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是的,我平凡,但却无需以你的深沉俯视我,即便我仰视什么,要看的也不是你尊贵的容颜,而是________;是的,我平凡,但却无需以你的深刻轻视我,即便我聆听什么,要听的也不是你空洞的大话.而是________;是的,我平凡,但却无需以你的崇高挪揄我,即便我向往什么,也永不会是你的空中楼阁,而是________。 ①林涛的喧响,海洋的呼喊 ②泥土的芬芳,晨曦的灿烂 ③山的雄奇,天的高远 A: ②①③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
2、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方法。B: 我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养成了爱劳动。 C: 具有健康的体魄,是关系一个人能否为社会多做贡献的保障。 D: 面对黄河这条承载了整个民族光荣与苦难的河流,每个中国人都不会无动于衷。 |
3、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掠夺 珐琅 脂粉 眼花缭乱 B: 耗费 绸缎 治裁 不可名状 C: 赞誊 缀满 赃物 富丽堂皇 D: 分亨 恍若 行窃 丰功伟绩 |
4、 | 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 贮蓄 人声鼎沸 重峦叠障 一泻千里B: 颓唐 引颈受戮 广袤无垠 粗制烂造 C: 萧索 锋芒毕露 囊萤映雪 巧妙绝伦 D: 鉴赏 妇儒皆知 莫衷一是 重蹈覆辙 |
5、 | 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陨落 就范 影壁墙 龙盘虎倨 B: 即使 安祥 警戒线 应接不遐 C: 震撼 沧桑 手榴弹 亭亭玉立 D: 寒暄 永决 编缉部 急于事功 |
6、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___△___;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___△____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___△___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__△___。 A: 豁然贯通 即使 也 身临其境 B: 迎刃而解 其实 才 开卷有益 C: 豁然贯通 其实 才 开卷有益 D: 迎刃而解 即使 也 身临其境 |
7、 | 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言及设计,顾先生侃侃而谈 , 与其争辩的外国专家心悦诚服。 B: 有些学生总是漠不关心自己的前途,终日沉迷于游戏和网络的世界。 C: 语文老师指出并耐心地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D: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纷至沓来。 |
8、 |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文采 心无旁骛 张惶 红装素裹B: 诓骗 孤军愤战 秘诀 郑重其事 C: 练达 重蹈覆辙 真谛 自知之名 D: 抽噎 黎民百姓 蜷缩 豁然贯通 |
9、 | 下列划线词的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A: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看见) B: 安得广厦千万间(安然)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把) D: 可怜身上衣正单(使人怜悯) |
10、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作“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 B: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C: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 D: 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1 )诗中的“聊”“会”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 )请对画线句子刻画的诗人形象作具体赏析。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文侯轶事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日:“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日:“我何如主?”皆日:“仁君。”任座日:“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日:“仁君也。”文侯日:“何以知之?”对日:“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 1 )对下列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命驾将适野(前往)B: 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知道,明白) C: 乃往,身自罢之(罢免) D: 文侯怒,任座趋出(快走) (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 由是始大于三晋 B: 克之,以封其子击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文侯应之亦然 呼尔而与之 , 行道之人弗受。 D: 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上文《魏文侯轶事》)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文侯是个诚实守信的人,为了不违狩猎之约,弃宴亲自前往。B: 魏文侯坚持外交原则.曾惹怒了实力不弱的韩、赵两国。 C: 针对魏文侯封地于子的不当做法,任座敢于仗义执言,体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 D: 魏文侯一会儿“怒”.一会儿“悦”.若非翟璜的巧妙解说,任座定会小命难保. |
迎着风,一顶草帽
①一顶金黄的草帽,是父亲刚从集市上买来的,还带着干燥的草香。
②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在夏天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尤其是在夜晚露天的打麦场上,我们一家人吃过了饭,聚集到这里,一边看守麦子,一边聊天,望着满天眨眼的星光,一盏茶工夫,我就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天光大亮,口水溢湿了父亲的草帽,抖一抖,像荷叶上的水珠。
③白天的草帽多半属于父亲,父亲要么用它来遮挡毒辣的阳光,要么用它来遮挡被风吹散的麦糠。所以,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草帽里总有淡淡的麦香,那是收获的气息。
④一场活忙下来,那草帽,就属于我了,我把它连同叔叔的那一顶扣在一起,“砰——哐哐,砰——哐哐……”两顶草帽,像乐器中的铙儿一样碰在一起,草帽相撞哪里会有声音?那声音,是农场上闲下来的父亲的杰作,父亲,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优秀的配乐大师。
⑤清楚地记得,父亲帮我“配乐”时,还会禁不住手舞足蹈,那舞蹈,像极了蒙古的摔跤。当然了,蒙古摔跤是我后来才知道的。那是在电视上,早已忘记了那是一档什么综艺节目,只记得我拉着厨房里忙碌的妈妈,“妈妈快看,那两个人在学爸爸……”妈妈扑哧一声笑了,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那是‘蒙古摔跤’!我哪里信妈妈的话,因为,在我童年的印象里,只有爸爸才会把舞蹈跳成那样夸张。
⑥“砰——哐哐”,爸爸黝黑的脸膛上盛放着璀璨的笑容,那笑起来的皱纹,分明就是夏天成熟的麦浪,一波又一波,伴随着两顶碰在一起的草帽,爸爸的脸上浪花浮动。爸爸一跳起这种舞蹈,仿佛从来就没有疲惫过,直到我拿草帽的手累酸了,爸爸才停下来擦汗。
⑦记得有一两次,我也抢过毛巾给爸爸擦过汗,当时的爸爸突然变得好安静,高兴地让我擦,不知为什么,每次还都闭上眼睛,可能是也想起了他的童年吧,要不然,为什么每当爸爸睁开眼睛,总会眼眶湿润呢?
⑧爸爸的草帽,不止能在夏天发挥作用。到了来年春天也一样。到了春天,爸爸用一种最简单的办法就让草帽飞上天。他先用两片细长的竹篾撑在帽肚里,然后,随便在帽檐上系上一根长长的布条,再绑上一条长线,一顶草帽做成的风筝就这样飞上天了!
⑨现在依稀记得,那系在帽檐上的布条总是红色的,像一面细长的旗帜在空中飘扬,又多像一只金黄色的鸟,摆动着火红的尾天空遨游。春天的旷野里,我和父亲奔跑着,翻越一个又一个田垄,直跑到村口的妈妈唤起我的名字,那是要吃饭了。
⑩那时候,我总会边吃边说,说爸爸是个发明家。每当我这样夸奖爸爸,一旁的妈妈总会撅起嘴唇。我一看妈妈吃醋了,忙用爸爸交给我的“招数”----妈妈,你是个美食家啊!接着,我们一家人都哄堂大笑。
⑪光阴荏苒,记不得这样的场景过了多少个年头。现在,我定居城市,父母依然留在乡下。前几天,母亲从乡下打来电话,结束时,母亲突然说:“你们要个孩子吧,你爸爸整天念叨着重操旧业呢!”
⑫我明白爸爸“重操旧业”的意思,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脑海里重现多年前的场景:一样热闹的打麦场,一样的旷野,一顶草帽,迎着风!
( 1 )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借你一个微笑
①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眉头又锁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②一个从来不及格的学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
③我合上教案而无表情地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来,他喉头动了一下,然后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我站住,等他说话。同学们也围了上来,他的脸涨得通红。我静静地站着,希望他能开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紧紧锁住了似的。
④他递过一张纸条:老师,我的物理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学后为我补一个小时的课?
⑤我可以马上答应他,但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决定“迂回”一下。我牵着他的手到僻静处说:“老师答应你的要求,可这两天我太忙,你等等好不好?”他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我知道他中计了,接着说,你必须先借一样东西给我!他着急起来,可还是说不出一句话。
⑥“你每天借给我一个微笑,好不好?”
⑦这个要求太出乎他的意料,他很困惑地看着我。我耐心地等待着,他终于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
⑧第二天上课,我注意到李俊抬头注视我,我微笑着,但他把脸避开了,显然他还不习惯对我回应。我让全班一起朗读例题,然后 再让他重读一遍。他没有感觉我为难他,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读了。也许想起了昨天对我的承诺,读完后,很困难地对我笑了笑。见他这样,我心生一计,又给他设置了一道障碍。我说,你复述一下题目的要求,这回他为难得快要哭了。不少同学对他的无能表现得很不耐烦,七嘴八舌地争着说起来,我制止住了大家。他终于张口了,语无伦次。我笑着让他坐下。
⑨他开始和同学来往了,一起上厕所,回教室……这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提为他补习的事。一天下课李俊又拦住我,我知道他要干什么,很幽默地向他摊开手。他一愣,老师您要什么?我说,你写给我的条子呀。他笑了:我不写条子了,您给我补补课吧。我面带笑容:“功课你不必着急,到时我会主动找你的,但我向你借的你还没给够我。”
⑩“好的,我一定给足您。”等他高高兴兴又蹦又跳地走出好一段路后,我才像想起来什么似的把他叫回来,递给他一张纸条,那里有我为他准备的一道题。我告诉他,一天之内把它做出来,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独立完成。我知道,他宁可“独吞”,也决不会和同学讨论的。这正是性格内向学生的最大弱点。下午他说还没做出来,我有点不高兴,说晚自习你还没做好,我可要收回承诺了。自习时我见他站在一个男生边上,忸忸怩怩很不自然的样子,我得意地笑了。就这样我先后为他写了4张纸条,题目一次比一次难。后来,纸条一到手他就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们争论开来。
⑾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新学期刚开学,李俊休学了,因为他爸遇车祸瘫痪了,而他自小就被妈妈遗弃了——这也是他忧郁的一个原因。我有些担心,一个连话都不大愿说的少年,能担负起养护父亲的责任吗?
⑿星期天,我和几位朋友到茶室聊天。刚坐下就被一群小孩子围上了,硬要为我们擦皮鞋。只有一个小孩没冲进来,在外面吆喝着:擦皮鞋擦皮鞋!……离开茶室,我从那个小孩子面前走过时,发现那孩子竟是李俊!
⒀“老师,让我为您擦一次皮鞋吧。”他说,脸上没有腼腆也没有沮丧。我答应了,伸过鞋子让他很用心地擦着。他一边擦一边说,他虽然不缠人,生意也不错。顾客告诉他,他的笑容很好看。
⒁我说是吗?他又笑着告诉我,不久他还会复学的。他学会了笑,他的笑让他挣半天钱也能养活他和爸爸了。
⒂我也高兴起来,我说我一定等你回来。可转过身,我的泪水就出来了。李俊大声地在后面喊,老师您要笑呀,您不要哭!我点点头,反而呜咽有声了。
⒃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是他为我补了一堂人生课。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赛场,无处不在;拼搏,赢得喝彩。哨音未响,胜负未定,信心仍在,奔跑不停。特定的时间,特别的努力,不服输,不放弃,让我们打一场漂亮的“加时赛”!
请以“加时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