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出卖,拨弄) B: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舒展活动) C: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瘦弱,面色不好) D: 那一朵红莲 , 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含苞待放) |
2、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了莫言,评委会给出的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B: 和谐、和睦、和顺、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 C: “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 D: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
3、 | 为了纪念安徒生200周年诞辰,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下面不可能出现在这套邮票上的形象是( ) A: 小人鱼 B: 白雪公主 C: 拇指姑娘 D: 野天鹅 |
4、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恪(kè)守 鞭笞(chī) 酗(xiōng)酒 瓦砾(lì) B: 亵(xiè)渎 休憩(qì) 校(jiào)对 禁锢(gù) C: 磐(pán)石 参差(chā) 伫(zhù)立 峰峦(lán) D: 惬(qiè)意 涟漪(qí) 谛(dì)听 污秽(huì) |
5、 | 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怒发冲冠 窗前明月 草长莺飞 C: 怒发冲冠 草长莺飞 窗前明月 D: 草长莺飞 窗前明月 怒发冲冠 |
6、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老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中愚昧无知却又纯朴善良的阿长。 B: 李汝珍《镜花缘》一书在好玩的故事之中,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小说借写海外奇风异俗,提倡男女平等,否定封建官场,讽刺科举制度,揭露社会丑态,在我们古典小说中独树一帜。 C: 《金色花》写联想之事,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荷叶•母亲》写想象之事,以荷叶比喻母亲,赞颂伟大的母爱。 D: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杞人忧天》选自《列子》。 |
7、 | 张岱之于湖心亭可谓情有独钟,他不仅写下了山水名篇《湖心亭看雪》,更在湖心亭留下了西湖名联,上联是:如月当空,偶以微云点河汉,请根据对联知识及内容,从下列选项中找出它的下联( ) A: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 B: 在人为目,且将秋水剪瞳神 C: 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D: 亭立湖心,俨如西子载扁舟 |
8、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饥肠辘辘 花团锦簇 恍然大悟 截然不同 B: 人声顶沸 煞有介事 顷盆大雨 若无其事 C: 众目睽睽 悔恨莫及 浑为一谈 人迹罕致 D: 废寝忘食 感概万分 全神惯注 疲倦不堪 |
9、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金樽”“玉盘”形容餐具华贵,“十千”“万钱”形容美酒佳肴的价格很高,诗人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之情。 B: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写诗人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与攀登太行山的真实情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 C: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中,诗人引用典故,借姜太公和伊尹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表达自己希望在政治上能重新得到重用的愿望。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写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理想的追求,并坚信远大的抱负总会有实现的一天。 |
10、 | 下面对《海底两万里》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儒勒·凡尔纳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其作品中的许多科学幻想在今天已经变为现实,他因此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是他的代表作。 B: 《海底两万里》重点塑造的尼摩船长,既是一位博学的科学奇才,又有着刚毅、英勇、同情被压迫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统治的英雄性格。在他身上体现了作者对科学、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 C: 诺第留斯号潜艇是《海底两万里》中人物的最主要的活动场所。这艘潜艇是尼摩船长和同伴在一个隐蔽的荒岛上建造的,它的每个部件来自世界各地,其内部结构与鹦鹉螺相似,由许多小舱室组成。 D: 《海底两万里》中故事的“讲述者”阿龙纳斯教授,是巴黎自然博物馆的客座教授,他博古通今,心地善良,富有探究精神,出版过关于潜艇建造方面的专著,因此受到尼摩船长的格外尊重。 |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轮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1 )对这首诗的鉴赏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本诗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在朋友返京时载歌载舞送别的喜悦之情。 B: 这首诗情景交融,先以雪景衬托送别,后又在送别中描绘雪景。 C: “忽如一夜春风来”中“忽如”一词写出了“胡天”的大雪来得急,也表现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D: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展示了边塞冰雪天地,阴云重重的景象。 ( 2 )简要赏析诗中的画线句子?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秋水 ①不辩牛马 ②不见水端 ③河伯始旋其面目 ④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2 )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 )河伯见了秋水为什么“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用自己的话作答。 |
阅读理解
我的母亲(节选)
老 舍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地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 “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叉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地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1
( 1 )请分条概括出文章所写的几件事。( 2 )老舍善于运用简朴的语言描写人物的言行,表达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揣摩下边的句子,说说所表现的人物的内心活动。①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②母亲笑了。
③她递给我一些花生, “去吧,小子!”
( 3 )文章通过几件事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 4 )请赏析文中最后一句话“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换暖
包利民
①腊月的风如杀猪般在窗外嚎叫着,叫醒了炕上的老两口。老李头蜷在暖暖的被窝里不想动,老李太太却一边穿衣服一边隔被踹了老李头一脚:“快点儿,车就要开过来了!”
②老李头嘟囔着:“去那么早干啥?也没人抢你的!”
③老李太太白了他一眼,说:“老人说过,多受点苦,后辈儿就多享点福,咱们多冻一会儿,孩子就能多暖和一会儿,说一百遍你也记不住!”
④两人收拾停当,各夹着一个旧丝袋,手里都拿着笤帚和搓子,老李头则多了一杆点着了的烟袋。一推门,大雪就像扯碎了的棉花套子从天上掉下来。两人呼着团团的白气,挟裹着一身的雪花向不远处的土路上走去。
⑤他们就站在路边,天已经放亮,浓密的雪花遮住了向远处看的目光。老李头狠吸了一口烟,说:“我说出来早了吧?”
⑥“能冻死你?”老李太太说,“这么冷咋没把你的烟冻灭呢?”
⑦烟袋锅里的烟叶在风雪中固执地燃烧着。这时,几声汽车嗽叭声穿透呼啸的北风传了过来。两人立刻后退了几步,引颈张望。一辆大卡车从东边远远地开过来,像一团移动的影子。车速慢了一些,可能是因为土路不平整,加之雪厚,车时快时慢地颠簸着从他们身边驶过。
⑧这是一辆装满了煤的军用卡车,随着颠簸,许多煤块纷纷滚落下来。两人看着车跑远,就像融进大雪里没了影儿,才各自向着一个方向沿路去扫拾那些煤块儿。两人其实并不老,也就五十左右的年纪,可是长年的农事操劳风吹日晒雨淋雪打的,使得看上去就像七老八十的样子。
⑨当天大亮起来,村里的狗叫声此起彼伏地传来,两人已经各自背着一丝袋的煤汇合在刚才的等车处。老李头的烟袋像枪一样别在腰上,A老李太太脸上全是笑意:“今儿比往天都多,看来这场雪下得真好!”
⑩来时的脚印已经被雪填平,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自家的院子。院子西侧有一个小小的仓房,老李头一脚把门踹开,把一袋煤哗啦一声倒进去,然后接过老伴儿的那一袋也倒了进去。老李太太伸头往仓房里看了看,里面已经堆了不小的一堆煤,B于是脸上的笑就更灿烂了。
⑪从房后抱了一捆柴禾,老李头进屋后开始烧炕点炉子。C老李太太兀自一脸的笑,问:“你说,再捡上半个多月的煤,等儿子放假回来,够不够烧一个月的炉子?”
⑫老李头低哼一声:“就你能惯着他!从小就在这屋里长这么大,也没冻坏,就你咸吃萝卜淡操心!”
⑬老李太太却说:“那不一样,儿子上大学,住的是楼房,屋里热乎着呢!这都习惯了,冷不丁回家,肯定受不了!再说儿子这是第一年去上学,放假回来,咱们家咋地也得整热热乎乎的!你这死老头子是不是没长心?咱们也就起早出去那么一会儿,又冻不死,让儿子好好在家过个年能怎么的?”
⑭老李头低下头,偷偷地笑了一下,继续烟薰火燎地往灶坑里塞柴禾。不一会儿,炉子也点着了,炕也暖了,两人盘腿坐在炕上吃早饭,屋里渐渐地暖和起来。
⑮外面依然是风吹雪舞。就在刚才的那条路上,在很远处,在军用卡车里,两个年轻的小战士正在闲聊。旁边坐着的问开车的:“怎么每次经过这个屯子你的车开得都不那么稳当了?”
⑯开车的战士说:“那是我故意的。你没看到天天都有两个老人站在路边等着吗?他们就是想捡些咱们车上掉的煤,我开得不稳当,就能多颠下一些煤去!我想起了自己的爸妈,他们也在农村,很不容易啊!咱们掉那点煤不算什么,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一天的暖和,用那点煤换来两个老人的暖和,我觉得挺好!”
⑰两个人沉默下来,心里却都充盈着一股暖意,便忽然觉得,用那一点煤换来这种心里的温暖,真好!
摘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4期
根据下面的题目,按要求作文。
题目:请以“话说诚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上列两题,请任选其一作答;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