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反过来说, ,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A: 不善交际不是一种缺陷。 B: 善于交际多么令人羡慕。 C: 不善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 D: 交往能力不是很重要。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欧洲各国对移民态度迥异 , 但是对于各国而言,移民不管是香饽饽还是烫手山芋,都是必须认真面对的新常态。B: 爱能化解矛盾芥蒂 , 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C: 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立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 D: 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 |
3、 | 下面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中,让给人鹤立鸡群之感B: 港澳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已经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和重视,在峰会上恰如其分地展现了符合国力的影响力。 C: 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司空见怪,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的恶习。 D: 由于他入木三分的启发,我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你飘逸的长发像风中轻轻摇摆的柳条,你明亮的眼睛像天上闪闪发光的星星。 B: 新时代的青年要涵养一身浩然正气,坚守一颗执着初心,坚定一个理想信念。 C: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经济和文化水平相得益彰。 D: 人在走投无路时,常会着急、焦虑、恐慌,但不管如何,都要保持乐观心态。 |
5、 | 下列与课文有关内容连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 B: 《智取生辰纲》——施耐庵——元末明初 C: 《故乡》——《呐喊》——鲁迅 D: 《谈读书》——培根——美国 |
6、 | 对下列加下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研究儒家经典)B: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但是) C: 卿言多务,孰若孤?(哪里比得上)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
7、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散文集。这组作品主要记录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理历程,富有生活情趣。 B: 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稼轩长短句》《柳河东集》《杜工部集》分别用了字、籍贯、官职来命名。 C: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 多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 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D: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代表作,祥子与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 |
8、 |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狡辨 绚丽 迂回 销声匿迹 B: 骤然 漩涡 缭绕 平易进人 C: 浮燥 眺望 褶皱 锋芒必露 D: 追溯 翩然 怠慢 挑拨离间 |
9、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 B: 小说《台阶》的作者李森祥是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半个月亮爬上来》《十八里营房》等。 C: 《老王》的作者是杨绛。钱钟书是她的丈夫,其小说代表作是《围城》,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等。 D: 《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10、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的一二句是写作者在狱中度过了三年囚徒生活。“南冠”运用了典故,暗含作者虽然被捕,但要像钟仪那样忠于故国。 B: 诗的三四句中的“泪”与“天地”构成了极大的反差,通过这种反差,深沉强烈的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亡国之情。 C: 诗的五六句承上写亡国之痛转为写别故乡的感受。诗人预感死亡将至,要永远的去了,然而,故乡之情又怎能割舍得了呢?一个“难”字,,浓缩了诗人对故乡的多少深情! D: 诗的第七,八句是诗人情感发展的自然升华,更是诗人矢志不移的抗清决心的自然张扬。它与陈毅的诗句“此去全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所表达的死后仍要坚持斗争的决心是相似的。 |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宿江边阁①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②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注】①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春,杜甫由云安(今重庆云阳)到夔州(今重庆奉节),同年秋寓居夔州的西阁。②鹳:形似鹤的水鸟。 A: 《望岳》的七,八两句写诗人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B: 《宿江边阁》的五,六两句将鹳、鹤追飞后的宁静安栖同材狼的争喧抢夺对比,一静一喧,渲染夜晚野外凄清与悲凉的气氛。 C: 古人用字颇为考究,《望岳》中的“割”字形象地写出泰山的高峻,《宿江边阁》中的“翻”字使诗歌描绘的画面充满动感。 D: 杜甫诗歌的主体风格为沉郁顿挫,《望岳》和《宿江边阁》这两首诗都很好地体现了这种风格。 |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木图① 沈括 予奉使按②边,始为木图,写其山川道路。其初遍履山川,旋以面糊、木屑写其形势于木案上。未几寒冻,木屑不可为,又镕蜡为之。皆欲其轻,易赍③故也。至官所,则以木刻上之。上召辅臣同观,乃诏边州皆为木图,藏于内府。 【注释】①木图:木版地图。②按:巡察。③赍:jī携带。 ①第二板已具 具________ ②瞬息可就 就________ ③以纸帖之 帖________ ④旋以面糊、木屑写其形势 旋________ ①用讫再火令药熔。 ②则以木刻上之。 ( 3 )请你根据选文填空。活板排版过程依次为准备一块铁板、________、放上铁框子、________、用火烘烤和________六个步骤;沈括制作木版地图依次经历了实地观察、________和用木料雕刻三个步骤。 |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 1 )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 2 )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②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在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石层,仿佛给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再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和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绿得晶莹剔透,远处的点点白帆在绿波上轻轻荡漾,平时看不见的小岛也清楚地点现在天边。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青岛的秋给我带来丝丝的甜美,我不知应当爱哪个了。
——节选自《春风》(老舍)
( 1 )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试写出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学会倾听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成长过程中,你一定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于你而言,倾听之后,走进了他人的世界,可能收获了一份友谊;可能燃起了梦想;可能走向了更广间的天地,看到了世界的缤纷色彩……
请以“谢谢你,让我走进你的世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①自选文体;②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③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