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海拉尔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报社组织了近80多名中小学生记者走进扬州瘦西湖,感受浓浓的春意。
B: 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C: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
A: 周
B: 元
C: 商
D: 夏
3、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五一”小长假,学校精心布置了“五个一”德育作业,引导全校学生过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劳动节”。
B: 本届上海特奥会在国际奥特会运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谱写了一曲响彻云霄的人道主义赞歌。
C: 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 , 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D: 我市很多商家利用“十一”长假推出相应的楼市促销活动,各种各样的房源信息让众多购房者眼花缭乱 , 辨不清真伪。
4、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 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 , 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 , 历历在目。
D: 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5、下列句子中对划线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 , 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暗示翻山的困难)
B: 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表现“我”和老余的惊慌失措)
C: 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渲染山的险峻)
D: 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写出了小姑娘动作的轻快、活泼)
6、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腾(xuān) 匀(chèng) 溅(bèng ) 望(shē)
B: 息(qī) 强(juè) 落(zhuì) 滑(jī)
C: 护(bì) 骨(hái) 黄 (yùn) 斜(qī)
D: 分(qí) 藏 (zhù) 枯(hé) 嫌(è)
7、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B: 吴健雄是第一个华裔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的第一位女会长,参与了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C: 苏轼以旷达、疏狂的性情和俯仰万世的思考,来压制内心深处对人生变迁、世事无常的感伤等……
D: 他们精心打磨,不至极致必不轻付于人,他们诚信重诺,不合标准决不妥协姑且。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B: 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的心理。
C: 董卿主持的《朗读者》凭借每一位朗读者震撼人心的朗读而走红是不言而喻的。
D: 能不能独立思考,会不会举一反三,决定着能给你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
9、选出下列加下划线字拼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恶(zēng) 育(bǔ) 对(jiào) 而不舍(qì)
B: 呜(yè) 古(ɡèng) 咳(sou) 深痛绝(wù)
C: 欺(wǔ) 咀(jué) 红(yān) 气冲牛(dǒu)
D: 默(qì) 头(pī) 粗(zhuó) 为人知(xiǎn )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参会职工认真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B: 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球拍、球鞋和衣柜等乒乓器材。
C: 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创新才能不受制于人,不被别人“卡脖子”。
D: 经过一年的艰苦拼搏,使通榆县即将完成了近年来最大规模的脱贫攻坚工作。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在《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以下小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辍耕垄上________ ②至陈________

坚执锐________ ④皆其长吏________

⑤陈胜凡六月________ ⑥说陈王曰________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 3 )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 4 )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迎着风,一顶草帽

①一顶金黄的草帽,是父亲刚从集市上买来的,还带着干燥的草香。

②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在夏天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尤其是在夜晚露天的打麦场上,我们一家人吃过了饭,聚集到这里,一边看守麦子,一边聊天,望着满天眨眼的星光,一盏茶工夫,我就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天光大亮,口水溢湿了父亲的草帽,抖一抖,像荷叶上的水珠。

③白天的草帽多半属于父亲,父亲要么用它来遮挡毒辣的阳光,要么用它来遮挡被风吹散的麦糠。所以,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草帽里总有淡淡的麦香,那是收获的气息。

④一场活忙下来,那草帽,就属于我了,我把它连同叔叔的那一顶扣在一起,“砰——哐哐,砰——哐哐……”两顶草帽,像乐器中的铙儿一样碰在一起,草帽相撞哪里会有声音?那声音,是农场上闲下来的父亲的杰作,父亲,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优秀的配乐大师。

⑤清楚地记得,父亲帮我“配乐”时,还会禁不住手舞足蹈,那舞蹈,像极了蒙古的摔跤。当然了,蒙古摔跤是我后来才知道的。那是在电视上,早已忘记了那是一档什么综艺节目,只记得我拉着厨房里忙碌的妈妈,“妈妈快看,那两个人在学爸爸……”妈妈扑哧一声笑了,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那是‘蒙古摔跤’!我哪里信妈妈的话,因为,在我童年的印象里,只有爸爸才会把舞蹈跳成那样夸张。

⑥“砰——哐哐”,爸爸黝黑的脸膛上盛放着璀璨的笑容,那笑起来的皱纹,分明就是夏天成熟的麦浪,一波又一波,伴随着两顶碰在一起的草帽,爸爸的脸上浪花浮动。爸爸一跳起这种舞蹈,仿佛从来就没有疲惫过,直到我拿草帽的手累酸了,爸爸才停下来擦汗。

⑦记得有一两次,我也抢过毛巾给爸爸擦过汗,当时的爸爸突然变得好安静,高兴地让我擦,不知为什么,每次还都闭上眼睛,可能是也想起了他的童年吧,要不然,为什么每当爸爸睁开眼睛,总会眼眶湿润呢?

⑧爸爸的草帽,不止能在夏天发挥作用。到了来年春天也一样。到了春天,爸爸用一种最简单的办法就让草帽飞上天。他先用两片细长的竹篾撑在帽肚里,然后,随便在帽檐上系上一根长长的布条,再绑上一条长线,一顶草帽做成的风筝就这样飞上天了!

现在依稀记得,那系在帽檐上的布条总是红色的,像一面细长的旗帜在空中飘扬,又多像一只金黄色的鸟,摆动着火红的尾天空遨游。春天的旷野里,我和父亲奔跑着,翻越一个又一个田垄,直跑到村口的妈妈唤起我的名字,那是要吃饭了。

⑩那时候,我总会边吃边说,说爸爸是个发明家。每当我这样夸奖爸爸,一旁的妈妈总会撅起嘴唇。我一看妈妈吃醋了,忙用爸爸交给我的“招数”----妈妈,你是个美食家啊!接着,我们一家人都哄堂大笑。

⑪光阴荏苒,记不得这样的场景过了多少个年头。现在,我定居城市,父母依然留在乡下。前几天,母亲从乡下打来电话,结束时,母亲突然说:“你们要个孩子吧,你爸爸整天念叨着重操旧业呢!”

⑫我明白爸爸“重操旧业”的意思,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脑海里重现多年前的场景:一样热闹的打麦场,一样的旷野,一顶草帽,迎着风!

( 1 )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2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我”的印象里,爸爸练习蒙古摔跤,为“我”嬉戏,伴“我”童年。
B: 文中第②段,“我”喜欢在夏天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的叙述,为下文情节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C: 文中第③段,爸爸笑起来的皱纹分明是夏天成熟的麦浪,一波又一波在脸上浮动,说明爸爸为“我”跳起舞来,仿佛从来没有疲惫过。
D: 文章善于捕捉细节,语言清新隽永,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 3 )草帽相撞怎会发出“哐哐”的声音?请结合第④段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 4 )请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第⑨段画线句子。
( 5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⑫段中“重操旧业”在文中的意思。
( 6 )分析标题“迎着风,一顶草帽”的含义和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细水长流

蓝雪冰儿

①父亲说,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他是个苦命的娃。也的确,父亲十二岁丧父,不得不辍学到石灰窑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②后来,有人说,老刘命好,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也有人说,老刘命好,夫妻俩没红过脸,恩爱有加;还有人说,老刘命好,从来不跟人闹意见。父亲乐呵呵地说,细水长流嘛。别人不懂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摸着脑瓜皮说,老刘可真逗,说你命好,你还不乐意咋的?是啊,别人觉得,细水长流和命好放在一起,这是哪跟哪啊?但我最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水长流,情才会长在。

③初为人妻,继为人母,我也喜欢把“细水长流”挂在嘴上,当然,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快乐。但是,今年夏天,父亲的“细水长流”刚一出口,就被母亲一句话给噎回去了。

④这个夏天,老天爷太吝啬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打了蔫。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心急如焚。可是,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根本修不出渠来。再说,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平时见不到人。

⑤当管理水渠的人告诉母亲可以去浇地时,母亲要父亲别去上班。父亲得令而行,两人不顾炎炎烈日,在棒子地里穿梭,割伤了脸,衣服都湿透了。最终用三个小时,浇了三家的地。中午,我赶回娘家,替父母准备好午饭。母亲向来身体不好,回到家,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一个劲擦汗;一向强壮的父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我埋怨他们,这么大的岁数了,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就是旱死了,不就一年没收成吗?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我不敢再接话,闷着头把午饭端上桌。母亲便自言自语,三个小时,差点把命搭进去,不知道那两家知不知情。父亲说,干了就啥也别说,细水长流。母亲吼道,水都干了,还流啥?父亲一向害怕母亲,见母亲发脾气了,连一口粗气都不敢出。

⑥傍晚,母亲又跟父亲唠叨开了,按理说,他们没出力,总该给点钱吧!父亲说,也不是人家让咱们浇的,爱出不出吧。这次父亲没敢说出细水长流这句话,但还是那个意思。母亲没有像中午那样发火,但心里还是不高兴。

⑦晚饭后,我跟父亲唠嗑,父亲说,这人啊,愿意活得累呢,就会累;愿意活得轻松呢,就会轻松。我说,是啊,细水长流。父亲笑笑说,可是,你妈有的时候,就是不明白这个理。我说,妈活得比你累。父亲说,所以,我愿意什么事都让着她。再说了,夫妻之间也是一样,不能啥都计较,还是那句话,细水长流。父亲说完,嘿嘿笑了几声,好像在女儿面前掩饰对老伴的体贴。

⑧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丫头,还是你爸说得对,真的是细水长流。原来,前几天,左右两户人家赶回来浇地,一看地早就浇了,便把水费给了母亲,还特意拎来了他们从城里带来的新鲜水果,表示感谢。母亲一边给我拿水果,一边说,你也要记住啊,这人啊,可不能太计较。

⑨我瞧了一眼父亲,窗外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

( 1 )老刘“命好”体现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 2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 3 )品味下列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

( 4 )文章结尾写“一缕阳光”正好照在父亲的脸上,有什么深意?
四、写作(分值:60分)
张闻天有句名言: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请“ 最有意义”或“最有意义的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内容要真实、具体;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无言以对”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