出一种独特的绚丽和精彩。
③如果无聊,请读书。历史会告诉你,人生应该怎样度过;先人会指导你,怎样做一个有用的人;大师们会给你讲他们成功的经验;伟人会教你如何制造奇迹:时间会告诉你,它公平地属于每一个人,当有人在悲叹人生苦短时,有的人却成就了永恒。
④如果空虚,请读书。至少你可以得到一条人生的格言,懂得有的人之所以能登上人生的最高峰,是因为他们从未停止过攀援,即使滑下去后也会从头再来;而有的人一直在谷底徘徊,那是因为他们—跌倒就躺下不愿意起来,苟且度日,得过且过,或者呻吟连连,怨天尤人。
⑤如果寂寞,请读书。书会告诉你为什么会寂寞,并教你怎样就不再寂寞。收藏家从不寂寞,艺术家从不寂寞,求知者从不寂寞。寂寞的人大多是无所事事的人,是游手好闲的人,是虚度年华的人,是浪费生命的人。
⑥如果有闲,请读书。书会告诉你,有的人会用闲暇采集知识,有的人会用这空白来编织平庸。为什么有的人感觉时间非常匮乏,而有的人却感觉时间多得无法消磨。穹书会让你明白,奇迹虽然来自瞬间,但瞬间却是持之以恒这条线上的一个端点。
⑦如果苦闷,请读书。书会告诉你:伟人也曾苦闷过,只是他很快就拨开了黑暗,奔向了光明;豪杰也曾迷茫过,只不过他能尽快地冲出迷茫;英雄也曾卑下过.只不过他没有被卑下拖进泥淖。人世间往往有些事身不由己,但有些事却全在乎自己。每次苦难都是一次淬火,假如你拒绝,一次成钢的机会你又将错过。
⑧总之,读书能医愚,能治穷,能励志,能致远;读书能让人聪慧,让人学会怎样交友,怎样为人,怎样谈吐,怎样巧干,怎样活着才有味,怎样才能彰显人生光辉的价值……
(文章有删改)

( 1 )这篇文章属于什么文体?

( 2 )下面链接的材料中,与上文的主要观点相似的一项是( )

A: 他(孙中山)平生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闲读几页书。——朱光潜《谈读书》
B: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培根《谈读书》
C: 多读经 典著作,少读甚至不读流行作品,更不用说那些粗制滥造的文字垃圾。——佚名《理性的阅读》
D: 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马南邮《不求甚解》
( 3 )段④中的画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请从段⑥中抄写一个同类写法的句子。

( 4 )请按照下面这个句式另外写一段话。(内容自选,不照抄上文,50字左右。)
“如果……,请读书。书会告诉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说宽容

①“宽以待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宽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②我国战国时期,蔺相如出色地完成了“完璧归赵”和“渑池会见”的外交重任,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于是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一下激怒了居功自傲的大将军廉颇,他扬言说“吾见相如,必辱之”。而相如以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退让宽容的态度。每见廉颇,“引车避匿”,终于感化了廉颇,维护了赵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给后人流下了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③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引车避匿”,而是来个“两虎相斗”,在那种形势下,势必给国家招来灭顶之灾,后人对他的赞佩,也正是由于他有这种包容万物的气量和美德。

④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修建府第时,因地界不清,与邻居发生争执。双方都仗着自己家人在朝做官,互不相让。当地官员也惧怕各家势力,无法公断。张英家人他修书一封,让他出面干预。张英接信后,当即赋诗一首答复家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地三分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信后悟出其中道理,当即让地三尺,以示不争。对方了解此事后,也觉惭愧,也让地三尺,这便是“六尺巷”由来。

⑤张英的做法不仅教育了家人,也感化了对方,退让三尺,海阔天空。他的做法对我们不也同样有很大的启发吗?

⑥《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的一件事:一味小伙子在公共汽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去擦。女售票员给了他一个抬价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你看姑娘做得多好啊!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小伙子去擦掉,结果不堪想象。得理也让人,大度而包容,它的感化作用有多大啊!

⑦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人却缺乏种胸怀和气度,遇事斤斤计较,寸步不让。譬如在大街上骑车,一不小心撞了别人;乘公共汽车,人多拥挤,不注意踩了别人的脚。这时不是你说对不起、他说没关系,而是互逞一时之愤,用不能形诸于笔的语言,恶语相向,大打出手,终至两败俱伤。朋友,好好想一想,何必呢?为什么遇事不退一步?为什么对别人不可宽容一下呢?

⑧当然了,我们所说的宽容是有原则、有限度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当有人侵犯党和人民的利益之时,应挺身而出,绝不能姑息养奸,苟且偷安。这是不在话下的。

⑨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对宽容气量的赞美。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 1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文中第⑧段阐述的内容是什么?
( 3 )文中列举了3个事例,请你分别概括出来。
( 4 )第③段中“后人对他的赞佩,也正是由于他有这种包容万物的气量和美德。”中的“这种”指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补你一个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②横线上可填“拥抱”“点赞”“道歉”“礼物”等, 也可以填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③不少于 600 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黑白梦境”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