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炽(chì)痛 遒(yóu)劲 踌躇(chóu chú) 鳞次栉(zhì)比B: 绯(fēi)红 寒噤(jìn ) 褶皱(zhě zhòu) 惟妙惟肖(xiāo) C: 嗤(chī)笑 稽(qǐ)首 诘责(jié zé) 越俎(cǔ)代庖 D: 倒坍(tān) 逞(chěng)辩 荫蔽(yìn bì) 心宽体胖(pán)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B: 科研人员殚精竭虑 , 使我国无人战机在当代天空叱咤风云。 C: 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 , 立志夺冠。 D: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 , 一切从零开始。 |
3、 | 《西游记》中,孙悟空对唐僧说“两不相谢,彼此皆扶持也”。下列小说人物“彼此扶持”走到“圆满”的一组是( ) A: 宋江和公孙策(《水浒传》) B: 保尔和谢廖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 孙少平和田晓霞(《平凡的世界》) D: 简·爱和罗切斯特(《简·爱》) |
4、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不但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B: 《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文章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的时间提取镭的过程。在叙事中,文章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不仅展示了人物的心理感受,而且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C: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边塞诗,《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的怀古佳作。这两首诗都属于律诗。 D: 《梁甫行》的作者曹操与《龟虽寿》的作者曹植,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父子诗人。《渡荆门送别》的诗人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
5、 |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愁》选取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来表达“乡愁”,全诗句式齐整,有意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具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B: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英国著名作家雨果超脱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站在人类良知的立场上,表达了对政府强盗行为的愤怒以及对被侵略的中国的深切同情。 C: 中国古代有许多自强不息的故事,如祖逖闻鸡起舞,范仲淹断齑画粥,苏秦悬梁刺股。 D: 我国历史上曾用干支纪年与皇帝年号纪年。“崇祯五年”为皇帝年号纪年;“丙辰中秋”中的“丙辰”为干支纪年,“丙”属于天干,“辰”属地支。 |
6、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殷(yīn)红 澎湃(pài) 震悚(sǒng) 锲(qì)而不舍 B: 揩(kāi)油 污秽(huì) 气氛(fèn) 铿(jiān)锵有力 C: 校(jiào)对 缠绕(rǎo) 咳嗽(shòu) 鞠躬尽瘁(cuì) D: 哺(bǔ)育 粗拙(zhuō) 抱歉(qiàn) 鲜(xiǎn)为人知 |
7、 |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蜕(tuì)变 玷(diàn)污 诅(zǔ)咒 倔(jué)强 B: 堕(duò)落 贪婪(lán) 禀(bǐng)告 奢(shē)侈 C: 应和(hè) 水藻(zhǎo) 澹澹(dàn) 栖(qī)息 D: 枯涸(hé) 迸(bèng)溅 酝酿(niàng) 梦寐(meì) |
8、 | 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人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________缺水。 ②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________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 ③育人学校举办“生命意义”专题讲座,旨在引导学生________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④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________。 A: 干涸 协商 树立 熟视无睹 B: 干旱 协商 确立 视而不见 C: 干旱 协调 树立 视而不见 D: 干涸 协调 确立 熟视无睹 |
9、 | 下面一幅书法作品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洛神赋》选帖。赵孟頫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下列对这幅书法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这幅作品笔法蕴藉沉稳,酣墨淋漓,具有不激不厉的平和书风。 C: 字的结构端正匀称,点画比较丰腴,端美中具俯仰生姿的体势。 D: 这幅作品运笔圆润灵秀,优美潇洒,圆活遒媚;布局疏密有致。 |
10、 | 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有诗作《当你老了》入选读本的诗人是( ) A: 艾略特 B: 惠特曼 C: 叶芝 D: 马拉梅 |
对下面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苦闷。 B: “悠然见南山”写出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自然,体现了心灵的自由惬意。 C: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出了夕阳落山、成群鸟儿纷纷归巢的美好场景。 D: “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可以理解为诗人领悟到的自然之趣与人生真谛。 |
文言文阅读 宋太宗学书 太宗朝,有王著者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书法,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遂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精绝,逾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 1 )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A: “太宗遂刻意临学”中“刻意”是故意的意思。 B: 右军《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C: “学右军书”中的“右军”是指王羲之。 D: “数遣内侍持书示著”的大意是“多次派遣太监拿自己写的字给王著看”。 ( 2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强调要学无止境。 B: 选文告诉我们必须要努力勤奋学习,将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C: 选文让我们明白:即使已经很好了,我们也应该追求尽善尽美。 D: 选文让我们学到:应该努力学习,超过前人。 |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竺可桢)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 1 )下面对选文说明对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 1 )第①节中母亲的哪些言行表达出她无私的母爱?( 2 )第③节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我的回答”是:________;“她喜出望外”的原因是:________。( 3 )从文中找出母亲对“我”无微不至关心的细节,并作些点评。( 4 )第③节中母亲“挡在窗前”是因为:________。这与上文________情节相呼应。坚定前行,是青年应有的姿态。疲惫时,咬牙行走,会让您学会坚持;痛苦时,含泪前进,会让你收获坚强;开心时,需要你微笑着继续奔跑;孤独时,需要我们携手一起向前……
根据你对上面这段文字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