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佛山市高明区富湾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
B: 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提议建立中日韩核电安全交流与合作机制。
C: 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D: 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蓬(hāo) 陷(jǐng) 罗布(bó) 幼可笑(zhì)
B: 和(xù) 默(jiān) 迁(xǐ) 小心翼(yì)
C: 美(bì) 信(dǔ) 雾(ǎi) 雨后春(sǔn)
D: 干(hé) 取(móu) 笑(xī) 慷大方(kǎi)
3、选出对下列句子含义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A: “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相当厚的一大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这些句子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求知欲。
B: “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这些句子用门外、店里的凄寒、冷清,衬托出内山老板的殷勤和鲁迅的热情关怀的温暖情义。
C: “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这些句子表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慕和感激之情。
D: “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这些句子表明革命尚未成功,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去完成鲁迅先生未竟的事业。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扬州2016中秋国际车展上,各商家推出许多新产品吸引顾客,整个交易大厅车水马龙 , 人山人海。
B: 元旦音乐会上,张莉莉同学献歌一首,她唱得娓娓动听 , 博得了大家阵阵热烈的掌声。
C: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干部因地制宜 ,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D: 为迎接校艺术节,小磊和搭档们逢场作戏 , 精心编排了反映校园生活的话剧。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猫》是一篇小说,作者郑振铎是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B: 课文中共出现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的是第三只猫。
C: 第二只猫最终亡失了。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我”也是“怅然”“愤恨”“诅骂”。
D: 作者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6、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体/范/土/拘/
B: 舟/怅/亮/倒 奴/
C: 勉/径/理/境 车/压
D: 怀/务/烹 刻/护/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去怀乡 出则无敌外患者
B: 而长烟一空 异二者之为
C: 云而岩穴暝 吾谁与
D: 上下白 而或长烟
8、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问(jí) 琐(xiè) 倒(tǎn) 然而止(gá)
B: 睨(bì) 立(chù) 匀(chèng) 踉踉跄(qiàng)
C: 笑(shěn) 丽(qǐ) 痛(chì) 面面相(qù)
D: 悲(chàng) 喻(pì) 休(qì) 肆无忌(dàn)
9、

李白的《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愤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
B: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中,作者的思绪从前文的“坚冰塞川的黄河”和“大雪满山的太行”飞到遥远的上古,从上古两位圣贤的曲折经历中得到慰藉和启发。
C: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反复咏叹,充分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D: 此诗想象丰富雄奇,感情基调豪迈乐观,充分显示出李白诗作的浪漫主义特色。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 她用废品制作了两个孩子喜爱的玩具。
C: 看着眼前的照片,小新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D: 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虞美人①》词,回答相关问题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①一般认为,《虞美人》是词人入宋做俘虏的第二年(977)或第三年(978)正月所写。

( 1 )这首词是 (朝代)时词人 (人名)所作。

( 2 )词的上阕共写了“春花”、“秋月”、“小楼”、“东风”和“ ”五个意象,这些意象的共同特点是“美”,词人写这些意象的作用是

( 3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历来为人所称颂,试作简要赏析。我们所学该词人的“ ”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题目。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震孤贫好学,明欧阳《尚书》,通达博览,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教授二十余年,不答州郡礼命,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欲笃。骘闻而辟之,时震年已五十余,累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四九)
①震:杨震,字伯起。②欧阳《尚书》:指欧阳和伯创立的《今文尚书》。③关西:指潼关以西的地区。④州郡礼命:州郡的聘请任命。⑤晚暮:意思是年纪老了。⑥骘:即邓骘,时任大将军。⑦辟:征召。⑧昌邑:汉代县名。⑨茂才:即秀才。⑩故人:对门生、故吏的自称。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 名:
②故人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知:

(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

( 3 )请对甲文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 4 )甲文在语言运用上有怎样的特点?

( 5 )请为乙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猫》节选的文字,回答问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乌,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提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茏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 1 )划线句子中“我”为什么认为咬死芙蓉鸟的“一定是猫”?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猫“畏罪潜逃”了②“我”不喜欢这只猫③猫常对着鸟笼凝望④“我”看见了猫嘴里好像在吃着鸟腿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 2 )为什么“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对猫的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
B: 确保以后不再出现这种过失。
C: 永远愧对这类弱小的生命。
D: 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
( 3 )对选文表达的主题思想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现了“我”莽撞急躁的性格特征。
B: 表现了弱者悲惨的生活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
C: 表达了希望社会都能保护、关爱小动物的美好愿望。
D: 表达了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和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
( 4 )对画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
B: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C: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D: 语言描写 肖像描写。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习题

蜜蜂与排雷

有些动物天赋的生理机制和特殊本领,可利用来造福人类。

科学家发现,经过特殊训练的蜜蜂可以在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上大显身手。美国蒙大拿大学研究人员还发现,蜜蜂在寻找地雷以及其他爆炸物方面同样具有非凡的能力。与警犬相比,蜜蜂除了容易训练且工作起来更吃苦耐劳外,在寻找“猎物”(各类爆炸物品)的准确方面也显得高出一筹。

目前世界各地约有1.1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约有2.6万人因触雷而死或致残。小小蜜蜂可以为搜寻这些重大隐患开辟新路并作出贡献。

为什么蜜蜂能有这种本领?因为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异常敏锐,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味,加之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排雷蜜蜂”只需要接触短短几天训练,就可以适应搜索地雷的要求。

( 1 )本文第2段告诉我们,蜜蜂探雷比警犬探雷“高出一筹”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 2 )第3段中两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前者说明了________,后者说明了________。
( 3 )善于捕捉关键词语,有助于把握主要信息,快速理解语意。

上文画线句子中能概括其主要内容的关键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中,时常被周围的一切感动着。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个眼神,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的感动。

请以“让我感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将完整的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作文内容积极向上。③字数在600-800之间。④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守候、悻福^”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