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遵义市第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香港学员与广州优秀大学生一起来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况。(将“探望”改为“探访”)
B: 目前,我国发现的时间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1977年出土的青铜刀。(将“1977年”移至“是”和“在”之间)
C: 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在“爱国”前加“是否”)
D: 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删掉“的原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端详 陨落 白内瘴 各行其是 浮想联翩
B: 报销 宣泄 挡箭牌 甘之如饴 平心而论
C: 通霄 商榷 金刚钻 蓬头垢面 鞭辟入里
D: 恣睢 装帧 引申义 开门揖盗 察颜观色
3、下列选项中的句子填入横线处与前后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风家训的传统。通过家风家训建设改善村风民风,我市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我们深有感触的是,家风家训的确立要切合实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A: 要大力宣传本地优秀的家风家训;也要借鉴外地经验
B: 要大力宣传本地优秀的家风家训;也要做好经验总结
C: 避免千篇一律,流于形式;还要认识到社会风气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D: 避免说一套,做一套;还要认识到社会风气的改变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探察 实验室 出类拔萃 不修边幅
B: 衰竭 考察热 气势磅薄 前呼后拥
C: 缭绕 摄影师 亭台楼阁 振耳欲聋
D: 引申 乌托邦 如饥似渴 打报不平
5、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
A: 脑羞成怒 荣膺 断章取义 谀词
B: 狼狈不堪 刻骨铭心 无与伦比 嗤笑
C: 莫明其妙 根深帝固 怀古伤今 潮迅
D: 涕泗横流 一愁莫展 面面相觑 桑梓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梅花傲雪、松柏长青让我懂得了如何面对人生的磨难。
B: 许多常用的俗语和黄河有关,如“跳进黄河洗不清”。
C: 月亮的美称主要有:玉兔、婵娟、玉桂、玉盘……等。
D: 《论语》记录了孔子的社会理想、政治主张等,言简义丰。
7、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眉山三苏祠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
B: 随着眉山市各学校科学制定了疫情期间教学和管理方案,使同学们在家学习有了科学指导。
C: 眉山师生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喜获佳绩,获奖师生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 能否珍惜水资源,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关键。
8、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B: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C: 如果是恶意的叼难和讥讽,就要选择恰当的方式,给予有力的回应。
D: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炭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炭的趋势。
9、下列词语书写和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寒(jìn) 蹿(duo) 然而止(jiá) 怒不可(hè)
B: 暗(huì) 级(shí) 销声迹(nì) 草长飞(yīnɡ)
C: 裂(jūn) 默(jiān) 辞夺理(qiǎnɡ) 耳欲聋(zhènɡ)
D: 旋(wò) 皱(zhě) 纷至来(tà) 名其实(fù)
10、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雨说》《乡愁》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郑愁予和余光中,他们都是我国台湾著名的诗人,《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作者是戴望舒。
B: 孔乙己、奥楚蔑洛夫、于勒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我国作家鲁迅的《孔乙己》、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C: 墨家经典著作《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儒家经典著作《孟子》,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论。
D: 《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均出自《战国策》,该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① 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注释】①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 1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能让人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两句诗:“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2 )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有何妙处?

( 3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村陌有狗子,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日:有生之类,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有删改)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贤能 与:和,同
B: 男有 , 女有归 分:职分,职守
C: 将欲弃之 更:再次
D: 叔父其言,遂许焉 感:被……感动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是故谋闭不兴 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B: 若见不收养,无仁心也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C: 张元见 , 即收而养之 久 , 目似瞑,意暇甚
D: 汪汪声不已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 3 )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

( 4 )乙文中张元所说的“仁心”是哪句?在甲文中表现这种“仁心”的具体语句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议论文《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完成小题。
①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成长是因为年幼。我学习,我锻炼,我劳动,都是因为我还小,还得成长。而一旦长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仿佛成长是一种储蓄,只要存够了一定的数额,就可以坐享其成,再无旁忧。
②后来才明白,不是这样。
③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漫长至终生。阶段不同,成长的主题不同:1 岁成长的是身体,10 岁成长的是知识,20 岁成长的是情感,50 岁成长的是智慧……无论哪一方面的侧重,对于一个有悟性的人来说,成长都是一种必然的状态。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成长的另一种说法。
④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它是一个千面女郎。因为成长,今天的麦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因为成长,今天的麦穗是饱满的,明天就躺进了打麦场。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因为成长,今天的花蕊是芬芳的,明天就融进了泥土的温床。不要为躺进打麦场的麦穗和融进泥土的花蕊悲哀,沉寂也是一种成长。生命存在过程中,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绚丽的色调。
⑤你知道庄稼有一道程序叫“蹲苗”吗?就是天旱的时候也不去浇它们,没有水,它们就不能往上长了,但是为了生存,它们就会拼命地往下扎根,用根去吸取土层里含的水。这样过一段时间之后,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实实的,再一浇水,就会长得又壮又稳。对每一个成长者的心灵来说,蹲,从来就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延展出发达的根系去获得最丰厚的滋养;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在低潮之后充满爆发力地重新站起来;不扎实地蹲,就会因快速地虚长而过早地浪费珍贵的契机和希望;不扎实地蹲,就会在烈日的炙烤和风雨的袭击中让娇弱的花朵黯然凋落。在形式上,蹲是一种挫折,本质上,它却是一种胜利的潜伏。它以一种外部的低姿态,隐含着一种内部精神的拔节。蹲,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
⑥成长是一件最深情的事。每当我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情,我就对自己说:不要紧,吸取教训。如果明天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你一定要做得好一些。因为,你还会成长。每当我看到镜子里又憔悴了一分的容颜,我就对自己说:别失望,也别忧伤,谁的身体都会老去,幸亏你的内心还在成长,这比什么都重要。真正知道成长意义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在生理角度上不再年轻的人,这真是既有趣又荒唐。我私下里认为,这是命运对于知晓学习的人的一种额外奖赏。
⑦成长,让我们不再有意懈怠自己;成长,让我们在满脸皱纹时内心依然有葱茏的生机;成长,这是我们继续努力的一个坚强的理由;成长,这是我们能够弹跳的一块坚固的基石;成长,让我们热爱着头顶的每一颗星星;成长,让我们认真地耕种着脚下每一寸土地。
⑧我认为成长真是一件令人感到幸福的事。

( 1 )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阐述了成长这件事。

( 2 )请为第③段文字“活到老,学到老”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 3 )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 4 )文章结尾说“成长真是一件令人感到幸福的事”,请列举一件你生活中既带有成长的标志又能给你幸福感觉的事。

阅读下文,回答各题。

承德避暑山庄

①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坐落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以北的狭长的谷地上,占地面积584公顷。它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始建于康熙42年,建成于乾隆55年,历时89年。山庄以朴素山野气息为格调,取自然原景本色,吸收江南水秀风光,而建成山中有园,园中有山的独特园林。这座园林又因众多群体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与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一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园。

②避暑山庄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宫殿区位于山庄南部,宫室建筑林立,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殿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正宫按封建礼制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前朝的正殿是澹泊敬诚殿,全部由楠木建成。清代皇帝在山庄时,重大的典礼都要在此举行。四知书屋是清帝大典前休息更衣以及平时召见大臣、处理政务的地方。后寝主要有烟波致爽殿和云山胜地楼。烟波致爽殿是皇帝的寝宫,因康熙誉称这里“地既高敞,气亦清朗”“四周秀岭,十里平湖,致有爽气”而得名,并列为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之首。其正中设宝座;西暖阁是皇帝的卧室,床后有暗道;东暖阁是皇帝与大臣议论国事的地方。云山胜地楼是帝后观赏湖光山色的地方,它不设楼梯而以假山为磴道。出正宫门便是万壑松风殿,这是清帝批阅奏章及读书处。正宫东侧为松鹤斋,原供皇太后居住,其造型与颐和园中的谐趣园相仿。东宫在宫殿区最东面,原为清帝举行庆宴大殿场所,不幸于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焚毁。

③苑景区又分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岳区。宫殿区以北为湖泊区。湖区集南方园林之秀和北方园林之雄,将江南园林的景观移植到塞外。湖区的中部有三岛,西为环碧,北有如意洲,东有月色江声,皆以堤桥相连。环碧岛清静幽雅,原为王子读书处。岛北采菱渡是宫女下湖采菱的渡口。如意洲上古建筑比较集中,其中延熏馆是正宫建立前皇帝处理朝政之处。水芳碧秀是乾隆皇帝为其母后祝寿之地。如意洲北面有青莲岛,上有烟雨楼。沿长湖北行可到清时七大藏书阁之一的文津阁。

④从文津阁东行便到平原区。区内“万林园”古木参天,绿草如茵,中央搭有豪华蒙古包,为清帝来山庄时举行宴会和游乐活动的场所。沿热河泉南行可达金山岛,岛上亭台楼阁一派江南景色。再沿湖畔南行可到月色江声岛,这里是皇帝读书、望月、听泉之处。再往前即到“水心榭”,它是宫殿区与湖区间的重要通道。站在水心榭,环视四周皆为美景。

⑤山庄的西部和北部是山区,这里山峦峻峭,属燕山余脉风云岭山系。峰冈崖坡之上,与山水林泉巧于因借,宜亭斯亭、宜轩斯轩、宜庙斯庙,康、乾时期在山区修建了40余处楼、亭、庙、舍,均有游览御路和羊肠步道相通。高耸的山峰好似天然屏障,阻挡了西北寒风的侵袭是调节山庄气候的重要因素。这里峰奇石异,林木繁茂,气候十分阴凉。另有磬锤峰、蛤蟆石等奇景。康熙帝曾经夸耀此地说:“天然风景胜西湖。”

⑥避暑山庄周围12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按照建筑风格分为藏式寺庙、汉式寺庙和汉藏结合式寺庙三种。这些寺庙融合了汉、藏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宏伟,极具皇家风范。

⑦避暑山庄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摘自《旅游纵横》2012年第10期,有删改)

( 1 )承德避暑山庄的整体设计原则是什么?

( 2 )本文展开说明时主要采用的是哪种说明方法?

( 3 )文中哪句话具体说明了承德避暑山庄的设计建造是“取自然原景本色”?

( 4 )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①康、乾时期在山区修建了40余处楼、亭、庙、舍,均有游览御路和羊肠步道相通。

②高耸的山峰好似天然屏障……是调节山庄气候的重要因素。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生活在世界上,总会有邻居,人与人、人与动物、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可能成为邻居。邻居家的人或事,肯定会引起你更多的关注,给你留下更深的印象;邻里之间有的还曾演绎出许多故事,结下深厚的情缘。中国文化中也有很多词语描述邻居间的关系,如“德不孤,必有邻”“远亲不如近邻”“以邻为伴”“以邻为壑”等。

请以“邻居”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Ru果、”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