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应/蔼 卖/合/混为一谈
B: 护/船/黄/咄逼人
C: 落/南/救/然大悟
D: 蓄/临/ 可拟/强人意
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雨林区,砍伐树木,兴建牧场的做法也很普遍。

②人们都不会想到,雨林的土壤居然又薄又脆弱,几场大雨可冲走所有的表土。

③用不了几年时间,牧场主就放弃原来的牧场,去寻找新的牧场。

④据估计,需毁掉6平方米的巴西雨林方可换得100克汉堡包。

⑤然而这种做法效率极低。


A: ②③①⑤④
B: ②③④①⑤
C: ①⑤④②③
D: ①⑤②③④
3、

《骆驼祥子》中的高妈对祥子怎样? ( )

A: 很关心
B: 不好
C: 时常骂祥子
D: 厌恶祥子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他有时间就追着老师请教,同学们都说他真是不耻下问
B: 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干起活来真带劲。
C: 张华这一番话,让大家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 母亲多次提醒他要注意交通安全,可他就是不以为然
5、

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
C: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我们所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选自这本书。
D: 《格列佛游记》通过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车迟国和慧骃国的奇遇,尖锐地驳斥了为当时的社会制度进行辩护的一切思想企图。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 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植果树、马铃薯和莜麦,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杏树。
C: 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引进专业人才,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D: 昨天,许多代表在休息室里热情地同他交谈,鼓励他勇于面对眼前的困境。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 , 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B: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8、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了。中国人过年,与农业关系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①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非要强化不可的了

②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

③年在农闲时,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腾

④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

⑤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

⑥年又在四季之始,生活的热望熊熊燃起。


A: ②⑤④③⑥①
B: ⑤③④②⑥①
C: ③⑥①④⑤②
D: ①④③②⑥⑤
9、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偻 (gōu) 立 (zhù) 深 (suì) 强不舍(guō)
B: 留(zhì) 智(ruì) 灵 (jiù) 尽职守(gè)
C: 繁(yǎn) 诉 (sòng) 妖 (ráo) 气吞牛(dòu)
D: 扶(yè) 亵 (dú ) 褓(qiáng) 廓然无(lèi)
10、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长江江畔,泸州渡口,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对弈,或垂钓,或舞蹈,怡然自得 , 其乐融融。
B: 就像建筑师要精心设计才能打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用心经营才能有所成就。
C: 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D: 在柔和舒缓的乐曲声中,老人们行云流水般的太极扇舞表演,引来阵阵喝彩。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常建《宿王昌龄隐居》,完成第小题。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释】①王昌龄未出仕前,隐居在石门山。常建辞官西归后到石门山一游,在好友王昌龄当年隐居处住了一夜,当时王昌龄外出做官,并不在此。②谢时:辞去世俗之累。③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 1 )下列对于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
B: 颈联“滋”字写出苔藓在滋长蔓延,暗示这里久未有人,突显了隐居地的清幽静谧。
C: 茅亭、松树、花影、药草这些景物,可见王昌龄隐居在此时虽清贫,但仍有高雅的生活情趣。
D: “余亦谢时去”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常建不喜欢这样的隐居生活,想要离去。
( 2 )颈联中“宿”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从修辞角度结合诗歌意境简要赏析。

( 3 )诗歌的尾联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人生志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晏子之御》一文,完成文后题目。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其御之妻从门间而( )②夫问其( )③晏子以为大夫 ( )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晏子齐相

A: 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B: 缚者曷者也
C: 二虫尽所吞
D: 生于淮北则
( 3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其 御 之 妻 从 门 间 而 窥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既而归,其妻请去。 译句:
②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译句: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时光书衣

①春节期间,陪母亲回老家,无意间从柜里翻出许多书籍,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灰尘,仿佛经由岁月披上了一层时光之衣。轻轻一吹,尘埃飘散,陈旧的封面掀开褐色面纱,令我想起从前——

②小时,每逢开学发了新书,母亲总要亲手包上书衣。每年的寒暑假过后,她都会抽出一晚上的时间,放下手边正剥籽的玉米和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准备好一把剪刀,几张报纸或牛皮纸,坐在烛光里,为一本本书披上一袭妥帖的新衣。母亲说话极形象,包饺子要擀面皮来裹馅儿,书里面都是知识,当然需要包上纸质外皮裹裹紧。母亲虽是个从未进过学堂的农妇,却也懂得物质与精神缺一不可,漏掉哪样生活都会黯然失色。

③包书衣是项技术活儿,类同于裁剪,看上去轻巧简单,要求却复杂严格。成品要经得起检验,包好的书皮如果像剥开的橘子皮似的绽开,就丝毫起不到保护书本的作用,这样的书皮用不了几天就会散架,悄然脱落。如若眼力界儿达不到,尺寸大了或小了,也会给书本穿上一件尴尬蹩脚的外衣。这样的书皮孩子带着去上学,是会羞愧到哭的。 包书衣的纸张要厚薄适度,先包住书量出适当的长和宽,用铅笔在四周做上标记,再完全紧紧地将书裹紧,让两边均等,接着裁去书脊两端多出的纸张部分。母亲粗糙的手和灵巧的心配合得非常完美,裁好的纸刚好完全包住书脊,再稍加处理,一个严丝合缝的完美书皮就诞生了。那时候我还小,心里并不乐意用一张纸把绘制了各种鲜艳生动图案的封面包上,但现在经常怀念起那时的书衣来。

④包好书衣的书籍,母亲都会放在我的褥子下面,晚上睡觉压上一夜,书衣就更加平整漂亮了,我的心就小鹿似的神气起来。现在想来,那种骄傲的心情,就像中了榜首状元,到学校自然收获了满满一班人的羡慕。后来,母亲用挂历和明星海报为我包书衣,引领过我们那代学生的风潮,同学们比的不再是单一的书衣手工品质,最重要的是书衣画面的内容和唯美程度。

⑤有一年,表姐从大理旅行回来,带了几米印染的蓝底白花粗布,母亲就不声不响地裁剪好,用针密密缝了个别致的书衣送给我。当时我早已到了审美挑剔的年龄,竟是格外惊喜,那样绵软有型的书衣,简直是为我的日记本量身定做,如黛玉葬花的锦囊,收藏着青春明媚忧伤的心事。后来偶然知晓,日本人历来有包书衣的习惯,一直沿袭至今,人们甚至可以根据不同的书衣特色,分辨那些书出自哪些书店。而母亲为我做的书衣,无论历经怎样的岁月淘洗,隔着久远的时光,仍一眼就能看到爱的印记。

⑥文学大家“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晚年癖好包书衣,贫困时甚至找包水果的纸来用,所有藏书包好后,都一一用毛笔写上书名,或将当时的感怀写成简短书评,并著下《书衣文录》,形成了独特的“书衣文体”。到如今,各种各样图案的书衣应有尽有,人们自然体会不到孙老对书衣的爱惜之情。

⑦也许包书衣的初衷无非就是为了避免书籍污损,但就书衣本身而言,它是在无言地向人诉说。据说,现在设计出来的书衣甚至增添有侧袋,方便放笔等,但我最怀念的还是母亲当年为我包过的精致的书衣。

(作者:侯利明,选自《思维与智慧》2019.07,有删改)

( 1 )文章以“书衣”为线索展开叙述,理清文脉,在空白方格内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 2 )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的画线句子。
( 3 )第⑥段文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 4 )认真思考第⑦段加点句“它是在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结合文意,想一想,如果书能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并联系生活,写一写你的类似体验。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明亮。

②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③第二天早晨,杜雍和找到了杜小康。当时杜小康正在芦苇上静静地躺着。不知是因为太困了,还是因为他又饿又累坚持不住了,杜雍和居然没有能够将他叫醒。杜雍和背起了疲软的儿子,朝窝棚方向走去。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

④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⑤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打开鸭栏,让鸭们走到水中时,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⑥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

( 1 )第①段画横线部分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2 )赏析下面句子。

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 3 )从选文看,杜小康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人与人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

请以“和谐之美,美在………”为题(从“诚信”“友善”“互助”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凄_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