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迸溅(bèng) 勾当(gōu) 颔首低眉(hàn)B: 镂空(lòu) 蛮横(hèng) 长吁短叹(xū) C: 狩猎(shǒu) 荒谬(miù) 繁弦急管(xián) D: 陨落(yǔn) 阴霾(lí) 寻章摘句(zhāi) |
2、 | 下列四幅春联中符合隶书特点的一项是( )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法字体的发展顺序为篆、隶、草、楷、行。其中,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呈扁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 B: ![]() C: ![]() D: ![]() |
3、 | 下列对《穿井得一人》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君派人打听这件事,是因为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B: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 C: 寓言中的原本事件被讹传,唯一的原因是“国人”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 D: 这个寓言故事提醒我们: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距离西湖五公里外的西溪湿地,远眺群山鳞次栉比 , 近看杨柳拂堤,野鸭悠游嬉戏,白鹭空中飞舞。 B: 莱芜市爱心志愿者团队定期到光荣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整理床铺,热情地为老人捶背揉肩、说笑话逗乐子,对老人的照顾真可谓是具体而微。 C: 公园的围墙上爬满的蔷薇花已经次第开放,绵延400米,成为一道名副其实的“花墙”,前来赏花和拍照的人不绝如缕。 D: 学校不断加强作业教学改革,对于体验式的个性化作业,鼓励孩子们尽可能独自完成,避免家长越俎代庖。 |
5、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远谋(móu) 昳丽(yǐ) 行阵(háng) B: 旗靡(mí) 恢弘(hóng) 驽钝(nú) C: 窥镜(kuī) 长史(zhǎng) 间进(jiān) D: 幕寝(qǐn) 卑鄙(bǐ) 舂谷(chōng) |
6、 |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是 ( ) A: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比喻)B: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比喻) C: 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排比、比喻) D: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排比、拟人) |
7、 |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 B: 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C: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D: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
8、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里的樱花________,远远望去,有娇羞地________,也有________,更多的则是________,独自盛开,和周围的青山、树木、杂草,以及那些不知名的小花________。 ①掩映在树林里的 ②大片大片怒放的 ③开的格外灿烂 ④三三两两散落着 ⑤相映成趣 A: ①③②⑤④ B: ②①③⑤④ C: ③①②④⑤ D: ③②④①⑤ |
9、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端详 亲和力 两全其美 一如既往B: 捍卫 必需品 入不敷出 不屑置辩 C: 松弛 名信片 直截了当 变本加利 D: 抱负 入场券 不胫而走 各行其是 |
10、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C: 母亲小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儿,不要惊醒他。 D: 我们要坚持“学以致用”,反对“不求甚解”,着力解决“不学习”的问题。 |
阅读下列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1 )以下对散曲的理解无误的一项是( )A: 散曲的“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古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 B: 这首曲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地山峦包围之中,以“怒”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C: “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出潼关外有华山,内有黄河,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D: 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2 )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 |
课外文言文阅读.回答1-3题. (苏秦)归至家,妻不下纴(rèn)①,嫂不为炊,父母不与其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②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③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shuì)④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jī)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也。”(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纴:织布机。 ②发:打开。 ③简练:挑选。 ④说:游说,劝说。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安有说人主 ________ (2)是皆秦之罪也________ ( 2 )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读 书 欲 睡 引 锥 自 刺 其 股 血 流 至 足。 ( 3 )请概括宋濂和苏秦在学习方面的共同点。 |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问题。
春风柳上归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春的画笔轻轻点染,把第一抹春色涂上柳梢。
我上班的途中,有一段路程,道路左侧是一片垂柳。每天来到这里,我都会不自觉放慢了车速。“慢慢走,欣赏啊”,有时候真的需要这样一种心境。
这里地处城市边缘,是难得的清幽静谧的所在,被我称为“闹市中的桃花源”。绿柳婆娑,是北国春曲上第一个音符,轻盈盈跳跃着,弹拨着每一缕春光。每年春天,我都会来这里与第一抹春光相遇。
在这里,能够谛听到春天脉搏的跳动。我曾经以为,我的春天就是为了与这一坡浅绿相逢,不然,我宁愿永远睡在安闲的冬天。我曾试图用我认为最美的语言来歌唱这片柳林,也曾试图用我认为最美的色彩来描画柳林,然而,我的声音是如此单调和造作,我的画笔是如此干涩和枯竭。在自然面前,我是失语的。唯有缄默,才可以听到一抹新绿带给我的怦然心动,才可以听到春天蹑足而来的轻音,才是对和谐宁静的自然最好的馈赠。
春的讯息刚刚来过,柳条已经变得柔软起来,柔梢披风。细细的柳树已经有了娉婷的风姿,丝丝柳条袅袅垂落,若含羞的少女。柳色新新,还未成翠色,远远望去,只是一片浅浅的柳烟。走近了看,能看到隐隐的绿意。视线穿过这片浅浅的柳烟,见远处散落着烟村四五家,分明有一种水墨画的韵味。
风也越来越软了,不久就会春色缤纷。人们喜欢把“桃红柳绿”作为春天的标志,柳林不远处就是一片桃林。这个时节,离桃花开还早着呢。不过桃林也显出不甘示弱的样子,正在努力地生长着,孕育着。不久,桃花一开,就可以同柳树一样装点春光。是柳色,牵出了第一朵桃红。
所有的树木中,我以为柳树最具有婀娜之美,娉婷之姿,像极了窈窕的淑女。所以,柳树一直是画家和诗人所喜爱的。试想,自然界如果没有了柳树,画家的构图该是多么乏味和单调,诗人的妙笔又怎能够字字生花呢?如果没有柳树,似剪春风又怎能裁出一树碧玉?
柳色是大自然最动人的一抹绿色。柳树没有春华秋实的经历,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它只沐浴着阳光,历经着风雨,悄然增添着生命的年轮。柳常常是人们无心栽种,自己巧借自然之力,成行成荫。我途中的这片柳林,好像不是刻意栽种的,却也整齐。日日月月,每天经过这里,静观它们一岁一枯荣,在风雨中岁岁年年挺立。
“慢慢走,欣赏啊”。如果可以,我真想停下来。停下来凝视碧蓝的天,直到心灵澄澈如一潭静水;停下来醉在这美丽的柳色中,静静等待光阴一寸一寸流走,直到地老天荒。多么让人沉醉的柳林!
谁说春风是没有颜色的?当你远远地看到一层柳烟萌动,就看到了春风的颜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路边开满了带刺的蔷薇花,三个步行者打这里路过。
第一个脚步匆匆,他什么也没看见。
第二个感慨万千,叹了口气说:“天,花中有刺!”
第三个却眼睛一亮,说:“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个人挺麻木,他看不到风景;第二个人挺悲观,风景对于他没有意义;至于第三个人嘛,他是个乐观主义者。
朋友,你是哪一个呢?
( 1 )请在原文的横线处填写一句适当的话。(10字以内,注意上下文连贯)( 2 )三个人对花的态度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生观。请写一段议论性文字,针对以上一种或多种人生观加以点评。(一)阅读是一种心灵的行走,无论是在朝阳如画的清晨,还是在月光如诗的夜晚,只要你捧起一本好书,就能跨越文字的万水千山。书中的每一缕阳光,每一朵浪花,每一段故事都会融进你的时光与血脉,牵引着你的热泪和向往,让你的心灵空明澄澈,从容远行。读书不仅仅是为了传承经典,也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请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二)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中,你学会了说第一句话,走第一步路,背第一首诗……现在,你又慢慢地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承担责任,学会了正确取舍,学会了敬畏生命……
请以“我学会了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从“尊重他人、承担责任,正确取舍、敬畏生命”这四个短语中任选其一,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