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填入下面几句的横线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中国人很爱贴_______:“现在的儿童,就是将来的栋梁。”每个成人都会点头称是,并且也深信不疑。但是,却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到儿童的心灵的充实。没有_______的幼苗会长得好吗? 其实,儿童所_______的,很容易就可以使他们满足。就像一天工作后,父母可以带孩子们在家居的附近散一下步,在阳台上浇一下花。也许一天只要十分钟,假如不能天天实行的话,哪怕一个星期两次,一次也行。让孩子们和你一起观察这个世界,让大自然_______他们心中。孩子们会知道感激的。 (席慕容《美的导师》) A: 标语灌溉需求走进 B: 标签浇灌要求走进 C: 标签灌溉需求进入 D: 标语浇灌需求进入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奶奶刚才还有说有笑,突然收敛起笑容,我们一脸茫然,不知哪儿冒犯了她。 B: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 , 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C: 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 , 让同学们觉得轻松,记得牢固。 D: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 , 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
3、 | 选出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A: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B: 禁锢:束缚,限制。 C: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D: 颔首低眉:一会抬起头一会儿又显得很恭顺的样子。 |
4、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钞票(chāo) 粉碎(suì) 图案(àn) B: 遗嘱(zhǔ) 贡献(gòng) 协会(xié) C: 机构(gòu) 拨款(bō) 逝世(shì) D: 诺贝尔(nuò) 颁发(bīn) 瑞典(ruì) |
5、 | 下列对名著和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乐府开始时是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B: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C: 《山海经》是先秦重要古籍。它记述了志怪、地理知识、民风民俗、科学医学、宗教信仰等内容。我们熟知的大禹治水、夸父追日等神话传说故事均源于此。 D: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作品《北京的春节》、《济南的冬天》。 |
6、 |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妥帖 商榷 国粹 动辄得咎B: 针灸 萎靡 崛起 脍炙人口 C: 拖踏 醇香 搪塞 廖廖无几 D: 荟萃 裨益 踊跃 无事生非 |
7、 |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时此刻,长安街上,三军列阵,铁甲生辉,万名官兵正等待三军统帅习主席的检阅。 ②生死关头,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砥柱中流,高举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 ③近代以来,列强人侵,东方古国,屡遭蹂躏,涣映中华,无战不败。一九三一,日寇再犯,城乡焦土,遍地狼烟,同胞蒙难,民族危亡。 ④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一座拥有三千零六十年历史的城市。迎来特别的一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⑤这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人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经此一战,中华民族,尽雪前耻,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⑥十四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④①③②⑥⑤ C: ⑤①②⑥④③ D: ③⑥④⑤①② |
8、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记不要胡编乱造。(删去“不要”) B: 《城南旧事》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成长少女的可爱事件。(“少女”改“姑娘”) C: 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品味到戏曲悠长的韵味。(去掉“通过”或“让”) D: 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左右。(删去“大约”) |
9、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 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 某些部门稍一放松,那些制假造假的地下工厂又如雨后春笋一般兴旺起来。 C: 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学写散文一举便成功,他已在校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散文,真是妙手偶得啊! D: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根深蒂固的人,都看不见这种有奇特功能的衣服。 |
10、 | 选出对下列语法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生命不是赛跑,而是旅行,是对远方的无限向往与追求。①习惯了匆匆赶路的我们,常常忽略了沿途值得足的风景,忽略了内心最真实的感动。在追寻梦想的同时,不要忘记给心灵寻一处栖息之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②只有学会享受寂寞,才能宁静致远。 A: “生命”“最”“一处”分别是名词、副词、数量词。 B: “真实的感动”是偏正短语,”追寻梦想”是动宾短语。 C: 画线①句的主干是“我们忽略风景”。 D: 画线②句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1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 )请结合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来分析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 蜀刘禅时,南中诸郡叛,诸葛亮征之,孟获为南夷所服,七战七擒,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国朝淳化中,李顺乱蜀,招安使雷有终遣辛怡显使于南诏,至姚州,其节度使赵公美以书来迎,云:“当增明泸水,昔诸葛武侯戒曰:”非贡献征讨,不得辄流此水;若必欲过,须致祭,然后登舟。’今遣本部军将赉金龙二条、金钱二千文并设酒脯,请先祭享而渡。”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呜呼,可谓贤矣! 注:孟获:三国时期,南中一带少数民族的首领,曾起兵反叛蜀汉。南夷:古代的少数民族。国朝淳化中:宋太宗淳化年间。赉:赏赐,给予。 ( 1 )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 苟全性命于乱世李顺乱蜀B: 若必欲过 , 须致祭人恒过 , 然后能改。 C: 孟获为南夷所服不足为外人道也 D: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招安使雷有终遣辛怡显使于南诏 ( 2 )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 ( 3 )请用两个四字短语分别概括甲、乙选文中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 4 )甲、乙两文在叙事中饱含感情,从甲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先帝的________;阅读乙文,可知南夷对诸葛亮的________之情。 |
材料一:
从汉唐开始,传统民俗中常以猴作为吉祥、显贵、长寿、驱邪纳福的象征。
材料二:
在文学作品中,猴形象的内涵有所不同。一方面,它寄托了我们中国式英雄主义的情节,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爱憎分明、神通广大、降妖除魔。另一方面,它隐含了对世人丑态的贬低与嘲讽,是喻人醒世的活样板。如《猴子捡豆》的寓言故事,就讽刺了世人不切实际、因小失大的做法。
材料三:
本报讯2月1日,首都博物馆举办了以“大圣归来”为主题的猴年生肖展。此次展览汇集了43件首都博物馆的藏品及几幅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经典年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猴形象。展出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参观。这已经是首都博物馆连续举办生肖文化展的第九个年头,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展览将持续到3月13号。
材料四:
“嘻哈猴”是由华冠公司于 2015 年创作的卡通猴形象。它以张希和老人的泥猴作品为原型,保留了泥猴造型中的大圆眼睛、大圆点鼻孔及微笑逗乐式的嘴型,又创造性的以头顶火焰、怀揣爱心、尾似祥云为形象,代表了热情、善良、快乐、幽默的性格特点。“嘻哈猴”有互联网用户喜欢的“萌”的特点,顺应了当下年轻人追求时尚化、个性化的潮流。
【注释】张希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70年痴迷泥塑艺术,被誉为“泥猴张”。
( 1 )在我国的“猴文化”中,人们赋予了“猴形象”哪些内涵?请分条概括。心寻
叶延滨
①小姑娘老低着头。身边的爷爷叹了一口气:“你看什么呀?”“不早告诉你了吗?手机!”“手机有什么好看的,总看不完?”“你不懂,手机就是个世界。”“啥世界能装在那么小的物件里。”“虚拟世界,好玩着呢。”“啊,虚无的世界。”爷爷换了一个字。
②老爷爷也低着头,像在寻找什么,又好像只是在想什么。身边的小姑娘说:“你找什么呀?”“没找什么,什么也没有了,也找不到了。”小姑娘听糊涂了,爷爷说的车轱辘话,没听明白。瞪大眼睛,想从爷爷嘴里听出什么。
③爷爷是在找东西,是心里那些记忆。那时,爷爷也是个孩子,谁都是从孩子过来的,爷爷小时候也是个爱低头看东西的孩子。
④坐在城市街心花园长椅上,爷爷和小姑娘,都望着面前的水泥地。这些水泥地上有很多双脚走过,现在那些脚都离开了,光滑的地面上干干净净,连一片叶子都没有。
⑤突然,这坚硬的水泥地,一下子变松软了,松软得像绸布,向四方散去。绸布波浪似的皱褶带出一片雾岚,阳光把那潮湿的雾气凝成露珠,晶莹地点缀在草尖上。这些草就生长在刚才的水泥地上。茵茵绿草下松软的黑土,散发着泥土的芳芬。这是课本上的句子,小姑娘闻到那泥土的味道,想起了课本上的句子。这句子是说草原,还是说森林?草丛顶着露珠,簇拥朵朵小花。这些小花都是小姑娘没见过的。小姑娘见过花店里的花,郁金香、玫瑰、勿忘我、月季,总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一个个都长得标准的漂亮,像去韩国整容过的名媛。草丛中的花都叫不出名,七彩缤纷,星星点点。爷爷说,它们就是老街坊,守在房前屋后。春天开花一直开到秋凉,一茬接一茬,把窗外的小天地,打扮得花枝招展。
⑥草丛边,一队小蚂蚁像一条线从他俩的眼前爬过。爷爷想,对了,我就在找你们,小蚂蚁。小蚂蚁在爷爷的记忆中,是童年最早的朋友。他喜欢蹲下来,看蚂蚁搬家,抬着饼干渣,举着蚂蚱的残翅,像一队士兵去打仗。对了,蚂蚱也是好朋友,草梗上趴着,爷爷伸手,蚂蚱两只后腿一弹,消失在阳光里。阳光下那肥大的南瓜花,招摇显摆,南瓜花鲜嫰的花瓣是蝈蝈的最爱。蝈蝈叫起来好听,有蝈蝈叫的夏天才算是夏天。夏天炎热多雨,草绿花香,谁都在家里待不住。连慢性子的蜗牛也在园子里散步。蜗牛没惹谁,但爷爷小时候对蜗牛可有意见了。上数学课的老师说,有个台阶30厘米高,蜗牛白天爬上去3厘米,晚上滑下来2厘米,多少天爬上台阶。抢着回答:30天!错了?!多叫人丢脸的事。不说蜗牛了,反正它们爬不远。那是蟋蟀,这可是孩子们追捧的明星级昆虫。蟋蟀讲究,老园子里才有。老园子的老墙根下堆着秦砖的残角、汉瓦的碎片,这些器件逗引出蟋蟀一阵幽幽的吟叹……
⑦爷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对姑娘说:“对呀,这就是我寻找的,我的童年世界,也是每个孩子的童年世界。有花,有草,有奇妙的昆虫世界。老辈人说,接地气,这就是接地气。”小姑娘高兴地说:“多好呀,我怎么没见过,这是真的吗?”
⑧她的话音刚落,刹那间,眼前的一切像海市蜃楼无影无踪,还是那块坚硬的水泥地,从眼前铺向远处。站着的水泥楼和躺着的水泥地严丝合缝,寸草不生。
( 1 )文章写小姑娘和爷爷都“低着头”,但原因却不一样,请简要概括。①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词的含义。
老辈人说,接地气,这就是接地气
②从修辞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小姑娘见过花店里的花,郁金香、玫瑰、勿忘我、月季,总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一个个都长得标准的漂亮,像去韩国整容过的名媛。
( 4 )第⑥段中写到了爷爷上数学课的经历,是否多余,为什么?要求:①补充完整题目,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场景来完成写作。
②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直情实感。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班级、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