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武汉市武钢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骏马秋风冀北”,这是阳刚美;“杏花春雨江南”,这是阴柔美。
B: 江苏省沭阳县一位因工作失误而被降级的原正科职干部,几年来在副职岗位上干出实绩,近日再次被提拔为一把手。
C: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建筑节能、火力发电的效率等,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D: 有一些中小学,从批改作业到值日保洁,从打印教辅材料到监督学生考试……只要老师一声令下,这似乎都成了家长的“分内事”。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B: 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 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 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
3、雷横的绰号是( )。
A: 插翅虎
B: 锦毛虎
C: 矮脚虎
D: 跳涧虎
4、下列画线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摩肩接(zhǒng) 喧(xiāo) 碧(piǎo) 不(xùn)
B: 嶙峋(lín xún) 临(bīn) 坦荡如(dǐ) 禁(gù)
C: 秀(qí) 踌躇(chóu chú) 首(qiáo) 络不绝(yì)
D: 轩(xiè) 惟妙惟(xiāo) 狼(jí) 鸢飞天(lì)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 《社戏》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反映童年生活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
C: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时曾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和刘禹锡被后世之人合称为“刘柳”。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民歌。
6、下面四句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树木睁开了惺忪的睡眼。
B: 那手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C: 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
D: 他像一棵幼苗一样,需要别人的呵护。
7、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潜水教练是一个长着大胡子的高大男人。他喝着口香糖,漫不经心的样子、他先告知我们,潜水训练需要6小时,要交110美元。我们点头应允,他的热情才高涨起来。
B: 面对这阴毒的行径和弥天谎言,周恩来同志浓眉紧蹙,怒不可遏
C: 兰陵因其四通八达的交通、开明开放的城市定位,吸引着八方游客和省内外投资商纷至沓来
D: 这道数学题很难,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8、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在古代是一种文体,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议论说道理;也可以发表作者的感想。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顾的《爱莲说)。
B: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人称山中宰相。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C: 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D: 《论语》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由孔子弟子编纂而成,共20篇,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tuí)唐 琐屑 (jué)强 触目伤怀
B: 婆(shuō) 狼籍 秀(xīn) 坦荡如坻
C: 雕(lòu) 丘壑 推(chónɡ) 巧妙绝伦
D: 喧(xiāo) 映衬 (qiú)劲 长途跋涉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株洲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适宜种果树、水稻,此外,还适宜栽种柑橘。
B: 八个企业的领导干部在年底开会,研究2015年度如何深化企业改革的问题。
C: 详细复述要尽量完整地保留原作的观点、内容,并且不改变原作中材料的顺序。
D: 尽管你的捐献如何微薄,但在地震灾区人民的心目中,却比千斤的砝码还要沉重。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饮酒(其五)》,回答问题。
( 1 )品析下列诗句中的划线词。

采菊东篱下,悠然南山。

( 2 )既然“此中有真意”,诗人为何又“欲辨已忘言”呢?
( 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草庐。
B: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C: “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出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D: 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之,碎其金鱼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务:致力,从事。⑤伎:同“技”。⑥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

之久而不去________

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

守荆南回________

( 2 )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限断3处)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4 )“射”是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称为“六艺”)之一,从两篇短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尧咨射术精湛无比、举世无双,但他的母亲却依然“杖之,碎其金鱼”。你觉得陈尧咨母亲的这种做法寄寓了对儿子一种怎样的期望?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说明文,回答问题。

外星植物的颜色

林泉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绿色星球,在它上面生长的植物多以绿色为主。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其他星球上的植物可能比地球上的植物拥有更为缤纷的颜色,比如红色、橙色和黄色,甚至可能是七色彩虹中的任何一种,不过,蓝色除外。这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恒星的质量、温度决定着行星表面的环境状态,而环境状态又决定了生命能否出现、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外星植物如果存在,它们的颜色将取决于本星系的“太阳”光线的光质(光谱成分)。

光合作用最理想的颜色是黑色。从理想的情况来说,叶子颜色应该是黑色的,因为这样它就可以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才便于更大限度地用这些光进行光合作用,来更多地制造自己的食物。然而,大自然为什么“选择”了绿色呢!

这就要从远古谈起了。地球上最初的植物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起作用的是一种原始细菌。因为能够透进海洋里的光是很少的,所以,这种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必须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才够制造自己的食物。所以,这种植物就呈现很暗的颜色,可以联想到我们现在吃的海带的颜色。比如,生活在深水中的红藻含有一种叫藻红蛋白的东西,它就可以吸收很多种颜色的光,所以它的叶子就几乎是黑色的,这对在深水中进行光合作用是最理想的。后来,地壳运动使海洋变成了陆地,这些植物必须适应这种环境变化。现在,它们生活在有充分光线的地方,再像原来那样,吸收所有颜色的光就容易被这么多的光线灼伤了。所以,绝大部分的陆生植物,由于光线充足,绿光完全没被吸收利用,而是都被反射出去了。我们眼睛接受到这种光线,所以看到的植物是呈现绿色的。

外星植物为什么不可能是蓝色的呢?地球外的植物也是绿色的吗?我们已经知道,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大部分都是绿色,这是因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得最少的太阳光就是绿色光。而其他恒星发出的光的光谱可能与太阳不同,因此在其他行星上生长的植物,在进化过程中选择吸收和反射的光也可能不同。通过进化,外星植物会吸收光线中某一种或几种颜色。如果外星球上的植物叶片对红色光线的吸收最弱,那么这个外星的森林和草地非常可能是红色。科学家认为,彩虹光谱中的所有颜色都有可能成为外星植物的颜色,但是他们认为植物不可能是蓝色。外星植物不可能是蓝色,因为蓝色蕴含的光能比较高。植物对光线的吸收效率取决于光线蕴含能量的强弱,蓝光能量较高,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因此更容易被叶片吸收。这种直接的“颜色辨别法”等于为宇航员在太空航行中寻找生物提供了“第一准则”。通过分析其他星球的光谱得出的研究结果,宇航员在寻找外星植物时就会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颜色为目标。

(选自2010年第9期《百科知识》,有删节)

( 1 )外星植物如果存在,那么决定外星植物颜色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2 )联系语境,分别说说文中划线短语“绝大部分”和“非常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

( 3 )文中画线句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4 )地球上绝大部分陆上植物呈现出绿色的原因是什么?

( 5 )外星植物为什么不可能是蓝色的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年花开

钱海燕

①夏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那纯洁的花瓣,幻化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凝聚成记忆中的欢声笑语。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想念,便随着这清新的栀子花香弥漫开来。

②初三那年,我对写小说特别感兴趣,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班里的好朋友看,他们都夸我写得好。我高兴极了,写得更起劲。有次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偷偷看我写的小说,被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我被请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③“这么闲啊?”班主任徐老师拿着我写的小说,摇晃着举到我面前。

④“老师,我写小说没有占用课堂时间,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⑤“作业做完了,再做其它的练习题巩固啊!要知道,你现在上初三,正是关键的时候,怎么还有空写这些东西!”徐老师显得非常失望。

⑥“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写了,您别生气。”我小心翼翼地说。

⑦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走着,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我紧张得快要窒息了。

⑧谁知他看完后,对我说道:“文笔很不错嘛!不过目前学业最重要,千万不能因为写小说而影响了学业。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投稿。”我听了他的话,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⑨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赛。不过出师不利,什么名次都没有得到,我气得把稿纸全部撕掉,发誓再也不写小说了。徐老师得知后,又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

⑩“喝杯茶吧。”徐老师温柔地拍拍我的肩膀,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我手上。“今天找你聊聊,给你讲个故事。”看着我沮丧的神情,徐老师微笑着说道。

⑪“在伊朗德黑兰的一座宫殿,人们会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宫殿的天花板和四周墙壁都闪闪发光,好似镶满璀璨的宝石。但如果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宝石其实只是普通的玻璃碎片。”听到这儿,我疑惑地看着徐老师。

⑫“建筑师原本打算把当时十分珍贵的镜子嵌进墙面。镜子运到的时候,不小心被工人打碎了,工期又非常紧张,再运镜子已经来不及了,建筑师灵机一动,把那些碎裂的镜片敲得更小,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从远处看,那些镜片就像是钻石一样熠熠生辉。”

⑬“这太神奇了!”我不由得惊叹道。

⑭“是的,”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谁的梦没有被打碎过?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听说你把稿子撕成了碎片,希望你能把失败的碎片,变成成功的宝石。”

⑮听了徐老师的这番话,我重拾了信心,写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有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在那年中考中,我发挥出色,作文得了满分。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⑯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选自《中学生阅读》2016年第2期有删改)

( 1 )根据文意,说说文题“那年花开”的含义。

( 2 )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两个句子,分析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②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 , 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 3 )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 4 )文中徐老师给“我”讲“建筑师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

( 5 )文中的徐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当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人们渴望被关注、被需求、被肯定,“夸夸群”应运而生。在“夸夸群”内,被人夸奖是家常便饭。无论小事、蠢事还是倒霉事,在群里都可得到多角度、全方位的夸奖。

请“夸”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记叙一次自己被“夸”的经历与感想;也可以结合自己对“夸夸群”的了解,说说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与态度;你还可以思考,为什么“夸夸群”这么火……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的天堂”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