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佳木斯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调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原因是瑞海公司违规经营、违规储存危险货物以及安全管理极其混乱造成的。
B: 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入境。
C: 磁州瓷器工艺精湛,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D: 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
A: 通过这次培训,大家懂得了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受益匪浅。
B: 《经典咏流传》告诉我们,古诗词本身有着无穷魅力,今人只差爱上的机缘。
C: 大量事实表明,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就转向哪里。
D: 为了防止校园暴力事件再次发生,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启动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机制。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等按其生平事迹给予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
B: “滕子京谪守巴陵君”中的“谪”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左迁”都是指封建王朝官吏辞职或远调。
C: 余光中在《乡愁》中表达了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古时称家乡为“桑梓”。
D: “弱冠”是指古代男子十六岁行成年加冠之礼,因未成壮年,故称“弱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B: 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增强青少年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倾向的能力,是目前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C: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D: 2013年6月12日,正驾乘神舟十号飞船邀游太空的3名航天员向全国人民及海外华人送来了端午祝福。
5、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xī) 高(mí) 独(cái) 气冲牛(dòu)
B: 白(piǎo) 补(xiào) 门(yá) 而不舍(qiè)
C: 然(hè) 深(xiāo) 微(shuāi) 目不园(kuì)
D: 果(shuò) 高(biāo) 无(xiá) 乎不同(jiǒng)
6、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禁锢 奥密 无可置疑
B: 蜷身 旁骛 油光可见
C: 文采 芦蓬 理至易明
D: 亵渎 蛮横 冥思遐想
7、下列划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浩(jié) 绕(yíng) 崩溃(bēng kuì)
B: 丽(xuàn) 含(bāo) 阐述(chǎn shù)
C: 新(zhǎn) 劣(zhuō) 襁褓(qiáng bǎo)
D: 严(jùn) 浅(fū) 湛蓝(zhàn lán)
8、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他做过傻事、错事,陷入绝境时曾一度动摇、绝望,但最终成长为百折不挠的钢铁战士。
B: 《格列佛游记》中“慧駟”们教育子女学习克制、勤勉以及整洁等课程,还训练子女沿着陡峭山坡上下奔跑,以提高它们的力量、速度和耐力。
C: 《骆驼祥子》叙写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小说大量使用北京口语,还有一些关于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小说的经典作品。
D: 《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我们家保姆,她姓长,又高又瘦,她迷信唠叨,令人厌烦,但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9、

找出下列句子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我想在电脑上看电视,可是没有声卡,也只能对着耳机望洋兴叹了。
B: 大众小说乡土化,乡土小说大众化,合二而一,出奇制胜
C: 看他六神无主的样子,我觉得他很无助,决定去帮助他。
D: 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怎样,还不得而知,我们将刮目相看
10、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在海上远航过,在空中飞行过,但在我们的母亲河长江上,第一次为这样一种大自然威力所吸引了。(“威力”改为“伟力”)
B: 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避免此类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把“避免”改为“以免”)
C: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农村教育从根本上有了好转,农村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教育质量、教学设施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后一句改为“教育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
D: 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国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关于”改为“针对”)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1 )对上面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
B: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表现了词人渴望率师北伐,统一南北的美好愿望,也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C: 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D: “八百里”出自《世说新语》,用典贴切,描绘了秋天沙场点兵场面的辽阔、宏大与苍凉,烘托出一幅肃杀、庄严的战争画面。
( 2 )词末有“可怜白发生”一句,联系整首词,说说词人为什么感慨“可怜”?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比较阅读《孔乙己》和《范进中举》片断,完成小题。
  (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 1 )甲段写道:“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其原因是什么?而此时的孔乙己却还是来酒店喝酒了,这又说明了什么?

( 2 )文章分析家们说,范进中举后,众邻居竭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请仔细研读乙段中画线句,说说众邻居此时的阿谀奉承表现在哪些方面?

( 3 )选文描写人物形象生动,请结合语境体味下列句子描写的作用。(任选一题作答)

①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②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 4 )甲乙两段塑造人物,都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试分别说说其作用。
【甲段】
【乙段】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无纸化办公,即不用纸张办公,是指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进行办公,其主要传媒工具是计算机、ipad、手机等现代化办公工具,可以实现不用纸张和笔进行各种业务以及事务处理。

这种无纸质化的办公方式节约了纸质上的交流传递,减少了印刷、笔墨、订书钉等办公用品费用的支出,大大节约了资源。

从纸质化办公到现在的无纸质化办公,协同办公系统的推出保证了信息共享的实时性和信息共享的迅速性。企业通过协同办公平台,在平台上共享资料信息,员工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通知、资料等。后期文件的存档入档、查找等更加方便、快捷,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材料二:

有数据显示,美国办公室工作人员每年打印或复印的纸张数量高达一万亿张。如果再加上诸如收费票据、发票、银行账单等这些专用纸张的话,这一数字甚至可以达到1.6万亿张。

那么1.6万亿张纸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如果我们将这些纸张从下至上堆叠在一起的话,它们的高度甚至是珠穆朗玛峰的1.8万倍,几乎可以覆盖从地球到月球一半的路程。

事实上,早在40年前我们最早就提出了“无纸化办公”的概念。但职场中“无纸化办公”的分水岭直到2007年才真正出现,因为此后一年中家庭和职场中打印纸张的数量首次出现了明显下滑。另有数据显示,最近五年来职场中对于纸张的使用量已经出现了每年下降1-2%的稳定趋势。

应该说,这一趋势的出现同诸如电子签名技术以及平板电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但很多小型、中型企业在实现“无纸化办公”方面显得尤为落后,因为他们始终无法高效地将自己的工作完全数字化。

需要指出的是,纸张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理想的办公用品之一,因为这是目前唯一一种几乎没有重量、成本极为低亷、无需互联网接入,且非常适合阅读的输入和显示媒介。

有人曾组建了专门团队用于研究人们乐于打印纸质材料的原因所在。他们的研究发现“因为有太多传统规则和既定工作理念的存在,老牌企业在实现办公理念转变的时候会显得十分困难”。

材料三:

根据阿联酋的官方报告,目前在整个阿联酋辖区内的41个独立的联邦实体和部委中,96.3%的办事流程都使用智能化的应用端。人们只需要按一下按键,就可以随时进入阿联酋政府的所有公共服务,实现了政府面向全体公民的即时服务,也提升了每个政府工作人员工作的透明度。如今,阿联酋面临的挑战是酋长能否与国内所有联邦实体和部委的智能化服务实现无缝连通,同时,提高所有智能应用的质量,升级应用,保持系统与技术更新同步。

不光阿联酋,现在很多国家政府都开启了“无纸化”办公,比如我国在两会期间,就全面开启了这一模式,除了留下存档的印刷,简报全部用电子版的形式发给代表。人大代表人手配置一部安全智能终端,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建议、查找会议文件、阅读会议简报等,更低碳、更高效。

(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 无纸办公保证了信息共享的实时性和信息共享的迅速性,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B: 无纸办公虽然减少纸张的浪费,但因为其主要传媒工具是计算机、ipad、手机等,今后必然会因电子产品的使用而产生更大的浪费。
C: 目前在整个阿联酋基本实现了政府部门的“无纸化办公”,但他们的酋长与国内所有联邦实体和部委的智能化服务却无法无缝连通。
D: “无纸化办公”的概念40年前就提出了,而衡量职场中是否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则是看打印纸张的数量是否出现了明显下滑。
E: 我国在两会期间,也全面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模式,人大代表人手配置一部安全智能终端,所有材料全部用电子版的形式发给代表。
( 2 )材料二中的“如果我们将这些纸张从下至上堆叠在一起的话,它们的高度甚至是珠穆朗玛峰的1.8万倍,几乎可以覆盖从地球到月球一半的路程。”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 3 )根据材料二,概括在一些企业中难于实现“无纸化办公”的原因。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啊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了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清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 1 )上面的两个自然段分别为我们描绘了________ 图和________ 图。

( 2 )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对写春花有什么作用?

( 3 )风是最难写的,但是作者调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并展开联想。因此把它写得形象可感,请你分别找出来。
写触觉:
写嗅觉:
写听觉: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总有一些事、一些人让我们难以忘怀:或许只是一声轻轻的问候,就在自己的心头荡起了层层涟漪;或许只是琐屑到举手之劳,似乎不值一提,但走过多少个日子,依然温馨满怀……请以“那一次,让我铭记”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正确,中心突出。②叙事具体,在记叙中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弱水三千”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