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浩瀚 教悔 杳无消息 眼花撩乱 B: 黝黑 粗糙 深恶痛疾 为富不人 C: 仲裁 躁热 藏污纳垢 正襟危坐 D: 滞留 畸形 诚惶诚恐 和颜悦色 |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诲(huì) 肖(xiào)像 骤雨猝(cù)至 B: 绯(fēi)红 要塞(sāi) 恰如其分(fèn) C: 鬈(quán)发 过载(zài) 悄(qiāo)然不惊 D: 歼(jiān)灭 屏(bǐng)息 翘(qiào)首而望 |
3、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安塞(sài) 晦暗(huì) 冗杂(rǒng) 羁绊(jī) B: 烧灼(shuó) 闭塞(sè) 磅礴(páng) 亢奋(kàng) C: 戛然(jiá) 恬静(tián) 骤雨(zhòu) 蓦然(mò) D: 思绪(xù) 震撼(hàn) 淋漓(lí) 辐射(fú) |
4、 | 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湄公河行动》对案件真相的还原和对事件细节的把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B: 近年来,中国文学翻译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翻译图书市场仍充斥着大量粗制烂造的译本。 C: 撇开暄嚣,抛开烦恼,独自享受温馨的书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D: 这部电视剧通过匪夷所思的情节设置、完全不合情理的剧情推进,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荒繆感。 |
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B: 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为我们深情地描绘出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般的世界。 C: 《雨的四季》是当代著名诗人刘湛秋写的一篇优美散文,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D: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形式固定。一般每首八句,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颈联,五、六句叫颔联,七、八句叫尾联。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山米感到像犯了罪似的,赶紧说道:“我只是在找玉米罢了。”(《山米与白鹤》)B: 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石榴》) C: 一座玻璃的峻岭映照出金属和水泥的悬崖绝壁,也映照出朵朵白云。(《走进纽约》) D: 孤注一掷的滑铁卢搏斗正在连行,炮弹便是投下来的铁色子。(《滑铁卢之战》) |
7、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迸(bìng)溅 炽(chì)热 亵(xiè)玩 屏(píng)息凝神 B: 契(qì)约 猥(wěi)琐 修葺(qì) 心有灵犀(xī) C: 德馨(xīn) 案牍(dú) 俯瞰(kàn) 诲(huǐ)人不倦 D: 商酌(zhuó) 蔚(wèi)蓝 凸(tǔ)显 仙露琼(qióng)浆 |
8、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 登上这气势恢宏的三峡大坝,触摸它伟岸的躯体,聆听它沉雷般的心跳,问苍茫大地,有哪一条江河_______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有哪一道大坝能_______如此众多的智慧?有哪一座建筑能_______如此壮美的崇高?有哪一项工程能_______如此伟大的传奇? B: 积淀 凝聚 见证 写满 C: 写满 见证 凝聚 积淀 D: 见证 写满 积淀 凝聚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昨天的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动员大会上,杭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治堵”新招,严处8类严重影响交通的违法行为。B: 2013年,杭州市确保拆除城乡违法建筑大约300万平方米左右,力争完成拆除城乡违法建筑375万平方米的任务。 C: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通信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既有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配套设施资源共享的监管力度,切实解决光纤到户改造入场难。 D: “社区文化建设基地”是集艺术品展示、宣传、拍卖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以推广文化、交流文化、普及文化和传播文化。 |
10、 |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C: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1 )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破阵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_。( 2 )这首词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凝聚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请简要赏析。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 1 )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是( )A: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擅长) B: 但微颔之(但是) C: 睨之久而不去(离开) D: 汝亦知射乎?(你) ( 2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公亦以此自矜 以钱覆其口 B: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C: 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手熟尔 D: 康肃笑而遣之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3 )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陈康肃为自己“善射,当世无双”而感到骄傲。 B: 从“但微颔之”可以看出卖油翁对陈康肃的箭法不以为然。 C: 卖油翁用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事实,证明了“惟手熟尔”的道理。 D: 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友善,卖油翁自大自负。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吾射不亦精乎?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父亲》
①父亲又来了。
②他是来给我送钱的。高一开学时交了两万多块钱的择校费,每学期书杂费、资料费、生活费还得两千多!他站在水泥篮球场中间,笑眯眯地望着一楼高三(5)班——我的教室,我早发现了。蓝天的天空白云朵朵,金色的阳光洒向大地,当然也洒在球场中间的父亲身上,我猛然觉得父亲像我们山里狭窄稻场中间落满灰尘的麦秸垛。
③不用看,我就知道,父亲头上永远是一顶洗得发白的蓝军帽,帽沿前半部分向下垂着;脚上永远是一双黄色解放鞋,鞋帮沾着大山的黄泥;上身水远裹着洗得发白的蓝中山装,最上面一颗扣子是永远不会扣上的,腿上不是文革时代的蓝军裤就是黄军裤;衣领上永远是黑亮黑亮的脏兮兮的颜色,这就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的亲爱的父亲!他真是迂腐呀,有一回为了省二十块钱的车费,硬是走了45公里,从市中心走回了县城!
④教室里,我已经臊得满脸通红,老师讲的什么已全然置之脑外,我不敢看老师,也不敢看同学,我为父亲的土气而害臊。
⑤下课了,我低着头走出教室,站在父亲身边,猛然抬头吼道:“你站在操场中间干什么?丢人现眼的!你到寝室门口等我下课不就行了!”父亲“嘿嘿”笑着,眼中满是慈爱,忽然露出点愧疚之色,伸手递过来一卷钱,嗫嚅道:“猪卖了,我……给你……送点钱……”父亲还要说,我劈头抢白道:“你到寝室门口等我,我还有一节课!”说完转身上厕所去了。
⑥下午六点半,在学校食堂,我炒了一个蒜苔瘦肉,父亲坚持吃了六角钱买的三个饼子,又用开水把我吃剩的蒜苔瘦肉泡了汤喝了下去,然后一抹嘴:“好了,我出去找个旅社住一宿,明早赶车回去,你上晚自习去吧。”我也没说什么,洗了碗进了教室。
⑦下了晚自习,寝室里的同学约好到操场打篮球,我们经常这样,出一身汗,洗个澡,再看一会书,休息得特好。
⑧篮球场边上有几排水泥乒乓球台,去拣蓝球的同学王栋突然喘着粗气回来说:“乒乓球台下面睡着一个人!”
⑨我们几个蹑手蹑脚地来到乒乓球台边,借球场的灯光,看着熟睡的那个人,心虚而又紧张不安的我万分吃惊地脱口而出:“爸——”
⑩接下来的事情是这样的:寝室的同学异口同声谴责我,说我没良心,思想腐朽,就像鲁迅笔下的清国留学生一样数典忘祖,然后一齐拉我父亲回到寝室,王栋拉我跟他睡一铺,父亲就睡在我的铺上。
⑪夜深了,一轮明月高悬在深邃的夜空,不远处有些星星眨着眼睛,凉凉的夜风吹过寝室,拂在每个人的笑脸上。
⑫那个夜晚,我久久不能入睡,满脑子是父亲黑黑的脸庞,花白的短发,粗糙的手指……我为我的虚荣而羞愧,也为我有这么多好同学而高兴。
⑬小时候,眼中是惧怕,我不敢看父亲;长大了,眼中是虚荣,我还是不敢看父亲。那个夜晚,我仿佛长大了,我读懂了父亲。
网络阅读并非风光无限
①不知怎地,如今我对网上阅读越来越不感兴趣了。倒不是因为自己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反复比较,方觉得网上阅读有些支离破碎,许多资讯都是零敲碎打。也许读不好,甚至会读了八卦新闻、八卦文章还觉得是不错的信息呢。有时还读了假信息。
②有一段时间,我觉得网上阅读实在是快捷、便利。随便在搜索引擎上打上几个关键字,就会即刻闪现出无数条相关信息来。而且此信息还会链接出无数个相关的信息。有一次,为了撰写一篇关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论文,我到网上搜索一番,还真搜出不少相关的文章来。
③不过,虽说我还未到老眼昏花的程度,但在网上阅读连续几个小时后就倍感吃力了。原因是在荧屏上阅读其实是很费力的事情,不像印刷文字轻便、舒适、自在,有时一连看上十个八个小时都不觉得累。
④网上阅读如同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还得紧跟第二步、第三步。也就是为点击一个必看的条目,得不停地点击无数条信息,进行系统排他法,方能进入这个页面。如果赶上电脑有点儿小病毒,反应有些迟缓的话,所需的页面没有几分钟还真点不出来。特别是阅读重要的文字,必须成为会员后方能进入主页面,不拿出过五关、斩六将的本领,怕是一时半会儿不能读到的。
⑤曾经有不少人认为,现在都是网络时代了,谁还热衷于印刷文本。所以当有人得知我还在每天看书、读报、看杂志时,实在是不以为然,总觉得是老土和过时。其实,电子媒体和印刷媒体我每天都在接触。但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比较后得出这样的看法,网上阅读只适合读点新闻,浏览资讯丰富的精短文字。同时特别适合与他人互动,资源互享。但如果幻想像《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制都要在网上一睹为快,那可就要遭罪了。
⑥这不,为了追赶形势,我也请人帮我下载了一些电子书,即一些国学名著。不过,我实在也不想打开。总觉得在网上读国学不是那么回事,还是看书来得更惬意一些。一边看,还可一边读出声音来,偶有所感,还可在内文里记下自己的旁批、尾批。
⑦在网上阅读,我还时常有自己是信息盲的感叹。每天看了这么多的信息和书本,也只是这大千世界信息的一个小角落。的确,我们都不是超人,都有自己的专业、职业和主攻方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作为一个动态的世界和人生,每天产生的信息和知识真是无以计数。一般人也不是专门从事信息搜集的,不知道太多也没有多大害处。倒是应当业有专攻,围绕着自己的专业和爱好,将专业做深、做透为佳。
⑧然而,一直将网上阅读视为圭臬的80后、90后、00后的年轻人恐怕会不以为然。也许他们会觉得网上阅读风光无限,不必再尝试其他种类特别是传统的阅读方式。只是我无论如何追赶潮流,也对网上阅读乐观不起来。因为网上阅读还有一个去伪存真的问题。大量的伪知识、伪资讯混杂其中。特别是日益膨胀的博客,成了无人监管的“记者站”“网上发布会”。许多重要和不太重要的信息竟从此中传播。还有播客、威客也在各领风骚。由此看来,网上阅读固然快捷、方便,但还多了许多的筛选、甄别的工序,远不如书报刊的信息来得更让人踏实一些。
⑨当然,我也不是要将网上阅读彻底否定。它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为了完善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信息结构,就需要将电子媒体、印刷媒体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完善,使之互相补充,而不是有所偏废。对我来说,网上阅读是一种适度的、休闲的阅读。在我的阅读生活中只占极小的一部分。而深度阅读、书本阅读当是首选。
(选自《中国教育报》2018年3月)
( 1 )下列不能证明“网上阅读并非风光无限”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按要求作文。
请以《我的幸福瞬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