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航空人的殷切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 共享单车管理这一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C: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了一条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D: 由于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双星捧月”的奇观。
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在诗中用一“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
B: “江南”“江北”在诗中有照应作用,写出了江水的阻隔;“望”字传达出思念之神态。
C: 第四句写望中所见,给人以孤独、寂寞、空虚的感触,“水悠悠”暗含无限的思念之情。
D: 这首诗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感情渗透在景物描写中,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3、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问(jí) 荒僻 忧心忡(chōng) 妇儒皆知
B: 修(qì) 粗拙 为人知(xiǎn) 千钧重负
C: 罚(chéng) 屏障 气冲牛(dòu) 天崖海角
D: 息(xùn) 奥悔 而不舍(qiè) 忍俊不禁
4、从文学常识的角度看,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吴承恩 《水浒传》—施耐庵 《聊斋志异》—蒲松龄 《儒林外史》-吴敬梓
B: 《故乡》—小说 《藤野先生》—散文 《风筝》—散文 《看云识天气》-说明文
C: 香菱、刘姥姥—《红楼梦》 星期五 —《鲁宾逊漂流记》 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课》
D: 三顾茅庐—《出师表》 温故知新、舍生取义—《孟子》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三的莘莘学子要竖立远大的理想,但当务之急还是要抓紧时间,认真备考,力争在中考出优异成绩,考上理想高中。
B: 中国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的消息一经发出,全国各族人民拍手称快 , 这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名族自豪感。
C: 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溺于网吧,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说:“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光着膀子。”
6、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然(qiǎo) 刻(juàn) 教(huì) 息敛声(bǐng)
B: 婆(suǒ) 遒(jìn) 取(jué) 广袤无(yín)
C: 瞰(fǔ) 秀(qí) 巢(kē) 恹欲睡(yān)
D: 记(zǎi) 酌(zhēn) 行(lǔ) 惟妙惟(xiào)
7、

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作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的回顾。在写人方面,作者善于抓住形貌、性格特征来刻画人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叙事方面,主线鲜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这篇文章也可以说是作者青年时代爱国、报国的心路历程的写真,通篇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B: 《我的第一本书》是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城市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作者牛汉是现当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常常充满着一种沉重的苦难感与强大的力量感,著名诗人艾青就受到了他极大的影响。
C: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是陶渊明自传散文.在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好读书,二是嗜饮酒,三是常著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
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 这首诗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然地描绘出画卷般的景色,乡思旅情,尽在诗中。
B: 颔联炼字精妙。“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C: 颈联描写了一幅空阔辽远的月夜云天图,想象大胆奇特,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表达出诗人豪迈的心情和新鲜的感受。
D: 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用拟人手法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收束全诗,余音袅袅。
9、

选出下面文言文语段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也,寡人反取焉 。

A: 徒:只。
B: 然:这样。
C: 熙:同“嬉”,开玩笑。
D: 病:生病。
10、下面句子的顺序,排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这个意义出发,知行合一,做一个更加文明的公民,其实也是在打造一个更好的自己,过一种更值得过的生活。

②如果说,遵守公共空间的秩序与规则是底线要求,那么,主动为别人着想、做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则是更高境界。

③文明不是空洞浮泛的口号,仰赖一点一滴的践行去成全。

④因此,与其做一个对不文明现象义愤填膺的“键盘侠”,莫如迈出坚实步伐,用双手书写文明的笔画。

⑤你的文明,或许就存在于银行ATM机的一米线旁,展现于人潮涌动的公交车站牌下,闪耀在川流不息的行车道中。

A: ①⑤②④③
B: ③④⑤②①
C: ①②⑤③④
D: ③④①②⑤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释】①山光:山上的阳光。②池月:池边的月色。③开轩:开窗。④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⑤恨:遗憾。⑥感此:有感于此。⑦终宵:整夜。⑧劳:苦于。

( 1 )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描绘了夏夜南亭纳凉的愉悦,抒发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
B: 前四句叙述余晖西落、池月东升的夏夜,诗人解散头发,打开窗户,在幽静宽敞之处躺卧着乘凉。
C: 五六两句,从嗅觉与听觉的角度写纳凉所得的爽快感受,阵阵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滴滴露水发出清脆的声响。
D: 后四句写夏夜南亭纳凉的遗憾与内心的苦楚。想弹琴,没有知音来欣赏。良宵美景,老朋友辛大却整夜不来共享。
( 2 )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首两句,写日落月升,写得很有动感,尤其是“忽”“渐”两字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B: 三、四两句中的“散”“闲”两字,是顺手拈来的词语,不含言外之意。
C: 七、八两句,巧妙地镶入钟子期与俞伯牙之间“高山流水”的典故。暗示诗人与朋友辛大之间的知音关系。
D: 结尾两句交代作诗缘由,抒发了对辛大的怀念之情,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苑、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字可兴矣”

( 1 )用“/”给下面语句标出正确的停顿。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2 )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①曹操:

②诸戎、夷越: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列《春》选段,回答小题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士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呢,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 1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写人的活动和人的感觉反衬出春草勃发给人带来的欢乐,表现春草的可爱。
B: 第②段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描写春花,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C: 第③段的加点词“卖弄”,在文中从感情色彩看是贬义词。
D: 本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想去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 2 )第①段中“钻”这个动词的使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它暗示春天( )
A: 是春草初生的季节
B: 充满生机活力
C: 是温暖和煦的季节
D: 充满轻松与快乐
( 3 )关于文中第③段划线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感觉上写春风的气息
B: 从嗅觉上写春风的花香。
C: 从嗅觉上写春风的气味
D: 从视觉上写春风的草味儿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山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内在。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 1 )当“我”听到阿长买了《山海经》后,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请用原文回答并指出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方法。
( 2 )“我”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我”对阿长的评价是什么?(请用原文解答)
( 3 )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 4 )结尾一句是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5 )概括选文中“我”对阿长思想感情的变化?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二选一)

(一)请以“我最尊敬的人”为题,写一篇600字记叙文。

(二)请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600字记叙文。

要求:卷面清晰整洁,字迹工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雨”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