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憎恶(è) 絮说(xù) 砌缝(qì) 磨难(nàn) B: 惧惮(dàn) 诘问(jié) 粗拙(zhuō) 侮辱(wū) C: 咒骂(zhòu) 震悚(sǒng) 霹雳(pī) 尴尬(gà) D: 规矩(ju) 疮疤(chuāng) 模样(mó) 门槛(kǎn) |
2、 | 下列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 《呼兰河传》中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B: 《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 C: 孕育孙悟空的仙石高三丈六尺五寸,象征着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其二丈四尺围圆则象征着我国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 D: 鲁滨逊热爱航海,他瞒着父亲出海。第一次航行就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他幸好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船到巴西后,他在那里买下一个庄园,做了庄园主。可是他不安于现状,第二次又出海,到非洲贩卖奴隶。 |
3、 |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 B: 他们俩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放学总是同行到岔路口,然后才分道扬镳。 C: 丧失阅读的习惯,将不仅是实体书店的消亡,更是一个古老民族失去精神家园后的迷惘。 D: 作为典型的乡土社会,牢不可破的传统观念是制约中国农民法律意识提高的重要因素。 |
4、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虞侯 椰瓢 响午 鬓发 B: 催促 兀自 商贩 勾当 C: 劈手 朱砂 端地 絮絮甛甛 D: 打劫 柳荫 死心塌地 黄泥岗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通过大家的努力,使“麓山·橘子洲景区”成为长沙首个5A级旅游景区。B: 是否高度重视人才,是长沙成为“全球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十座城市”之一的原因。 C: 长沙、深圳和成都等城市一起被评为“中国十大创新城市”。 D: 由长沙制造的全国首款“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15天销售了大约30台左右。 |
6、 |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婆娑 摒息 不可救药 正襟危坐 B: 琐屑 狼藉 纵横决荡 惟妙惟肖 C: 颓唐 逃窜 不容质疑 朝花夕拾 D: 盈缩 盎然 杳无消息 融汇贯通 |
7、 |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父母,傅雷夫妇不只重视对子女的思想 、道德、情操和传统文化修养方面的教育,同样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起居、饮食、冷暖、开支等日常生活以及婚姻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 B: 傅雷素来主张的教育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钢琴家,终为音乐家。 C: 《苏菲的世界》最后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告终,苏菲和导师艾勃特最终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 D: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这十二封信以有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并未曾指定某一受信人的姓名,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都是受信人。 |
8、 | 下列传统文化与文学常识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一个选项是( ) A: 约定俗成的借代,如: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桑梓,古时住宅旁常载桑树和梓树,后人指代家乡。 B: “五行缺土”中的“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按旧时迷信的说法,人的生辰八字要五行俱全才吉利。 C: 古代计量单位,如: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贯,旧时用绳穿钱,一千个钱称为一贯。 D: 进学,明清科举制度。童生经过县考初试、府考复试,再参加由学政主持的院考,考取的列名府、县学籍,叫进学,也就成了秀才。又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秀才或监生应考,考中的就是进士。 |
9、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看到您老95岁高龄还这样硬朗,我们从心里高兴,祝您长命百岁。B: 今天是您的生日,妈妈,女儿祝您青春永驻,永远漂亮。 C: 大家既然欢迎我表演一个节目,我就不怕献丑了,唱一支歌吧 。 D: 小芳,一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振作精神,胜利终归是你的。 |
10、 | 与例句中划线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一犬坐于前。 A: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B: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D: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黄鹤楼》这首诗的前四句中,“黄鹤”三见,“突”字重出,是否有重复之嫌,为什么? |
课外文言文阅读 初,赵盾常田①首山,见桑下有饿人。饿人,示眯明②也。盾济之,与食,食其半。问其故,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否,愿遗母。”盾义之,益与之饭肉。已而,为晋宰夫③,盾弗知也。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袭盾。示眯明知之,欲去盾。灵公出伏士击赵盾。示眯明舍命反击,伏士不能进,而竟脱盾。盾问其故,曰:“我,桑下饿人。”问其名,弗告。明亦因亡去。 【注释】①田:打猎。 ①为晋宰夫(________) ②盾问其故(________) ( 2 )对划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示眯明知道这事,想离开赵盾。 B: 示眯明了解他,想离开赵盾。 C: 示眯明知道这事,想让赵盾离开。 D: 示眯明了解他,想让赵盾离开。 ( 3 )本文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请用简洁的语言概况情节内容 ①________ ②晋灵公伏甲击赵盾 ③________ ( 4 )本文除了表现示眯明孝顺之外,最主要是表现他________的品质。 |
痛定思痛说“戾气”
陈鲁民
①这些天,最使人悲痛而无语的消息,莫过于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真相浮出水面:一名女乘客因自己不慎错过下车点与司机发生激烈争执,致使车辆失控冲断护栏坠入江中,十几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
②痛定思痛,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惨痛悲剧?除了肇事者的目无法纪,漠视规则,极端自私任性,还有一条就是戾气太重。戾气的主要成分是火气、怒气、怨气、恶气,而这四种气在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带来好结果。从字形来看,“戾”就是关在房子里的一只狗,因为关太久了,一旦放出来,就会乱咬乱叫。这位女乘客,明明是自己没注意司机报站而错过下车点,却丝毫不顾公共安全,不考虑其他乘客的安危,大吵大闹,大打出手,疯狂挑衅,结果就如同网友形容的那样,“本来只多坐了一站车,却一下子坐到了人生终点站”。面对区区小事,一个戾气十足的人撒泼,胡搅蛮缠,甚至因此闹出人命,全车无辜者陪葬,其戾气惊人至此,是典型的“垃圾人”。
③毫无疑问,戾气已成了当今社会公敌,“垃圾人”已成危害公共安全的极大隐患。
④戾气的产生,虽有客观原因,譬如受到不公正待遇,工作环境不好,生活压力太大等,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素质太差,缺乏教养,缺乏公德意识,缺乏法治观念。因而就会戾气十足,不管不顾,见谁怼谁,不计后果,并把这种恶劣情绪常态化,弥漫在一切空间,浸淫在每一个细胞,迁怒于任何觉得束缚自己的规则。其结果是毁掉自己的心情,破坏了他人的幸福,影响了自己的情绪,毒化了他人的生活,早晚必定酿成更严重的事故。
⑤平心而论,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不尽如人意处总会存在,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推动进步力量克服那些消极现象,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调节心情,提高修养水平和文明素质,不要堕入戾气的陷阱,不当危害社会的“垃圾人”。譬如说,遇事冷静一些,决不跟人瞎起哄,被人当枪使;与人和善一些,宽以待人,严以责己;吃亏时大度一些,看轻身外之物,不必过于计较;争执时谦让一些,少发偏激之语,不干极端之事。如果人人如此,戾气自然就无发生之源,亦无藏身之地,“垃圾人”也会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⑥戾气是人精神上的可怕病灶,“垃圾人”是和谐社会的大敌。拒绝戾气,不做“垃圾人”,既是保护他人,也是爱护自己,更是净化社会,端正风气,真真是善莫大焉!
( 1 )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链接材料】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张欢呼起来。
阅读《汤姆的午餐》一文,回答小题。
汤姆的午餐
在加利福尼亚州某中学有一个班,学生顽劣异常。
刚从大学毕业的露茜主动请缨,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校长问她:“你知道你正在要求的是什么吗?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位老师能够管得住这个班的学生呢!”露茜注视着校长,坚定地说:“如果您同意的话,我愿意接受这个挑战。”
第二天早上,露茜就站在了这个班的学生面前。她说:“淘气包们,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了。我知道,想让你们每个人都很优秀,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到的,我必须依靠你们的帮助!”
坐在最后一排的是一个又高又壮的男孩,同学们都叫他“大个子汤姆”。他听露茜老师说到这里,就低声对他的同桌说:“嘻嘻,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把小个子汤米揍扁。”
露茜老师笑了笑,说:“不过,我将允许你们自己制定班规,并将你们的创意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很兴奋,不一会儿,就在黑板上列出了10条班规。然后,露茜老师就“若违反这些班规该如何处治”向学生们征询意见。汤姆站起来说:“如果谁违反了班规,他就应该脱掉衣服,让您在他的后背上打10木板!”早已习惯了恶作剧的学生们自然是一呼百应。
在接下来的两三天里,一切都很平静。但是到了第四天中午,汤姆却在教室里暴怒了,原因是他的午餐竟然被人偷吃了!此事涉嫌“偷窃”,露茜老师立刻就此事展开了调查。事情很快便水落石出:是小个子汤米偷吃了。汤米也承认确实是他拿走了汤姆的午餐。于是,露茜老师就问他:“你知道你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吗?”汤米眼含泪花,点了点头。
汤米这几天穿的是一件厚厚的外衣,他向露茜老师乞求说:“我有错,我愿意接受惩罚,但是,请不要让我脱掉外套。”还没等露茜老师开口,汤姆就气势汹汹地命令道:“你必须脱掉你的外套!”没办法,小家伙开始动手解他身上穿的那件旧外套的扣子。当他脱下外套的时候,露茜老师看见他没有穿衬衫。更糟糕的是,她看见那件外套里面隐藏的竟然是一个极其虚弱和干瘦的躯体。
露茜老师问汤米为什么不穿件衬衫。小个子汤米回答:“我爸爸死了,我们家非常穷。我只有一件衬衫,可妈妈今天把它洗了。”
露茜老师站在讲台上,看着这个脊骨和肋骨都从皮肤底下凸出来的后背,她实在不忍心将那根硬硬的木板打在这样一个后背上。但是,她知道她必须执行对他的惩罚,否则,孩子们今后将不会再去遵守那些班规。因此,她狠了狠心,扬起了手中的木板。
就在这时,原本气急败坏的汤姆再次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问老师:“班规里有没有说别人不能替犯错者挨打?”露茜老师想了一想,说:“没有。”
汤姆说:“那好,我愿意替汤米接受惩罚。”说着,他脱掉了外衣,冲老师弯下腰来。
“你有没有搞错?他吃了你的午餐啊!”“嗯,我知道,可他实在太弱小了……”大个子汤姆轻声说。
露茜老师心里百味杂陈,但她还是打在了那个结实的后背上。一下,二下……教室里寂静得只能听到木板发出的“叭、叭”声。尽管露茜老师竭力控制着自己打下去的力气,但打到第五下的时候,那根旧木板突然从中间断成两截。
露茜老师再也忍不住了,把脸埋进她的手掌心里哭了。哭着哭着,她听到教室里一阵骚乱,抬起头,她发现所有学生都在用手抹眼泪,而且她的面前竟然多了几个脱掉了上衣的后背!
“你们都是好样的!”露茜老师显然被眼前的一幕感动了,“从今天这件事上我发现,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是优秀的,我们的班级也很快会进入优秀之列!”全班同学都含着热泪鼓起掌来。
(作者:李荷卿,有删改)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将题目“走,让我们一起 ”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人生总有很多相遇。与他人相遇,也许就是一次心灵的碰掩;与自然相遇,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遇,也话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遇,也许主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遇,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请以“相遇”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④字数在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