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去掉“能否”)
B: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受到观众热捧,是因为其形式不断推陈出新,而且富有文化内涵的原因。(把“因为”改为“由于”)
C: 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禽流感不再扩散。(去掉“不再”或“不”)
D: 我们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班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倡议。(把“讨论”和“听取”互换位置)
2、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什么叫典?

②因为语言太复杂了,

③话虽如此,但是要每本字典、词典做到处处符合规范,实在是不容易的事。

④就是国家制定规范和标准也难以面面俱到。

⑤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规范、标准的意思。

⑥古人说,“典”者法也,范也,常也。

⑦字典、词典之为“典”,是因为他能为社会提供规范字词写法、解释和用法等。


A: ①⑥⑤⑦③②④
B: ①⑥⑦③②⑤④
C: ①②⑤⑦③④⑥
D: ①②④③⑥⑤⑦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匀/笔/点 落/巧妙绝 天/差不齐
B: 修/编/脖/心宽体 使/鬼使神
C: 秀/然 要/边 急/气吁吁 叱/惊不已
D: 簌/天/字/金蝉脱 栏/姗来迟
4、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絮叨 撺掇 凫水 蕴藻
B: 冗杂 磅礴 骤雨 辐射
C: 脑畔 延河 糜子 厉害
D: 晃荡 燎原 麟火 思暮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防止不再发生水漫洪溢而造成严重的灾害,丹江口水库开闸向下游泄洪区排水。
B: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受水区各城市的补充水源,正在发挥重要的战略性。
C: 7月4日,丹江口水库水位141.31米高程,通过向中线渠道充水,使得渠道充水近一米深。
D: 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的四省市的群众喝上了源自丹江口水库的优质水。
6、划线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栗(cù)赔(cháng)牲(chù)乞(gài)
B: 肩(kǎn)查(diào)咳(sou)下流(pēi)
C: 开(pǐ)契夫(hè)恐(hè)魁(wǔ)
D: 兵(xiàn)子(shāi)子(zǎi)到脸上(chuō)
7、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身边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删掉“随着”或“使得”)
B: 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的人数大约100万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把“的人数”删掉)
C: 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鲁迅的《朝花夕拾》,感触很多。(把“讨论”和“阅读”调换位置)
D: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把“能否”删掉)
8、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 怪(pì) 然(mò) 针(jiǔ) 体裁衣(liáng)
B: 狡(xiá) 脑(suǐ) 拘(ní) 褓(qiáng)
C: 睢(zì) 鞭(chī) 下(zài) 暑(chǔ)
D: 沱(páng) 私(xùn) 星宿(xù) 辱(wǔ)
9、选出下列词语在加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藏(zhù)屏(zhàng)防(dī)空来风(xuè)
B: 琴(xián)褛(lán)蓓(lěi)人才济(jǐ)
C: 蝠(biān)然(mào)狭(zǎi)相形见(chù)
D: 伤(chuāng)笨(zhuō)结(zhèng)一千里(xiè)
10、

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 。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①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②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③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④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

A: ②③④①
B: ②④③①
C: ④②③①
D: ②①④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唐)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此诗写作者在乘船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赴任洛阳(今属河南)的途中。

( 1 )三,四两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2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两句景中见情,历来为人称道,请作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古诗文阅读—《曲突徒薪》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②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③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④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论功而请赏,‘曲突徒薪’无恩泽,焦面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注释】①突:烟囱②嘿:同“默”,不说话。③灼(zhuó):被火烧伤④录:邀请。

( 1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客有主人者( ) ②曲突薪( )
③客主人更为曲突( )④乃而请之( )

( 2 )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不录言曲突者
B: 焦面烂额上客通计一舟人五
C: 能径寸之木余各功次坐
D: 寤而请之大惊
( 3 )翻译句子: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 4 )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事迹一)

在去四川藏区福利学校支教前,胡忠、谢晓君夫妇都是成都某名校的老师。2000年,胡忠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念头,得到妻子的支持。3年后,谢晓君带着3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支教。2006年8月,一所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创办了,她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甚至是保姆。

(推选委员评价)

杜玉波这样评价胡忠、谢晓君:他们的高原红,是阳光的沉淀,也是心中澎湃的热血在脸上的体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新鲜最健康的红润。这一票我要表达向他们的敬意和赞美。

于丹说: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有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颁奖辞)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事迹二)

40岁的阿里木10年前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毕节有不少穷困学生上不了学,阿里木便决定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8年来几万元钱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草根慈善家”。

(推选委员评价)

陈菊红说:传说贵州晴天很少,阿里木的行动给这里带来了照亮人内心世界的热烈的阳光。

(颁奖辞)

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事迹三)

张平宜曾经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2000年,为了采访大陆麻风康复村的现状,她来到了四川省西部一个叫大营盘的小村庄。2002年,她履行自己的承诺,为村庄小学兴建了“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致力于大营盘村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11年来,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张平宜将一个供麻风村子女上学的教学点一点点地建成为完善正规的学校,2005年至今已培养百余名毕业生。

(推选委员评价)

彭长城说:为了一个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为了打破这个群体的宿命,她勇敢地去挑战去行动。她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已到了捍卫的程度。

王晓晖说:一只希望的青鸟,飞过海峡,落在大山中被遗忘的角落。当人们看到久违的笑容和自信浮现在麻风村人的脸上,就会明白希望之翼的真正含义。

( 1 )从上面三则材料看,下面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胡忠、谢晓君夫妇先后到达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他们在同一所孤儿学校支教至今,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
B: 被称为“草根慈善家”的阿里木,10年前到贵州将自己卖烤羊肉串赚的钱全部捐献给当地的贫困学生。
C: 张平宜为信守承诺,在大营盘村小学建立了“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帮助麻风病人子女受教育。
D: 胡忠、谢晓君,阿里木,张平宜都是倾尽一生的心血,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 2 )请联系(事迹二),从修辞角度赏析推选委员陈菊红的评价语。

传说贵州晴天少,阿里木的行动给这里带来了照亮人心世界的热烈的阳光。

( 3 )参考(事迹—)、(事迹二),给(事迹三)中的张平宜写一段颁奖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颁奖辞)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农具的眼睛
迟子建
①农具似乎与树木有着亲缘关系,农具的把儿几乎都是木柄制成的。你能从光滑的农具把儿上,看到树的花纹和节子。那些大大小小的木节个个圆圆的,有黑色的,也有褐色的,好像农具长了眼睛似的。
②农具当中,我最憎恨的就是犁杖了。由于家中没养牲口,用犁杖耕田的,爸爸就把我们姐弟三人当成牛,套在犁杖上,让我们拉犁。我一拉犁就有屈辱的感觉,常常是直着腰,只把绳子轻飘飘地搭在肩头。这时父亲就会在后面叫着我的乳名打趣我,说我真不简单,能把绳子拉弯了。我父亲是山村小学的校长,曾在哈尔滨读中学,会拉小提琴。他那双手在那个年代既得写粉笔字,又得摸农具,因为我们上小学时,学工学农的热潮风起云涌,我们每周都要到生产队的田地里劳作一两次。而且家家户户又都拥有园田,种植着各色菜蔬,自给自足,所以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没有没摸过农具的。
③农具当中,我不厌烦的是锄头和镰刀。锄头的形状很像道士帽,所以你若把它倒立着,俨然是一个清瘦的道士站在那里。锄头既可用于铲除庄稼中的杂草,又可给板结的田地松土。我扛着锄头去田间劳作,一般是到土豆地里去了。土豆地一般要铲三次,人们称之为“头趟、二趟、三趟”。铲头趟,苗才出齐不久,上豆秧矮矮的,杂草极好清除。铲二趟呢,是在土豆打垄之后,粉的白的蓝的土豆花也开了,杂草与土豆秧争夺生长的空间,这时就得抡起锄头“驱邪扶正”。铲三趟的时候,稗草疯长,有的和秧苗缠绕在一起,颇有“绑票”的意味,这时候为土豆清除“异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铲三趟的时候最累,有时候你得撇下锄头,亲手二下一下地把纠缠在土豆秧身上的杂草摘除。我喜欢铲二趟,我爱那些细碎的土豆花,它们会招来黄的或白的蝴蝶,感觉是在花园中劳作。干活乏了小憩的时候,躺在被阳光照耀得发烫的泥土中,感受着如丝绸一样柔曼滑过的清风,惬意极了。清风拍打着土豆花,土豆花又借着风势拍打着我的脸颊,让我脸颊发痒,那是一种多么醉人的痒啊!渴了的时候,我会到田边草丛中采上几枝酸浆来吃。它长得跟竹子一样,光滑的身子,细长的叶片,它的茎能食用,酸甜可口,十分解渴。我铲地时就不背水壶,因为酸浆早已存了满腹的清凉之汁等着我享用。
④我喜欢镰刀,是因为割猪草的活儿在我眼中是非常浪漫的。草甸子上盛开着野花,割草的时候,也等于采花了。那些花有可供观赏的,如火红的百合和紫色的马莲花□还有供食用的,如金灿灿的黄花菜。用新鲜的黄花菜炸上一碗酱,再下上一锅面条,那就是最美妙的晚饭了。我打猪草归来,肩上背的是草,腰间别的是镰刀,左手可能拿的是一束马莲,右手握的就是黄花菜了。所以我觉得猪的命运也不算坏,它一天到晚除了吃就是睡,窝里絮的草还来自于芳菲的大草甸子,比耕田的牛马要有福气,可惜它的命太短太短了。
⑤我父亲是个知识分子,他伺候庄稼的本事与他的教学本领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我们家的地不是因为施肥过少而使庄稼呈现一派萎靡之气,就是垄打得歪歪斜斜,宽的宽,窄的窄。进了我家园田的庄稼,很像是被送入孤儿院的弃婴,命运总是不大好。我们家的农具,也比别人家的要邋遢许多,锄头上锈迹斑斑,镐头和犁杖上携带的尘土足够蓄一只花盆的,镰刀钝得割草时草会发出被剧烈撕扯的痛苦的叫声,如乌鸦一样“呀呀呀”地叫。而那些地道的农家,农具总是被磨得雪亮,拾掇得利利索索的,不似我们家的农具,一律被堆置在墙角,任凭风雨侵蚀,如一群衣衫褴褛的乞丐。即便如此,我还是热爱我们家的农具,热爱它们的愚钝和那满身岁月的尘垢。
⑥我们家使用过的那些农具早已失传了。但我忘不了农具木把儿上的那些圆圆的节子,那一双双眼睛曾见证了一个小女孩如何在锄草的间隙捉土豆花上的蝴蝶,又如何在打猪草的时候将黄花菜捋到一起,在夕阳下憧憬着一顿风味独具的晚饭。我可能会忘记尘世中我所见过的许多人的眼睛,那些或空洞或贪婪或含着嫉妒之光的眼睛,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农具身上的眼睛,它们会永远明亮地闪烁在我的回忆中,为我历经岁月cāng桑而渐露疲惫、忧郁之色的眼睛,注入一缕缕温和、平静的光芒。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岁月cāng桑

( 2 )请在第4段□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那些花有可供观赏的,如火红的百合和紫色的马莲花□还有供食用的,如金灿灿的黄花菜。

( 3 )简要分析第2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 4 )文末说“永远不会忘记农具身上的眼睛”是因为()

A: 眼睛独特,永远明亮地闪烁在我的回忆中。
B: 农具身上的眼睛让我回忆起了贫苦屈辱的童年。
C: 它见证了那段美好的农村生活,也使作者的心灵更温和宁静。
D: 农具的眼睛不同于尘世中人的眼睛,它淡定、充实。
( 5 )题目“农具的眼睛”的含义

( 6 )文章无论从语言的表述,还是结构的布局,都体现了作者不凡的写作功力,请以第5段为例,从语言或构思,任选一个角度简要分析之。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从下面任选一题作文。

(一)题目:我的青春里有

(二)风景,随处可见:母亲给子女以呵护,是温馨的家庭风景;同学之间携手奋进,是富有诗意的校园风景;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是让人向往的社会风景……请以“风景”为话题,选择你感受最深的某个方面,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一)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黑牢日记”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