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福建省福鼎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在工作,忙碌地工作,它要预备夏的壮盛、秋的丰饶冬的安宁,春是快乐的。
B: 他是很有才华的,但锋芒毕露别人很难与他合作。
C: 一位外国妇女产下了六胞胎,这样的机率真是微不足道
D: 妈妈做事绝不草率人人都对她赞不绝口。
2、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 1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A: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B: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C: 一会儿,一只狼一下子跑了,另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D: 一会儿,一只狼一下子跑了,另一只狼和狗蹲坐在前面。
( 2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A: 一只狼藏在洞中,企图从洞口钻过去来猛击屠夫背后。
B: 一只狼在其中打洞,企图钻过洞来攻击屠夫背后。
C: 一只狼在其中打洞,企图藏在里面等待时机攻击屠户背后。
D: 一只狼打洞在其中,想一会儿钻进去攻击屠户背后。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野草》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B: 叶圣陶,原名叶绍钩,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C: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D: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宋代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 “四书”。从明代开始,规定为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必读书。
B: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C: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D: 《水浒》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 “与民同乐”的主题。
5、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萧瑟 城隍庙 囊萤映雪 无可置疑
B: 繁衍 戈壁滩 人情练达 众目睽睽
C: 淳朴 秫秸秆 顾名思意 托泥带水
D: 凋零 脂粉奁 引经据典 长吁短叹
6、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典园林兴起于秦汉,繁荣于唐宋,全盛于明清,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一文中以“拙政园”为例详细地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
B: 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隋唐,盛于宋代,又叫作长短句,李清照的《渔家傲》、欧阳修的《采桑子》等就属于词。
C: 司马迁是西汉历史学家,他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年的史事,《周亚夫军细柳》就是选自《史记》
D: “月”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其意蕴丰富,如北宋诗人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以“积水空明”的月色既表达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表达自我排遣的悠闲与旷达。
7、划线字注音及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xuán)虚 依(lài) 求神拜(fú) (jīn)骨
B: (jǐ)梁 (yú)论 残(cuī) (chá)在
C: (miǎo)茫 (kuāng)骗 (mǒ)杀 (wū)蔑
D: 家(pǖ) 官(liáo) 前(pū)后继 笼(zhào)
8、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
B: 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 , 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 三月撄花节期间,磁湖南岸,樱花盛开,如云如霞,游人鳞次栉比
D: 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9、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秋日西溪是杭城一方最纯净的桃源。夕阳微照,素净的苇塘远远望去如同一片白雪,徜佯其间,顿生“千(qīng)蒹(jiā)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之感。
B: 万股奔腾的长江,在中国版图上如一条横贯东西的轴线,出世界屋(jǐ),(kuà)峻岭险滩,纳百川千湖,联结起锦绣壮美的华夏大地,孕育着渊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C: 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于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石黑一雄能轻松自如地驾(yù)不同的地域文化,试图让作品放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有意义,他的作品影响力不可小(xù)。
D: 这是千(zǎi)一遇的时刻,百年的更迭 , 千年的交替,都将汇于同一个瞬间。为了欢呼新世纪的太阳照临地球,全世界的人们都在(qiáo)首以待。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网民爱国热情高涨,网上“和国旗同框”“向祖国表白”等相关话题阅读量已突破10亿左右。
B: 为了加大整本书阅读的宣传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营造了浓郁的读书氛围。
C: 书法属于我国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倡导下,我区中小学的书法教育蓬勃发展。
D: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和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奋斗目标。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 1 )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景物描画了春天的景象?

( 2 )赏析诗的后两句中“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 ) ②谈笑有鸿儒( ) ③可以素琴,阅金经( ) ④无丝竹之乱耳( )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3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 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水泥桶中的信

(日本)叶山嘉树

①松户与三弄完水泥了。他的头发和鼻口都被水泥沾成灰色。他想把手指伸入鼻孔,抠掉像钢筋混凝土那样黏住鼻毛的混凝土,可是为了配合每分钟吐出十立方尺的水泥搅拌器,根本没有时间把手指伸向鼻孔。他一直担心自己的鼻孔,却整整十一个小时没空清理鼻子。其间虽有两度休息:午饭时间和三点钟的歇息。可是,中午时间,肚子很饿;下午那次歇息时间要清扫搅拌器,没有空闲,所以始终没有把手伸到鼻子上。他的鼻子似乎像石青像的鼻子那样硬化了。快到下班时间了,他用疲惫的手搬动水泥桶,一个小木盒从水泥桶中掉出来。

②“是什么?”他觉得很奇怪,但无暇顾及这种东西。他用铲子把水泥送入水泥升斗秤量;再把水泥从升斗倒进槽里,很快就要把那桶子倒光了。

③“且慢,水泥桶中不可能出现盒子。”

④他捡起小盒子,投入肚兜的钱袋。盒子很轻。

“这么轻,……”

⑥他想。旋即,他又要倒下一桶,秤量下一部分。最后,搅拌器终于空转了,水泥已经弄完,终于下班了。他先在搅拌器的橡皮水管下冲洗了手和脸;然后把便当盒缠在脖颈上,一心想先喝一杯再吃饭,一面走回他的大杂院。发电厂已经完成八成,矗立夕阳中的惠那山覆着纯白的雪。满身汗水仿佛突然冰冷起来,在他经过的脚下,河水咆哮地吐着白沫。

⑦“嘿!真受不了,老婆肚子又大了……”他一想到满地爬的孩子,想到即将在这寒冷时分生下来的孩子,想到一再生产的老婆,就觉得泄气之至。

⑧“一圆九十钱的日薪,一天要吃两升五十钱的米,衣着住宿又要九十钱!怎么还能喝酒呢!”他突然想起钱袋里的小盒子。他在裤子臀部擦去附在盒上的水泥。盒子上没有写什么,钉得很牢。

⑨“里头好像有什么东西,钉住了。”

⑩他先把盒子砸在石头上,可是没有砸坏,于是像要踩碎这个世界似的,拼命践踩。从他捡到的小盒中掉出一块破布包襄的纸片。上面这样写着——

⑪我是N水泥公司缝水泥袋的女工。我的爱人担任的工作是把石块放进碎石机去。十月七日早上,放进大石块时,跟那石块一起夹在碎石机中。他的伙伴想去救他,但我的爱人已如沉到水中一般,沉落在石下。于是,石块和爱人的躯体互相辗碎,变成红色细石,落到传动带上。又从传动带传入粉碎筒中。在那儿跟钢铁弹一起,在激烈的声响中发出细细的咒诅声。就这样被烧制成水泥。骨骼、肌肉和灵魂,都变成粉末。我爱人的一切都变成水泥了。剩下的只是这件工作服的破片。我缝制了装爱人的袋子。我的爱人变成水泥了。第二天,我写了这封信,悄悄放进桶子里。你是工人吗?如果你是工人,一定会觉得我很可怜,请回信。这桶中的水泥用来做什么呢?我很想知道。我的爱人会变成几桶水泥?用到哪些地方?你是水泥匠?还是建筑工人?我不忍见我爱人变成剧场的走廊,大宅的围墙。可是,我怎能阻止得了!如果你是工人,请不要把这水泥用在那种地方。唉,算了,用在什么地方都没有关系。我的爱人一定认为埋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没关系,他是一个很坚强的人,一定会配合得很好。他温柔善良,而且稳当可靠。他还很年轻,才二十六岁。他如何爱我,我不知道。但是我已经用水泥袋代替寿衣,让他穿上!他没有入棺,已进入旋转窑了。如果你是工人,请给我回信。我把爱人所穿的工作服破片送给你,包这封信的就是。这破布已沁进石粉和他的汗水。他是穿着这件破工作服紧紧拥抱我的。如果不会给你添麻烦,请把使用这水泥的日月、详细情形、用在什么地方,还有你的名字,都告诉我,务请保重。再见。

⑫他望着信末的住址和名字,一口气把倒在杯里的酒喝光。

⑬“真想喝个烂醉,把一切都砸坏!”他怒吼。

⑭“喝醉乱来怎么行!孩子怎么办?”妻子说。他看着妻子大腹中的第七个孩子。

(1925年 选自《经典小小说》,有删改)

【注】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到二十世纪初日本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

( 1 )依据上下文在第⑤段的省略号处补上心理描写,最合适的一句是( )
A: 这么轻,里面会是什么呢?
B: 这么轻,丢的人也太粗心了!
C: 这么轻,好像没装什么钱。
D: 这么轻,怎么会在水泥桶里?
( 2 )信里的故事如果改成女工在电话里讲述,效果是否更好?简述理由。
( 3 )有同学认为可以把小说第⑭段去掉,也有同学说不能把它去掉,说说你的理解。
( 4 )联系你的阅读经验,结合本文和其他已经学过的小说,联系小说这一文学体裁,谈谈“水泥”在这篇小说中的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只鸟

芦芙荭

每天清晨走进公园时,他总要在那位盲眼老头面前徘徊好久好久。盲眼老头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只鸟笼,笼里养着一只他叫不上名的鸟儿。鸟儿一身丰泽的羽毛油光水亮;一双乌黑的眼珠,顾盼流兮;叫声清脆悦耳。更重要的是,那只鸟有一个令他怦然心动的名字﹣﹣阿捷。每次,盲眼老头用父亲喊儿子般亲昵的口气“捷儿、捷儿”地叫着那鸟儿,教那鸟儿遛口时,他的心就像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一般,令他踯躅不安。

退休后,他除了每早来这公园里遛遛达达外,不会下棋,不会玩牌,对侍弄花儿、草儿,养狗儿、养鸟儿也几乎没有什么兴趣。但自从见了盲眼老头养的那只鸟儿之后,他就莫名其妙地从心底生出了一种欲望﹣﹣无论如何也要得到这只鸟儿!

有了这种强烈的占有欲,他就千方百计地去接近那个盲眼老头。盲眼老头很友善,也很豁达。没费多少力气,就和他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他简直有点喜出望外。

盲眼老头孤苦伶仃一个人。每天早晨他便准时赶到公园去陪老头一块儿遛鸟。他把那只鸟看得比什么都贵重。隔个一天两天,他便去买很多鸟食,送到老头家。他和老头一边聊着天,一边看鸟儿吃食物。常常就看得走了神,失了态。好在这一切,盲眼老头无法看见。

有一天,他终于有点按捺不住了,对盲眼老头说:“你开个价,把这只鸟卖给我吧。”他的话说得很诚恳,可盲眼老头听了,先是吃了一惊,继而摇了摇头:“这只鸟儿,怎么我也不会卖的!”

“我会给你掏大价的,”他有些急了,“万儿八千,你说多少,我掏多少。”

“你若真的喜欢这种鸟的话,我可以托人帮你买一只。”盲眼老头也极其诚恳地说。

“我只要你这只!”

不管他好说歹说,盲眼老头自然是不卖。此后又交谈了几次,老头仍然是那句话:“不卖!”一次次的失望,使他感觉到自己的心像堵了一块什么东西似的,便病倒了。他心里明白是因为什么。

几天以后,盲眼老头才得知他病了,而且知道是因为这只鸟儿。他虽然对鸟儿是那样恋恋不舍,还是咬了咬牙提了鸟笼拄着拐杖来到他家中。

“老弟,既然你喜欢这只鸟,我就将它送给你吧。”

听了这话,他激动得差点掉下泪来,从床上忽的坐起来,一把握住老头拄着拐杖的手,久久地不肯放下。

“老弟,其实它不过是一只极普通的鸟。我买的时候才花了十多元钱。不过,这多年……”

“老兄,你别说了。我想要这只鸟,并没有将它看成是什么名贵的鸟。”

几天后,盲眼老头又拄着拐杖去看他,也是去看那只鸟。可是进屋时,却没有听到鸟的叫声。盲眼老头忍不住了,问:“鸟儿呢?阿捷呢?”

许久许久,他才说:“我把鸟放了。”他没敢正眼去看盲眼老头。可他能想像得出盲眼老头听了这话时那种满脸诧异的样子。

“什么?把鸟放了?你怎么可以放了阿捷呢?”果然,盲眼老头说话的声音变得异常激动。

“是的,老兄。我把鸟放了。你不知道,我这一生判了几十年的案子,每个案子不论犯法的是平民百姓或是达官贵人,我都觉得自己是以理待人,判得问心无愧。可是我却判错了一个案子。当我发现了事实真相后,未来得及重判,他就病死在牢狱里了。我现在不在岗位了,这事也没有任何人知道。可自见了你提的鸟笼和笼中那只叫阿捷的鸟儿后,我的心就再也不能安宁了。老兄,我错判的那个青年也叫阿捷呀!”他说着说着泪水扑面而下。泪眼朦胧中他发现,听了这话盲眼老头竟变得木木呆呆,慢慢用手去擦拭那双凹陷下去的眼睛淌出的泪水,但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几年后,盲眼老头先他而去了。他亲手为其操办后事。就在为盲眼老头整理遗物时,从盲眼老头的一个笔记本里发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后生。他看着看着,不禁心头一震:这不就是那个被错判的阿捷吗……

( 1 )仿照示例填写情节内容,并据此说明情节的特点及其作用。

情节:(示例)不爱养鸟,却想得到这只鸟→________________

特点及作用:________

( 2 )“一只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说明。

( 3 )试对小说中的“退休法官”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及现实意义谈谈你的看法。

( 4 )小说在情节上多设伏笔与照应,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 5 )本文多处运用细节描写,任选一处并加以赏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有一种风景,在心灵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不想长大”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