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鹤岗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阴晦 弥留 断章取义 一代天骄
B: 凌驾 繁衍 黎民百姓 重蹈复辙
C: 脉膊 萧索 自知之名 无与伦比
D: 遐想 撩逗 好高鹜远 歇斯底里
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们俩虽然是一母同胞,但性格脾气、处事方式迥乎不同
B: 妈妈经常告诫我要向老师不耻下问 , 不要有任何遗留的问题。
C: 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使叙利亚局势变得扑朔迷离
D: 他不苟言笑,总是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印象。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B: 今天,无偿献血成为雅安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吉选超市广场“爱心献血屋”3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200毫升鲜血。
C: 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
D: “我到底要行去何处?哪里是我的终点?不重要了,”徐霞客对自己说,“重要的是,我行走在天地之间。”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
B: 一项运动,倘若只有有限一部分人被包含在内,在当今时代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
C: 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D: 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5、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mì) 难(jié) 动(zhàn) 安(wèi)
B: 望(níng) 足珍贵(mí) 寞(jí) 盖(fù)
C: 憧憬(chōng jǐng)闪(shuò) 疲(juàn) 朦胧(méng lóng)
D: 火虫(yíng) 小(shù) 冻(jiāng) 出(yǒng)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这两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 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C: 《敬业与乐业》是近代文学家梁启超创作的一篇演讲稿。全文先提出问题,论述中心--敬业和乐业。接着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有业之必要;敬业之重要;乐业之重要。最后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
D: 《商山早行》作者温庭筠,全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7、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低垂 挣命 腻烦 爽性
B: 漂洒 好歹 蒲扇 鞋袜
C: 空矿 照例 脊背 水瓢
D: 蹩闷 享受 中暑 刺目
8、选出下列选项中书写全对的一项( )
A: 凫水 脑绊 叹为观止 戛然而止
B: 恬静 静穆 马前卒 销声匿迹
C: 振撼 追溯 天衣无缝 目空一切
D: 劫难 陨石 人情事故 草长莺飞
9、

下列加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徘(huí) 透(tì) 挑(xìn) 炙人口(kuài)
B: 良(xùn) 翩(qiān) 怒(yùn) 鳞次比(zhì)
C: 风(mí) 望(qiáo) 祷(qǐ) 受益浅(fěi)
D: 笑(yè) 代(páo) 责(jié) 销声迹(nì)
10、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是为成名 ;知音,是为寂寞 。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 ,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 ,敢畅言所见。

A: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B: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C: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D: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边古诗,然后答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1 )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问君何能尔”中的“尔”指代什么?
( 3 )你是如何理解“心远地自偏”的?
( 4 )诗中哪个词能体现诗人陶醉于自然景物中的心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宋句践:古人名。 ②游:指游说。 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 ④得己:自得。

(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暮冥冥 ________ ②去怀乡 ________ ③吾子游 ________ ④人之,亦嚣嚣________

( 2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居庙堂之高则忧民 穷则独善
B: 予尝求古仁人心 人知 , 亦嚣嚣
C: 处江湖之远忧其君 达兼善天下
D: 其喜洋洋者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②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 4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选文《岳阳楼记》中,第一段通过描绘“________”,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二段则通过描绘“洞庭春晴图”,表现出________之情。
( 5 )“天下观”是古圣贤之道。《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结合两篇选文,谈谈范仲淹和孟子的“天下观”分别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永远的母爱

寒江雪

望着女儿蹦蹦跳跳走进学校的背影渐行渐远,我的心一阵绞痛,眼泪扑簌簌地滚落下来。

我忽然想去看看母亲。

记忆中母亲总是头发凌乱,面色蜡黄,几乎天天愁眉不展,唉声叹气。有时还会默默流泪,像极了旧社会受尽生活折磨的底层小市民。但她的眼神却犀利狠辣,鞭子似的抽打着我脆弱的身体和心灵。

我很怕她,怕她小题大做或者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每当这时,她就会狠狠地揍我,晾衣架、苍蝇拍、笤帚、勺子……能顺手拿起什么就用什么。揍我时,她先用左臂夹住我的上半身,让我无法转身阻挡,然后随手拿起什么东西就开始用力地朝我屁股上招呼。我凄厉的惨叫伴随着沉闷的打击声和她粗重的呼吸声回荡于空旷而冷清的家。往往是上次挨揍的瘀伤还没好利索,她就开始了新一轮殴打。

我渐渐开始恨她。是我的亲生母亲吗?如此残忍地虐待自己七岁的女儿!

最让我刻骨铭心的还是那个寒风刺骨的傍晚。现在我根本记不起她为什么揍我,只记得她揍我时非常卖力,几近癫狂。我的屁股一阵阵火灼般地疼痛,钻入五脏六腑。一顿毒打下来,她竟然累得脸色苍白,瘫倒在地。她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疲惫地往后拂了拂额前几缕湿漉漉的头发,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哗啦啦地往下掉。

我还没有止住悲伤的哭声,她就站起来,哭喊着把我推出门外。

门外,北风呼啸,似刀割如针刺,寒彻骨冷透心。我又冷又怕,疯狂地捶门,绝望地呼喊。门关得死死的,漏不出一丝缝隙。

邻居们纷纷赶来隔着紧闭的门七嘴八舌地劝说母亲。她在门后低低地抽泣着,就是不开门。

天渐渐暗下来,好心的邻居给我披了一件厚厚的棉袄。我的身体有了丝丝暖意,心却更加冰冷绝望!孤独地站在寒风中,周围是无边无际的冷酷的黑暗,我犹如寒冬旷野里一株枯黄的衰草,看不到春天的温暖和阳光。

恨如雨后的野草般从心底葳蕤蔓延,茁壮成林。

后来,一位和蔼的女警察来了,我才回到家。警察姓李,我称呼她李姨。之后李姨成了我家的常客,无数次地解救我于水火中。

从此,我倔强而坚强地成长。即使数月后母亲去世我也没有流下一滴眼泪。

但是现在我却再也无法倔强地坚强,女儿远去的背影如一条丝线拉扯着我线团般的心,抽空了我的身体。

在母亲的墓碑前,我遇到了李姨。她弯下腰把一束漂亮的花郑重地摆放在墓碑前。

“还恨你母亲吗?”尽管李姨目光平静,我还是发现她双眼深处丝丝缕缕的岁月沧桑与生命感悟。

我摇摇头。真的,我不恨母亲了。就在女儿欢快地走进学校的刹那我放下了一切恩怨,除了可爱的女儿。

李姨紧紧抱住了我。她的怀抱犹如母亲的厚实温暖,我仿佛回到了受尽折磨的童年,那时她曾无数次这样拥抱着遍体鳞伤的我。

我的眼泪汹涌溢出,打湿了她有些消瘦的肩膀。

“女儿永远是母亲的心头肉,没有一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李姨拭去我眼里的泪水,“我每次去你家都是你母亲报的警……”

什么?我的大脑和身体瞬间僵硬,就像母亲的墓碑。

“那时你母亲已经知道自己到了癌症晚期,没多长时间可活了。她最割舍不下的就是你,怕你不懂人间冷暖,不知权衡进退,怕你没人照顾,受到伤害,怕你有了后妈不能与她和谐相处,更怕你受不了失去母亲的打击,所以她不得不……”

我早已泣不成声。母亲,我至亲至爱的母亲啊!原来您一次次违心的敲打是在淬炼我,锻造我啊……

墓碑上母亲温暖地微笑着,就像她面前芬芳的鲜花一样。

李姨离开后,我坐下来深情地凝望着母亲的遗像,和她进行了一次真挚的情感交流。

最后,我从包里拿出自己乳腺癌晚期的诊断证明撕成了碎屑,抛向空中。

有着黑色条纹的白纸屑像一曲歌谣,蝴蝶般翩翩起舞。

( 1 )梳理故事情节,用四字短语填入。

送女上学→________→________

( 2 )“她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疲惫地往后拂了拂额前几缕湿漉漉的头发,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哗啦啦地往下掉”母亲为什么要如此过火的打我?打后为什么“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哗啦啦往下掉”?
( 3 )“门外,北风呼啸,似刀割如针刺,寒彻骨冷透心。”“周围是无边无际的冷酷的黑暗”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 4 )文章的结尾“有着黑色条纹的白纸屑像一曲歌谣,蝴蝶般翩翩起舞”怎样理解?
阅读赵振华的《那年母亲打月饼》,完成下面小题。

①时间总是趁你不留意悄悄溜走,转眼秋天已过去一半,回过头,挥别诗意的白露,向前看,秋分身着盛装,款款来到我们身边。

②秋分一来,早晨又多了些许凉意,推开窗,凉风迎面扑来,不禁打了个寒颤,遂增添衣服,漫步秋天小路,饱览秋之美丽。用心赏,这一季的风景别样美;慢慢行,这一季的心情,颇特别;细细品,这一季的思念最深情。然,临近中秋,秋日里的思念莫过于此节了。

③小时过中秋,最渴望吃上月饼。那年,父母住在村里。村里还没承揽打月饼的商家,想打月饼只得去县城。母亲为了让我们弟兄四个能吃上月饼的心愿,过节前几天早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早上,大地还处于沉睡之中,她就和左邻右舍结伴而行,骑着自行车,驮着打月饼的材料(白面、胡油、白糖、果脯……)向相隔三十里的县城匆匆赶去。为的是排队排在前面,好在夕阳西下之前,月饼出炉,早点回家。而我们四个“馋猫儿”早已站在街门口,望眼欲穿。一见她回,一拥而上,每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各抢一个,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甜丝丝的月饼让我们大饱口福,香喷喷的月饼让我们口齿留香,感觉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好吃的东西了。而累了一天的母亲,看到自己孩子如愿以偿,满身疲惫早已抛之九霄云外……

④小时年幼无知,只享受着吃月饼,对母亲的辛劳似懂非懂,如今忆起,世上最爱你的人,最牵挂你的人,最关心你的人永远是你的父母。

⑤年复一年,中秋年年如此。

⑥光阴荏苒,我到太原上大学了。每逢中秋之时,母亲便把提前做好的月饼打包好,让父亲千里迢迢给我送到学校。吃着香喷喷的月饼,望着眼前的爹,想着远方的娘,不禁泪眼婆娑。这哪里是月饼?分明是父母爱女之心,它比山高、比海深、比天阔……

⑦每当此时,我便把父亲安排在男生宿舍,因有几个老乡,沟通起来并不陌生。父亲乐观豁达,善于言辞,心地善良,男同学也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他。

⑧父亲每送月饼,只住一晚,此时的我,成熟懂事。每次别离,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总会热泪盈眶,而父亲也是回首相望,甚是不舍。

⑨每次父亲走后,心中挂念不已,便写信问之。父亲总是信中叮嘱:“吃好,喝好,钱不够了,爹给你寄,不必惦念家里。”虽是父女,也如知己。信中无话不谈,每次信到手中,如见其人,伴我前行;如闻其语,激我向上。就这样,父亲的来信伴我度过了在外学习生涯。

⑩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父亲虽为国家工作人员,但我血液里流淌的仍是农村人拥有的淳朴善良,有傲骨无傲气。当年毕业回老家找对象时,介绍者多也,有世家子弟,有官员子弟,但父母一直遵循门当户对,不敢高攀,唯恐我到了对方家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经过千挑万选,决定找一同行——平凡的人民教师。按当地风俗,结婚首年中秋节,婆家要给妈家丰厚的礼物。我们既不和城里人攀比,也不比村里人寒酸,我们仅选择适合自己回报父母的方式,除了给父亲一些钱外,月饼是必不可少的。

⑪父亲爱吃甜食,他吃月饼时,总喜欢倒上一杯开水,把月饼分开两半,边吃边喝水,等月饼吃完了,水也喝光了,总能协调一致。看着父亲惬意的样子,我的内心也无限温暖!

⑫时至今日,每到他的“节日”,我们祭拜他时,所带供品,必有月饼。

⑬自父亲走后,每逢中秋,仰望圆月,我总会遐想万千:广寒宫里嫦娥怀抱玉兔俯视人间,嫦娥定是思念后弈。天上亦是,人间何尝不是?我的父亲,今夜谁来陪?

⑭时光有去无回。如今,月饼还是圆的,但盒不再简素,馅不再纯粹,咬一口,都是花花世界的味道。如今,吃月饼再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平时只要想吃,各种各样的月饼随时随处便可买上。但儿时的那种快乐再也无法找到,儿时的那种遐想再也无法产生,儿时吃的那种月饼味道再也无法尝到……

(有删改)

( 1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

情节

对父母的情感

小时候

①________

望眼欲穿

上大学

父亲千里送月饼

②________

结婚后

③________

无限温暖

现如今

我给父亲祭月饼

思念父亲


( 2 )第③段划线句子语言生动形象,请赏析。

一见她回,一拥而上,每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各抢一个,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 3 )文章结尾段划线句子哪个词语应该重读?为什么?
( 4 )第⑥段写:“想着远方的娘,不禁泪眼婆娑。”结合全文,想象此时“远方的娘”在想些什么。如果你是一个戏剧或电影的编导,请为远方的娘设计一段内心独白。(40字左右)

(独白:戏剧、电影中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的话。)

四、写作(分值:60分)
坐在教室里静读一本书,活跃校园中参加一个活动,奔走于社会大课堂进行一次实践……都会让我们产生思考,从中获得启示。请将“_______给我的启示”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情绪不安思绪被封住了口”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