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获得快乐,其实需要一点智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站在陌生的舞台上,无论是生旦,还是净丑,尽心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好 ②是鲤鱼,就在自己的清流里尽情遨游;是雄鹰,就在自己的蓝天里任性飞翔;是骏马,就在自己的草原上自由驰骋 ③减少一点欲望,减少一点苛求,不走极端,不求完美,尽力就好 ④因为人的能力有大小,人的水平有高低,不必拿第一来压自己,不用拿别人来逼自己,不要用名次来恼自己 A: ③④①② B: ②④①③ C: ③②①④ D: ①④②③ |
2、 | 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格列佛——小人国立功(《格列佛游记》) C: 鲁智深——大闹飞云浦(《水浒传》) D: 晴雯—— 病补雀金裘(《红楼梦》) |
3、 |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 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 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D: 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 A: 抖擞(sǒu) 莽撞(mǎng) 窘迫(jǒng) 蛰伏(zhé)B: 腻味(nì) 花蕊(ruǐ) 凄楚(qī) 铁锹(qiū) C: 蝉蜕(tuì) 收敛(niǎn) 摒弃(bìng) 轶事(yì) D: 颓唐(tuí) 粗糙(cāo) 叱咤(zhà) 挑衅(xìn) |
5、 | 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是指( ) A: 文章书画的稿费 B: 替人研磨墨汁 C: 为人作序 |
6、 |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多姿多彩 心旷神殆 转弯抹角 锋芒必露B: 明辨是非 穿流不息 迫不及待 阴谋鬼计 C: 周道如砥 遮天蔽日 鳞次栉比 张皇失措 D: 变换莫测 流连忘返 幅员辽阔 谈笑风声 |
7、 | 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 ④①③②⑤B: ④③①②⑤ C: ④①②⑤③ D: ④②⑤③① |
8、 |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之一毛:山上的一根草。B: 固不可彻:固执得不够彻底。 C: 孀妻弱子:寡妇孤儿。 D: 无穷匮:无穷无尽。 |
9、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更定(gēng) 沆砀(hàng dàng) B: 一芥(jiè) 铺毡(zhān) C: 雾凇(sōng) 强饮(qiánɡ) D: 毳衣(cuì) 喃喃(nán) |
10、 | 下列各项中字词的音、形、义无误的一项是( ) A: 瑟缩(suō) 荡然无存 怒不可遏(阻止) B: 黄晕(yùn) 花团锦族 格物致知(获得) C: 琐屑(xiè) 恍然大悟 巧妙绝伦(条理) D: 箱箧(jiá) 怀古伤今 分外妖娆(娇艳美好) |
【甲】《满江红》(小住京华)(略) 【乙】夏日绝句①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①靖康二年(1127),腐败的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掳北去。宋高宗赵构不顾有识之士极力反对,带领群僚仓皇南逃,建都临安,本诗即作于南渡之际。 ( 1 )【甲】词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下列关于【乙】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诗从内容看,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借项羽的宁死不屈辛辣地讽刺了赵构君臣的丧权辱国、怯懦畏惧、只顾逃命苟安的丑恶行径。 B: 李清照是婉约派著名词人之一,其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本诗诗意明白爽朗,与其婉约词风一脉相承。 C: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D: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词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不肯”一词,将那种“士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将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使之为都统。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人人感奋。 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贵恃其骁勇,欲还郢。 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元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待之。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 (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五十,略有改动) ( 1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据龙尾洲以待之”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固以怪之矣 B: 以中有足乐者 C: 杀之以应陈涉 D: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解救襄阳受围的战斗中,张贵做先锋,张顺殿后,最终他们迅速突围。 B: 襄阳城中已经很久没有救援了,士兵们听闻援军到,士气顿时高涨百倍。 C: 张贵抵达襄阳后,主帅吕文焕极力挽留他共同守护襄阳,但张贵拒绝了。 D: 元军得到了叛逃士兵的消息,在龙尾洲附近设了埋伏,张贵当场战死。 ( 3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毋败吾事 败:________ ②贵恃其骁勇 恃:________ ③举流星火示之 示:________ ④身被数十枪 被:________ 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后使之为都统。 ②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爱因斯坦四寄求职信
陈亦权
爱因斯坦从大学毕业后,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都没有找到一份哪怕是仅供糊口的工作。
有一次,爱因斯坦在一册杂志上看到一则介绍德国伟大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的文章,文章中把奥斯特瓦尔德称作是“科学伯乐”。爱因斯坦写了一封信给奥斯特瓦尔德。
信寄出去后,过了好久都没有收到奥斯特瓦尔德的回音。几天后,他给奥斯特瓦尔德寄了第二封自荐信。与上封信一样也是石沉大海。于是,爱因斯坦写了第三封信,这次他用了一张明信片,他想,这样奥斯特瓦尔德总应该可以看见这封信的内容了。明信片寄出去一个月后,爱因斯坦依旧没有收到回信。于是,爱因斯坦写了第四封信。这次,他在明信片的反面,捎带上一个写着回信地址的信封!爱因斯坦的父亲看见这情形,心疼地对他说:“我看还是算了吧,不要再做这种无谓的努力了,可能奥斯特瓦尔德并不认为你是一个值得培养的人才!”
“不,父亲!我的努力不一定会给我带来满意的结果,但如果不努力,却代表着绝对不会拥有满意的结果!”爱因斯坦说。
过了大半年,爱因斯坦准备写第五封求职信。一天清晨,爱因斯坦收到了一封来自瑞士伯尔尼专利局的信,邀请爱因斯坦就职于一个专门审查各种新发明的技术职位。
奥斯特瓦尔德与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并无任何瓜葛,为什么给奥斯特瓦尔德写信,却收到了瑞士伯尔尼专利局的邀请?
原来,在爱因斯坦寄出第一封信的前几天,奥斯特瓦尔德已经搬移了实验室,而爱因斯坦寄去的所有信件,都被塞进了实验室外那只已成摆设的邮箱里!
奥斯特瓦尔德的一位年轻的助手,在奥斯特瓦尔德搬移实验室之后,去了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工作。有一次,那位年轻助手途经昔日工作过的实验室门口,因此,爱因斯坦的所有信件才得以让人发现!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奥斯特瓦尔德的那位年轻助手,就是爱因斯坦的大学同学和朋友——格罗斯曼!凭着这些信件,他向自己所在的专利局推荐了爱因斯坦,恰好当时专利局设立了一个专门审查各种新发明的技术职位,于是专利局迅速向爱因斯坦发来了邀请函。就这样,爱因斯坦终于凭着那四封自荐信,成功摆脱了待业的阴影。
只要提起此事,爱因斯坦就不忘对格罗斯曼表示感谢,但同时他也会顺便说一句:“___________”
(摘自文章阅读网2013年6月5日)
( 1 )爱因斯坦摆脱待业阴影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2 )选文中的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通读全文,从文中找到给你启示的句子,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请根据对文章的理解,顺着作者的写作思路,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苏州园林》
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⑤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⑥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比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要求:①选材典型新颖,抒发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