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长春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自9月15日发射入轨以来,与神舟飞船开展的首次交会对接。(在“这是”后面加上“天宫二号”)
B: 他一边领着客人参观校园,一边详细地介绍学校近二十年来在教育教学上取得的最新成绩。(将“近二十年来”调至“在教育教学上”之后)
C: 在全球大学500强中,中国是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27所上榜的大学。(删去“是”)
D: 往年因为燃放烟花爆竹,大年初一广州白鹅潭附近的空气质量一般不达标,市民和游客从来没看到过蓝天。(将“从来没看到过蓝天”修改为“一般看不到”)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啊,我看见了,看见了那莽莽群峰和高高天庭上震荡的回声:我是森林!
B: 在他们登上“第二台阶”的岩顶后发觉攀登整个“第二台阶”共花费了五个多小时。
C: 广州市有关部门开展了以“拒绝冷漠,唤醒真爱”为主题的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教育。
D: 卡扎菲走向灭亡的关键不在于他得罪了美英等北约国家,而是在于他背离了人民。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闲暇 振灾 锋芒毕露 不言而喻
B: 琐屑 恣睢 水泄不通 正经危坐
C: 安详 恻隐 锲而不舍 两全其美
D: 阴晦 游弋 悬梁刺骨 明察秋毫
4、

下列句子说明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作引用)
B: 南极的磷虾,每年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每年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一倍。(列数字)
C: 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下定义)
D: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分类别)
5、

指出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政通人和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峰回路转
B: 觥筹交错 脱笼之鹄 横无际涯 浩浩汤汤
C: 与民同乐 朝辉夕阴 忧馋畏讥 气象万千
D: 长烟一空 伛偻提携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6、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永垂不朽 转弯抹角 蹒跚烦躁
B: 荡然无存 微不足道 惶恐取蒂
C: 低眉顺眼 大庭广众 霹雳巅沛
D: 长途抜涉 风尘苦旅 仄歪鞠躬
7、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灿(làn) (zhān)澹 子规(tí)
B: 萧(sè) 竦(sì) 歌(yǒng)
C: 枯(téng) (cāng)海 一帆(xuán)
D: (hè)石 归(yàn) 断(cháng)人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唐雌不辱使命》就出自其中的《魏策》。
B: 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长短句”。
C: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向蜀汉后主进的一篇表,南宋诗人陆游曾称赞它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D: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使我彷徨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B: 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
C: 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D: 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作为学生的我们,虽然还没到尽瞻养老人义务的年龄,但为老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也是义不容辞的,如:为老人洗一次脚、梳一次头、买一次菜、做一顿饭……
B: 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将在中国杭州举办,杭州市纪委监察局结合职能定位迅速部署开展相关监督,确保峰会各项筹备工作廉洁高效。
C: 每年8月1日开始,渔民恢复在南海的捕捞作业,他们都希望经过两个月的修养生息后,海洋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回报。
D: 我们解决金融危机的使命不仅仅是把人们送回工作岗位,更是重建经济,使劳有所得,让每一个辛勤工作的人有机会出人投地。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下面是杜甫的两首诗歌,一位同学想知道它们哪首先写哪首后写。请你作出判断,并从内容、情感等角度阐述理由。



A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江汉

〔唐〕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 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常从人寄食,人多厌之。尝就南昌亭长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坐在草席上吃饭)。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觉其意,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既贵,酬以千金。

(选自《智囊》)

( 1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攘除奸凶 攘除:________

②韩信始为布衣时 布衣:________

( 2 )翻译下列语句。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信既贵,酬以千金。

( 3 )韩信和诸葛亮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个性相异,但他们都是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我们还可以从【甲】【乙】两文中看出他们的另一个共同点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总有一些美好不期而遇

葛闪

①小区门口有个补鞋的老者,头发被风霜染得花白,脸上满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出的千沟万壑,年轻时还折了一条腿。老者虽身残,却心善,坚持良心做人,修补一双鞋只收两元钱。小区里的人看他可怜,也都极为照顾他。

②上月的一天,我看到一个染着黄发的小伙子,把自己的运动鞋送给他补。无论老人怎么尽心尽力,他却总是嫌老人补得不好,不停地让老人返工。我站在旁边实在气愤不过,张口欲为老者抱不平,但老者仿佛看出我的心思,用一个温暖的眼神阻止了我。就这样,老者反反复复为小伙子修补了好几次。小伙子这才心满意足,丢下了十元钱,说:“反反复复补了这么多次,十元钱就不找了。”说完,便吹着口哨离开了。

③小伙子转身离开的时候,轻轻拍了下我的肩膀,给了我一个狡黠的眼神。我突然明白,他是故意找借口来帮助补鞋的老者。这样,既能帮助老者于无形,又能维护老者的尊严。瞬间,小区门口凋零的树木,也突然桃红柳绿了。

④前不久吃早餐时,我被邻桌的一对母女吸引住了。她们雍容华贵的穿着,优雅的吃态,着实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⑤那个二十岁上下的女孩放下筷子,向早已吃完的母亲娇声说:“妈,我饱了,剩下的三只包子我不吃了。”母亲点着她的额头,笑嗔她是个败家女,示意她打包带走,女孩却表示,区区几只包子,不值得打包。

⑥母亲笑了:“刚才你还拼命喊饿,现在又说吃饱了。以前你说我花钱大手大脚,你看现在你也开始败家了。”

⑦母女优雅地离开了餐厅,出门时,女孩回头望向刚才吃饭的地方,眼神里满是温暖。那里,餐厅里一个衣着褴褛的颇像拾荒者的老太太,迅速地把三只小笼包当做珍宝似放进碗里。我这才明白了女孩的良苦用心。

⑧也是那一瞬间,在这个极冷的早晨,我的心一片明媚,春暖花开。

⑨去年夏夜,我和看护桃园的三叔公聊天,突然听到悉悉索索声。我马上提醒三叔公,肯定是偷桃的蟊贼,并操起了一根木棍。

⑩“不,”三叔公阻止住我,“现在生活好了,谁还缺一口桃子吃?这么晚偷桃子的,无非是几个小淘气罢了。你要是猛地过去了,孩子们一慌,万一从桃树上给摔下来怎么办?随他们吧。”三叔公眉眼里爬满的都是慈祥。

⑪那一晚,我觉得整个天与地间都是那么美好。

⑫我一直认为,人活一世,也许或多或少会遇到诸多苦难的字眼,但这个尘世里,也总有一些美好存在于某个角落里,宛如朵朵阳光,总会于一个明媚的日子里,和你不期而遇。

( 1 )作者写了三个让人感到美好的事件,请仿照示例,补充第一,二件事。

事件一:________

事件二:________

事件三:为了不惊吓孩子对孩子造成伤害,三叔公阻止我教训偷桃的贼。

( 2 )揣摩下列语句,联系语境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我这才明白了女孩的良苦用心。(指出划线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②这么晚偷桃子的,无非是几个小淘气罢了。(说说划线词语丰富的的表达效果。)

( 3 )文中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在表达情感上委婉动人,请加以分析。

瞬间,小区门口凋零的树木,也突然桃红柳绿了。

( 4 )指出题目《总有一些美好不期而遇》中“美好”在①-③段的具体含义。

( 5 )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第⑫段的妙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茉 莉

白落梅

①我对茉莉的喜爱,缘于儿时的记忆。外婆的庭院里,种了一些花木,春桃秋菊,夏荷冬梅。当然,还有她最爱的茉莉。茉莉花季很长,从暮春开到深秋,这些时日,茉莉花就那样悠然绽放不曾间断。外婆种植的茉莉,茎短而粗,稳稳地挺起枝叶和花朵。花瓣层层分明,润如玉,白如绢,轻如纱。繁密的绿叶中间,点缀着一些白花,如碧玉上的颗颗明珠,又如夜空中悬挂的点点繁星。每至晨昏,茉莉的淡淡幽香,飘过黛瓦白墙,弥漫至整个村庄。

②犹记得,外婆晨起打扫完庭院,便提篮采摘茉莉,泡上一盏茉莉香茗,坐于庭前石几上;穿针引线,串起的茉莉手链,给自家小姑娘佩戴,若有多余,则送与邻人。那些个夏天,外婆每日头上都簪着一枝茉莉,尽管如此,依旧遮掩不住她不断新生的白发。

③乡间老妪,本没有戴花的习惯,但茉莉与粉桃不同,不艳丽,不张扬。别一朵茉莉,不分年岁,只为装点心情,还有那耐人寻味的淡香。后来想起刘姥姥游大观园时,曾说她年轻时也风流,爱戴些花儿抹些粉儿的。而外婆亦有此番情肠。试想每个女子,谁不珍爱自己的容颜?谁不愿与繁花相守一生?幼年总听外婆说起,她本是富家小姐,也算得上是村里的大户。祖上修建的大宅院,福泽后辈,亭台楼阁,回廊水榭,叠石成山。而庭园里,花木成荫,折花插瓶,簪花佩戴,则成了她少女时代最美的回忆。

④那些闲逸的光阴,被时代的浪潮冲散,一去不复返。外婆嫁到了邻村的农家,几片青瓦,几亩薄田,她从千金小姐成了平凡妇人。她的嫁妆,除了一双红绣鞋,还有几株曾外祖父栽种的茉莉。那掀开红盖头的男子,将与她开始未知的人生。

⑤外公是个书生,与农田相伴,一生没有改变其乡野村夫的命运。却总在夜阑人静之时,点烛读书,而年轻的外婆,则为他红袖添香。有时,泡上一盏茉莉清茶,静坐于他身边,裁衣缝衫,共守朝霞。

⑥外公一生爱酒,喜茶,亦好交朋友。他每年都要取自家的粮食酿上几大坛好酒,兴起时则邀约几个邻翁,于庭院喝酒闲聊。乡村月色明净,茉莉花开,暗香袭人。灵巧的外婆,下厨做几道农家小莱,虽不见荤腥,却是下酒的佳肴。最为别致的一道莱,是茉莉花炒鸡蛋——白日新摘的茉莉花,用井水洗净,打上几个鸡蛋一起烹炒,清香可口,回味无穷。

⑦外婆自制的茉莉花酒、茉莉花茶,一时间远近闻名。镇上曾有商铺老板慕名前来,询问秘方,被外婆婉言回绝,其实自酿花酒、花茶只是一种心境,并无秘方,亦无须资本。自家栽种的粮食、茶叶、花木,巧妙地相容,便生了风雅。

⑧乐善好施的外婆,对平日走街串巷的卖货郎,或天南地北的江湖艺人,总会殷勤留客。虽是粗茶淡饭,却给了风餐露宿的他们无限温情暖意。想来,外婆当年的乐施,皆是种下的善因。如今她九十高寿,前尘往事已然忘却,成了流水浮烟。那双红绣鞋也不知下落,唯留几树茉莉年年开合,不说别离。

⑨我与外婆相处的日子,越发得短少。每年看到茉莉花开,便知我们的缘分,已薄如春梦。外婆已经不折茉莉簪头了,她两鬓的发,一如茉莉那样银白。以往只觉时光太慢,我的世界,总离不开那个小小村庄。而今我漂泊天涯多年,方知岁月催人老去,那些阔别已久的音容,都不再年轻。

⑩每次与外婆临别之际,她总会拉着我的手絮说几句珍重的话。她说她已朝不保夕,而我的人生,则如那一窗的茉莉,开谢了一季,还会重来。我竟无言以对,只转身拭泪,任凭她目送我的背影渐行渐远。

⑪这些年,无论我身在何处,我所居住的地方,皆种植茉莉。它曾陪我走过年少时光,又随我人世迁徒,如今和我一起安于江南某个旧院。也许这不是我最终的归宿,有一天我还会遭遇流转的命运,但茉莉亦会与我清淡相守,情深意长,在许多个苍茫无依的日子里,慰我孤独寂寥。

( 1 )外婆一生钟爱茉莉,请根据提示,梳理外婆与茉莉的往事。

泡茉莉香茗→ ①________→②________→烹炒茉莉佳肴→③________

( 2 )结合语境,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①段中的画线句子。

繁密的绿叶中间,点缀着一些白花,如碧玉上的颗颗明珠,又如夜空中悬挂的点点繁星。

( 3 )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 4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文题“茉莉”的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他失信了,你可以提醒他“言必行”。他沮丧了,你可以提醒他“不可夺其志”。他困惑了,你可以提醒他“走自己的路”。 我受挫折了,我应该提醒自己“自己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我想逃遁了,我应该提醒自己“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不容易的”。我要颓废了,我应该提醒自己“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提醒”真的那么重要吗?
请以“提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 ③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无聊”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