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林州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对《观沧海》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绵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 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 诗人先写实景,再写虚景,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D: 诗人先全景式地展开大海景象,在描绘山岛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怀。
2、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据我所知,有关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案还在探讨中,目前还没有推出明确的时间表。”一位接近管理层的税收专家______。
②随着奥运会对组织运行水平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移动通信技术在奥运会中的______ 必将更加广泛,成为成功举办奥运会的重要技术保障。
③在北京一呆就是六年,______教过我的老师不下二三位,印象深刻的是我的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

A: 透露 运用 期间
B: 披露 应用 期间
C: 披露 运用 其间
D: 透露 应用 其间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历法、计算、命名等各方面使用

②“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③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据此法推算,2020年即为庚子年

④“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

⑤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A: ①②④③⑤
B: ④②⑤③①
C: ②④③⑤①
D: ①④②⑤③
4、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开学典礼上,他第一次代表全体学生发言,显得有点儿矜持
B: 我国政府有坚定的反腐决心,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也要将腐败分子缉拿归案,绳之以法。
C: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轰轰烈烈、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D: 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慨:“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来的话啊!”
5、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在节日里徜徉

①有的日子,值得人们庆祝它,纪念它,这就是节日。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境,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放。节日,给平淡的日子打上一个漂亮的领结。有了节日,日子便有了起伏。

②有些节日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它们的意义不同寻常。因某一年的某一天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重大事情,一个本来很平常的日子,便成为365天里的一个亮点,具有巨大的穿透力和辐射力。譬如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发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其后的一个多月里,运动迅速席卷中华大地,5月4日这个日子后来成为青年节,打上了爱国精神的烙印。又如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10月1日这个日子从此成为国庆节,凝聚了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新生与振兴的希望。这类具有重大意义的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年一度举行庆典的缘由。每逢这些节日,人们或举行盛大的聚会,或召开庄严的大会,或举办载歌载舞的晚会,用以歌颂人民、礼赞祖国,充分感受节日的分量和意义。公共场所则彩旗招展,彩灯高悬,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这些庆典,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回眸和眺望的机会,成了人们保持意义记忆的一种基本方式,更是人们生命智慧的一部分。

③有些节日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它们从历史烟尘中逶迤而来,浸满了丰厚的文化意蕴,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弥散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霏霏细雨,浸湿了祭祖怀亲的心绪,使中华历史长卷笼上一层淡淡的哀思。端午节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墨汁,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人们赛龙舟、插菖蒲,千百年来,沿袭不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佳节,千家万户共享一轮明月,吃月饼,叙家常,念亲人,表达浓浓的祝福和思念,成为每个家庭最温馨的生活亮点。“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节日旋律中最高的音符,人们心灵深处的情绪在这时得到彻底爆发。灯笼、爆竹、春联成了节日的经典形象,绚丽的色彩和欢庆的声浪使春节尽情绽放。围绕着辞旧迎新的喜庆主题,各地衍生出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欢庆方式,一浪推一浪地渲染着春节气氛。其中,南京的金陵灯会就颇为有名。金陵灯会始于六朝,盛于明清,延续至今。现在的灯会集中在夫子庙举办,自春节始,为期一月。尤其在元宵夜,灯如海,人如潮,一派盛世景象。传统节日承载了古老而年轻的文化气息和地方风情,像水一样拍打着你,让你感到一种无形的东西已经穿透你的肌肤,进入你的灵魂深处。

④人的生命之树缀满了节日的彩灯。有些节日不具有公众性而具有个体性,只属于你自己。生日,就是隶属于你名下的日子。若干年前的这一天,时间老人认领了你,你从此来到莽莽天地间面对尘世的快乐和忧伤,你踏着这个日子走向成熟。这一天,是你年轮的标志,是你生命的刻度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命的加减法规则越来越明晰而透彻了。婚庆日,也是隶属于你的特殊日子,它是婚姻的里程碑。因为婚姻里有大多的酸甜苦辣,有太多的跌宕起伏,这个日子就显得特别珍贵,值得庆贺纪念。婚姻的进程伴随了岁月的风霜雪雨,但婚庆日始终是婚姻的常青树,使婚姻充满盎然的绿意。这些个体性节日也许不像公众性节日那样有确切的指向和鲜明的主题,但它们依然蓬勃在你的生命家园里,不管你珍视还是遗忘,它们总是按时来按时去,脚步匆匆而踏实,使你的生命丰满起来。

“节日,给平淡的日子打上一个漂亮的领结。”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句话意思的一项是( )

A: 每逢这些节日,……公共场所则彩旗招展,彩灯高悬,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
B: 中秋佳节,千家万户共享一轮明月,吃月饼,叙家常,念亲人,表达浓浓的祝福和思念,成为每个家庭最温馨的生活亮点。
C: 若干年前的这一天,时间老人认领了你,你从此来到莽莽天地间面对尘世的快乐和忧伤。
D: 婚姻的进程伴随了岁月的风霜雪雨,但婚庆日始终是婚姻的常青树,使婚姻充满盎然的绿意。
6、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武陵人/捕鱼为业
B: 潭中/鱼可百许头
C: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7、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乳(chòu)未干 (mò)地 祖 为富不
B: 声匿迹 黄(yùn) (nòng)堂 不及防
C: 头晕目(hè) 戏 (xuè) 名其实
D: 马功劳 (yé)揄 (zhuì)学 苦心孤
8、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课堂学习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
B: 我花了大半天的工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C: 随着《成语大赛》和《朗读者》的热播,主持人董卿再一次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人物。
D: “最清晰的脚印,印在最泥潭的路上”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语,如果不是妙手偶得 , 便是生活磨砺的总结。
9、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 美军在伊拉克的“虐囚事件”,充分展示了美国政府不尊重生命的“假人权”的本质。(将“展示”改为“暴露”)
B: 在保留现有水源的基础上,杭州将逐步形成以千岛湖为主,钱塘江、东苕溪为辅的多水源供水,从而提高居民的用水品质。(修改:在“多水源供水”的后面加“的格局”)
C: 学习制作凤冠,不仅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更要看对这种传统技艺有没有兴趣。(修改:将“更”改为“而且”)
D: 沙金兰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承担市区约70多万人饮水安全的重要任务。(修改:去掉)
10、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绕yěng 慢dài 毛骨然sǒng 浑身数xiè
B: 诚qián 思揉造作jiǎo 如坐针zhān
C: 彷huáng 默jiān 暴风雨zhòu 雕梁画dòng
D: 择jué 横mán 风正茂huá 不屑置biàn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 1 )诗歌后两句,写了山中什么季节的景色?结合内容说明理由。
( 2 )“万里念将归”的“念”,有人认为是诗人之“念”,有人认为家人之“念”。结合诗句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1 )上述语段的作者同属于________(朝代),语段甲的体裁是________,语段乙节选自课文《________》。
( 2 )上述语段都写到了“月”,下列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语段甲两次“问月”,写出了作者厌恶人间向往仙境的情感
B: 语段乙写明月千里,表达了作者赏美景而忘宠辱的酒脱之情。
C: 语段具体写“婵娟”“沉璧”,以抒发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D: 语段中的“咏月”“绘月”,能引发读者对人生世事的思考。
( 3 )语段乙中“迁客骚人”在“登斯楼”时的心境是________。
( 4 )说说你对语段甲中画线句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洗手间里的晚宴
周海亮
(1)女佣住在主人家附近,一片破旧平房中的二间。她是单身母亲,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孩。每天她都早早帮主人收拾完毕,然后返回自己的家.主人也曾留她住下,却是被她拒绝。因为她是女佣,她非常自卑。
(2)那天主人要请很多客人吃饭。主人对女佣说:“今天您能不能辛苦一点儿。晚一些回家。”女佣说:“当然可以,不过我儿子见不到我,会害怕的。”主人说:“那您把他也带过来吧,不好意思今天情况有些特殊。”那时已是黄昏.客人们马上就到,女佣急匆匆回家,拉了自己的儿子往主人家赶。儿子问要去哪里,女佣说带他参加一个晚宴。
(3)四岁的儿子并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一位佣人。
(4)女佣把儿子关进主人家的书房,她让儿子先呆在那里。然后女佣进了厨房,做菜、切水果、煮咖啡,忙个不停 不断有客人拉响门铃,主人或者女佣跑过去开门。有时女佣进书房看看,她的儿子正安静地坐在那里。儿子问晚宴什么时候开始,女佣说:“不急,你悄悄在这里呆着,别出声。”
(5)可是,不断有客人光临主人的书房。或许他们知道男孩是女佣的儿子,或许并不知道。他们亲切地拍拍小男孩的头,然后自顾翻看着主人书架上的书,并对墙上的挂画赞不绝口。男孩始终安静地坐在一旁,他在急切地等待着晚宴的开始。
(6)女佣有些不安,到处都是客人,她的儿子无处可藏。她不想让儿子破坏聚会的快乐气氛,更不想让年幼的儿子知道主人和女佣的区别,富有和贫穷的区别。后来她把儿子叫出书房,并将他关进主人的洗手间。主人的豪宅有两个洗手间,一个主人用,一个客人用。她看看儿子,指指洗手间里的马桶。“这是单独给你准备的房间,”她说,“这是一个凳子。”然后她再指指大理石的洗漱台,“这是一张桌子。”她从怀里掏出两根香肠,放进一个盘子里。“这是属于你的,”母亲说,“现在晚宴开始了。”
(7)盘子是从主人的厨房里拿来的。香肠是她在回家的路上买的,她已经很久没给儿子买过香肠了。女佣说这些时,努力地抑制泪水。没办法,主人的洗手间是房子里唯一安静的地方。
(8)男孩在贫困中长大,他从没见过这么豪华的房子,更没见过洗手间。他不认识抽水马桶,不认识漂亮的大理石洗漱台。他闻着洗涤液和香皂的淡淡香气,幸福得不能自拔。他坐在地上,将盘子放在马桶盖上。他盯着盘子里的香肠,为自己唱起快乐的歌。
(9)晚宴开始的时候,主人突然想起女佣的儿子。他去厨房问女佣,女佣说她也不知道,也许是跑出去玩了吧.主人看女佣躲闪着的目光,就在房子里静静地寻找。终于他顺着歌声找到了洗手间里的男孩。那时男孩正将一根香肠放进嘴里。他愣住了。
(10)他问:“你躲在这里干什么?”男孩说:“我是来这里参加晚宴的,现在我正在吃晚餐。”他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男孩说:“我当然知道,这是晚宴的主人单独为我准备的房间。”他说:“是你妈妈这样告诉你的吧?”男孩说:”是的,其实不用妈妈说,我也知道,晚宴的主人一定会为我准备最好的房间。”
(11)不过,男孩指了指盘子里的香肠,“我希望能有个人陪我吃这些东西。”
(12)主人的鼻子有些发酸,用不着再问,他已经明白眼前的一切。他默默走回餐桌前,对所有的客人说:“对不起,今天我不能陪你们共进晚餐了,我得陪一位特殊的客人。”然后,他从餐桌上端走两个盘子。他来到洗手间的门口,礼貌地敲门,得到男孩的允许后,他推开门,把两个盘子放到马桶盖上,他说:“这么好的房间,当然不能让你一个人享用,我们将共进晚餐。”
(13)那天他和男孩聊了许多。他让男孩坚信,洗手间是整栋房子里最好的房间。他们在洗手间里吃了很多东西,唱了很多歌。不断有客人敲门进来,他们向主人和男孩问好,他们递给男孩美味的苹果汁和烤成金黄的鸡超.他们露出夸张和羡慕的表情,后来他们干脆一起挤到小小的洗手间里,给男孩唱起了歌。每个人都很认真,没有一个人认为这是一场闹剧。

( 1 )请概括出选文中男孩在“主人”家的经历。

( 2 )选文⑧段在文中起了哪些作用?请概括回答。

( 3 )读选文⑥段首句:“女佣有些不安,到处都是客人,她的儿子无处可藏。”说说这句话中的“藏”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 4 )请结合选文概括出“主人”的形象特点。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一路向暖,岁月从容

苏轼在诗中写道:“人生如逆水旅,我亦是行人。”生活朝起暮落,尽管还有不舍,却没有人能够阻挡它前行的脚步,来不及细细品味,我们已踏上了新的旅程。

走过的路,有过迷茫,有过心酸,但都只为了抵达。一个人走过了,经过了人情冷暖,体味过了五味杂陈,心中便多了一份厚重。

人这一辈子能做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定是经过了一番酸甜苦辣的领悟,卸下鲜衣怒马,开始理解生活,化干戈为玉帛,懂得与这世界温柔相待。

无论是在平淡的日子里,还是在迷茫低落的时候,我都尽量靠近阳光,喜欢在阳光下眺望,只为寻一抹亮色,只要有阳光在,希望就在。

生活难免会有高低浮沉,岁月总会有寒来暑往,请相信命运给予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坚持住了,就会变成照亮你前行的灯盏。

一个人在尘世中行走,无论多么坚强,都会有孤单无助的时候,于是便渴望被关爱。但生活总是忽明忽暗的,缘分总有聚散离合,谁又能真正参透,慢慢地学会了抱紧自己,苦而不言,痛而不语。

林语堂说,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尽管日子很平淡,却也有闪光的时候;尽管会有一地鸡毛的琐事,却也会有开心和快乐。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若我们不抱怨,糊涂一些,烦恼就会少些,日子即便平庸,但也活得踏实安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活多了一些责任,人到中年,与岁月已是隔着几重山水。曾经我们都想活成自己的模样,却不得不向生活妥协;曾经我们都想用双手握紧光阴,却也不得不随光阴一起奔走。

生活实苦,没有谁的天空永远阳光明媚,也许只有熬过了不如意,才能更好地拥抱诗和远方。活着,只要今天比昨天有一点进步,就要懂得满足。

如果你没有梅花的清香,牡丹的华贵,那就做一株向日葵,温暖向阳,简简单单、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

岁月深重,阳光满目是日子,大雨倾城也是日子,阴与晴,风景自在人心。微笑是一种力量,能选择微笑时,请一定不要忧伤。

一个人,能做到不被环境左右,不被天气变化影响,始终对自己和别人微笑,就是最好的修行。

揽一份从容,一起见证岁月的美,将心停泊在温暖明媚的地方,未来的路上,微笑向暖,安之若素。

在学校的征文比赛中,《一路向暖,岁月从容》一文脱颖而出。

( 1 )选文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 2 )此文作为获奖作品,将发表在学校的校刊上,需要配上一段赏析文字。请你完成这个任务。

写作提示:①从语言表达、主题思想或写作手法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来写;②结合文章内容;③不少于10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题目:那是一首诗
岁月如画,生活如诗。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请撷取你感受最深的一节……
作文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要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血色《蔓陀萝》”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