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 放学后,和同学呼朋引伴去看场电影、理个时尚的发型是不少同学的选择。 B: 班主任很善于发扬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 C: 为保持公司的新鲜度和迎战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美国运动巨头耐克近日公布一系列高层人事调整。 D: 为庆祝教师节,礼堂被布置得花枝招展 , 师生们一个个喜笑颜开,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
2、 | 下列各句中,表意不明确、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从叙利亚目前紧张的局势来看,我们不得不认为世界和平距我们还很遥远。 B: 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互相合作。 C: 目前,全球用水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由此导致水资源严重缺乏。 D: 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氢气。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广东一男子持刀抢商店,女店员勇敢反抗,劫匪呆若木鸡。B: 他虽然平时话很少,但只要讲起与机动车有关的内容就喋喋不休 , 而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让听讲的人易于接受和理解。 C: 这位局长受贿的丑行被揭发后,立即变得声名狼藉。 D: 唾手可得的东西我们往往不知道珍惜,只有艰苦奋斗的劳动成果,我们才能感到它的可贵。 |
4、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束缚 告诫 不知所措 人情世故 B: 震撼 喧哗 草长莺飞 漫不经心 C: 枯躁 蛮横 周而覆始 接踵而至 D: 帷幕 瞭望 挑拨离间 销声匿迹 |
5、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小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是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B: 通过卖油翁高超技艺的展示,让我大开眼界。 C: 《捉妖记》电影受到众多青少年热捧是有原因的。 D: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大军中。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万众一心,三人成虎 , 众志成城,只要团结一致,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火焰山。 B: 一位位声音大咖在《声临其境》中用他们忘乎所以的表演向观众们诠释了声音的魅力。 C: 随着“五个一”城市战略的实施,弥勒将成为一座浮光掠影的宜居城市。 D: 三年时光匆匆而过,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不禁潸然泪下。 |
7、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按照文章说明的对象,我们常常将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B: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曾多次遭贬,《记承天寺夜游》所记载的就是他被贬到黄州时的情形。 C: 盂浩然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与王维一起被后人舍称为“王孟”。 D: 《礼记》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时期的戴圣编纂成书。 |
8、 | 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身边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删掉“随着”或“使得”) B: 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的人数大约100万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把“的人数”删掉) C: 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鲁迅的《朝花夕拾》,感触很多。(把“讨论”和“阅读”调换位置) D: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把“能否”删掉) |
9、 |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它把岩石融化成沙砾,把峻岭劈成深渊。 B: 四乡立即传升他的丑闻,老信客声辨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刀直扎自己的手。 C: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历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D: 垂柳全乱了线条,抛举在空中,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 |
10、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航拍中国》纪录片深受好评的主要原因是拍摄者注重“高度、温度、角度”造成的。(在“是”后面加上“因为”) B: 端午节,无论是粽叶的清香,还是龙舟赛的呐喊,渲染的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把“渲染”改为“表现”) C: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删去“使”) D: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把(“普遍”调到“欢迎”前面) |
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 1 )下面句中,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君与家君期日中/吾日三省吾身 B: 公大笑乐/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C: 元方时年七岁/学而时习之 D: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2 )翻译句子。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3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咏雪》中“儿女”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这里的“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人。 B: 谢太傅“欣然、大笑乐” ,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的轻松和谐。 C: 陈太丘指责友人“日中不至”,可见他是办事讲诚信、正直不阿的人。 D: 友人由“怒”到“惭”,是因为他认识到自己的无信与无礼。 |
花儿,已悄然绽放
①一年又一年,目送着孩子们一批批离去,总以为一切如流水般过去,能默默守望已足矣。那个傍晚,那一声“老师”,使我顿觉花香四溢。原来,不曾留意间,花儿已悄然绽放。
②那是给新生家长培训接近尾声的时刻,已经到最后的联欢环节了。被疲惫袭击得心力透支的我,一个人静静坐在最后面,欣慰地体味着家长们的真情感言和投入表演。一个高大阳光的小伙子走过来,蹲在我的面前,我知道他是一天活动里表现比较突出的一位年轻爸爸。不由得称赞道:“你今天真棒!”小伙子蹲在我面前,凝视着我:“陈老师,您仔细看看,还认识我吗?我是您当年带过的‘小松树’呀!您家访还到过我家呢,我可记得您!”端详着眼前这高大健壮的年轻爸爸,记忆如潮。当年那个胖乎乎的小调皮、小聪明的模样浮上了心头。因为他名字里有个“松”字,大家都亲昵地叫他“小松树”。这小伙子,那眉眼、那举手投足,的确有当年“小松树”的样子。我不由得嗔怪:“你这孩子,怎么不早告诉我呢?”当年的小调皮如孩子般开心地笑了起来:“我想给您惊喜呀,让陈老师看看我当爸爸了。”
③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的学生长大了,工作了,为人父母了。我的学生有孩子了!我的学生把他的孩子也送到我这儿来了!当年的我,还没有眼前的“小松树”的年龄大,正满怀着梦想和激情去编织着我的教育梦。和班里孩子一起遇到特殊情况时,每每是和他们一起哭、一起笑,许许多多的故事都铭记着。于是,我们在喧闹的演出后场遥忆起当年。小松树说,他们那时背后叫我“小老师”。有一次他到卫生间头磕破了,是我流着泪送他到医院;他伸腿绊小女生时,我狠狠地批评过他;他上小学后,我对他的记忆慢慢模糊,可我的形象依然深深地嵌在他的记忆里……回忆、畅谈,往事如夏日里的淙淙溪流,洗涤着透支,冲刷着疲惫。内心被眼前我的学生、我学生的家长搅动得碧波荡漾、涟漪轻动。
④那天家长培训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当年的学生“小松树”获得了最佳表现奖。上台领奖那一刻,他幽默地说要发表获奖感言。他抱着话筒激动地说:“感谢CCTV!感谢幼儿园TV!今天是我26年最开心的时刻。我回到了当年的母校,看到了我最亲爱的老师。我给孩子也选择了我的母校!我作为家长,我又在母校参加了一天的培训活动,还得了奖!太让我骄傲和自豪了!我和我的孩子,要和我们的老师一起分享这最幸福的时刻。”我听到他在喊我,我看到一个年轻的妈妈指挥着一个胖乎乎的小宝宝蹦跳着上了台。那一刻,我忽然间泪流满面!
⑤我轻轻拉过“小松树”的手,只是不再是小手;当年的小不点,如今是一米八几的大个子了。我又轻轻抱起小宝宝,宝宝举起鲜红的奖状。那一瞬间,全场掌声雷动!被一代一代催老又何妨?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有过不完的青春!
⑥我的花儿,我的一批又一批的花儿,早已悄然遍地绽放。
(选自《教师博览》2017年第2期,作者陈玲,有改动)
( 1 )结合选文②~⑤段内容,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梳理主要事件,补写方框中的内容。往事如夏日里的淙淙溪流,洗涤着透支,冲刷着疲惫。内心被眼前我的学生、我的家长搅动得碧波荡漾、涟漪轻动。
( 4 )选文第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蘑菇西施
①菜市场有我不少点头之交,我每天去买菜,他们每天守着摊子,一来一去,便熟了。他们不知道我叫什么,我自然也不清楚他们姓甚名谁,但这并妨碍我们见面时默契地点点头,或者给对方送上一个亲切的微笑。偶尔在挑菜或者找零的时候,我们还会聊聊上涨的物价,空气里的雾霾,交流一下育儿心得,切磋水煮鱼的几种做法。
②我不怎么喜欢吃肉,平日基本以素食为主,所以常去买蘑菇和豆制品。卖蘑菇的是个相貌清秀的女人,遗憾的是,她的脸上竟有一大块青色的胎记,从左面颊一直延伸到耳根后面。虽然容貌不美,但她的蘑菇却非常紧俏。她在菜市场没有固定的摊位,每天早上来,不到中午两大篓子蘑菇就被抢光了。她的蘑菇通常会比超市便宜百分之二十,也不像别的摊贩给蘑菇淋水。她的蘑菇新鲜干爽,不管做汤还是清炒,味道都极其鲜美。
③卖菜赚的就是个辛苦钱,起早贪黑,风吹日晒,冬天北风肆虐,夏日骄阳似火,能承受这份辛苦的,必定是家境贫苦为生活所迫。我有次和她聊起来,她说儿子在重点高中读高三,成绩很好。老公在小区里当保安,活不重,还能照应家。她种蘑菇好多年了,虽然辛苦,但干得时间长了,有感情,每天按部就班地过着,也挺好。家里还有婆婆,前年摔了一跤后就瘫在床上起不来了,全靠她端屎倒尿地照顾……
④我暗想,果不其然,她虽然没说家境有多窘迫,但顺着她的话往深处想想:儿子要读大学了,正是花钱的时候;老公当保安,薪水自然不高;婆婆瘫痪在床,天长日久地照顾一个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她种蘑菇卖蘑菇,也是为了贴补家用迫不得已吧。人到中年,生活不易啊。
⑤以后我去买菜,只要看到她在,就一定去买几斤她的蘑菇。
⑥后来有一次和旁边卖豆腐的大婶聊起来,说到她的状况,豆腐大婶笑说,这你可想错了,她是我们整个市场里最富的。她家在郊区,前两年赶上拆迁,分了五套房子呢,还赔了一大笔拆迁补偿款……她有多富你想得出来吗?
⑦我惊讶不已。在这个以炫富为荣的时代,像她这样守着巨额财富,依然保持本真坚守内心,安分守己兢兢业业地卖她的蘑菇,得需要多大的定力啊。
⑧再去买她的蘑菇,和她开玩笑说,没想到身边还有位深藏不露的大富翁。她羞涩一笑,平静地说,什么富不富的,不过是赶巧了要拆迁。虽然手里有了点钱,可日子该咋过还得咋过。种蘑菇卖蘑菇十几年了,真不干了还干吗?天天喝茶打麻将?不习惯。再说,我对那些蘑菇都有感情了,从前是为了谋生,现在则单纯地只是为了爱好。看着一茬茬的蘑菇长出来,采摘,卖掉,让许多人享受蘑菇带来的美味,不是件很幸福的事吗?
⑨这世界上,有钱人很多。但有了钱后仍然能坚守自己,享受这种单纯的快乐的,却很少。她不漂亮,也不年轻了。但因为这份坚守,因为这份朴素的快乐,我把蘑菇西施的美称,送给了她。
作文:
请以“听听_________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