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大连市第九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选择下列加下划线词意义不同的一项。( )

A: 每借于藏书之家 公济私
B: 求其能千里也 操见了大怒曰:“匹夫敢欺我耶?”
C: 傅说举于版筑间 辍耕垄上
D: 其两膝相者 天涯若
2、下列关于名著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样子最初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到小说结尾却变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的行尸走肉。样子的这一变化正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B: 《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琐记》《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C: 武松是《水浒》中着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汉,他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曾经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桃花村,血溅鸳鸯楼,火烧瓦罐寺。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3、下列词语字形和括号前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塞(sè) 娴熟 殚(dān)精竭虑 眼花瞭乱
B: 作揖(jī) 窈窕 杳(yǎo)无音信 强聒不舍
C: 慰藉(jiè) 滞留 深恶(wù)痛绝 越俎代庖
D: 荣膺(yīng) 濒临 心无旁骛(wǜ) 油光可签
4、

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 立锥之地 莫名其妙 肆无忌惮 寄人篱下
B: 造谣生事 豪不犹豫 文质彬彬 理所当然
C: 触目伤怀 情郁于中 转瞬即是 安分守己
D: 俯拾皆是 唾手可得 心肝惧烈 忸怩不安
5、

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从她的丈夫被提拔为单位的主任以后,她一天比一天骄傲起来,连走路都总是一副昂首阔步的样子。
B: 面对多元世界的文化潮流,我们必须以宽阔的胸襟、敏锐的眼光,打开视野,吸收采纳,融会贯通,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学艺术创造的新标尺。
C: 国际捕鲸委员会, 一个以管理捕鲸业为宗旨的会员国组织,开始提出建议。要完全中止商业性捕鲸。
D: 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为城市带来洁净,可是,究竟有多少人能够身临其境地为他们着想呢?
6、下列加划线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切(kěng) 修(qì) 约(qì) 深痛绝(wù)
B: 挑(dòu) 抖(chàn) 序(zhì) 忧心忡忡(chōng)
C: 育(bǔ) 溅(bìng) 山(jiàn) 海市楼(shèn)
D: 服(shì) 午(xiǎng) 热(chì) 心有犀(líng)
7、下面一组句子里的空格内,哪句里可以用问号( )
A: 安排工作了吗_____这批转业来的同志?
B: 1958年,到处放“卫星”,人家问陈永康一亩地能打多少斤水稻_____他老老实实地说,只能产1100斤,多一点不行。
C: 她的大名叫凤英,还是个团支部书记呢_____
D: “这是什么意思_____”觉民半惊讶半玩笑地问,“你将来不也是绅士吗?”
8、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越剧的代表剧目。( )
A: 《牡丹亭·游园》
B: 《霸王别姬》
C: 《梁山伯与祝英台》
D: 《牛郎织女》
9、下列划线字注意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憔(cuì) 慈(lián) 蔽(yīn) 水波粼(línɡ)
B: 然(jié) 黑(zhì) 尬(ɡān) 宽大量(hónɡ)
C: 酝(niànɡ) 枯(hé) 应(hé) 一那(shà)
D: 梦(mèi) 廓(liáo) 曲(quán) 黄(yūn)
10、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鸿篇巨制 接然不同 摇摇欲堕 稀奇古怪
B: 优柔寡断 安分守纪 喋喋不休 情育于中
C: 玩固不化 呆若木鸡 震耳欲笼 挑拨离间
D: 孤注一掷 心急如焚 凶神恶煞 肆无忌惮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两种版本,完成小题。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流传版】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映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敦煌版】

( 1 )你觉得“碧空”和“碧山”哪一个更符合诗句所反映的季节?为什么?
( 2 )从炼字的角度看,“孤帆远影”不如“孤帆远映”,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

②及鲁肃过寻阳 ________

③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地指出学习的可能性,易于让人接受。
B: 孙权劝学的成功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劝说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
C: 从鲁肃的由衷赞叹和结友举动,可见他坦诚、率直、敬才爱才。
D: 本文详略得当,略写劝学经过,详写劝学结果,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水平。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书的姿势

①我读小学的那所学校,是由解放前的“关帝庙”改建的。原来的庙墙上画着五颜六色的壁画,在大大小小的壁画中,至今仍然印象极深的是那幅“关公夜读兵书图”:关羽端坐在椅子上,左手捋长髯,右手捧书,在灯下细读;周仓持那柄青龙偃月刀,在一旁侍立。当时听老人们讲关老爷如何了得,所以对他的读书也从心里敬佩,现在回想起来,不免心生一点非议:总是用那样的姿势读书,是不是太累呢?

②读书,确实有一个姿势问题。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求知,一是消遣。以求知为目的的读书经历,几乎人人都有,如小学生上课,自然要正襟危坐,目不斜视,这是最板正的;回家以后写作业,或课余进图书馆自学,虽说也是求知,但读书时的姿势就不必那么讲究了,伏案默读,仰望房顶,伸伸懒腰,可以凭个人的需要作出选择。至于成年人的读书求知,甚至可以一杯茶、一支烟、与他人聊天交流,自由度就更大了。

③最能使身心放松、读书姿势最随便的,是以消遣为目的的读书。消遣,就是消闲解闷儿。就是用自己感觉愉快的方式度过空闲时光,没有任何负担,求得快乐、放松就行。与之相配的读书姿势,自然也应当是怎么舒适怎么来。比如说,郊游时躺在草地上读的书,临睡前用来催眠的书,旅行中装在口袋里的书,都该是消遣性的。为了排遣心情的郁闷,或为了打发时光,随便翻上几页,那是不必讲究什么姿势的,或躺或卧,或站或行,只看自己的高兴了。参观中南海毛泽东旧居,那一张床上有一半放着书,甚至连卫生间马桶座前也放着书,原来伟人的读书也是那么洒脱自在。求知也好,解闷也罢,只要读进去就行,而姿势和处所,则是不必太讲究的。

④从读书的姿势,也引来了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国传统的线装书,纸轻、册薄,能折卷把握,既便于携带又能卧读,而西方的传统书籍是硬壳精装,且其厚无比,虽说便于上架保存,但却无法作消遣式阅读。所以,鲁迅先生对此也颇有微词,说:“洋装书便于插架,便于保存,但看洋装书要年富力强,正襟危坐,有严肃的态度。假使你躺着看,那就好像两只手捧着一块大砖头,不多工夫,就两臂酸麻,只好叹一口气,将它放下。”“这样的时候,我赞成中国式的线装书了。”讲述得这般形象而有趣,可见是先生的经验之谈。确实有切肤之痛,才有这么深刻的体会。不过,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中国的图书也与世界接轨。普通书不用说了,就连古籍也用硬壳封面包装,线装书有特殊需要才出版,只有在古旧书店才能见到它的踪影了。这固然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可是,其中又包含着多少读书人的遗憾啊!

⑤当然,与书的内容相比,装订形式是次要的,读书姿势更是细枝末节。不管用什么姿势读书,读怎样装订的书,关键在于从中汲取营养,学习知识,这才是最重要的、最需要下工夫的。

( 1 )第①段写“关公夜读兵书图”的目的是什么?
( 2 )读书目的有哪两种?各自的姿势有哪些?
( 3 )第③段中“最能使身心放松、读书姿势最随便的,是以消遣为目的的读书”一句在全段中居于什么地位?有什么作用?
( 4 )中国传统的线装书有什么优点?作者引用鲁迅先生的话有什么好处?
( 5 )如何理解第④段中“其中又包含着多少读书人的遗憾啊!”这句话?
( 6 )总结全文,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建筑的阅读

◆张抗抗

①对于大多数文学家来说,建筑也许常常被作为书来阅读。大的宏伟如《巴黎圣母院》,小的精巧若《醉翁亭记》.读到精彩之处,读到忘形之时,就有了批注。文学家爱“批”建筑物,诞生了《阿房宫赋》《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等传世名篇,于是建筑与文学浑然一体,一并交与读者,阅读由此继续。文学家阅读建筑,在心理和行为上形成与文学的同构,可以说是一种文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在阅读中,我们发现建筑与文学有某些相同的或是类似的规律,建筑与文学拥有一个何等丰富、天然的“共享空间”!

②建筑与文学的_______

③我们走进香山饭店,欣赏它赞美它与山林自然和谐、相得益彰的完美构思。当建筑大师面对香山脚下这块尚是空白的山坡时,他的头脑在瞬间所涌现的建筑构思,便奠定了日后这座建筑物的价值。建筑的形式只有最恰当地体现出功能的需求,形式才具有耐人寻味的内涵。恰如文学作品的构思,当一个新的形式落成的时候,它实际已完成了内容的所指。

④建筑与文学的_______

⑤建筑师和文学家的想象犹如一双眼睛的左眼和右眼。眺望遥远澳洲美丽的悉尼歌剧院,我们在大师宏伟而奇特的想象面前叹为观止,那被大洋洲湛蓝色的海水映衬着的白色屋顶,如蓝天上悠悠驶过的白帆,或是扇动着翅膀掠过长空的白色巨鸟,激发起我们无尽的想象。想象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的“生命之酶”,因着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会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因着建筑师飘忽无涯的想象,才会产生像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那样奇丽的建筑作品。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和文学家,为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下灿烂的宏篇巨著,填补了人在世俗而庸碌的生活中的精神空白,而在创造过程中每一处惊人之笔,每一线灵感的闪现,均被“想象”的翅膀所牵引蛊惑,想象应是“灵感之母”。

⑥建筑与文学的_______

⑦一部文学作品,无论是炽热还是冷静,都在倾诉着作家的内心情感。一座建筑,同样也用它特殊的方式在表达着建筑师对生活的理解。倾诉和表达都需要语言,如果说文学语言已有通常定义,那么建筑语言究竟是什么?

⑧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的矗立,象征着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胜利。世界都市的一座巨型建筑,第一次全部使用钢铁作为建筑材料。在这里,钢铁首先组成了表达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词汇”,但词汇并不等同于语言。词汇必须在加以组合、结构并赋予表达的内容以后,才能形成语言。也许一千位建筑师同时使用钢铁作为“词汇”,但却会产生一千种不同的语言。埃菲尔铁塔雄壮的底座,如同千万条钢筋铁骨的胳膊交叉缠绕而成的塔身,以及风中微微晃动的塔顶那种可以俯瞰全城的高度,都在炫耀着展示着大工业时代不可一世的力量。埃菲尔用铁塔说出了他的叛逆和希望,200年后,埃菲尔铁塔所蕴涵的建筑语言,便不断被越来越多的人读懂,成为一种“表现”的典范。

﹣﹣选自《建筑创作》2004年第5期

( 1 )阅读文章第③自然段,说说建筑与文学构思的理想境界应该是什么?
( 2 )作者为什么说想象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的“生命之酶”和“灵感之母”?请你阅读文章第⑤自然段,结合文中的一句原话来回答。
( 3 )既然说“建筑材料”只是建筑师的“词汇”,那么,怎样才能把“建筑材料”变成建筑师的“语言”呢?
( 4 )请将下边三个词分别还原到②④⑥自然段的空格处。

A.语言 B.想象 C.构思

( 5 )积累链接: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的颔联描绘了我们宜昌一带的山川之势,视野开阔,气象宏大。请你默写出这一联诗。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请以“你是我的朋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②不要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恩及若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