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和书,鲁迅先生赞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古代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弱冠”是指男子即将成年,一般指十五岁;女子十五岁称为“及笄之年”。 C: 一篇新闻,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的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 D: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
2、 | 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你的同桌王小红总是每天晚上学习到很晚,常常到后半夜才睡。导致她白天上课精神不振,常在老师讲课期间打瞌睡。作为她的好朋友,你想劝她改变习惯。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你这样太影响听课了,晚上的努力不该影响白天的学习呀。你学学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吧。 B: 你这样对健康不利,也影响白天的学习,得不偿失。还是调整好作息时间吧,别睡太晚。 C: 你这是舍本逐末!学习重要还是身体重要呀?该睡觉得睡觉,不能为了学习毁了身体呀! D: 知道你晚上睡得晚,上课的时候如果困就睡一会,没事,老师讲重要内容的时候我叫你。 |
3、 | 下列加线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节日的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B: 运动会开幕式上,我们班代表队每人手里拿着一面小红旗,五彩斑斓 , 煞是好看。 C: 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 , 不如撤退,保全有生力量。 D: 终于有妇女来给信客说悄悄话:“关照他,往后带东西几次并一次,不要鸡毛蒜皮的。” |
4、 | 加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温泉酒店依水而建,设计师自出心裁 , 将欧式古典设计风格与社区生活氛围融为一体。B: 12月9日,市经济开发区为即将踏上军旅之路的20名新兵接风洗尘 , 举行了欢送会。 C: 温州动车事故虽然已经过去半年之久,但每当提起这件事,仍令不少幸存者毛骨悚然。 D: 据香港多家商场透露,内地客到港购物人数逐年增多,其中一次消费上百万已司空见惯。 |
5、 | 下面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家都知道,雷锋一生做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好事。 B: 不论经历了什么挫折,都要锲而不舍地奋斗,磨炼自己的意志,才能给未来生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C: 梦想不是空想,不是海市蜃楼 , 实现梦想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D: 虽然只是微微一笑,却满含着浓浓的情谊,虽然我们说话不多,却彼此心有灵犀。 |
6、 | 选项中对下列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辽阔的冀中平原,微风拂过 ②小渔船轻快地穿梭于芦苇丛间 ③浩瀚的白洋淀,湖水波动 ④在层层的麦浪里,在密密的芦花荡中,闪着抗日军民的身影。 ⑤田野里散发着麦子成熟的香气 A: ①⑤③②④ B: ③①④②⑤ C: ③②①⑤④ D: ①③④⑤② |
7、 | 下列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四时俱备(全,都) 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 B: 夕日欲颓(坠落) 急湍甚箭(超过) C: 念无与为乐者(怀念) 怀民亦未寝(睡) D: 五色交辉(辉映) 属引凄异(连接)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褶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B: 假定它在早晨9点钟占居了树枝,大概要到12点半才扔下它的皮飞去。 C: 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 D: 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勾扒掘地面。 |
9、 | 下列各句划线的成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 , 被责令限期整改。 B: 夜深了,我一个人漫步在寂静的街头,在人声鼎沸中回忆过去。 C: 六一国际儿童节,邻居家的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 D: 夏天的暴雨总是淅淅沥沥下一阵,让人觉得酣畅极了。 |
10、 |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B: 两栖(xī) 繁衍(yǎn) 皮囊(nánɡ) C: 哺乳(bǔ) 鳞片(lín) 脊椎(jǐ) D: 匍匐(fú) 濒临(pín) 渗透(shèn) |
细读全诗,品析画线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吊扶苏 (宋)孔武仲 天下精兵掌握间,便宜长啸入秦关。 奈何指剑区区死,不辨从来赵李奸。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后,完成下列小题 夏原吉,字维喆,早孤,力学养母。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诸生或喧笑,原吉危坐俨然。太祖诇而异之。擢户部主事。 浙西大水,有司治不效。永乐元年,命原吉治之。原吉布衣徒步,日夜经画。盛暑不张盖,曰:“民劳,吾何忍独适。”事竣,还京师。 宣德三年,从北巡。帝取原吉橐糗尝之,笑曰:“何恶也?”对曰;“军中犹有馁者。” 原吉曰:“将帅,国爪牙,奈何冻而毙之?”帝命赐以大官之馔,且犒将士。 原吉有雅量,人莫能测其际。同列有善,即采纳之。或有小过,必为之掩覆。吏污所服金织赐衣,原吉曰:“勿怖,污可浣也。”又有污精微文书者,吏叩头请死。原吉不问,自入朝引咎,帝命易之。或问原吉:“量可学乎?”曰:“吾幼时,有犯未尝不怒。始忍于色,中忍于心,久则无可忍矣。” (选自《明史》有删改) ( 1 )下列与“人莫能测其际”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其真无马邪 B: 不能名其一处 C: 专其利三世矣 D: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 2 )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夏原吉在宫中抄写诏令时,因性格沉稳受到皇帝破格提拔。任职户部时,又因处理 繁杂公务条理清晰,受到上司赏识。 B: 夏原吉恪尽职守,与民同甘共苦。在治理浙西洪水时,他体恤民艰,殚精竭虑,身着布衣徒步奔走,在炎热的的夏日也不打伞,最后解决了水患问题。 C: 夏原吉不图物质享受。从北巡期间,皇帝发现他的干粮低劣,他趁机进言,皇帝深感惭愧,赐给他大官的食物,还犒劳了将士。 D: 夏原吉气量深沉,待人宽容平和。对于同僚,他总是隐恶扬善,对于小吏,他更是包容体贴。这种雅量,也是靠刻苦修炼而来,即由忍到无须忍。 ( 3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诸生或喧笑________ ②擢户部主事________ ③为卿释之________ ④同列有善________ ( 4 )翻译下列句子①原吉曰:“将帅,国爪牙,奈何冻而毙之?”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让儿子独立一回
凌鼎年
儿子真是争气,以全县高考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被上海某著名大学录取。
史工程师比当年自己考取大学还要高兴得多,满脸的阳光,满脸的春色。
望子成龙,是中国人的传统。这些年来,儿子他妈真是费尽了心血。儿子读一年级,她也读一年级,年年这样陪着读陪着复习。
如今儿子是如愿以偿考取了大学,他妈却病倒了。
病床上的她念念不忘的是儿子开学在即,自己将不能亲自送儿子去大学,这叫她如何放心得下?她坚持叫丈夫无论如何要把儿子送到大学,安顿好了再回来。
史工程师更放心不下妻子,与妻子商量说:“让儿子独立一回吧?”
“不行!没娶媳妇总是孩子。哪能让儿子一个人去大学。再说这孩子你也知道,他能行吗?”
妻子的担心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儿子长这么大了,没买过一回菜,没烧过一顿饭,没洗过一件衣,没拖过一次地,就连床也都是他妈铺的。自小到现在,从未单独出过一回门,就像鸡雏似的从未离开过母鸡翅膀的保护。而现在,猛一下就叫儿子一个人去经风雨见世面,她一百个放心不下。
史工程师开导妻说:儿子是去上海读大学,又不是去非洲探险去神农架考察野人,不会有什么事的。想当年,我十七八岁时不去大串联吗,家里谁跟我去了?你在儿子年纪时,不是报名去了黄海边的建设兵团,你爹妈送你到了海边?没有吧。常言道,到啥山,砍啥柴。让儿子独立一回有好处……
几乎是磨破了嘴皮子,好说歹说,妻才十分勉强十分不愿意地不再持反对意见,但她拖了一句:“就是我同意,儿子也不会同意的,人家父母都送,他父母不送,多没面子……”
简直是出乎意外,儿子很平静地说:“早该让我独立了。”
儿子去大学前一天 ,史工程师关照了又关照,诸如碰到意外情况立即找警察,安顿好后,先打电话回来,再写封详细的信……
儿子去了三天,没有电话,儿子去了七天,依然没有音信。史工程师夫妇急了。妻子要史工程师无论如何亲自去一趟学校。
正当史工程师准备去上海时,儿子的信来了。夫妇迫不及待地打开。不料随信纸带出的是叠发票,共有:
娄城至上海大巴车票一张
上海出租车票一张
大三元酒家餐费发票一张
新华书店购书发票一张
另附纸一份,上注明:
付搬运费、服务费若干
付冷饮费若干
……
乖乖,不连学杂费,光这些额外开支,就两千多。
看了儿子信才知道。儿子这次过了回独立瘾。他去上海时,不坐公共汽车乘豪华大巴;到了上海后,打的去学校;到了学校后,花钱请人搬行李,乃至挂蚊帐铺床他都未自己动手。为了搞好关系,他买了一箱冰淇淋,凡那天在他宿舍的,不管是同学教师,还是他们的父母、朋友,一概由他请了。第三天,他又请同宿舍的到大三元酒家聚了聚……
史工程师看了信和发票,不知说什么才好。他妻子看了,一颗七上八下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她很欣慰地说:“我这儿子,是做大事的料!”
史工程师没有接嘴,他大概正在为如何为儿子回信而伤脑筋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心灵之痛
查一路
车行到小区门口,前面一个刚放学的小女孩,不知在张望什么。出于安全考虑,我轻摁了一下喇叭。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我感到十分意外。
小女孩有瞬间的惊悸,然后回过头,恶狠狠地瞪着这边。她的眼神吓着了一个手握方向盘的成年人,我摇下车窗,想在车子经过时安抚一下她。不料,在我开车经过的一刹那,我清晰地听到她骂了一句很脏的话,脏得让我当时无法逃避,此刻无法转述。我很震惊,一个不过上三四年级的小女孩,怎么能说出这么脏的话呢?
我以前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如果用“震惊”来形容可能危言耸听了点儿,但这么脏的一句话,至少让我几个星期都不能释怀。具体原因不可知晓,可以肯定的是,这孩子的心里有些痛,由痛而引发了一种恨。
一个月后,我又见到了这个女孩,还是在小区的门口。这次她坐在她妈妈的电瓶车的后面,她的声音很大,反复问:“妈妈,我们家为什么不买汽车啊?别的同学家都有车。”烈日下,她的母亲只顾锁着眉头骑车,无暇回答她的提问。
无意中,这个小女孩已经告诉了我答案。
前段时间,因一场暴雨,一个亲戚让我帮他接小孩。放学时节,某小学门前的广场上,车声鼎沸,喇叭声震耳欲聋。一眼望去,雨雾之中处处是小车,挤满了整个广场,都是来接孩子的。也有家长骑着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他们让孩子穿着雨披坐在身后,穿行于停在广场的汽车中间。
坐在汽车里的孩子们,则透过车窗玻璃,安逸地望着窗外,望着被雨水打湿的同学们。
国外的富翁,不会把私人游艇停靠在公共码头;而中国的富裕阶层,甚至仅仅是普通的有车一族,都希望自己的车轮在别人艳羡的目光中滚动。
由此,我想起了那个小女孩的心灵之痛。
这些年,我注意到社会上一些人的心头有某种不便说出的痛。有些痛,源于社会的一种病;有些痛,源于社会成员彼此间的疏离与隔膜。就说关于车这样的小事,如果有车的家长们尽可能把车停到离校门口远一点的地方,如果开车的人尽可能不冒失地摁喇叭,“有车没车”的意念可能就不至于在孩子的心灵上划出一道伤痕。
有些痛,从根源上讲,不是我们造成的,但与我们有关。因为无意间的冒犯与入侵,往往伤害了他人的情感。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2 )文章第⑤段“无意中,这个小女孩已经告诉了我答案”中的“答案”是什么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是什么?( 3 )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文章第⑨段的作用。( 4 )文章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有何好处。( 5 )题目“心灵之痛”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作文。
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当你接受他人的帮助时,请记得,在别人需要援助的时候,伸出我们的手。
请以“伸出我的手”或“伸出你的手”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