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马致远写的一首词,天净沙是词牌名,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 B: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这句话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C: 《论语》是道家经典著作,共20篇,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D: “你能够听明白我的意思吗?”这句话中的“能够”是动词。 |
2、 |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作者是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于1937年6月至10月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考察,并据此写成本书。 B: 这位将军性格急躁,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在战斗中给敌军俘获了,于是他又去打仗要夺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这位将领是贺龙。 C: 斯诺在陕北期间,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邓发、徐海东等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从多个方面展示了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D: 红军的大部分是青年农民和工人,他们认为自己是为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斗;60%到70%的士兵是有文化的;红军士兵是没有正规薪饷的,但每一个士兵都有权取得一份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一些收入。 |
3、 |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宋代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 “四书”。从明代开始,规定为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必读书。 B: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C: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D: 《水浒》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 “与民同乐”的主题。 |
4、 | 假设下面作品中的人物路遇困窘者,最可能施以援手给予救助的是( ) A: 《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B: 《简·爱》中的海伦 C: 《朝花夕拾》中的衍太太 D: 《童年》中的米哈尔舅舅 |
5、 |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娴熟 喷汽式 震聋发聩 坦荡如砥 B: 凋谢 鳍状物 油光可鉴 无动于衷 C: 迂回 荧光灯 和言悦色 杳无消息 D: 暄嚣 洗涤剂 络绎不绝 磨肩接踵 |
6、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 B: 走五,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C: 是我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D: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
7、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为青年学于成长提供了价值准绳,也为高校教书育人提供了工作方法。百年清华并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历史,这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了许许多多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栋梁之才。高等教育始终让青年学子全面发展并保持个性,我国的人才培养水平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A: 见证 铸就 只有 才B: 印证 造就 只要 就 C: 印证 铸就 只有 才 D: 见证 造就 只要 就 |
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浩翰 虔诚 心有余悸 融融泄泄B: 典范 妖娆 风尘仆仆 一泻千里 C: 堕落 犒劳 死心踏地 轻举妄动 D: 眷顾 勾勒 循规蹈矩 为富不人 |
9、 | 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蹒跚(pán) 呵斥(hē) 呜咽(yàn) 罄竹难书(qìnɡ)B: 殷红(yīn) 两栖(xī) 老妪(yù ) 风雪载途(zài) C: 荒谬(miù) 仄歪(zè) 阻遏(è) 毛骨悚然(sǒng) D: 尴尬(ɡān) 潮汐(xī) 伧俗(chāng) 在劫难逃(jié) |
10、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我们应该从小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B: 听了邓稼先的英雄事迹报告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C: 桔子、苹果、萝卜等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D: 她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
夜雪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白居易传 (元)辛文房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 ( 1 )解释下列各句划线词。①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________ ②居易累以忠鲠遭摈________ ③既复用,又皆幼君________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B: 上悦之 , 召拜翰林学士/渔人甚异之 C: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以顺为正,妾妇之道也 ( 3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3处) 文 宗 立 召 迁 刑 部 侍 郎 会 昌 初 致 仕 卒 ( 4 )《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句话也成为了两千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也寄托了人格的象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如何“独善其身”、“兼善天下”?请结合本文内容及《卖炭翁》,加以阐述。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野天鹅的眷恋
佚名
丹麦动物学家默文,在秋天时收养了一只野天鹅。当时它受了枪伤,跌倒在山谷的树丛里。默文把它抱回家,细细包扎好它伤得很重的翅膀,把它养在小木屋里。一个月后,野天鹅能站起来了,虽然一只翅膀仍耷拉着。
默文先生给它取了个名字:白格。
白格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同伴在天空飞翔,一边拍打着无力的翅膀,一边发出低沉的叹息。
默文知道,天鹅高傲,喜欢孤独。他希望白格能在他的家鹅群里挑一个妻子。与白格相比,家鹅显得又笨拙又肥胖,白格对它们一概不予理睬。
这只落入人间的野天鹅似乎要过一种修道士的生活。
但是,有一天,白格使默文大吃一惊:它带回来一只别处走散的母家鹅,这只母家鹅温文尔雅,浑身也披着偏灰的羽毛,很清秀,甚至有点儿高贵的天鹅气质。农庄的主人赶来了,见这野天鹅和他家的雌鹅这么要好,就向默文先生索要了几十只鸡蛋做交换,让母家鹅留了下来。
默文先生给母家鹅取名里斯拉。
白格和里斯拉亲亲热热地做了夫妻。不久,里斯拉生下十只蛋,它钻进窝里开始孵蛋了。野天鹅和母家鹅的后代孵出来了,是一群可爱的小家伙。这时,白格的翅膀完全恢复了功能。
有一天,它试着举起翅膀,一下子飞到山那边,忽然间又从高空中降落下来,急匆匆地飞了回来。原来,里斯拉在叫唤它了。从这天起,白格飞遍了附近所有的地方,每个农民都在自己院子上空看见过它优美盘旋的身影。
默文先生希望夏天过得慢一点。但是,秋天终于来了。当天空传来第一声向南迁徙的天鹅的叫声时,白格抬头凝视天空,身体颤动着,跑了几步,终于飞了起来。它在默文先生家的上空盘旋了一圈,然后拍打着翅膀,加入了向南迁徙的天鹅队伍,渐渐消失在茫茫天际里。
但是,里斯拉和默文先生没有料到,三天后,白格飞回来了!显然,野性从白格的身上消退了,它对里斯拉的眷恋胜过了迁徙的习性。母家鹅里斯拉快活地叫着。
一天,默文先生听见住处附近传来一声枪响,紧接着一声熟悉的惊恐的哀鸣传了过来。一种不祥的感觉揪住了他的心。他奔出家门,看见丛林边上有个家伙溜跑了。
被打死的竟是母家鹅里斯拉!谁也弄不清是打猎者瞄准了里斯拉,还是里斯拉挡住了飞向白格的枪弹!白格蜷缩在母家鹅身边,眼里闪烁着悲哀的神色。
当默文先生为掩埋母家鹅里斯拉加上最后一铲土时,白格走过来,把嘴伸到他手里长久地呜咽起来。
天空中,又有天鹅在向南飞迁。突然,白格抬起头,又看看默文先生。它回头看了看生活了一年的农庄,终于跑动几步,鼓起翅膀加入路途遥远的跋涉。
(摘自《初中生学习》2013年第5期)
( 1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文章哪些语句为野天鹅白格被射杀埋下伏笔?( 3 )你如何理解标题“野天鹅的眷恋”中“眷恋”一词的含义?( 4 )野性消退的野天鹅白格最终飞离了生活了一年的农庄,此时,默文先生是怎样的心情?( 5 )你想对射杀天鹅的偷猎者说些什么?最美的姿态
张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选自《北大中文系第一课》,有删改)
( 1 )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请以“…………….,我想悄悄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有感而发,说真话、诉真情;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果需要,用“七(×)班,×××同学(老师)”(或用化名)代替。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