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B: 3月24日,重庆万州消防支队组织官兵开展了隐患举报投诉宣传的活动。 C: 通过实地考察后,专家们提出和完善了治理长江的方案。 D: 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
2、 | 东山魁夷的散文是与其画作融为一体的。他用极其简洁而又澄净的文字,记录了他对自然的沉思、人生的感悟。下列属于东山魁夷作品的是( ) A: 《听泉》 B: 《断肠亭记》 C: 《古都的风貌》 D: 《自然与人生》 |
3、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10月1日,东台西溪景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国庆活动,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 , 前去观看。 B: 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C: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 , 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 , 开始向我求情。 |
4、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在每年“火把节”来临前后的一段时间里,苍山西部上空往往会出现片片瑰丽无比的红色彩云,犹如无数的火把一样在天际燃烧。 ②这里既有连绵不断、层峦叠翠的苍山十九峰,又有水光潋滟的洱海万顷碧波。 ③还有清澈见底、流淌不绝的蝴蝶泉以及岿然兀立的三塔…… ④每到这个时候,当地男女老少都兴高采烈地欢呼:“大家快来看啰,火把云烧起来啰!” ⑤但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当地的云天景象——“火把云”。 ⑥这些景观令慕名前来的各地游客流连忘返。 A: ②③⑥⑤①④ B: ②③⑥⑤④① C: ⑤①④②③⑥ D: ②③⑤⑥①④ |
5、 | 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说的“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桑梓”指的是故乡,“鸿雁”常用来喻指书信。B: 下面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花市上,牡丹、牵牛、梅花、菊花等等……四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C: “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此句的主干是,桥恢复青春。 D: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感人事迹,经过媒体的大事渲染 , 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句中划线成语运用恰当。 |
6、 |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般来说,四大文学体裁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B: 颜真卿是唐代与欧阳修、褚遂良和柳公权齐名的四大书法家之一。 C: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郭沫若先生赞扬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的。 D: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多重复句,第二层次是因果关系。 |
7、 | 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其中收录有《藤野先生》《父亲的病》《范爱农》《猫》《五猖会》等篇目。 B: 屠格涅夫的散文集《湘行散记》创作于1934年初,是他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 C: 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一书,描绘了好学上进的淑士国、酸腐吝啬的黑齿国等30多个神奇国度,想象奇特,构思新颖,读来让人兴味盎然。 D: 猪八戒本是天蓬元帅,他有很多缺点,如好吃懒做、见识短浅、贪恋女色等,但他又不失忠勇和善良,能知错就改,是一个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 |
8、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激活的荧光素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当氧化荧光素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释放出光子,就可以发出光亮。 ②发光细胞里还有一些奇妙的物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 ③萤光束接受氧气中三磷酸腺苷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在水的作用下,由荧光素酶催化。 ④萤火虫发光的原因是腹部有层几乎透明的薄膜,其下面是由发光细胞层和反光细胞层构成的发光器,周围则分布着许多小神经和小气管。 ⑤发光还需氧气的参与,萤火虫呼吸时氧气从小气管进入发光细胞。 A: ④⑤③②① B: ④②⑤③① C: ⑤②④①③ D: ⑤②③④①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酱的味道甚至可以成为衡量一个主妇合格与否的标准。B: 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不仅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更加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C: 通过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使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 D: 自然馈赠给我们人类的珍贵食材松茸从香格里拉出发,大约24小时左右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
10、 |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可能的机会。”这是著名企业家甘布士的经验之谈。追寻他的成功经历会让人受益匪浅。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往往错过良机。因此我们要像甘布士那样,不怕吃亏,善于把握机会。即使是万分之一得机会,我们也要为之去奋斗。 A: “任何”是代词,“万分之一”是数词。“受益匪浅”和“把握机会”都是动宾短语。B: “这是著名企业家甘布士的经验之谈。”中,“著名企业家”是主语。 C: “即使是万分之一得机会,我们也要为之去奋斗。”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D: 划线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错过”改为“错失”。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朋友离别之际的深情,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要把情谊寄与明月一直追随朋友而去,此句是: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____ 诲人不倦 ________ 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________ 学而不厌________ ( 2 )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3 )从选文中摘出两个现在仍然在用的成语。 |
一切都好
顺子刚奔进柱子家的院门,就高声喊:“大娘,我柱子哥给您捎东西来了。”柱子娘的脚还没迈出屋门,顺子已进了屋:“大娘,您看,这些东西都是柱子哥给您买的。”顺子把东西放在那张油漆斑驳的桌子上。
柱子娘用粗糙皴裂的手抚摸着那些红红的苹果、金黄的桃罐头、散发着诱人香味的点心,泪眼婆娑。
“顺子,柱子咋没回来?”柱子娘用袖口擦去眼角的泪。
“柱子哥那边忙呢,走不开。柱子哥现在比我有出息。”
“真的?”
“嗯,真的。”
“柱子这孩子啊,打小心眼实诚,遇事不懂得变通,干啥都死脑筋。自小我没担心过他会闯祸,因为他从来都是受委屈、受欺负的那一个。”柱子娘笑了,眼睛望着照进屋里的阳光。阳光被树影摇得一晃一晃的,像小时候的柱子一跳一跳向她走来。
柱子8岁的时候,柱子爹去世了。柱子娘农忙时侍弄地,农闲的时候四处打短工,就这样供柱子读完了初中。柱子毕业后不愿意让娘再为他吃苦受累,执意不肯再去上学,而是跟着村里的人出去打工了。
“我一直念叨,柱子在外面别受欺负,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柱子娘起身去院子里,拿来一些豆角给顺子,“顺子,你和柱子打小要好,你们俩在一起,相互照应着点儿。”柱子娘忽然猛烈地咳嗽起来,越咳越起劲,直咳得脸上冒出了细细的汗珠。顺子看着柱子娘痛苦的样儿,有些无所适从,唯一能做的是轻轻给她捶背。
“大娘,您怎么了?您去医务室看看吧。”
柱子娘摆摆手,缓了缓后说:“我去看过医生了。顺子,你不要把我病的事儿告诉柱子,免得他挂心。人家领导对他好,我不能分他的心。”
“大娘,您去医院看过吗?”
“镇医院的医生怀疑我是肺癌,让我去市里查,我没去。我自己的身体我知道,我多半是得了不好治的病。顺子,你千万不要告诉柱子,大娘求你了。我不想拖累柱子,只要他好好的,我怎么着都行。”柱子娘满眼祈求地望着顺子。
“大娘,我听您的。我,我不会告诉柱子哥。”顺子使劲忍着眼里的泪。
“顺子,你这是还没回自己家吧?你回去吧,爹娘都想自家的孩子啊。”
“哎,大娘,那我回了,您好好保重。”顺子背起包走出院门,眼泪“唰”地一下就下来了。
“顺子,你回去告诉柱子,就说我一切都好,让他放心。”柱子娘在大门口对着顺子的背影说。顺子没有回头,他不敢回头。
“我知道了,大娘,您回去吧,外面风大。”
柱子不让顺子告诉娘他干活时从架子上摔了下来,腿骨折了,现在还躺在医院里。柱子怕自己老不回家娘担心,就让顺子回村,给娘带个好。临行前,柱子千叮咛万嘱咐,让顺子对娘说他一切都好。
走到胡同口,顺子大声说:“大娘,柱子哥一切都好,您放心吧!”说完,脸上泪流成河。
(选自2018年第17期《微型小说选刊》)
( 1 )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儿童文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儿童生命的本然状态
陈思和
①儿童文学必须突出儿童性,但是儿童与儿童文学的写作是分离的。不像青春文学,作者多半是在读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或者是青年作家。儿童文学是由成年人来写的,年龄上隔了一代,甚至隔了两代。年龄跨界的人来表达儿童生命的感受,难度就比较大。所以,恰当的创作原则是:儿童文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儿童生命的本然状态。
②儿童阶段的生命特征是儿童文学的母题所在。在外力帮助下逐渐走向独立是儿童阶段的重要特征,这就构成儿童文学的一大母题--爱和互相帮助。还有两个主题与此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是善恶,一个是分享。
③儿童阶段的另一个生命特征是环境视域的逐步扩大,这也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母题。儿童文学最初关注的意象是床和房子,拓展开去,于是就出现了离家外出旅行的主题,或者身体突然掉进另外一个空间,由此开始了历险记。西方儿童文学名著《小红帽》《木偶奇遇记》都是这个主题延伸出来的。
④从生命原始状态到开始接受文明规范的教育是儿童生命的又一重要特征。孩子的生命是赤裸裸诞生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原始形态,也可以说这是一种野蛮形态。这个特征既强调了教育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人自身从“小野蛮”逐渐向着“小文明”的形态发展,同时,也肯定了儿童生命的某种野蛮特点。
⑤这里说的“野蛮”是不带有贬义的,它揭示出生命形态中有很多非文明规范的因素,它是自然产生的,是孩子生命形态的本然。电影《地雷战》有一个细节,鬼子工兵挖地雷的时候,挖到了一个假地雷,里面放的竟然是大便,日本工兵气得嗷嗷直叫。电影镜头马上切换到两个孩子在哈哈大笑,一个悄悄告诉另一个:是臭粑粑!如果镜头里表现的是成年人这么做,就会让人感到恶心,然而孩子的恶作剧却让人解颐一笑。为什么?因为在这个细节里突然爆发了一种儿童生命的蛮性特征,用在战争环境下特别恰当。
⑥创作儿童文学,尽可能地接近儿童生命的本然状态,途径还有很多,比如“模仿”和“接近”,但是这属于外部行为。创作其实是一种内心行为,作者需要从自身的生命感受出发,通过童年记忆来挖掘和激发自身具有的儿童生命因素,也许这种因素早已被成年人的种种生命征象所遮蔽,但是仍然具有活力。通过记忆把自身生命的童年因素激发出来并且复活,通过创作活动把它转化为文学形象,那是儿童文学中最上乘的意象。
⑦儿童文学不可避免地含有非儿童性的部分。如果说,儿童性的部分更多地是从文学审美的功能上来呈现儿童文学,那么,非儿童性的部分,则要从知识传播、成长教育等功能上来发挥儿童文学的特点。儿童性与非儿童性的完美结合,才是优秀的儿童文学的最高境界。
⑧但要注意,教育的内容可能不是儿童自己需要,而是长辈觉得应该让儿童知道的。我们讲“瓢虫是害虫”“蜜蜂是益虫”,其实这些都是成年人的标准。哪个孩子不小心被蜜蜂刺了一下,他可能就会认为蜜蜂才是害虫。这提示我们要有这个自觉,对于儿童文学中含有的非儿童功能,要有一个“度”,太多就超过了儿童承受的能力,会使儿童文学发生异化;但完全没有非儿童功能也做不到,那是乌托邦。这是儿童文学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摘自2019年9月23日《文汇•读书周报》,有删改)
( 1 )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深受中国儿童的喜爱。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降妖灭魔,西天取经之路的奇幻历险经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互相扶持、互相帮助的感人故事,都深深地吸引着小读者们的心灵。
( 3 )请分析文章第③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题目一:请以“这里的景象一时新”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
题目二:请你以“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演讲稿,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的八年级的演讲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