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隐匿(nì) 侦缉(jí) 诘难(jié) 伤痕累累(lěi) B: 绰号(chuò) 拘泥(nì) 笔砚(yàn) 吹毛求疵(cī) C: 隧洞(suì) 顷刻(qīng) 狡黠(xiá) 千钧之力(yún) D: 瘦削(xuē) 契合(qì) 旗帜(zhì) 铢两悉称(chèng) |
2、 | 下列句子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到了吃晚饭时,表哥和我已是勾肩搭背,亲如一人。 B: 那一叠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C: 全场响起了暴雨般的掌声。 D: 那声音,不,那滹沱河一会儿像是从深深的地下喷出来的;一会儿又觉得天空在打闷雷,像是从天上降落下来的。 |
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别出新裁(cái) 阔绰(zhuō)B: 卷帙(zhì)浩繁 迸(bèng)溅 C: 面面相觑(qù) 粗犷(guǎng) D: 责无旁贷(dài) 挑衅(xìn) |
4、 | 下列句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句子的省略号应改成破折号,为了表示语音的延长。 B: “我们忘不了同窗三载的情谊。”“一手好字让人赏心悦目。”(两句都是陈述句) C: 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懂景却忽然残疾了的史铁生,这才惊异地发现,在古老的地坛里,淡褪了容颜的断壁残垣,满目荒芜的丛草密林,处处散发出令人震撼的生命的气息。(这句的主要信息是“史铁生发现断壁残垣、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D: 聪明人无论在哪里跌倒,都会检点有用的东西。(这是个条件复句) |
5、 | 下面对《断章》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 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地位。 C: 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 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显出来。 |
6、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量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最后一缕晚霞已经隐去,整个乡村沉浸在一片恬静的气氛中。 B: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 C: 当它穿过一片岩石荒漠时,遇见了一群乌鸦,它们一幅闷闷不乐的样子。 |
7、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两则消息报道的时间有先后,通过对比阅读能了解同一事件的进展情况。 B: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虽然短小,但叙述层次清楚,介绍了渡江战斗的时间、地点,同民党长江防线崩溃,我军破敌、进击的态势等内容。 C: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标题中的“百万大军”“横渡”等词语体现出了人民解放军英勇豪迈的气概。 D: 新闻强调“用事实说话”,本课的两则消息就遵循了这一原则,除了客观报道解放军的渡江情况外,没有涉及其他内容。 |
8、 |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收敛(jiǎn) 啜泣(chuò) 伎俩(jì) 随声附和(hé)B: 蝉蜕(duì) 小憩(qì) 诘问(jié) 怡然自得(tái) C: 倔强(jué) 羁绊(jī) 栖息(qī) 忍俊不禁(jīn) D: 玷污(zhān) 对峙(zhì) 匀称(jūn) 孜孜不倦(zī) |
9、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B: 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C: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D: 敦煌市承办首届丝路文博会的各个展馆都在改善建设及改造的进度。 |
10、 | 下面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B: 嗔怒(chēn) 朱砂(shā) 恁地(nèn) 干系(xì) C: 勾当(ɡòu) 撇下(piē) 怨怅(chànɡ) 计较(jiǎo) D: 兀的(wù) 尴尬(ɡà) 逞辩(chénɡ) 朴刀(pō)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流动的汉字(节选) 是谁的目光,虔诚地聚焦在龟甲上, 扭动的符号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这一刻,你是一盏刚刚点亮的神灯, 笑容中,占卜到了希望。 泰山之巅,一个老人运笔如风, 圆润宛转的小篆若鹰飞动。 讴歌着一统天下的伟业丰功。 这一刻,你是一把倚天长啸的铁剑, 荡气万里,观者动容。 永和九年,一篇不朽的文字在兰亭诞生。 飘飘若游云,矫矫若惊鸿, 留给后世多少赞叹与吟诵。 这一刻,你是上苍赐予的一朵奇葩, 旷古绝今,笑傲江湖的飞龙。 ( 1 )诗歌第一节中划线的“刚刚点亮”有何表达效果?( 2 )请结合全诗说说你对标题“流动的汉字”中“流动”一词的理解。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①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共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视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B: 扶苏以数谏故 C: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 2 )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季文子身为国相,看到国内很多百姓生活贫困,能够以身作则,反对奢华,真是难能可贵。 B: 季文子不希望家里人吃好穿好,认为一个人不奢侈,以道德高尚为光荣,才是为国增光。 C: 孟献子听了季文子的话,将儿子幽禁7天,表现了对季文子的欣赏,对儿子教育的严格。 D: 受到孟献子管教的仲孙它,最后能够改过前非,也仿照起季文子的做法。 ( 3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无衣帛之妻 ②子为鲁上卿 ③吾以是不敢 ④而我美妻与马( 4 )翻译下面句子。 然吾视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犹多矣。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炸豆[1]
阿慧
①天上是金黄的太阳,地上是金黄的豆田。数千亩黄豆在豫东平原成熟,没有遮拦的那种黄,每一片豆叶都似纯金的。
②露水一夜间打落金片似的豆叶,豆叶就在豆棵[2]下打了卷、褪了色。那叶面的金色被太阳光收了,凝固在豆荚里,黄豆就黄得耀眼了。
③农人们在豆地南头儿占好自己的田垄,就像运动员占好自己的跑道,人和镰刀都酝酿着黏稠的梦。掉光了叶子的豆棵、豆荚如紧密的鞭炮,从头坠到根,蓄意沉甸甸地爆裂。镰刀反射太阳的光芒,豆棵在农人的脚边齐齐倒下。
④割掉豆棵的田地,灰秃秃一片平坦。两个女娃从村子走进田地,黄衣的是姐姐,红衣的是妹妹,慵懒的土地就有了色彩和灵动。
⑤姐妹俩一进豆地就低头寻找,找到一粒黄豆就放进搪瓷茶缸,叮当响了一声,叮当又响一声,小姐俩在豆的音乐里喜悦。黄豆吸饱了晨露和潮湿的地气,胖胖地躺在那里,乖得如睡着的小娃娃。小姐妹爱惜地把它们捡起,粒粒裹带女娃的牵挂。奶奶患了严重的眼疾,眼睛红肿成一条细缝。夜夜枕边有炸豆的声响,奶奶似闻到黄豆的醇香。奶奶说:“有碗豆芽汤喝,该多好啊!”可是,豆还没有脱粒归仓。小姐俩就端起茶缸来到豆地,眼见各自茶缸里的豆粒,像太阳一样越升越高。
⑥突然,小妹锐利地一声尖叫,茶缸咚地掉在地上,豆粒惊恐地蹦跳,纷纷逃入草叶。一条蛇盘成腐败豆叶的颜色,小妹懵懂地扒醒它幽暗的梦。那蛇迅速伸展阴冷的身子,曲曲弯弯去追红衣小妹。小妹惊梦般逃向地头,那里有棵高大的苦楝树。小姐姐扭头发现小妹的危险,她大叫着追蛇。蛇昂起尖脑袋,麻花着软身子,追逐妹妹,小妹惊叫得不成样子,田野的空气忍不住战栗。小姐姐举起茶缸砸向蛇头,蛇疼得一抽,辨不清方向,冲向路边水沟。
⑦小姐妹背靠苦楝树,小脸儿如苦楝果般白白黄黄。镰刀割去粗硬的豆棵,留下钉子似的斜尖儿。斜尖穿透小姐妹单薄的布鞋底,扎破她们白嫩的脚板。麻麻扎扎的细小伤口渗着丝丝鲜红的血。小姐姐把树下的尘土,拢起一个温软的小丘,姐妹俩的伤脚埋进面粉似的细土。带着太阳温度的细土暖洋洋地抚慰了伤痛,小妹的泪水,在柔嫩的小脸上,渐渐干成两道白印。
⑧小姐姐蹒跚地找到搪瓷茶缸,沿着蛇追赶的布满豆茬的路,她把散落的黄豆重新拾进茶缸。姐妹俩回家的脚步歪歪扭扭。
⑨拾来的豆粒,被小姐俩放进黑瓦盆,倒上清水,蒙上毛巾,她们像大人一样端坐,等待豆的长大。夜晚,姐俩坐在眼疾奶奶的床边,更像两个大人了,她们在黄豆成熟的季节里长大。
⑩瓦盆里的豆发了芽,一根根白嫩嫩的豆芽,顶着黄澄澄的大脑袋,咧嘴朝小姐俩憨笑。那天,奶奶喝了三碗乳白、滚烫的豆芽汤,舒坦坦地睡了一天又一夜。醒来时,奶奶红肿的双眼消了不少肿,模糊的血丝消退了。眼清目明的奶奶,掀开盖着白毛巾的瓦盆,豆芽又长胖长高了。只是有些奇怪,有些豆芽,头上顶着透明的小白帽,有些呢,却戴着油亮亮的小绿帽。
⑪小妹在黄豆芽瓦盆里,悄悄撒了一小把绿豆,那豆芽就黄黄绿绿的了。
(选自2014年8月2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1]炸豆:指豆类作物成熟时,豆荚自行爆裂。[2]豆棵:指豆类作物的秸秆。
小姐妹在拾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 解决困难的方法 |
小姐妹被蛇追赶 | ①________ |
②________ | 用细土抚慰伤痛 |
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理解。
两个女娃从村子走进田地,黄衣的是姐姐,红衣的是妹妹,慵懒的土地就有了色彩和灵动。
②结合文章内容,品析第⑤段划线句子的妙处。
黄豆吸饱了晨露和潮湿的地气,胖胖地躺在那里,乖得如睡着的小娃娃。
( 3 )小姐妹“在黄豆成熟的季节里长大”,联系全文,说说她们“长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4 )本文为什么以“炸豆”为标题?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学习幸福
林清玄
①幸福是花儿能沐浴到阳光,幸福是一个人饥饿时拥有了一杯温暖的牛奶……幸福是每个人内心的渴望,但怎样才能做到幸福呢?
②第一,要用超越平常的心来看世界。人大概有三个层次:物质跟欲望的满足,文明跟文化、艺术的层次,精神的、宗教的,完全超越物质生活意义的层次。境界越高,视野越宽,困难就越小,也就会越来越感觉幸福。
③第二,要有一颗平常的心。平常不平凡,单纯不简单,平常心是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我30岁时已经得到了台湾文学讲坛所有的奖项,大家都觉得我是一个成功的人,只有我知道自己并没有得到幸福。为了觉悟,我辞掉了所有工作到山区去住。一天我到山下去采购,我在一个水果摊旁边突然有人跑过来对我说,请问这个水果多少钱?我很气,我这么有气质,你居然说我是卖水果的。我又跑到卖肉的地方,有人跑过来问我说,老板,猪肉多少钱一斤?这次经历给了我很好的启发:你跟所有人是一样的,但是内在是不一样的,幸福的感觉决定你的内心。“在红尘中有独处的心,在独处的时候要有红尘的怀抱”,这样你才可以时时用一颗平常心来看世界。
④第三,要有欢喜的心理。其中两个方法,一是快乐活在当下,一是尽心即是完美。有一位弟子问师傅,你怎么修行?师傅说很简单,就是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有一位老先生说,他要找一位最完美的女子结婚,结果60年过去了仍在寻找。他说30岁时曾找到一个,但是对方说自己也要找最完美的男人!其实发现人生的不完美才是快乐。最完美的境界是不存在的,只要你尽力就好了,尽力之后就可以无恨、无憾、无悔。
⑤第四,要有柔和心。柔和心透过慈悲心而来,通过爱己而来。小时候我喜欢读伟人传记,发现一个真理:伟人都喜欢散步。散步可以养成一种从容的态度,因为从容你可以发现自己的价值,因为尊重你会发现多元的价值。
⑥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快80岁仍在画画。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一动就很痛,最后用两个木板把手绑住,还在画。家人不理解,他就对家人说,痛苦会过去,但是美好会留下来。生命的痛苦、考验都是台阶,是我们走向智慧的营养。只要我们有这样的信心,就会不断走向幸福。
遇见,是一个十分神奇的词语。古往今来,无数次遇见带来无限美好的故事。宗璞遇见盛开的紫藤萝花,重新唤起对生活的信心;海伦·凯勒遇见安妮·莎莉文老师,她的生命创造了奇迹;我们遇见了《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好节目,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请以“遇见”为标题,或自拟一个包含“遇见”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写出真情实感;③标点符号的运用力求正确、规范。④为公平起见,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