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春天的江南古长城,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B: 暑期英语村有来自台州各地的老师、学生也参加。 C: 这次辩论赛,锻炼了我的口才,丰富了我的知识。 D: 我们要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
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 每年的3月27日是“地球一小时”熄灯日,首都各界环保人士发出了当天20:30至21:30熄灯一小时。 B: 开展“爱我新乡,传送经典”清明诗文的诵读活动,旨在以清明节为载体,发扬和传承中华名族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新乡人民的文化素质。 C: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低,往往与阅读量的多少有关。 D: 据介绍,近期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的原因是降水少、气温高造成的。 |
3、 | 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衡阳、江阴、华阴、汉阳、洛阳都符合这一原则。 B: 古代表示时间的词“旦”现指“早晨”,“望”现指“农历十五”。 C: “寒舍”用来谦称自己的家;“驾临”是欢迎对方到来的敬辞。 D: 表示年龄的词:“三十岁叫不惑”,“七十岁叫始龀”。 |
4、 | 下面各个词语的书写以及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气冲斗牛(dǒu) 扶腋(yè) 枘凿(ruì záo) 亵渎(xiè) B: 强聒不舍(guō) 恪尽职守(gè) 睿智(ruì) 殒落(yǔn) C: 一抔黄土(bēi) 一幢(zhuàng) 恣睢(zì) 拮剧(jié) D: 诘难(jié) 狡黠(xiá) 豁然开朗(huò) 滞碍(zhì) |
5、 |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 A: 柔躏 振振有词 修茸 获益菲浅B: 陡俏 锐不可挡 豁亮 不能自己 C: 恍惚 振耳欲聋 竹蔑 坚韧不拔 D: 墙隅 有条不紊 迸裂 高吭一曲 |
6、 | 下面各组词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恶能wū 潇湘xiāo 幽邃suì 射着中 zhōngB: 黔娄qián 挂罥juàn 清冽liè 燕地寒yàn C: 皲裂jūn 泠泠líng 骈死pián 汗流浃背jiā D: 俶尔shū 寂寥liáo 为坻chí 樯倾楫摧jí |
7、 | 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 B: 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 C: 林子里候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早已耐不住性子,径自开了起来。 D: 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
8、 | 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忐忑:形容心神不宁。B: 襁褓:用身体来保护。 C: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了。 D: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
9、 | 选出下列释义有误的一项( ) A: 虬枝:像龙一样盘曲的枝条 伟岸:伟大、雄伟 B: 奇崛:奇特突出 枯瘠:贫乏 C: 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避易:退避 D: 潜溢:暗暗地流出来 妙幻:奇妙的幻想 |
10、 |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遭受人生的挫折,面对同学的嘲笑,他不知所措。 B: 台上的少女们轻歌曼舞,展现出一种古典的美。 C: 中国女足的姑娘们在球场上配合得天衣无缝,赢得了观众们的掌声。 D: 我在公园悠闲地漫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丰乐亭游春①(其一)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 1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________时段的景物。( 2 )诗歌的开头两句写了哪些景物? (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大道之行也》和《子奇治县》,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①阿②。既行,齐君悔之,遣③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④皆白首⑤也。夫⑥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⑦,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⑧以作耕器出仓廪⑨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⑩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⑪。 【注】①治:治理。②阿:地名,山东东阿县。③遣:派。④共载:同车。③白首:老年人。⑥夫:句首语气词,用以引起下文的议论,无实义。⑦决之:决断政事。⑧兵:兵器。⑨仓廪:仓库中的粮食。⑩魏:魏国。⑪师:军队。 ( 1 )解释划线词。①选贤与能________ ②女有归________ ③既行,齐君悔之________ ④追者反曰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①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②魏闻童了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 ( 3 )下面句子中断向正确的一项是( )A: 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 B: 了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 C: 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账/贫穷阿县大治。 D: 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 ( 4 )子奇能让阿县大治的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各用4个字概括) ( 5 )【甲】文提到大同社会需要“选贤与能”,请结合【乙】文内容谈谈你对它重要性的认识。 |
阅读《说窗》选文,完成小题。
①“窗”字,初创时为“囱”,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中说:“囱,在墙曰牖(音yǒu,窗子),在屋曰囱。象形。”远古先民的穴居之口开在屋顶,既是门,又是窗,所以,甲骨文的“窗”为原始形态“洞口”(窗)的直观白描。后来,“窗”字才变为由“穴”和“囱”两部分组成的字形。
②钱钟书先生在一篇关于“窗”的散文中写道:“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了窗的最本质功能:给房屋以阳光、空气、清风与视眼。
③窗,具有审美功能,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对于人,“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对于房屋,窗户则是建筑灵魂的眼睛。窗户是会说话的,是有表情的,它所流露出的人情味也特别令人回味。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窗是词人吟咏不尽的题材,自然景物是窗中永恒的画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些名诗佳句,至今还广为传诵。
④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地淋漓尽致。窗在园林中的妙用,主要通过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开在圆墙上的漏窗,又称花窗,多用砖瓦空砌而成。框中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或几何图形。它本身是景,又可窗内窗外双向“借景”,极尽“漏”之能事。不装窗扇的窗称为空窗。空窗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所说:“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
⑤窗的这些特点为古代那些能工巧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于是,窗的设计就更加活泼,造型更加丰富,且流露出更多的真性情。然而现在,我们房屋窗户的造型几乎100%着眼于实用,窗的魅力在现代建筑中日益衰退。学者赵鑫珊在他的《建筑是首哲理诗》中感叹道:“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窗仅仅是生存的窗,原先的生命窗消失了,……然而,只有生命窗才富有诗意。”作者的感慨带给人们一种尴尬,同时也给了我们许多深思。
我国古代图书馆
①有人经常把书院与图书馆混为一谈。
②尽管古代的书院,如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都有不少藏书,但它们与图书馆还不是一回事。图书馆是以藏书为主,书院是以讲学为主,其目的和设置都相差甚远。
③早在周代,我国就有了图书馆。只不过,那时不叫图书馆,叫“盟府”,主要保存盟约、图籍、档案等与皇室有关的资料。严格地说,这只是图书馆的雏形。老子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图书馆馆长,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这个“守藏室”,就是藏书之所。
④到了西汉,皇室就开始大量收藏图书了,开国之相萧何还在宫内设置了专门用来藏书的石渠阁、天录阁,这也是后来人们常常把皇家图书馆称为“石渠”“天录”的原因。汉武帝算得上一位重视保存典籍的开明之君,他不但在宫里修建了专门收藏图书的“秘府”官舍,还以官方命令在全国广泛征集图书,来丰富皇室藏书。兰台、石室、麒麟阁,都是汉代收藏图书的地方。当时人们为了防火防潮,已经开始把藏书之所修建成石头的了,从“石室”的名称上,我们就可以知道。汉代收藏图书的书柜,多为铜色包边,所以也有人把图书馆称为“金匮”。
⑤东汉桓帝时设置的秘书监一职,即专门管理图书秘籍的官员。秘书监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这一官职被后代沿用,到隋炀帝的时候,秘书监已经是正三品了。唐代的魏徵就曾经担任过秘书监一职,他为唐代的书籍整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⑥唐代以前,图书主要是由官府掌控,民间是不允许大量藏书的。有的朝代,比如秦朝就取缔了私人藏书。唐代民间私人图书馆的出现,开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藏书的先河。唐代的私人藏书,是随着印刷业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在那些逐本抄书的年代,私人要想收藏大量的书籍,经济情况就是个问题。有了先进的印刷技术,官府藏书大量增加,私人藏书也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韩愈就曾在自己的诗歌里,提过老友邺侯的藏书,“插轴三万卷”由此可知唐代私人藏书之丰之盛了。
⑦到了明代,专门管理图书秘籍的秘书监一职就被废止了,图书馆馆长的职务也并入了翰林院。清代除了文渊阁、文津阁、文澜阁这些图书馆外,翰林院、国子监、内府等机构也收藏过图书。这些机构的长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负责管理这些图书,算得上是兼职的图书馆馆长了。
⑧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图书馆”这一名称的呢?据记载,真正使用“图书馆”一词,还是从“江南图书馆”开始的。修建于清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江南图书馆,不但最先使用“图书馆”三个字,也把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推到了公众面前。
⑨所以说,“江南图书馆”开创了我国“图书馆”的新篇章,是一所真正的大众图书馆。
(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命题作文
有人喜欢白色的纯洁,有人喜欢橙色的温暖,有人喜欢粉色的浪漫……你也许对某种彩情有独钟。
激情燃烧的火红,收获成功的金黄,茁壮成长中的那一抹新绿,追逐梦想时的那一片蔚蓝……青春的画卷上,总有一种色彩属于你。
请以“有一种色彩属于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给材料作文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白天处理国事,晚上还经常阅读经史,和大臣谈论治国的道理,很晚才睡。太子觉得父亲太辛苦,就对刘秀说:“您做这么多事情,不劳累吗?”刘秀回答道:“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当然就不觉得疲劳。我虽然做了皇帝,却要更加小心谨慎,虚心求教,还要以史为鉴,不断反思,才能治理好天下啊。”这就是“乐此不疲”这个典故的由来。由于则秀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光武中兴”。
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只有喜欢一件事,从中找到乐趣,才能把它做好;成功之后,更要戒骄戒躁;借鉴、反思有助于把事情做得更好。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