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南宁市武鸣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中字形和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 niàng) 清( chéng) 黄(yùn) 落(zhuó)
B: 南(jǐ) 护(kàn) 萧(sè) 应(hé)
C: 蓄(chù) 临(wèi) 发(jì) 粗( kuàng)
D: 啬(lìn) 静(mì) 栖(xī) 咄逼人(duó)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qiǎo)然 休(qì) 奇(pā) 刺在背(máng)
B: (diàn)污 涟(yī) 打(dī) 头晕目(xuàn)
C: (yán)席 气(fēn) (piàn)酬 寻章(zhāi)句
D: (yīn)红 拮(jù) (sù)身 白雪皑(ǎi)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B: “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C: “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D: 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4、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pū) 分(zhī) 流淌 两全其美
B: 树(sānɡ) 步(sàn) 取诀 各得其所
C: 温(xīn) 时(chà) 领袖 委曲求全
D: 煎(áo) 下(dūn) 滋润 水波粼粼
5、

下列句子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B: 某些国家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C: 他在填报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时,又想报北大,又想报南大,总是(见异思迁)。
D: 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元旦晚会将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选出更优秀的节目来认真排练。
B: 各级各类学校正在深入开展“自主管理、自觉养成、自我成长”的主题活动。
C: 随着自动清洁车进校园,对于校园的清洁阿姨来说,无疑是一件“抢饭碗”的事。
D: 腾讯公司已再次明确表示,微信业务提现手续费暂不调整,否认微信调费流言纯属谣传。
7、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立(chù) 语(lán) 凹(dàng) 息凝神(bǐng)
B: 补(jiào) 育(pǔ) 修(qì) 怏不乐(yāng)
C: 红(yīn) 问(jié) 愧(zuò) 颠流离(fèi)
D: 纷(jiū) (zhuì) 宁(wù) 深痛绝(wù)
8、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陈涉世家》《孙权劝学》分别出自西汉司马迁的纪传体史书《史记》和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B: 《孔乙己》与《故乡》都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两篇小说分别刻画了孔乙己、闰土这两个身份低微、观念落后的普通农民形象。
C: 菲利普夫妇、奥楚蔑洛夫、胡屠夫这些人物分别出自法国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俄国契诃夫的《变色龙》和清代吴敬梓的《范进中举》。
D: 《蝈蝈与蛐蛐》《谈读书》和《威尼斯商人》分别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英国哲学家培根和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红星照超中国》作品中,作者在“红色剧社”一章中,讲述了陕北军民一起看戏的场景,男女老少各色人等做坐在地上,不远的网球场上还有几羊在悠闲地吃草,毛泽东等人分散在观众中间,戏开始后,被有人去注意他们,可现其自由、平等的氛围。
B: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科幻小说《猫城记》,话剧《茶馆》《龙须沟》《屈原》等。
C: 《骆驼祥子》作品中,刘四爷不给虎妞一分一毫,虎妞租了两间房子,与祥子成了亲。婚后,虎妞不让祥子拉车,让他放高利贷。祥子直诚,认为太危险了,坚持出去拉车。
D: 《简·爱》中罗切斯特与简·爱互诉衷肠的情形,是全书最感人的篇章之一。罗切斯特拐弯抹角地试探简·爱的心思,而简·爱则极力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最终导致简·爱没能接受罗切斯特的爱情。
10、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公孙(yǎn) 丈夫之(guān)
B: 亩之中(quǎn) 益其所不能(céng)
C: 州之南(jì) 惩山北之(sài)
D: 无穷(kuì) 按徐行(pèi)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题目。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 1 )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写迟升的太阳临照壮丽的山河,突出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
B: 第二句进一步写和煦的春风,芳香的百花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C: 第三句写冰雪融尽,泥土松软,紫燕衔泥筑巢,轻盈地飞来飞去。
D: 最后一句写水暖沙温,鸳鸯恬然入梦,尽享春天的温暖。
( 2 )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的前两句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使读者通过联想,有惠风和畅、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B: 诗的后两句则是工笔描绘的特写画面,飞 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
C: 全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
D: 全诗虽然对仗不够工整,但却自然流畅,平朴如话,毫不 雕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注释】①长:执掌。②赞:帮助,辅佐。③起居注:官职名。④广信:地名。⑤廉:察考。

( 1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B: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C: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D: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 2 )解释文中加线的词语。
①延( ) ②书( )

( 3 )翻译下列句子。
陈友谅屡胁之,不应。

( 4 )熊鼎辞官和劝谏的理由中,分别突出的是哪一个字,请写在下面。

( 5 )联系选文,说说熊鼎是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迪生传(节选)

81岁时,爱迪生到了佛罗里达。在他诞辰的那天,纽约的友人们在阿斯托饭店内举行欢宴,但他本人却不能参加。他发来了一个电报:此刻正愉快工作。

宴席上,梅多克洛夫特站起来向大家报告爱迪生的“工作”:

“由于他那天赋的彻底精神,他现在正探索着一切关于橡胶的种植和制造的知识。他的目的是想从美国南部各州和其他在冬季冷至零下 20 度的各州中所产生的葡萄藤、灌木以及杂花中提出橡胶来 。爱迪生先生已经在进行着这一个伟大而艰苦的工作;而他很安于这一个工作,他依旧以他的彻底的精神,充沛的活力和无限的热忱去处理这个问题。他对我说:‘我已经研究了 60 年的物理学,而我现在所从事的却是一些全然不同的学科,因此,我觉得很高兴。' 而现在他在佛罗里达的确处在最紧张的工作中。这次他带去了实验室中的 7 个助手。临行前,已经收集并试验了 945 种植物,他发现有很多种植物中含有橡胶,现在他将试验更多的植物,也许是一倍,也许再多些。”

美国种植橡胶的可能的问题对爱迪生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10多年以前,即1915年他访问伯班克,在墨巴巴拉的苗圃时,曾与福特讨论了假如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橡胶供应如何解决的问题。大战过后,爱迪生接受福特的建议,于1927年成立了爱迪生植物研究公司。

爱迪生心想:“橡胶树以外的植物,没有办法生产同性质的东西吗?橡树需要经过那么些年,才能采到橡胶,如果像杂草那样,每年都能采到同性质的东西,那就好办了。” 他认为,首先应将北美和南美的植物收集起来,依次采取树液进行研究。

不到一年,被派往世界各地去寻找的人采集了约 3000 种植物回到美国。爱迪生对 14000 种植物进行分析研究,几种菊科植物进行杂交,培育了一种含有大量胶乳的植物。但使用这种菊科植物提胶,造价太高。 1928 年,这个老发明家继续努力地试验。他说:“再给我 5 年的时间,我一定让美国出现常年产胶的植物!”“我希望产量能增至 100 天 10 磅 ,我们现在还正在开始, 如果工作原理确定了,将来的希望真是没有止境呢 。”

爱迪生由于患了肾功能失调综合症,便只好放弃了橡胶植物的种植研究。 当此项任务由爱迪生的后继者承担起来的时候,已不再是由菊科植物提取,而是合成橡胶。爱迪生从野草中提炼橡胶的功绩,受到世人极高的评价。

1931年10月18日,星期日的凌晨3点24分,发明大王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伟大人生旅程。

临终时他说:“我为人类的幸福,已经尽了心力,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3天后的10月21日傍晚,这位发明大王的遗体埋葬在靠近他在西奥兰治克雷的家的大橡树下。

当时,全美各地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

在这一分钟之内,芝加哥、加利福尼亚、丹佛、纽约,整个密西西比河一片黑暗。纽约百老汇一片黑暗,世界一片黑暗。接着,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城市到乡村,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世界一片光明。

人们纷纷为爱迪生献上追悼和赞辞,其中以胡佛总统的话,最令人感动。他说:“所有的美国人都是爱迪生的受惠人!我们不仅生活上接受他的恩惠和利益,最重要的是我们继承了他的精神遗产!”

( 1 )在熄灭电灯哀悼爱迪生的一分钟前后,世界从“一片黑暗”到“一片光明”,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这样写的作用与好处。

( 2 )“我们不仅生活上接受他的恩惠和利益,最重要的是我们继承了他的精神遗产!”你认为爱迪生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是什么?

现代文阅读

优秀才是你的发言权

杨熹文

那是我背井离乡的第一年,家乡已经把夏天过腻了,我却一个人在南半球强撑着活过一个寒冬

②我在一家饭馆里端盘子,全靠这份工作来赚取下个学期的学费,经常熬夜写作业的虚弱睡眠和高强度的工作量让我的记忆力有些吃不消。有一次为客人点餐时,我在点单那张纸上把“炒蛋”错写成“煎蛋”,结果把食物端出去时就遭来顾客投诉。一直在背后紧盯我的老板娘瞬间暴跳如雷,于是,整个下午我的耳边都充斥着这些指责:“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呢?害我损失客人,你知道我少赚多少钱吗?你拿什么赔给我?”她的声音是如此地尖利,不带丝毫仁慈。我不住地道歉,心里却抗议:我已经和客人道过歉了啊!我每天不是都早来十分钟吗?我的手上因为去厨房帮忙还被切伤一道呢!

③可这些委屈就被理智紧紧地卡在喉咙里,任何毫无思考就脱口而出的话都能让我马上失去这工作。老板娘给了我一个“赶快走开”的手势,于是我钻进厨房里,背对着她,装作去水池里洗碗,眼泪啪嗒啪嗒掉进满是泡沫的污水里我那因为工作在右手小指切下的刀伤还没来得及痊愈,隐隐的痛令我觉得,全世界都在以最恶劣的方式欺负着我。

④那一年我就这样被大大小小的歧视重压着,每走两步就会遇见谁的“瞧不起”。

⑤我从不后悔自己一个人出来闯荡的选择,可我憎恶冷冰冰的陌生人。饭馆老板娘每一刻都能被触动的暴躁神经,自大的客人一副目中无人的模样,某个科目的老师说出“你期末成绩得B就不错”的预期,一起租房的男孩子看不惯我很晚才回家,一副“没有钱就回国啊”的傲慢态度,就连那个快餐店的十七岁服务生都是皱着眉头递给我可乐,好像我磕磕绊绊的英文,不配在这里寻一处落脚地。

我像一条被巨浪推上岸的鱼,身后是在海里自由穿梭的同类们,可命运却偏偏把我丢在沙滩上搁浅这是一片多么灿烂的海岸啊,远处就有此生未遇的美妙风景,可我却大张着嘴巴,虚弱地发不出半点声音。

⑦我没能总结出什么可以安慰自己的道理,自从远离家乡就懂得,再艰难也要保持坚强,因为没有人会帮你擦眼泪。我拼命地读书,让那个说我“期末成绩得B就不错”的老师的预测落了空;我拼命地学习,练习驾车
,提高英文水平,证明给别人看一个女孩子独立起来也可以做那么多的事;我拼命地成长,不管是看书、写字,还是做运动,渐渐可以在那些觉得我此生注定平凡的人面前挺起胸膛走路……这些拼命,都让我成为了一个优秀版本的自己,也让我从别人开始转变的目光中知道,优秀就能赢来尊重,优秀就能给自己一个发言权,这是我深刻体悟到的人生道理。

⑧几个月前路过那家饭馆,我却没有停留。右手的伤疤还浅浅地留在小指上,那些苛责的话也没有忘怀,而我远远地看着那个忙前忙后的老板娘,在心底为她给我上的那堂课,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选自《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有改动)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那是我背井离乡的第一年,家乡已经把夏天过腻了,我却一个人在南半球强撑着活过一个寒冬

( 3 )如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我像一条被巨浪推上岸的鱼,身后是在海里自由穿梭的同类们,可命运却偏偏把我丢在沙滩上搁浅。

( 4 )结合全文,从内容上和结构上说说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成长的路上,总有一些事、一些人让我们无法忘记:或许只是一声轻轻的问候,就在自己的心头荡起层层涟漪;或许只是琐屑到举手之劳,似乎不值得提起,但走过多少个日子,依然温馨满怀……

请以“那一次,让我铭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4)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姐少了迩.照样活得灿烂”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