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选项中,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B: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C: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D: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
2、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禁锢(gù) 蓦然(mù) 拈轻怕重(niān) 众目睽睽(kuí) B: 热忱(chén) 哺乳(bǔ) 怪诞不经(dàn) 咄咄逼人(duō) C: 攲斜(qī) 嗔怪(chēn) 混为一谈(hŭn) 莽莽榛榛(zhēn) D: 坍塌(tān) 模样(mó) 踉踉跄跄(liàng) 骇人听闻(hài) |
3、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校补(xiào) 揩油 颠沛流离(fèi) 忍俊不禁 B: 迸溅(bìng) 商酌 气冲斗牛(dǒu) 千均重负 C: 鞠躬(jū) 招揽 血气方刚(xuè) 毛骨悚然 D: 红晕(yūn) 派谴 鞠躬尽瘁(cuì) 心有灵犀 |
4、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风骚(sāo) 凝望(níng) 佝偻(gōu) 亵渎(dú) B: 惊骇(hài) 游弋(yì) 劫掠(nǜe) 筵席(yán) C: 恣雎(zì) 嗤笑(cī) 栈桥(jiàn) 箴言(zhēn) D: 停滞(chì) 豢养(huàn) 绾发(wǎn) 汲取(xí) |
5、 | 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横线上,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几番秋雨之后, ; 早凋的梧楸,_ _;金黄色的晓霞,____;泼靛的波面。 ①从权呀树隙里,深入溪中②溪水长了几篙③使泛出彩虹似的光④飞尽了翠叶 A: ②④①③ B: ①③④② C: ①④③② D: ②④③① |
6、 | 下列划线词语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不舍昼夜 B: 思而不学则殆 C: 不逾矩 D: 可以为师矣 |
7、 | 18世纪早期,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反映了资产阶段上升时期敢于进取追求财富的冒险精神,请问这部小说的名称是什么?( ) A: 《鲁滨孙飘流记》 B: 《巴黎圣母院》 C: 《人间喜剧》 D: 《匹克威克外传》 |
8、 | 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④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 ⑤“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⑥“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撩逗酒姑娘了。 A: ③①⑥②⑤④B: ③⑤②⑥①④ C: ③⑥①②⑤④ D: ③②①⑥⑤④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全面二孩政策,是党和政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根据人口形势发生变化,调整完备生育政策作出的重大决策。B: 特朗普打算在上任之后立即废除过去八年里奥巴马政府实行的大量法案,因这些法案妨害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创造。 C: 提供高品质服务,赢得更多客户,并提高客户忠诚度,已普遍被企业界验证为构筑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 D: 电影《血战钢锯岭》在各地上映时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可,票房居高不下,中途退场的观众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
10、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南海问题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日本,极力鼓动拉拢东盟各国“统一对应”中国,其险恶用心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B: 苹果公司已于9月8日正式发布新一代iphone7手机,消费者却对此反应平平,由此可见,iphone系列已经不再是炙手可热的电子产品了。 C: 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喜讯传来,全国人民拍手称快。 D: 我们经过一个美轮美奂的宏丽华厦的区域,开车的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高档的小区。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1 )作者王安石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中唐代的两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在写法上的特点,并指出其作用。(对每句诗都要从写法和作用两个方面去分析。) ( 3 )对“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诗做简要分析。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 1 )促使周处改过自新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2 )清河(陆云)从哪几个方面说服周处,使他坚定了改过的信心?(请用自己的话分析) |
上坡
王广军
①他的父亲在一个煤球厂做工,每天拉一辆板车挨家挨户地送煤球。马上就要高考了,父亲却累病了,他不得不回到家里。
②这天一早,母亲来到他屋里,几次欲言又止,但还是说了,你父亲感冒了,你就替他出一天工吧,有两户人家等着用煤球。他没有说话,心里感到一阵刺痛,起身去了厂里。
③他拉起板车,装上了1000块煤球,又从老板那里问了用户的地址和姓名,就上了路。地点在邻村,也就五里多路,用不了半天就可以回来了。出村时,他始终低着头,担心会遇到村里的熟人。他甚至感觉到有人想和他说话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背上如针刺一般。
④出了村,他长出了一口气。这时才感觉拉板车有点费力,路上坑坑洼洼,他需十分小心才行,因为刚出厂的煤球不结实,如果颠一下,很容易破碎。父亲就是成年累月地干着这样的活儿,才挣出了自己的学费,他突然感到深深的愧疚。
⑤进了邻村,前面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坡,他犯起难来,自己能上去吗?如果万一上不去或者再倒回来,煤球岂不全部要摔坏吗?他在坡前停了下来,张望着,很想求助路人推一下,但又不认识他们,如果人家拒绝,该是多么难堪啊!
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有些焦急起来,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只能求人帮忙了。这时,从对面坡上走来一位上年纪的老人。他心头一阵欣喜,有年纪的人都很善良的,就求他吧。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却猛地转过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头。
⑦来人是他的初中老师!他清楚地记得,老师对他很好,在读初三时,他曾一度失去信心,连学都不想上了,正是老师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说,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
⑧他明显地感觉到老师已经来到了身边,尽管他低着头,肯定被老师认出了。但是,老师什么也没有问,只是说:上吧,我帮你推。他只好站起身,冲老师笑了一下,心底充满了感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板车的拉带挂在肩上,运足了力气。有老师帮忙,他心里有底了。
⑨上坡到一半的时候,他明显感到了吃力,每迈一步都很费劲,但他咬着牙,憋足了劲儿,一步步艰难地爬行。他想,幸亏有老师给推着,靠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上不去的。
⑩快到坡顶的时候,坡也陡了,都有些迈不动步了,甚至板车要停下来。就听老师喊,加油!用力!拉带深深陷进他的肩膀,豆粒大的汗珠子不停地落下,他又俯低了身子,咬了咬牙,终于把坡上去了。
⑪上坡后,他先是喘了一阵子气,才稳下心神。然后,他感激地道谢:谢谢老师!老师很平静地对他说:我根本没有帮你,是你自己拉上来的,我只是在车后跟着而已。他吃惊地望着老师,老师冲他摊开双手。果然,老师的两只手上居然连一点煤灰也没有。
⑫你能行,要相信自己!老师对他说完这句话就走了。望着远去的背影,他反复咀嚼着老师的那句话,不由得泪眼蒙眬起来。
(摘自《润文摘》2017年第7期)
( 1 )文章围绕拉煤展开叙述,根据文意,在空白处依次补充相应的内容。母亲让儿子拉煤→________ →拉煤遇坡老师主动帮忙→________
( 2 )品析下列词句的表达效果。①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却猛地转过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头。
②他甚至感觉到有人想和他说话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背上如针刺一般。(从修辞手法方面品析)
( 3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老师的形象。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故乡的眼睛
李光彪
①每次回到故乡,一阵狗吠声过后,老家的院门“吱呀”一声被打开。开门的人不是大哥,就是大嫂。有时,大哥、大嫂下田上山干活去了,门没上锁,我随手推开,便可见到患有中风多年,手脚不灵便,拄着拐杖,摇摇晃晃前来迎接我的母亲。
②老家的那扇院门为两页、双合门,用厚实的方木板做成。只要人在家,门就像苏醒的母亲,睁着眼睛。家里无人,门合上,多像闭目养神的母亲。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门如老去的母亲,夜以继日看守着那院老屋,那个老家。
③在父老乡亲眼里,母亲是村里第一个领取国家高龄补贴的老人,我是那个小村庄“爬”得最高的人。按乡亲们的话说,我是村里的一朵鸡枞(蘑菇),母亲是山村的一棵常青古树。村里人都说我家坐场好、地脉旺,那扇门的向口(方向)最好。
④老家的人自古以来,不论谁家起房盖屋,上梁竖柱,安门立户,都要请风水先生瞧地盘,择个黄道吉日,张灯结彩,燃放鞭炮,摆开宴席,请客热闹一番。家运不顺的人家,也会请来风水先生,调整门向,重新安门,祈求平安。
⑤我童年的快乐与忧伤,也与老家那扇门有关。家里来了客人,灶房里就会飘出香味来,无比高兴的我,勤快地帮母亲拿筷、摆碗、端菜。慌乱中,常被门槛绊得跌跌撞撞,差点鸡飞蛋打。也有时,人多,母亲不让我上桌,舀一碗饭菜,多加块肉,打发我到旁边吃。不想走远的我坐在门槛上,一边吃饭,一边听大人喝酒说话。一会儿又跑到饭桌前,肚饱眼不饱,以添饭加莱为由,向母亲多要块肉吃。农忙时节,大人总是很晚才回家。我个子矮,够不着藏在高高门楣上的钥匙,打不开门,只好坐在门槛上,等啊等!等到家人回来时,饥饿的我已经口水挂满嘴角,昏昏打瞌睡了。
⑥儿时的我喜欢打陀螺,经常不熟练地挥着柴刀在门槛上砍陀螺。一个陀螺砍成,门槛已被我砍得伤痕累累。因此,心疼门槛的母亲最反对我打陀螺。认为我打陀螺不仅常拿母亲的鞋线、布条,还砍坏了门槛,误了拾粪的时间,是不务正业的事。可年幼无知的我,总会背着母亲,悄悄跑出家门,和小伙伴们一起比赛打陀螺。有时,我们一群娃娃玩“躲猫猫”,经常有人躲在门后面。尽管鞋露在外面,近在眼前,找的人粗心大意,也要好一阵才能找到,扎实绕眼。
⑦开财门是我最喜欢的事。每年大年初一黎明前,公鸡刚叫过头遍,全家人还沉睡在除夕的睡梦中,我就迫不及待起床,边打开堂屋门,边背书一样大声朗诵:“财门大打开,金银财宝滚进来,滚进不滚出,滚给我家满堂屋。”刹那间,几枚镍币就会从天而降,滚落在门槛下。一一捡进衣袋,便成了我多得的压岁钱。后来,姐姐才告诉我,那些镍币是母亲赴除夕之夜全家人熟睡时,悄悄放在门头上的。
⑧门槛不仅是我常坐的板凳,也是小猪、小鸡、小狗回家的彼岸。刮风了,下雨了,小猪、小鸡、小狗就会簇拥着越过门槛,往院里窜。若门关着,就会各自找个位置,横七竖八拥堵在门槛旁。尤其是蹲在门槛上的鸡群,就像玩“讨小狗”游戏的我们,吵吵嚷嚷。见母亲回来,又像群幼儿园的孩子见到老师一样,蜂拥跟着母亲追,直到母亲进门,分别给它们喂食,才各自离开。
⑨天长日久,门槛被踩踏成了“凹腰猪”。按母亲的话说,凹了的门槛漏财,必须更换。可换门槛和安新门一样重要。老家人把树木分为阴木和阳木两种,阴木用作死人做棺材,阳木用作活人做家具。而门槛必须用柿子树、苹果树、梨树之类的果木树来做。为了换门槛,那年秋后,母亲忍痛割爱,砍倒了菜园埂上那棵柿子树。晾晒到腊月,才择了日子,请来木匠,砍、锛、锯、刨,杀鸡烧香,燃放鞭炮,把“凹腰猪”门槛换了。并由童男子的我反复从门槛上面跨过三次之后,才让全家人进出。此刻,新安的门槛、新贴的对联、新挂的红布,整扇门仿佛过年穿上新衣服的我,焕然一新,喜气盈门。
⑩离开家,跨过大山的门槛,进城二十多年,我不仅走南闯北,去过澳门、厦门、天门、荆门、玉门,还登上过北京的天安门。可最令我牵肠挂肚的还是老家的那扇院门。因为,那扇门是故乡的眼睛、家的眼睛、母亲的眼睛,永远望着我回家的那个方向。
根据要求作文。
余光中说:“如果夜是一场青雨淋淋,幸而我有一盏台灯,一把精致的小雨伞,撑开一盖暖黄的光晕。”世间风景无数,总有一抹景象触动你的心灵,任凭时光流逝,却永驻心头。请以“你是我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