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残屑(xiè) 嗥叫(háo) 遂愿(suì) 苔藓(xiǎn) C: 蜿蜒(yán) 窒息(zhì) 驯鹿(xún) 加冕(miǎn) D: 龇牙(cī) 巉岩(chán) 鲦鱼(tiáo) 黏膜(nián) |
2、 |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划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繁衍(yǎn) 分道扬镳(biāo)B: 恣睢(suī) 与日俱增(jù) C: 拾级(shè) 无精打采(cǎi) D: 瑰宝(guì) 万簌俱寂(lài) |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余晖 旁鹜 一代天骄 走投无路B: 部署 陨落 不可思议 不容置疑 C: 糟蹋 羁绊 自知之明 随声附合 D: 安详 嬉闹 黯然失色 鹅立鸡群 |
4、 | 将下面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给予,是最大的回报。 ②这样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吝啬而贫穷的人。 ③你所能给予别人的越多,你生命中所拥有的也就越多。 ④要使生命越来越丰富,就要懂得给予。 ⑤事实上,当你懂得分享时,你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多。 A: ④⑤①③②B: ①④⑤②③ C: ④①③②⑤ D: ①⑤③②④ |
5、 | 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B: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不能称前时之闻 C: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D: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师无以应 |
6、 |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 鸡肋(lèi) 食讫(qì) 邺城(yè) 心恶之(wù) B: 禀请(bǐng) 佯问(xiáng) 麾军(hūi) 夏侯惇(chún) C: 绕寨(rào) 大簏(lù) 诈败(zhà) 一盒酥(sū) D: 辕门(yuán) 谮害(zèn) 褒贬(bāo) 斩杀(zhǎn) |
7、 |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历史上曾经人来人往的丝绸古道,如今已变成了人迹罕至的沙漠。B: 班会上,在同学们指出了王军的许多缺点后,他锋芒毕露 , 百般辩解。 C: 一个又一个的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D: 转过水榭,是一条回环曲折的石桥,桥下流水潺潺。走过石桥,美景亦复如是。 |
8、 | 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 “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C: 《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曹刿论战》便选自这一著作。 D: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 |
9、 |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酝酿(yùn niàng) 应和(hè) 绿萍(lǜ) 棱镜(léng) B: 逃窜(cuàn) 倜傥(tì tǎng) 确凿(záo) 绽开(zhàn) C: 悔恨(huǐ hèn) 狭隘(ài) 侍弄(sì) 呻吟(yín) D: 枯涸(hé) 一霎(shà) 徘徊(pái huái ) 粗犷(guǎng)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十六岁的我们对于生活有了更深的领悟:彩虹要经历风雨的洗礼,才能绽放耀眼的光芒。 B: 两个多月过去了,经过老师的指导和我的努力,使我大大提高了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C: 虽然现在还没有入冬,但杭州灵峰山上的梅花已经正在含苞吐蕊,值得市民一观。 D: 金乌炭雕是一种环保艺术品,它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的艺术享受。 |
古诗词鉴赏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对这首词的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B: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风景之“异”,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C: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D: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 2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小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①,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 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B: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专:专一。 C: 公将鼓之 鼓:击鼓 。 D: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靡:倒下。 ( 2 )下面句中不是省略句的一项( ) A: 必以分人。 B: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 夫大国,难测也。 D: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通过写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例子,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卓越的指挥才能。 B: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这两句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获得民心,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C: 本文刻画人物精炼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八个字就把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刻画了出来。 D: 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曹刿言论,而对战争的经过一概不提,这样的剪裁,叙事清楚,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换暖
包利民
①腊月的风如杀猪般在窗外嚎叫着,叫醒了炕上的老两口。老李头蜷在暖暖的被窝里不想动,老李太太却一边穿衣服一边隔被踹了老李头一脚:“快点儿,车就要开过来了!”
②老李头嘟囔着:“去那么早干啥?也没人抢你的!”
③老李太太白了他一眼,说:“老人说过,多受点苦,后辈儿就多享点福,咱们多冻一会儿,孩子就能多暖和一会儿,说一百遍你也记不住!”
④两人收拾停当,各夹着一个旧丝袋,手里都拿着笤帚和搓子,老李头则多了一杆点着了的烟袋。一推门,大雪就像扯碎了的棉花套子从天上掉下来。两人呼着团团的白气,挟裹着一身的雪花向不远处的土路上走去。
⑤他们就站在路边,天已经放亮,浓密的雪花遮住了向远处看的目光。老李头狠吸了一口烟,说:“我说出来早了吧?”
⑥“能冻死你?”老李太太说,“这么冷咋没把你的烟冻灭呢?”
⑦烟袋锅里的烟叶在风雪中固执地燃烧着。这时,几声汽车嗽叭声穿透呼啸的北风传了过来。两人立刻后退了几步,引颈张望。一辆大卡车从东边远远地开过来,像一团移动的影子。车速慢了一些,可能是因为土路不平整,加之雪厚,车时快时慢地颠簸着从他们身边驶过。
⑧这是一辆装满了煤的军用卡车,随着颠簸,许多煤块纷纷滚落下来。两人看着车跑远,就像融进大雪里没了影儿,才各自向着一个方向沿路去扫拾那些煤块儿。两人其实并不老,也就五十左右的年纪,可是长年的农事操劳风吹日晒雨淋雪打的,使得看上去就像七老八十的样子。
⑨当天大亮起来,村里的狗叫声此起彼伏地传来,两人已经各自背着一丝袋的煤汇合在刚才的等车处。老李头的烟袋像枪一样别在腰上,A老李太太脸上全是笑意:“今儿比往天都多,看来这场雪下得真好!”
⑩来时的脚印已经被雪填平,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自家的院子。院子西侧有一个小小的仓房,老李头一脚把门踹开,把一袋煤哗啦一声倒进去,然后接过老伴儿的那一袋也倒了进去。老李太太伸头往仓房里看了看,里面已经堆了不小的一堆煤,B于是脸上的笑就更灿烂了。
⑪从房后抱了一捆柴禾,老李头进屋后开始烧炕点炉子。C老李太太兀自一脸的笑,问:“你说,再捡上半个多月的煤,等儿子放假回来,够不够烧一个月的炉子?”
⑫老李头低哼一声:“就你能惯着他!从小就在这屋里长这么大,也没冻坏,就你咸吃萝卜淡操心!”
⑬老李太太却说:“那不一样,儿子上大学,住的是楼房,屋里热乎着呢!这都习惯了,冷不丁回家,肯定受不了!再说儿子这是第一年去上学,放假回来,咱们家咋地也得整热热乎乎的!你这死老头子是不是没长心?咱们也就起早出去那么一会儿,又冻不死,让儿子好好在家过个年能怎么的?”
⑭老李头低下头,偷偷地笑了一下,继续烟薰火燎地往灶坑里塞柴禾。不一会儿,炉子也点着了,炕也暖了,两人盘腿坐在炕上吃早饭,屋里渐渐地暖和起来。
⑮外面依然是风吹雪舞。就在刚才的那条路上,在很远处,在军用卡车里,两个年轻的小战士正在闲聊。旁边坐着的问开车的:“怎么每次经过这个屯子你的车开得都不那么稳当了?”
⑯开车的战士说:“那是我故意的。你没看到天天都有两个老人站在路边等着吗?他们就是想捡些咱们车上掉的煤,我开得不稳当,就能多颠下一些煤去!我想起了自己的爸妈,他们也在农村,很不容易啊!咱们掉那点煤不算什么,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一天的暖和,用那点煤换来两个老人的暖和,我觉得挺好!”
⑰两个人沉默下来,心里却都充盈着一股暖意,便忽然觉得,用那一点煤换来这种心里的温暖,真好!
摘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4期
《大自然在说话》(节选)
大自然母亲篇
蒋雯丽
有人称我为大自然,也有人,叫我为大自然母亲。我已经度过了四十五亿年,是你们人类存在时间的两万两千五百倍。我并不需要人类,人类却离不开我。是的,你们的未来取决于我,如果我繁盛,你们也将繁盛,如果我衰败,你们也会衰败,甚至更遭。我已经存在了亿万年,我养育过比你们强大的多的物种,也曾让比你们强大的多的物种,因饥饿而死亡。我的海洋、我的土地、我的河流、我的森林,他们都可以左右人类的存在。越来越多的人类啊,你们想怎样度过每一天?在意我,或者忽略我,我并不在乎。你们行为决定你们的命运,不是我的。我是大自然,我将继续存在,我随时都在进化,而你们呢?
土地篇
陈建斌
我是土地,我在高山上,山谷中,农场里,果园间。没有我,人类无法生存,而你们,却把我看的一文不值。你们可曾意识到,我就好像这地球的皮肤,只有薄薄的一层,我也是有生命的。你们的食物能够生长,全靠我提供丰富的营养。但是我被你们过度利用、过度开发、被侮辱、被损害。就是因为你们,我只剩下不及一百年前一半的厚度。你们注意到了吗?我正在逐渐化为一片荒芜,或许你们能够对我多一些尊重吧。我猜,你们不想饿肚子,对吧?
水篇
周迅
我是水,对于人类来说,我司空见惯,理所当然。但是,我是非常有限的,而人类的数量,却每天都在增长。我化身为雨水,落入山中,流进小溪与河流,最终汇入大海。让我回到起始的形态,有时需要一万年的时间,然而对于人类来说,我只是水,就应该存在。如果人口再增加几十亿,人类还能找到我吗?他们自己又将如何生存呢?人类为了争夺各种资源而陷于战争,未来,他们是否会为了争夺我,而又发起战争呢?那倒也是一种选择,但并非唯一的选择。不过对人类来讲,我只是水,存在,只是理所当然。
山篇
冯小刚
我是山。我是自然界最古老的圣殿。我的冰川河流,为你们提供维持生命的水。我的森林,你们的树木,为你们提供新鲜的空气。我清晰地看到,你们对这个地球的所作所为。曾经,你们来到我的森林,只为享受身心的宁静。攀登到我的顶峰,只为获得心灵的启迪。如今,你们一味地从我这里获取利益。看看吧!你们趁一切还有可能。要知道,有一件事,我看的非常的清楚,那就是,你们正在靠近悬崖的边缘,而悬崖的下面,乱石密布。
花篇
汤唯
我是花,人们常说我很美。我知道,你们喜欢我,迷恋我,我的外表。但是你们别忘了,没有我,生命无从谈起。想想看,谁在哺育你们?是我。每个水果来自于我,每颗麦子也来自于我,每个土豆,每粒米,都来自于我,难道不是么?有些时候,你们的心灵也会需要我:当你无法表达的时候,我可以轻而易举的帮你说出,对不起,还有我爱你,那些不朽的创作,我更是你们灵魂的源泉。可惜,即便如此,你们仍然低估了一朵美丽的小花。有没有人告诉过你,我没了,你们也就没了。
家园篇
张艾嘉
我是家园,我是你温暖舒适的源泉。我为你和家人遮挡风雨。请看清我是谁。家园,温馨的家园。我是你的避难所,我承载着你,是助你稳固的基石,是让你躲避风雨的墙垣,是一直保护你的屋顶。我就是你的家园。可是,如果你不在乎我,我也将无法照顾你。
天空篇
陈冲
抬头看,我在这里。我是天空,天衣无缝。我散发温暖,保护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风起云动雨飘,甚至狂风暴雨,都由我掌控。没有我,你将受尽烈日煎熬。我是你呼吸的每一口空气,但你却害我奄奄一息,失去平衡,充满污染。其实我,比你所想的要脆弱。经历了数百万年,才完美调整好适应你用的空气、温度和气候。现在,你用汽车、工厂、灰尘将我逼向绝境,却反向我抱怨台风、龙卷风为何更密更狂。天,更多不测风云。这里久旱不雨,那里雨水泛滥。炎夏更炎,寒冬更寒。我已无法自控,算了吧。来日给你们展现我的剧变吧。最后,天是不会塌下来的,给我几千年吧。以往大秧大祸,我都有力回天。我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你。记住:命,由天定。
【注释】以上是《大自然在说话》公益系列短片解说词的节选。短片由苹果公司广告人Lee Clow为保护国际基金会创意制作。该系列片自2014年10月在美国发布以来便获得了好莱坞最具影响力的演员及公众的持续关注与支持,在视频传入国内后更是引起巨大反响和大众共鸣。我国著名电影演员纷纷为其中文版配音。
( 1 )下列问句中,哪一个是反问句?( )例句1:篇名《________ 》句子:________
例句2:篇名《________ 》句子:________
( 3 )阅读《家园篇》,了解了“家园”对我们说的话,你想对“家园”说些什么?请以“一句话的影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③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