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包钢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朗读者》《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节目如一股股清泉,沁人心脾
B: 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C: 电视台的编导精心策划,把几个旅游类节目办得绘声绘色 , 深受好评。
D: 当代作家毕淑敏的小说《一厘米》的结尾别出心裁 , 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飞的作业一直以来都是工工整整,一尘不染
B: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 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 , 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早上,张明和吴建一起上学,张明问吴建下午的班会将讨论什么问题。
B: “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C: “好吧。”他在心里想:“谁爱怎么读就怎么读,我不管了。”
D: 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4、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
B: 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C: 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D: 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大地的瓜分》,写了一个希腊神话故事。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于是,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纷纷领走了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之后,来了位诗人,但已无任何东西可得。宙斯问诗人:“当瓜分大地时,你在何处?”诗人说;“我在你身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请原谅我的心灵,被你的天光迷住 ⑦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面庞

④竟然忘记了凡尘 ④我的耳朵倾听着你的天乐之声

A: ②④①④
B: ①②④③
C: ④②③①
D: ①③②④
6、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全校同学积极响应校团委关于为云南遭受地震灾害同胞献爱心,作贡献。
B: 一个人能否在短暂的人生中取得成功,关键看他勤奋的程度。
C: 我们全班同学认真讨论和听取了班长关于加强学习,建设优秀班集体的建议。
D: 市场上近来出现了大量囤积苹果、绿豆、大蒜等蔬菜的现象。
7、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kè)求 (chuò)号 (zhé)腰 妄自(fēi)薄
B: (qiǎo)然 (hóu)鸟 胆(qiè) 锐不可(dǎnɡ)
C: (dī)防 洞(xué) 挑(tī) 怏(yànɡ)不乐
D: (jiào)对 (xiāo)像 (zènɡ)恶 伛(lǚ)提携
8、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他克尽职守,默默奉献三十年。/请你把刚才说的话在说一遍。/警察掉取监控录像仔细查看。(摘自电视字幕)
B: 海鲜夜宵大排档,恭候光临!/阳光安装公司,竭诚为您服务。/欧美时尚家具,送货到家。(摘自招牌广告)
C: 红烧鸡腿、蜡肉烧笋、糖醋鱼块/凉绊黄瓜、香菇青菜、蒜泥菠菜/番茄旦汤、虾皮紫菜汤(摘自食堂菜单)
D: 梧桐树遮天蔽日,尤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最后拼搏阶段就是要像篮球冲满气、汽车加满油一样。(摘自学生作文)
9、

下列与课文有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司马光——《孙权劝学》
B: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C: “豆腐西施”——鲁迅——《风筝》
D: 胡屠户——吴敬梓——《范进中举》
10、

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2017年是丁酉鸡年,可以推断出明年是戊戌狗年。
B: “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一句是并列关系复句。
C: “阳光中学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开展话“我与世界读书日” ”一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在“我与世界读书日”后加“的活动”。
D: 我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在端午节这天吃腊八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初见嵩山

张 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释】①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滴。

( 1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

( 2 )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汤敦甫在京师,乘车过宣武门大街,有卖菜翁弛担坐,御者误触之,菜倾于地。翁捽(zuó)其御者,詈且殴,索偿菜值。公启帘问曰:“值几何?我偿汝。”翁言钱一贯,公揣囊中已空,命同来家中取钱。翁不肯曰:“偿则此地偿耳。”公为之窘。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起居已,曰:“此小人,由某携回重惩可也。”翁始惶恐,叩首乞哀。公谓指挥曰:“无庸,假贯钱足矣。”指挥如数与之。翁叩谢去。公仍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叱驭去。

【注】①捽(zuó):揪;②詈:骂;③起居:问安。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有卖菜翁担坐。

________

②公为之

________

南城兵马司指挥至

________

贯钱足矣

________


( 2 )结合文章内容,请对汤敦甫作出简要评价。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请阅读《阳关雪》,回答下列小题。

阳关雪

余秋雨

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出发前曾在下榻的县城向老者打听,回答是:“路又远,也没什么好看的。这雪一时下不停,别去受这个苦了。”我向他鞠了一躬,转身钻进雪里。

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褶皱也找不到。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着一块石头,赶过去。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

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也没有被吞食、被遮蔽,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

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

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没想到沙漠中的雪化得这样快,才片刻,地上已见斑斑沙底,却不见湿痕。

天边渐渐飘出几缕烟迹,并不动,却在加深。疑惑半晌,才发现,那是刚刚化雪的山脊。

地上有一些奇怪的凹凸,越来越多,终于构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我猜了很久,又走近前去蹲下身来仔细观看,最后得出结论:那全是远年的坟堆。

这里离县城已经很远,不大会成为城里人的丧葬之地。这些坟堆被风雪所蚀,因年岁而塌,枯瘦萧条,显然从未有人祭扫。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排列得又是那么密呢?只可能有一种理解:这里是古战场。

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甲】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咆哮时的怒目,丢盔弃甲后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

我相信,死者临死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座。

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没有换来史官们的几行墨迹?堆积如山的中国史籍,写在这个荒原上的篇页还算是比较光彩的,因为这儿是历代王朝的边远地带,担负着保卫华夏疆域的使命。所以,这些沙堆还铺陈得较为自在,这些篇页也还能哗哗作响。就像眼下单调的土地一样,出现在这里的历史命题也比较单纯。在中原内地就不同了。那儿没有这么大大咧咧铺陈开来的坦诚,一切都在花草掩映中发闷,无数不知为何而死的冤魂,只能悲愤懊丧地深潜地底,使每片土地都疑窦重重。相比之下,这片荒原还算荣幸。

远处已有树影。疾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

树愈来愈多,开始有房舍出现。这是对的,重要关隘所在,屯扎兵马之地,不能没有这一些。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而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

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拌和着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

向前俯视,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直伸天际。【乙】我突然觉得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

王维的笔触实在是温厚。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文静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也许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

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声声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神貌,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由此联想到,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笑容那么肯定,神采那么自信。

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途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这些艺术家以多年的奋斗,执意要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而更早就具有这种微笑的唐代,却没有把它的自信延续久远。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

王维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限,在他是可以随脚出入的。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只允许他们以文化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这里,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人性寄托。

于是,九州的文风渐渐刻板。阳关,再也难以享用温醇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越来越少,只有陆游辛弃疾等人一次次在梦中抵达,倾听着穿越沙漠冰河的马蹄声。但是,梦毕竟是梦,他们都在梦中死去。

即便是土墩、石城,也受不住见不到诗人的寂寞。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旅途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宏广。

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如壮汉啸吟,与自然浑和,却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不再欢悦,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回去吧,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 1 )这篇文章中,作者以自己的游踪为线索,写了________、走向阳关、________和离开阳关过程中的所见所思,面对曾经验证过人生旅途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宏广,而今却成废墟的阳关,抒发了对阳关的________(用一个词表达)之情。
( 2 )请从【甲】【乙】两处划线句子中任选一处,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甲】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咆哮时的怒目,丢盔弃甲后的军旗。

【乙】我突然觉得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

( 3 )结合上下文,谈谈作者在第20段中提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有什么用意。
( 4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古战场所在的“这片荒原还算荣幸”,是因为相比中原内地不知为何而死的冤魂,这些坟堆中埋葬的兵士虽然战死沙场,却也远离中原内地朝廷中的勾心斗角,而担负起了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
B: 《渭城曲》是作者探访阳关的原因,而王维的创作也是“唐人风范”的杰出代表,因此作者在本文中用了较多的笔墨写王维。
C: 本文多次写到了雪,不仅衬托出阳关沿途景色的荒芜颓败,也为整个阳关怀古之旅营造出苍凉寂寥的氛围。
D: 通读全文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唐代文人的自信之所以没有延续下来,是因为中国古代统治者对于文人的残酷打压和文人的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作者对此表现出强烈的谴责和愤慨。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人类的理想身高是多高?

①人类的身高未必是越高越好。现在,世界上平均身高最高的是荷兰人,2014年的统计表明,荷兰成年男性平均身高为1.825米,女性的平均身高达1.7米,居世界之首。但是,研究人员认为,这并非人类的理想身高。人类的理想身高应当是168厘米,最佳变动范围在167~170厘米之间。

②理由是,机体的基础代谢与体表面积成正比,体表面积与身高成正比,身高每增加5%,体表面积相应地增加10%,则身体需要多消耗20%的能量。身材高大者为了维持生存,就需摄入更多可提供能量的食物,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氧气,从而增加机体各器官的负担,很可能会影响寿命。

③其实,人类的理想身高也只是一种假说,是否如此,需要实践来检验,不过,个子矮的人确实比较健康长寿,这一点已经得到很多事实的验证,从这个角度来看,矮个子可能真是人类的理想身高。

④另外,人的身高当然与遗传,也即基因有很大的关系。研究人员也逐步证明基因多态性或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身高的显著影响,45%左右的身高差异与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关。而且,在不同的人种中,遗传的作用有高有低。在英裔美国人群中,80%的身高差异与遗传有关,而在西非和芬兰人群中,遗传因素在身高中所占比重也都接近60%。另外,环境因素不仅与遗传因素一起作用于身高,还能通过作用于基因表达而对身高造成影响。

⑤所以,人的身高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双重或多重作用的结果。因此,要预测人类身高到底会长到多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果。在可以想象的将来,即便是荷兰人的平均身高也不会超过2.5米。

⑥另一方面,中国许多长寿之乡人们的身高也说明,人类的身高是以矮小为好,例如广西巴马县的百岁老人有81人,在当地总人口中的比例为31.7/10万。联合国确定的长寿之乡的标准是,百岁老人的比例为0.75/10万,巴马的这一比例居世界前列。巴马人长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长寿老人身材都比较矮小,男性平均1.5米左右,女性平均1.4米左右。

⑦因为矮小,体表面积相应地减小,则身体消耗的能量也会减少,所有的器官和生理系统也不会太疲劳和负担过重。一个进化的例子从反面说明问题。恐龙的身躯很大,其神经系统却难以进化到有效管理其庞大的身躯,以恐龙小小的脑袋管理几十吨重的身躯,必然使其成为生物史上典型的管理失败者,当然,恐龙庞大的身体导致其行动的不便和巨大的食量,也使得其生存较为困难,种种因素促使其最终走向灭绝。

⑧所以,人类的理想身高为168厘米不无道理。

(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 2 )从现有的资料看,人的身高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因素双重或多重作用的结果。
( 3 )文章第4段划线词“约”能否去掉,为什么?
( 4 )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奔跑。在学习的跑道上奔跑,是为了获得丰富的知识;在生活的跑道上们奔跑,是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在人生的跑道上奔跑,是为了创造灿烂的人生;……

奔跑是信心,是乐观,是上进。只要你敢于奔跑,乐于奔跑,不断奔跑,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奔跑吧,同学们!

请以《我在不停地奔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叙述真实经历,可以虚构故事,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

①内容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可套作,不得抄袭。

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等待未来的我”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